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临夏中学高一物理期末考试1.doc

上传人:li****i 文档编号:128376398 上传时间:2020-04-2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5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甘肃临夏中学高一物理期末考试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甘肃临夏中学高一物理期末考试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甘肃临夏中学高一物理期末考试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甘肃临夏中学高一物理期末考试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甘肃临夏中学高一物理期末考试1.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甘肃省临夏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50分)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地球有时也可看成质点B. 转动的物体其上各点的运动情况不同,故转动的物体一定不能当做质点C. 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5周年指的是时刻D. 当物体沿直线朝一个方向运动时,位移就是路程【答案】A【解析】在研究地球的公转时,地球的大小和形状可以忽略,故可以看作质点,故A正确;虽然转动的物体其上各点的运动情况不同,但如果在具体的问题中可以忽略其转动,只考虑在空间中运动的时间时可以视为质点,故B错误;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5周年对应过程,故为时间,故A错误

2、;当物体沿直线朝一个方向运动时,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但位移是矢量,路程是标量;故位移不能说成是路程;故D错误故选A点睛:此题关键要明确时间和时刻的定义,知道时间对应一段过程,而时刻对应一个位置;当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在所研究的问题中可以忽略时,物体可以视为质点;位移是矢量而路程为标量2.小李坐公共汽车从东单到复兴门,途经如图所示的各站。全程长约5km,所用时间约0.25h.小李始终观察着汽车的速度表,记录下全程车速的最大值为50km/h,最小值为零。请你估算全过程的平均速度的大小约为()A. 50km/hB. 40km/hC. 25km/hD. 20km/h【答案】D【解析】全程位移约为x=5km

3、,所用时间t=0.25h,全过程的平均速度的大小故D正确故选D.3.如图所示是某质点沿直线运动的速度v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图线。对于该图线的认识正确的是 ( ) A. 02s内质点做匀速直线运动B. 2s4s内质点处于静止状态C. 02s内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D. 3s时,质点的速度为2m/s【答案】C【解析】【详解】由图象可知02s内,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质点的速度均匀增大,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故A错误,C正确;由图象可知24s内质点速度不变,做匀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零,故B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是速度时间图象的应用,要明确斜率的含义,知道在速度时间图象中图象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的含义,能

4、根据图象读取有用信息。4.一个路口绿灯亮起时司机开始由静止启动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4 m/s2,则3s末的速度为( )A. 4 m/sB. 10 m/sC. 12m/sD. 36m/s【答案】C【解析】根据v=at可知,汽车3s末的速度为v=43m/s=12m/s,故选C.5.一质量均匀的钢管,一端支在水平地面上,另一端被竖直绳悬吊着(如图所示),则钢管受到几个力的作用()A. 1B. 2C. 3D. 4【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对钢管受力分析,受重力、细线的竖直向上拉力、地面竖直向上的支持力;地面对钢管没有静摩擦力,否则水平方向不能平衡;故选C【点睛】受力分析是解力学题的基础,通常按

5、照重力、弹力、摩擦力、已知力的顺序进行,可以结合产生条件、作用效果和牛顿第三定律分析6.两个共点力、的大小分别为, ,则合力的最大值是( )A. B. C. D. 【答案】A【解析】二力合成时合力范围:|F1+F2|F|F1-F2|;因此合力最大16N;故BCD错误,A正确故选A点睛:本题关键是明确二力合成时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夹角越大,合力越小,同向时合力最大,反向时合力最小7.两个共点力、,其中,互成角。则它们的合力大小为( )A. 100NB. C. D. 【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可知,它们的合力大小为,故选D.8.关于惯性的大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质量大

6、的惯性小,质量小的惯性大B. 质量大的物体惯性大,质量小的物体惯性小C. 质量大的物体惯性大,其速度大时惯性更大D. 质量大的物体惯性大,但不受力时惯性小【答案】B【解析】ABC、质量是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质量大的物体惯性大,质量小的物体惯性小,质量相同的物体,惯性大小相等,与物体的速度无关。故AC错误,B正确;D. 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大小只与质量大小有关,与物体是否受力无关,故D错误。故选:B.点睛: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质量是衡量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与物体是否受力无关,与速度无关 9.关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大小相等B. 作用在同一个的物体上C. 方向相反D.

7、 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答案】B【解析】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作用在不同物体上,故ACD正确B错误;本题选择错误的,故选B.点睛:本题关键是要明确作用力与反作用力规律的适用范围,同时要明确作用力反作用力与平衡力的区别,牢记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作用在两个物体上10. 下列关于超重、失重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A. 超重现象就是重力增大,失重现象就是重力减小B. 无论是超重还是失重,实质上作用在物体上的重力并没有改变C. 卫星中物体,从一发射开始,就处于完全失重状态D. 不论因为什么原因,只要物体对支持物(或悬挂物)的压力(或拉力)增大了,就称物体处于超重状态【答案】B【解

8、析】解:A、B、当物体的加速度向上时,处于超重状态;当加速度方向向下时,处于失重状态,与物体的重力没有关系即重力不变,则A错误,B正确C、卫星中物体,发射向上加速为超重,则C错误D、物体对支持物(或悬挂物)的压力(或拉力)增大了时,若没有竖直向上的加速度则不处于超重状态则D错误故选:B【点评】明确超重,失重中的物体重力都没有变化二、填空题(每空5分,共20分)11.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1)在研究物体的“加速度、作用力和质量”三个物理量的关系时,我们用实验研究了小车“在质量一定的情况下,加速度和作用力的关系”;又研究了“在作用力一定的情况下,加速度和质量之间的关系”。这种

9、研究物理问题的科学方法是( )A建立理想模型的方法 B控制变量法 C等效替代法 D类比法(2)打点计时器是力学实验常用的仪器,实验室有两种打点计时器,如图所示,某实验小组决定使用电火花打点计时器,则应选用图中的_(填“甲”或“乙”)计时器(3)本实验中,小车的质量为M,沙与沙桶的总质量为m,则在实验中必须满足M_m.(填“远大于”、“远小于”或“等于”)(4)某次实验中得到一条纸带,如图所示,从比较清晰的点起,分别标明0、l、2、3、4,量得0与1两点间距离,1与2两点间距离,2与3两点间距离,3与4两点间的距离,则小车的加速度为_。(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小数点后保留两位数字)【答案】

10、(1). B (2). 乙 (3). 远大于 (4). 0.60【解析】(1)研究“在作用力一定的情况下,加速度和质量之间的关系”时,运用的科学方法是控制变量法,故选B. (2)某实验小组决定使用电火花打点计时器,则应选用图中的乙计时器(3)沙和沙桶加速下滑,处于失重状态,其对细线的拉力小于重力,设拉力为T,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对沙和沙桶,有:mg-T=ma对小车,有:T=Ma解得:T=mg故当Mm时,有:Tmg则在实验中必须满足M远大于m.(4)当电源的频率为50Hz时,它每隔0.02s打一次点从比较清晰的点起,每五个打印点取一个作为计数点,故每两个计数点的时间间隔T=0.1s根据题意,由逐差

11、法得: 点睛:此题关键是根据实验原理并结合牛顿第二定律来确定实验的具体操作方法和实验误差的减小方法;能用逐差法求解加速度三、计算题(每题10分,共30分)12.某同学从楼顶让一石块自由下落,测得石块到达地面的时间是3s,求:(1)楼房的高度(2)石块落地时的速度【答案】(1)h=45m (2)v=30m/s【解析】(1)根据h=gt2得:h=109m=45m(2)根据v=gt得:v=gt=103m/s=30m/s13.如图所示,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小黄鸭质量m20 kg,受到与水平面夹角为53的斜向上的拉力,小黄鸭开始沿水平地面运动。若拉力 F100 N,小黄鸭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为0.2,求:(

12、1)小黄鸭对地面的压力; (2)小黄鸭运动的加速度的大小。(sin530.8,cos530.6,g10 m/s2)【答案】(1)120N(2)1.8m/s2【解析】【详解】(1)对小黄鸭受力分析,受重力、支持力、摩擦力和拉力,如图所示:小黄鸭竖直方向平衡,有:N=mg-Fsin53=200-1000.8=120N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小黄鸭的对地压力为120N;(2)在水平方向,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cos53-f=ma其中:f=N=0.2120=24N解得:14.光滑水平桌面上有一个静止的物体,其质量为7kg,在14N的水平恒力作用下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求:5s末物体的速度的大小?5s内通过的位移是多少?【答案】x=25m【解析】【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物体的加速度,根据速度时间公式和位移时间公式求出5s末的速度和5s内的位移【详解】(1)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物体的加速度为:;5s末的速度为:v=at=25m/s=10m/s.(2)5s内的位移为:x=at2 252m25m【点睛】本题考查了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的综合,知道加速度是联系力学和运动学的桥梁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