【精选+详解】2020届高三政治名校试题汇编(第3期)专题13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教师版)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28417332 上传时间:2020-04-21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46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选+详解】2020届高三政治名校试题汇编(第3期)专题13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教师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精选+详解】2020届高三政治名校试题汇编(第3期)专题13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教师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精选+详解】2020届高三政治名校试题汇编(第3期)专题13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教师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精选+详解】2020届高三政治名校试题汇编(第3期)专题13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教师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精选+详解】2020届高三政治名校试题汇编(第3期)专题13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教师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选+详解】2020届高三政治名校试题汇编(第3期)专题13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教师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选+详解】2020届高三政治名校试题汇编(第3期)专题13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教师版)(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详解】2020届高三政治名校试题汇编(第3期)专题13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教师版) 【湖南省五市十校2020届高三第一次联考】浮生六记是清代文学家沈复的作品,文学界称浮生六记为“小红楼梦”。其中海国记“册封琉球国记略”页中的文字清晰地记载了黑水沟为中国(清廷)与琉球国的分界线,钓鱼台(岛)明显在中国领域内的事实。可见() A文学作品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B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记载了社会发展的历史轨迹C史书典籍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一脉相承的重要见证D史书典籍有助于丰富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蕴,增强民族凝聚力【江西省白鹭洲中学2020届高三期中考试】下图呈现了汉字“母”的历史

2、演变过程。这一过程启示我们( )文化的形成离不开人类的生活汉字的发展是一脉相承的汉字是中华文化传承的载体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完全得益于汉字的延续 ABCD【答案】A【解析】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得益于汉字的延续和史书典籍的传承,故不是完全得益于汉字的延续。故项错误。文化的形成离不开人类的生活实践。汉字的发展是一脉相承的。汉字是中华文化传承的载体。本题选A项。【考点定位】该题考查汉字。【甘肃省永昌县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模拟试题】“中华文化像一个很大的圆心,圆的半径就是中文,半径有多长,文化就能够走多远。”在著名作家余光中看来,中华文化正是依靠汉字才流传至今,“我们的教育一定要教这些东西,不能让它缺席。”

3、这说明中文是世界上最优秀的语言汉字是世界文化的载体汉字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汉字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 ABCD【四川省绵阳市南山中学2020届高三第4次月考】春节是我国十几个民族共同的盛大节日,但各民族过春节的形式各有不同,如汉族在除夕夜要合家吃年夜饭,长辈给未成年的孩童压岁钱;布依族的除夕夜,全家人围坐在火塘旁,整夜守岁;藏族则在除夕夜,举行盛大的跳神会,人们戴上假面具载歌载舞,以示除旧迎新,驱邪降福等等。这表明()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我国民族文化的多样性文化的丰富多彩反映了经济的繁荣 ABCD【湖南省五市十校2020届高三第一次联考】“中国的和平发展:战略的选择,郑重的承诺

4、”,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将继续坚持和平发展之路。文化学者认为,中国选择走和平发展之路,体现了对中华文化优秀传统的继承,因为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中华民族友好的吸收一切外来文化“以和为贵”的和谐文化培育了中国人民热爱和平的民族禀性 中华文化崇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将自己意志强加于人崇尚“和而不同”的中华文化,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精神之中 ABCD【广东省六校2020届高三第一次联考】“要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

5、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时代精神与民族精神的关系是()二者相辅相成,相互支撑,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只有注入时代精神,才能使民族精神博采众长,日益丰富只有坚持培育民族精神,才能使时代精神不移根基、不失本色时代精神是对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是民族精神的延伸 ABCD【辽宁省五校协作体2020届高三联考试题】2020年,国家旅游局推出“中华文化游”主题旅游年活动,主要围绕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多元民族文化,将中国的旅游资源推向世界。这一活动有利于: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丰富中国传统文化基本内涵增强民族文化的多元性特征 促进中外文化的交流与借鉴 ABC

6、D【福建省泉州一中2020届高三期中考试】下列表述中能体现“勤劳勇敢”精神的是(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穷且益坚,不坠青云志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勇于义而果于德,不以贫富贵贱死生动其心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ABCD【广东省中山一中2020届高三第二次统考】3000多年前,黎族人民横渡琼州海峡来到海南。他们在这方热土繁衍生息,创造了璀璨的文化:华美绝伦的黎族织锦,造型独特的船形屋,用牛角、竹子、棷壳等制作的乐器其中,钻木取火、低温制陶、黎族民歌、黎族织锦等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由此可见,黎族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是中华文明的重

7、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是黎族人民长期社会实践的产物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其性质是由海南地理环境决定的具有强大生命力,是促进海南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ABCD【广东省中山一中2020届高三第二次统考】感动中国走过了十年的历程,通过它,100 多位人物和群体的事迹超越了国界、民族和语言,走进人们的精神世界,挺起民族的精神脊梁。这说明,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就要 A推动中华民族走向振兴B提升我国的国际竞争力C发挥先进模范的榜样作用D确立新的道德评价体系【江西省九江一中2020届高三第3次月考】中国菜名往往包含丰富的文化内涵,如果翻译不当可能使外国食客不敢下口。如“麻婆豆腐”直译成英语“Tofu

8、made by woman with freckles(一脸雀斑女人做的豆腐) ”就令人恶心。因此,统一中国菜名的翻译很有必要。统一中餐菜名译法有助于 A丰富中华饮食文化的内涵B促进中西饮食文化传播C展现中华饮食文化的魅力D减少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江西省九江一中2020届高三第3次月考】“半屏山,半屏山,一半在洞头,一半在台湾。”民谣中的两座半屏山分别位于温州洞头和台湾高雄,两座半屏山不仅山形相似,而且两地居民都说闽南话、习俗相同。这表明文化对人的影响深远持久中华文化与其它文化相比具有优越性浙、台文化同根同源,一脉相承体现了中华文化的个性特征 ABCD【江西省九江一中2020届高三第3次月考】

9、2020年6月15日蛟龙号下潜首次突破7000米,6月18日,天宫与神九成功实施第一次自动交会对接,无论是面对自然灾害的严峻考验,还是人类社会发展带来的新课题、新挑战,世界总能从中国人身上感受到一种巨大的力量,那就是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这告诉我们中华民族精神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强大的动力是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是支撑中华民族发展的精神支柱是当代爱国主义的主题 ABCD【四川攀枝花米易中学2020届高三第2次月考】论语、孟子、韩非子以及四大名著、鲁迅的狂人日记、矛盾的白杨礼赞、冰心的寄小读者等都凝聚着民族精神。只要我们认真阅读,都能受到民族精神的熏陶。这段材料说明()A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中华传统优秀文

10、化之中B有大力创造优秀的文化作品,才能弘扬民族精神C所有文化作品都凝聚着中华民族精神D民族精神的力量集中表现为中华文化的力量【陕西省宝鸡中学2020届高三第一次月考】电视连续剧沂蒙是临沂继大型红色水上实景演出蒙山沂水、电影沂蒙六姐妹后推出的一部文艺精品,其播出掀起收视热潮,获第四届CCTV电视剧“最佳热播剧奖和“最高收视率奖”。回答题目。(1)沂蒙从唯物史观和民族大义的高度,创新思维,将发生在沂蒙老区的真人真事,通过原汁原味、质朴真实的拍摄手法和场景设置以及平实的方言和朴实的表演,彰显了沂蒙人民的人性光辉和人格魅力。这启示我们()文化创新必须立足于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主旋律

11、作品创作的源泉艺术来源于客观,灵感来自于主观要积极创新文化内容、形式和手段 ABCD(2)沂蒙用“红嫂”式的质朴表现“红嫂”的崇高,真实地展示了“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沂蒙精神,是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的又一壮歌。这表明()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是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 对于民族精神要坚持与时俱进 作为民族精神核心的爱国主义,在不同时期的具体内涵是相同的 中华民族精神是不断丰富和发展的 ABCD【四川省乐山一中2020届高三第3次月考】公元1世纪,诞生于南亚印度的佛教传入中国内地。佛教作为外来的,与儒、道异质的文化,在经过彼此冲突、相互融合后,于东晋时代融入了中华文化之中。此后,中华

12、文化形成儒、道、佛三大脉络,三家(传统说法称为“三教”)共同构成中华传统文化的主体。佛教传入中国,并成为中华文化的主体说明了:A中华文化的多样性 B中华文化的包容性C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D中华文化薪火相传【答案】B【解析】佛教传入中国,并成为中华文化的主体说明了中华文化的包容性,所谓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佛教作为外来的文化,能够融入中华文化之中,不正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吗,正确答案是B。【考点定位】该题考查中华文化的包容性。【河北省东光县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第一次月考】我们要把“孔子”这个国际品牌做大做强,进一步发掘和丰富孔子儒家文化博大精深的内涵,使之不断创新发展,以“和而不同”、“

13、兼收并蓄”的胸怀走向世界。“和而不同”指的是()A能和其他民族的文化和谐相处、求同存异B能在文化交往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C中华文化和其他民族文化虽不同但在逐渐走向融合D中华文化与其他民族文化是根本不相容的【广东省佛山一中2020届高三第3次月考】中华世纪坛序中“大风泱泱,大潮滂滂。洪水图腾蛟龙,烈火涅槃凤凰。文明圣火,千古未绝者,唯我无双;和天地并存,与日月同光”。这说明中华文化具有A博大精深的特征 B源远流长的特征C至高无上的特征 D求同存异的特征【答案】 B【解析】文明圣火,千古未绝者,唯我无双;和天地并存,与日月同光说明中华文化历史久远。具有源远流长的特征。故本题选B项。ACD项不符合题意故排除。【考点定位】该题考查本题考查中华文化的特征知识点。【陕西省宝鸡中学2020届高三第2次月考】“风情渐老见春羞,到处销魂感旧游。多谢长条似相识,强垂烟态拂人头”。南唐后主李煜的这首诗至今仍为很多人动容。从诗经,离骚到元代散曲,中国很多古诗词都散发着独特的韵味。这表明中华文化中的文学艺术具有()辉煌悠久的历史 丰富绚丽的内涵 鲜明独特的风格 经世致用的特点 ABCD【广东省佛山一中2020届高三第3次月考】材料一:胡锦涛强调:要在全党全社会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万众一心推进中国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