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件管理办法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28376395 上传时间:2020-04-2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0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全件管理办法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安全件管理办法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安全件管理办法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安全件管理办法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安全件管理办法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全件管理办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件管理办法(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FTG04107.02001 汽车、发动机产品安全件管理规定 共 9页 第 7 页 车辆、发动机产品安全件管理规定FTG04107.020011 目的明确车辆、发动机产品安全件的种类、标识及更改和质量管理等规定,为安全件的设计、生产和检验及管理等提供依据,以保证车辆、发动机的安全性得到有效控制。2 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汽车、农用运输车、摩托车、变型拖拉机及发动机产品。3 术语3.1 安全件:因零部件发生损坏或出现故障,而失去对车辆、发动机的控制能力,可能导致人员伤亡,危害人身安全,或可能导致重大事故,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等,以及国家强制性标准或技术法规等文件明确规定的涉及安全的零部件。3.2 合格

2、认证:由可充分信任的第三方证实某一经鉴定的产品或服务符合特定标准或规范性文件的活动。3.3 安全认证:由可充分信任的第三方证实某一经鉴定的产品或服务符合安全标准的活动。4 职责4.1 设计者负责安全件产品在图样及明细表中的标识。4.2 生产技术部负责组织各事业部的制造技术部对自制件中的安全件按图样进行生产,制定其严密的生产工艺。4.3 采购管理部负责组织外协件中安全件的采购过程中重点管理。4.4 质量管理部负责组织各有关事业部制定安全件的检验和验收规范,并负责监督抽查。4.5 事业部的质量控制部负责安全件的监控。5 内容和要求5.1 安全件的种类车辆、发动机产品安全件的种类按附录A的规定。5.

3、2 安全件的标识车辆、发动机产品的安全件应分别在图样和明细表中对属于安全件的零部件进行标识,标识符号应按以下规定分别标注。5.2.1 安全件在图样上应按图1规定的标识符号,标示于图样右上角易于识别的位置。示例见附录C。注:1) 倒放的等边三角形的线形宽度为1.0 mm;2) “!”置于等边三角形正中。图1 安全件在图样中的标识符号5.2.2 安全件在图样明细表中的标识凡属安全件的零部件,应在该安全件对应的明细表备注栏内容前加注安全件标记符号“ ”。符号字体高度应比备注栏内其他内容字体高大一号,示例见附录B。5.3 安全件的设计质量控制管理5.3.1 由营销公司在概念开发阶段及设计开发阶段对跟随

4、产品或竟争对手的产品进行市场质量跟踪调查,并给技术研究院和质量管理部提供市场质量调查报告。5.3.2 由技术研究院对跟随产品或竟争对手的产品在安全件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必要时可对其样车(机)、样件及失效件进行分析,然后根据分析结果确定是否采用跟随产品或竟争对手产品的安全件或重新设计和改进。5.3.3 对安全件重新设计、改进或采用原配套体系以外供应商的产品时,技术研究院必须提交必要的资料供评审用。5.3.3.1 评审用的资料应根据具体安全件进行确定,一般总成类安全件评审用的资料应包括a)设计计算书;b)与跟随产品或同类产品进行对比分析的资料(必要时提供);c)工艺性分析(必要时提

5、供,应由公司指定的工艺技术部门提供);d)台架试验报告;e)随整车进行的性能试验报告及可靠性试验报告(视情况而定)。5.3.3.2 此类评审工作一般应结合零部件技术认证一起进行。5.3.4 设计评审一般由技术研究院内部组织有关人员进行评审,并作好评审记录,特殊情况下,可通知相关部门的人员参加,如质量、工艺、服务及制造单位的人员参加,由技术研究院出具评审报告。5.3.5 质量管理部在整车(机)A图下发之前,对安全件的设计开发和改进进行全面验收,并出具验收报告,全部验收合格后,方可下发A图。5.3.6 技术研究院必须对所有的安全件下发图纸和技术要求给相关部门,当只提供外形图时,必须明确提出总成及零

6、部件的性能要求及执行的标准,对主要零部件必须明确材料及主要尺寸要求。5.4 安全件的实物质量控制5.4.1 国家已开展认证的安全件,必须通过相应部门或机构的安全认证或其它认证,并在其产品上按相关规定进行认证标识,凡无标识件不得装用。5.4.2 有合格认证要求的安全件,必须通过相应部门或机构的合格认证,并按规定时间进行抽检,抽检不合格者,不得装用,并由相应的供应商承担由此而造成的质量责任。5.4.3 各有关事业部应按检验规程的要求定期对安全件进行全面抽检,抽检不合格者,不得装用,并由相应的供应商承担质量责任。5.4.4 在进货及过程检验中发现安全件存在缺陷时,应立即隔离存放并标识,让步接受可由事

7、业部组织评审;需返工、返修时,应通过公司级评审,并100%复验,需报废时,应明确标识并撤离现场。5.4.5 安全件材料代用及过渡时,不允许因材料的代用及过渡而影响零部件本身的强度及可靠性,并必须以技术研究院主管副院长及质量管理部主管副经理以上人员均同意后方可代用和过渡。5.4.6 有关事业部质量控制部应将首台实施安全件材料代用及改进的车辆、发动机的出厂日期、出厂编号(VIN)及底盘号报公司质量管理部及技术研究院,以便追溯。5.4.7 质量管理部应组织有关事业部对所有安全件制定详细的检验和验收规范,并经技术研究院、生产部、采购部、有关事业部的质量控制部等会签,公司质量管理部批准实施。5.4.8

8、对安全件用的工艺文件及检验文件也应按图1规定的标识符号,标示于文件的右上角易于识别的位置。6 附录6.1 附录A 车辆、发动机产品安全件种类6.2 附录B 车辆产品安全件标识在明细表中的标注示例6.3 附录C 车辆产品安全件标识在图样中的标注示例附加说明:本规定提出部门:质量管理部、技术研究院本规定归口部门:技术研究院本规定起草部门;质量管理部、技术研究院本规定审核人:高 岩本规定批准人:李 峰本规定自下发之日起执行,并代替FTG04044.12000。附录A车辆、发动机产品安全件种类序号名称备注(获准国家认证种类)序号名称备注(获准国家认证种类)1发动机总成合格认证26传动轴轴管2气门弹簧合

9、格认证27传动轴中间支承轴3进气门28中间传动轴突缘4排气门29中间传动轴轴管5气缸体合件30花键轴叉6连杆机械加工合件31前桥主减速器7曲轴32转向节主销8飞轮螺栓33前驱动桥壳9飞轮齿圈合件34后桥桥壳10挺柱35后桥主减速器11机油泵部件36车架纵梁总成12燃油箱合格认证37车架总成13燃油滤清器38后钢板弹簧支架14柴油车排气净化装置39前钢板弹簧支架15汽油车排气净化装置40牵引钩16燃油蒸发碳罐41麦迪逊悬架总成及零件17曲轴箱通风装置42前悬架臂18离合器总成(干摩擦式离合器)合格认证43前悬架摇臂19变速器总成(机械式变速器)合格认证44前钢板弹簧吊耳20分动器总成45前轴21

10、传动轴总成合格认证46前轴转向节臂22传动轴万向节47前轴左转向节上臂23传动轴万向节U形螺栓48前轴主销24传动轴突缘叉49前轴横拉杆25传动轴套管叉50前轴球头销附录A(续)车辆、发动机产品安全件种类序号名称备注(获准国家认证种类)序号名称备注(获准国家认证种类)51前轴横拉杆左右接头77动力转向高压油管52前轴直拉杆78动力转向贮液罐53前轴转向垂臂球头销79动力转向分配阀54钢制车轮(即轮辋)合格认证80制动总泵55前轮辋挡圈81制动器总成合格认证56后轮辋挡圈82制动钳57前轮辋锁圈83盘式制动制动盘58后轮辋锁圈84盘式制动摩擦片59前轮胎85制动、离合踏板轴60机械式转向器总成合

11、格认证86制动总泵支架61动力转向器总成合格认证87行车制动操纵杆件62转向器蜗杆88驻车制动操纵杆件63转向摇臂轴89排气制动操纵杆件64转向器主销90制动管路65转向器钢球91制动管路接头66转向器钢球套管92制动软管总成安全认证67转向拉杆球头销93贮气筒68转向器支架94贮气筒堵塞69转向盘95排气制动阀70转向柱管支架96排气制动操纵装置71转向轴97液压制动总泵皮碗72转向万向节98前照灯安全认证73转向直拉杆99前雾灯安全认证74转向垂臂100前、后位灯75动力转向油泵合格认证101示廓灯76动力转向助力缸102制动灯附录A(完)车辆、发动机产品安全件种类序号名称备注(获准国家认

12、证种类)序号名称备注(获准国家认证种类)103电喇叭安全认证125操纵件、指示器及信号装置的标志104后雾灯安全认证126风窗玻璃除霜系统105倒车灯安全认证127风窗玻璃除雾系统106转向信号灯安全认证128风窗玻璃刮水器、洗涤器107回复反射器安全认证129门窗玻璃108牌照灯合格认证130侧面和后下部防护装置109车速里程表合格认证131护轮板(M1类车)110驾驶室锁止机构111内、外后视镜安全认证112安全带及其安装固定点安全认证113内饰件(仪表板、地毯、顶盖内饰、侧围内饰、车门内饰等)114汽车外部凸出物115轿车内部凸出物116号牌板(架)117罩盖锁止装置118座椅总成及头枕119门锁及门铰链安全认证120乘客门121驾驶员门122副驾驶员门123安全门124轿车侧门7FTG04107.02001 安全件管理规定 共 9页 第 8 页附录B车辆产品安全件标识在明细表中的标注示例位置号图幅代 号名 称 参 图 号 材 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