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政治总复习专题训练 题型集训五体现、说明、反映类主观题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28377441 上传时间:2020-04-2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高考政治总复习专题训练 题型集训五体现、说明、反映类主观题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20高考政治总复习专题训练 题型集训五体现、说明、反映类主观题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20高考政治总复习专题训练 题型集训五体现、说明、反映类主观题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20高考政治总复习专题训练 题型集训五体现、说明、反映类主观题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20高考政治总复习专题训练 题型集训五体现、说明、反映类主观题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高考政治总复习专题训练 题型集训五体现、说明、反映类主观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高考政治总复习专题训练 题型集训五体现、说明、反映类主观题(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题型集训五 体现、说明、反映类主观题 1.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2020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整个“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2020年10月10日至11日,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在湖南考察时强调,要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深入推进结构调整和民生改善。材料二湖南某市2020年以前和2020年经济发展基本状况对比2020年以前的基本状况2020年转变发展方式的举措加工贸易为主发展高新技术,集中高端行业、研发企业,形成板块西贫东富加大西部投入,建设商业开发区、休闲度假区;引导农民向新型社

2、区集中;引导农民土地流转,集约经营以产品经营为主向客户经营转变,按照客户要求配置解决方案,提供专业服务企业员工工资、福利差且子女就学难为企业员工提供良好的就业、医疗和子女受教育环境,引凤来巢(1)考察中,湘西群众向李克强副总理反映了一些影响民生的问题,请从“发展生产”的角度,说明解决这些问题可以运用的经济生活道理。问题经济生活道理物价上涨过快消费水平过低收入分配不公平(2)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说明该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思路。快速链接第(1)问,物价上涨过快供求影响价格,消费水平过低生产决定消费,收入分配不公平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第(2)问,发展高新技术科技创新,推动产业结构优化;

3、加大西部投入统筹区域发展;引导农民向新型社区集中统筹城乡发展;经营方式转变企业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完善医疗、教育环境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以人为本。解析解答第(1)问,第一步,明确设问信息。知识指向:经济生活,立足发展生产的角度来分析。第二步,抽取主干信息。物价上涨过快、消费水平过低、收入分配不公平。第三步,对比主干信息与设问。此题要求立足发展生产的角度来分析。面对物价上涨过快的情况,可以通过发展生产、增加供给量来降低物价;面对消费水平过低的状况,必须大力发展生产,从而影响消费对象、消费方式、消费质量和消费水平并创造消费动力;面对收入分配不公平的状况,必须通过提高效率来奠定物质基础。解答第(2)问

4、,第一步,明确设问信息。知识指向:经济生活,强调又好又快发展。第二步,抽取主干信息。发展高新技术、加大西部投入、引导农民向新型社区集中、经营方式转变、完善医疗和教育环境。第三步,对比主干信息与设问。结合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有关知识和材料主干信息,考生可以从产业结构优化、统筹区域和城乡发展、科技创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企业经营等角度来分析。答案(1)问题经济生活道理物价上涨过快价值决定价格,供求影响价格。发展生产,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增加产量,稳定物价消费水平过低生产决定消费。只有大力发展生产,才能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收入分配不公平生产决定分配,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只有在大

5、力发展生产力、提高经济效率、增加社会财富的基础上,才有可能逐步实现社会公平(2)推动科技创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统筹兼顾,缩小东西部差距。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城镇化建设。通过发展现代农业、实施土地流转,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面向市场,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关注市场需求,由产品经营向客户经营转变,提高服务质量。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营造人尽其才的制度环境,吸引高素质人才。22020年9月14日至16日,2020夏季达沃斯论坛暨新领军者年会在大连举行。温家宝总理在2020夏季达沃斯论坛上的讲话向世界传递了以下信号:中国政府会进一步把握好财政政

6、策,保持经济平稳运行;坚持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增强消费需求拉动力;坚持创新驱动,大力增强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培育创新型人才等。温家宝总理向世界传递的信号中体现了哪些经济生活道理?解析本题以2020夏季达沃斯论坛为背景,从经济生活角度考查财政的作用、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劳动者的地位、科技的作用等知识。考生要依据材料中“把握好财政政策,保持经济平稳运行”“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坚持创新驱动”“培育创新型人才”等关键信息调动相关知识进行分析。第一步,明确设问信息。设问知识范围指向经济生活。第二步,抽取主干信息。把握好财政政策,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增强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培育创新型人才。

7、第三步,对比主干信息与设问。“把握好财政政策,保持经济平稳运行”体现了财政能够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是国家宏观调控的经济手段之一;“扩大内需,增强消费需求拉动力”体现了消费的发展能够促进生产的发展;“增强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体现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培育创新型人才体现了提高劳动者素质,发挥劳动者在生产力发展中的主导作用。答案财政政策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的经济手段之一,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消费对生产有反作用,消费的发展促进生产的发展。劳动者在生产力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培育创新型人才有利于提高劳动者素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能够增强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

8、,推动技术进步和生产力发展。3浙江依海而生,与海为伴。浙江省对海洋经济的认识是在探索中不断提高的。1981年浙江省开始调研本省海岸带,主要是从认识浙江的家底、探索资源优势的角度出发的,提出了“念好山海经”的口号,并提出要做好渔(海洋渔业)、港(港口建设)、景(海洋旅游资源)、油(东海汽油田开发)四大“文章”。1998年浙江省提出发展海洋产业,建设海洋经济大省,海洋优势资源排序变成了港、渔、景、油。2020年浙江省提出“陆海联动,建设海洋经济强省”。面对新一轮国际海洋竞争,2020年浙江省委省政府将“海洋经济发展”确定为上升战略的主题。2020年6月27日,浙江省与国土资源部签订了关于共同推进浙

9、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的合作协议。结合材料,说明浙江省对海洋经济的认识过程是如何体现实践的观点的。解析第一步,明确设问信息。设问的知识范围指向生活与哲学,具体指向实践的观点。第二步,抽取主干信息。通过调研认识家底;不同历史时期对海洋认识的发展;发展战略指导海洋开发;不同历史时期发展战略不同、主题不同。第三步,对比主干信息与设问。解答此题首先要明确“调研”和“海洋开发”属于实践活动,“发展战略”属于认识的范畴,所以本题可以从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实践的特点角度来分析。答案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改革开放初期,通过调查研究认识浙江的海洋家底。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面对新一轮国际海洋竞争,及时将“海洋经

10、济发展”确定为上升战略的主题,说明人们在实践中面临的新问题,推动人们去进行新的探索。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浙江省在不同时期提出并实施不同的海洋经济发展战略,充分体现了实践的主观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4材料一“十一五”期间全国财政收入增长图材料二“十一五”期间我国各项事业支出情况(单位:亿元)2020年2020年2020年2020年2020年“三农”支出3 3974 3185 955.57 253.18 183.4教育支出538.331 076.351 603.711 981.392 159.9医疗卫生支出138.03664.3826.81 273.211 389.18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

11、2 023.032 302.362 743.593 296.673 582.25注:教育、医疗卫生等公共财政支出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还有较大距离。请指出材料一和材料二中所蕴涵的经济信息,并分析二者有何内在联系。解析第一步,审设问。宏观看,本题要求回答的是材料一和材料二蕴涵的经济信息,并指出其内在联系。微观看,本题包括两问,第一问要求分别阐述两个材料蕴涵的经济信息,第二问要求指出这两个材料之间的内在联系。第二步,审材料。首先审标题,材料一是“十一五”期间全国财政收入增长图,材料二是“十一五”期间我国各项事业支出情况。其次,审图、表内容。材料一,分析“十一五”期间不同年份的财政收入,可以发现,“十一

12、五”期间我国财政收入不断增长。材料二,通过横比可以发现,“十一五”期间我国各项事业的支出都不断增加。综合分析材料一和材料二可以发现,国家对各项事业的支出的增加与财政收入的增长有一定联系。最后读注,材料二的注是补充性的注,即指出我国与世界平均水平的差距,这是答案的来源之一。第三步,提炼观点,组织答案。要注意坚持从数据到术语、从现象到本质、从理论到实践的原则。答案材料一反映了“十一五”期间,我国财政收入大幅增长。材料二反映了我国“三农”、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等公共财政支出在“十一五”期间都有较大幅度的增长。正是由于全国财政收入的大幅度增长,才使得各项社会事业支出也随之大幅度增加,二者存在因果联系。财政收入和公共财政支出的增加、民生得以改善的根本原因在于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尽管我国的公共财政支出不断增加,但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还有较大距离,这就要求我们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必须继续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完善分配政策。公共财政支出的增加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充分发挥财政在促进教育公平、建立社会保障体系与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中的作用;有利于为改善人民生活提供物质保障、促进国民经济健康有序发展、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