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示范高中高三物理阶段测评.doc

上传人:li****i 文档编号:128376718 上传时间:2020-04-21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5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示范高中高三物理阶段测评.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安徽示范高中高三物理阶段测评.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安徽示范高中高三物理阶段测评.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安徽示范高中高三物理阶段测评.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示范高中高三物理阶段测评.doc(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安徽省示范高中2015届高三物理11月阶段测评试题(扫描版,含解析)2015安徽省示范高中高三11月阶段测评 物理答案一、简要答案:题号12345678910答案BCBAADCDBD11(1)(3分) (2)C(3分)(1) (3分) (2)0.2J (3分)(3) 适当提高滑块的初始位置,增大滑块通过光电门的速度等(只要答案合理就给分)(3分)12(1)(2)答案如图所示 (3)13(1) (2) 14(1) (2) (3) 15(1) (2) (3).若未到达挡板就在间停止,则物块停止的位置与相距.若与挡板碰撞后,在间运动到停止,则物块停止的位置与相距 二、详细解析:1.B 解析:物体连续

2、两个的位移大小相等,即得:速度大小之比为,B正确。2.C 解析: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可得,球体积公式因为在天体表面附近,所以,联立可得,则,C正确。3.B 解析:作出图像不难得出,A错误;设摩擦因数为图甲中斜面的倾角为,摩擦力做功为:,由于底边等长故可得图甲与图乙,摩擦力做功等大产生内能等大,而重力做功相等,由动能定理可得到达底端时动能等大,B正确,C、D错误。4.A 解析:从起点A到最高点B可看做平抛运动的逆过程,则有,所以,A正确。5.A 解析:根据向心力公式,刚好能过最高点,则最高点的速度,设最低点时动能为,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 从最低点转至与竖直方向成角,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又因为,

3、化简可得,可见F与cos是一次函数关系,因此图象应该是一条直线,选项A错误。6.D 解析:由题意知,小球A受重力、库仑力及杆的拉力,由平衡条件可知杆对球A的拉力大小为,故A、B错误;对B受力分析如图:根据物体的平衡条件可知:当摩擦力为零时,B受mg、FN、F库三力即,所以C错误;当时B受向下的静摩擦力,所以D正确。7.C 解析:点电荷电性未知,A错;根据点电荷电场分布知电势差,B错误;过、三点的等势面是球面,C正确;、三点的电场强度大小相等,方向不同,D错。8.D 解析:从D到C,橡皮筋对弹丸做正功,弹丸机械能一直在增加,A、C错;从D到E橡皮筋作用在弹丸上的合力大于从E到C橡皮筋作用在弹丸上

4、的合力,两段高度相等,所以DE段橡皮筋对弹丸做功较多,即机械能增加的较多,D正确;在CD连线中的某一处,弹丸受力平衡,所以从D到C,弹丸的速度先增大后减小,B错误。9.B 解析:粒子由静止在坐标原点释放,沿x轴运动到x2处速度刚好为零,则粒子先加速后减速,0-x1间电场力与x1-x2间电场力方向相反,因此0-x1间电场力与运动方向同向,x1-x2间电场力与运动方向反向,因此粒子在x1处速度最大,动能最大,A项正确,由于电场强度先变小后变大,因此加速度先变小后变大,电场线分布先变疏后变密,B项错误,C项正确;由于图线与坐标轴所围面积大小等于电势差的大小,又由于,因此0-x1和x1-x2之间电势差

5、大小相等,在0-x1和x1-x2之间图线与坐标轴所围面积大小相等,D项正确。10.D 解析:粒子电性和电场方向无法判断,所以A错;从到,电场力一直做正功,粒子的电势能一直在减小,B错;只有电场力做功,动能和电势能之和不变,C错,带电粒子从点开始在电场中做类平抛运动,则点速度方向的反向延长线过其轴坐标中点,即,D正确。11.答案:(1)(3分)(2)C(3分)解析:(1)根据题意作出动态平行四边形,如图所示。FA,F,FB为原来的关系。若FA变化到FA1位置,则与之对应的FB1应增大,角应减小,正确;若FA变化到FA2位置,则与之对应的FB2也应增大,此时角应增大,正确;因为AO,BO间夹角小于

6、90,所以存在FB3,使角不变、B的拉力增大,正确。(2)图C因为是在水平方向拉伸弹簧,弹簧受力在水平方向,可以减小弹簧测力计弹簧、挂钩、连杆的重力影响,进而减小这些误差。.答案:(1) (3分)(2)0.2J (3分)(3)适当提高滑块的初始位置,增大滑块通过光电门的速度等(答案合理均给分)(3分)解析:(1)合外力做的功即为重力所做的功,动能的增加量为,由,整理可得需要验证的表达式为;(2)代入数据可得合外力所做的功为;(3)误差的来源有滑块速度的近似处理,故可以适当提高滑块的初始位置,增大滑块通过光电门的速度,或者减小遮光条的宽度等。12.解析:在内、做匀速直线运动,分析根据平衡条件有(

7、1分)又解得(1分),运动状态不变,继续做匀速直线运动,做匀加速运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1分)解得(1分)时的速度(1分)答案如图所示(1分)根据问所作图象知木板长至少为(3分)13.解析:(1)设地球的质量为M,在地球表面附近万有引力近似等于重力: (1分)解得: (1分)由万有引力充当向心力可得: (2分)解得: (1分)(2)由 ,又(1分)在最短时间内再次相距最近满足: (2分)解得: (1分)14.解析:小球做平抛运动,有(1分)(1分)(1分)由于小球以垂直于板A的速度进入板间,因此有(1分)联立解得(1分)小球在两板间所受电场力与重力的合力恰与水平面成角,若A板带正电,则不成立

8、。A板带负电,且合力(1分)小球以加速度在两板间做类平抛运动,有(1分),(1分)(1分)(1分)解得, (1分)小球从P到B板边缘,由动能定理得(1分)(1分)15.解析:绳剪断前,弹簧伸长量为(1分)剪断后,物体所受合外力为零时,速度最大,此时弹簧压缩量(1分)由知两个状态的弹性势能相等,由与弹簧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定律得(1分)解得 (1分)自由下落的时间(1分)下落到点时速度(1分)在水平面上滑行的整个过程可看做是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1分)又 故持续的时间 (1分)所以物体第一次运动到最低点所需要的时间(1分)对整个过程运用动能定理得 (2分)解得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路程 (1分)讨论:.若未到达挡板就在间停止,则物块停止的位置与相距(1分).若与挡板碰撞后,在间运动到停止,则物块停止的位置与相距 (1分)- 12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