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规范)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毕业论文工作规范(试行)

上传人:管****问 文档编号:128393491 上传时间:2020-04-21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356.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作规范)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毕业论文工作规范(试行)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工作规范)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毕业论文工作规范(试行)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工作规范)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毕业论文工作规范(试行)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工作规范)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毕业论文工作规范(试行)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工作规范)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毕业论文工作规范(试行)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工作规范)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毕业论文工作规范(试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作规范)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毕业论文工作规范(试行)(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毕业论文工作规范(试行)一、本科毕业论文的目的和要求本科学生的毕业论文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实践性环节,其过程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阶段,是学生学习深化和升华的过程和学生专业能力的综合训练过程。是学生学习、研究和实践成果的全面总结;是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培养效果的全面检验和学生毕业、学位资格的重要依据。毕业论文要求学生能够综合运用已学过的理论知识、基本技能来解决本专业的实际问题。为确保我校本科生毕业论文的质量,各院、系要按照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认真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注重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开发学生的创造力。二、本科毕业论文的特点1.理论性 它是指

2、在研究客观事物时,不是停留在具体的现象上、外表上,而是要透过现象、外表找出事物的本质,揭示事物的规律。 2.科学性 内容的科学性:研究成果能经得起实践检验。 方法的科学性: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不能以主观随意性代替科学研究。 结构上的科学性:逻辑性强,层次分明,说理清楚。 表达上的科学性:观点的前后一致,论据要有说服力。 格式规范化 3、独创性 学位论文是科学研究成果的文字表述,学位论文中应体现出作者独特的见解或对未知领域探讨后得出的结论,也就是说论文中一定要有自己的东西。 4、鲜明性观点明确,态度鲜明,同意什么,不同意什么应该表达清楚。 中心论点要明确,论述有理有据,分析有一定的深度。三、对指导

3、教师的要求1、本科毕业论文由具有讲师及讲师以上职称或具有硕士、博士学位、有一定科研工作背景与经验的教师指导。2、每位讲师或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至少指导3至6名学生的毕业论文,;每位副教授或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指导5至8名学生的毕业论文;每位教授指导7至10名学生的毕业论文。各院、系必要时可以安排助教协助指导教师指导毕业论文,指导教师称为主导师,协助指导的教师称为副导师。每位教授只能带2名副导师,每位副教授或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只能带1名副导师,每位副导师协助指导论文不超过4人。主导师主要指导学生毕业论文的开题、确定论文题目、提供论文主要参考文献、指导学生研究的思路和重点、审定初稿的论文框架、审定学生

4、毕业论文终稿并给出具体评价、组织论文答辩。副导师在学生撰写论文过程中给予具体指导,审定学生毕业论文初稿及第二稿,并提出语言、文字方面的修改意见。工作责任心强的专任教师和优秀的外籍教师也可以担任指导教师。3、指导教师指导的论文要与本人专业或研究方向相接近。4、指导教师要与学生保持经常联系,加强过程指导,认真填写论文指导手册中要求填写的表格。5、指导教师应坚持因材施教原则,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在坚持科学精神和学术规范方面,要做到高标准,严要求。6、指导教师在开题报告前至少要详细听取一次每位被指导学生关于论文题目和撰写论文的设想。7、指导教师应指导学生根据论文需要查阅中外文文献资料。8、指导教师

5、应在选题和写作的步骤和方法上指导学生,即确定主题设计写作提纲初稿写作最后定稿,以确保学生自己按步骤展开思路,顺利完成论文的撰写。9、指导教师应及时帮助学生解决撰写论文中遇到的问题。每位指导教师应为学生至少提供两次直接讨论论文的机会,并对论文提出具体修改意见。10、 指导教师应注意了解学生论文的进展情况,定期检查督促,防止放任自流。11、指导教师应认真审阅论文,根据要求认真填写相关院、系制定的本科毕业论文指导手册中的表格,内容包括:指导教师对学生论文选题、文献综述的意见,指导教师对论文初稿的意见,指导教师中期指导意见,指导教师对论文终稿的意见和评语,指导教师对论文终稿的成绩评定等。12、指导教师

6、应在论文指导工作一开始就随论文工作进展填写本科毕业论文指导手册中的相关表格,体现指导过程。13、本科毕业论文指导手册中的表格应用黑墨水钢笔或签字笔填写,字迹端正、整洁。14、指导学生做好毕业论文的答辩准备工作。四、对学生的要求 1、按照院、系规定,主动与毕业论文指导教师联系,在教师指导下完成选题和论文撰写。 2、进行文献资料的收集,开展调研活动。3、在院、系本科毕业论文指导手册规定的期限内完成论文大纲、文献综述。4、按照指导教师的要求修改论文。5、在规定期限内向指导教师提交论文以及论文所依据的主要文献资料的阅读综述表。6、按时按要求参加院、系组织的论文答辩。 五、 论文写作过程 学位论文写作包

7、括五个阶段:选题阶段、研究阶段(撰写大纲、资料查询)、撰写阶段、修改阶段、规范化阶段(一)选题要求1、毕业论文题目的选择,要符合本专业培养目标。要严格坚持选题原则:(1)坚持与所学专业紧密结合;(2)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3) 坚持与自身感兴趣的专业课程及资料占有量相结合; (4)坚持与自身的能力水平相结合。(5)对所研究的题目有一定的创新性。2、论文选题大体可分三种类型: 生产实际问题;科研问题;与教学相关的自拟题。3、论文题目原则上当年不重复,一人一题,大标题相同副标题不同的同样有效。每三年论文题目要求更新30%左右。4、各院、系要根据各自专业特点制定选题指南,采取指导教师和学生自己命题

8、相结合的方式,指导教师命题不少于总题目的20%。学生论文题目一旦确定,原则上不得更改。5、具备毕业论文撰写资格的学生需在第七学期末之前将论文题目确定,并准备好论文题目、提纲、提要、参考书目和文献综述,报院、系 “论文指导小组”审批。(二)毕业论文的内容及格式要求开题报告和论文提纲论文开题时间在第七学期或五年制第九学期的第十一周至十五周进行。开题报告及论文提纲的具体要求由院、系自行确定并成文,同时要求院、系认真组织好开题工作,教务处抽查。论文部分论文中期是保障论文撰写质量的关键阶段,因此各院、系要加强此阶段的工作指导和监督力度。论文指导教师从论文初稿到二稿交稿期间应与被指导学生就论文撰写沟通不少

9、于二次(论文进程表中要体现师生沟通次数),并认真填写中期检查意见和对论文初稿的评语,院、系抽查。 1毕业论文要求思想内容健康,政治观点正确。 2毕业论文应该理论联系实际,论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条理清晰,语言准确、格式规范、文字流畅。 3毕业论文应由学生独立完成,严禁抄袭。 4毕业论文写作应符合以下学术规范:1)外语类专业毕业论文一律用外文(所学专业语言)撰写,正文篇幅不少于5000单词(A4纸约15页),同时须另附200-400个字的论文摘要;非外语类专业毕业论文可用中文撰写,正文篇幅不少于5000汉字(A4纸约5页),同时须另附300-500单词的英文论文摘要。2)毕业论文中所用引文应注明

10、出处,论文后应附有参考文献(包括作者、书名文章名、出版社、年代),参考文献篇数由各院(系)根据专业特点决定。3)毕业论文汉字按A4标准纸张、宋体小4字号、行距1.5倍、页边距默认值打印完成;外语类的论文各院、系自行确定。4)中文封面要求统一使用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本科毕业论文黄色封皮。5)学生交送论文终稿时,须同时交送打印文稿(5份)和电子文稿。文献综述部分文献综述作为毕业论文的必要组成部分,是评定毕业论文成绩的一项重要指标,未完成文献综述的毕业论文成绩为不及格。1学生撰写毕业论文需熟悉和掌握写作论文所必须的文献资料,完成文献综述。2文献综述应围绕学生论文的主要论点选择文献资料并加以评述。 3文

11、献综述的内容应包括:(1)围绕论文阅读的主要相关文献资料目录;(2)归纳、概括上述文献资料的主要学术观点和研究方法等;(3)对上述文献资料进行简要评述。 4文献综述本身应保持结构的完整,包括题目、前言、正文、总结等几个部分。 5文献综述是学生撰写毕业论文过程的组成部分,应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列入毕业论文附录。 6、每个学生结合论文至少要阅读五份(含)以上的参考资料,其中外语专业至少要阅读三份外文资料,非外语专业至少要阅读两份外文资料,每份资料阅读后要写一篇500字左右的文献综述。外文资料的综述要用外文写。文献综述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将阅读的资料进行归纳和概括,并作出较为公允的评论。5份文献

12、综述要与论文初稿一起按规定时间交给指导教师。7、引用文献资料和文献综述的格式(字体、字号、序号等)应与毕业论文的要求一致。(三)毕业论文的装订顺序 1封面一(学校统一制作) 2封面二 3中、外文摘要 4目录 5正文 6参考文献 7文献资料阅读综述表 8封底(学校统一制作)六、毕业生论文答辩资格审查各院、系本科毕业论文指导小组负责本单位学生论文答辩资格审查工作。七、答辩工作1、答辩准备: 各院、系要结合各自情况制定答辩要求及注意事项。从论文收集、答辩小组成员构成、答辩时间、地点到师生着装等方面作统一要求。2、答辩过程:(1)答辩前,应将学生的论文提前交答辩小组审阅,由答辩小组成员准备好答辩时要提

13、出质疑的问题。(2)答辩时,首先由学生简要介绍论文的选题依据、基本论点及论文的写作特点和创新之处(鼓励学生使用PPT),接着回答答辩小组成员的提问。答辩小组要指派专人(记录员)对提出的问题和学生回答问题的内容进行详细记录。(3)答辩后,学员退场。由答辩小组成员根据学生论文的整体水平和答辩表现,经评议后确定每个学生的答辩成绩。由答辩小组组长负责填写评语。3、要求说明:(1)每个学生答辩时间为10-15分钟;(2)答辩时的提问不应超出教学要求;(3)根据指导教师对学生毕业论文成绩评定(占30%)、评阅教师的成绩评定(占20%)以及答辩小组的成绩评定(占50%)三项,最终评定学生的论文成绩。(4)各

14、院、系本科毕业论文优秀率不得大于参加答辩学生总人数的10%;推荐校级优秀毕业论文数量不得超过论文总数的3%。4、组织实施:(1)以各院、系为单位组织答辩,答辩组成员5-7人,由专家担任组长,组员由讲师(含)以上职称的教师组成。可视学生论文方向分组进行。(2)指定记录员做答辩记录,答辩结束后,由记录人员负责整理记录答辩过程的文字材料,交答辩小组成员传阅、组长签字后由院、系存档。(3)答辩工作结束以后,学院、系上报“答辩工作总结”,并填写“本科毕业论文成绩报告单”、“本科毕业论文成绩汇总表”、“优秀毕业论文推荐表”。如有相关的照片或影像资料可同时上交教务处。八、成绩评定标准 (一)答辩成绩的评定应

15、结和论文质量和答辩时的表现综合衡量。综合成绩按:指导教师评定成绩占30%+ 评阅教师评定成绩占20%+答辩小组评定成绩占50%。答辩成绩实行五级制计分,即:优秀(90分以上)、良好(80-89分)、中等(70-79分)、及格(60-69分)、不及格(60分以下)。各等级的参照标准如下:1、优秀(1)观点正确,中心论点突出,论据有力,论证充分,资料充实,理论分析比较深入,理论结合实际较好。(2)结构严谨,层次清楚,文字通顺,表述准确,字迹清晰,无错别字。(3)在某些方面确有一定的突破与创见,回答与解决了较为重要的理论或实际问题,确有一定的学术价值或应用价值。 (4)答辩表现好。如答辩中有瑕疵,不会影响到对论文的整体评价,如能及时纠正,可视为答辩表现好。2、良好(1)观点正确,中心论点突出,论据有力,论证充分,资料充实,理论分析比较深入,理论结合实际较好。(2)结构严谨,层次清楚,文字通顺,表述准确,字迹清晰,无错别字。(3)选题有一定价值。 (4)答辩表现一般或者文章质量较高,答辩表现好的,可评为良好。3、中等 论文质量较高,答辩表现一般;文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