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成都龙泉驿区第一中学校高三物理入学考试1.doc

上传人:cao****hui 文档编号:128376391 上传时间:2020-04-21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7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成都龙泉驿区第一中学校高三物理入学考试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四川成都龙泉驿区第一中学校高三物理入学考试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四川成都龙泉驿区第一中学校高三物理入学考试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四川成都龙泉驿区第一中学校高三物理入学考试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成都龙泉驿区第一中学校高三物理入学考试1.doc(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第一中学校2019届高三物理上学期入学考试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题相应的位置。3.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4.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卷(选择题 共126分)本卷共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C12 Cl35.5 Ca40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

2、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4. 2017年4月20日,天舟一号飞船成功发射,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对接后在离地约393km 的圆轨道上为天宫二号补加推进剂,在完成各项试验后,天舟一号受控离开此圆轨道,最后进入大气层烧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A. 对接时,天舟一号的速度小于第一宇宙速度B. 补加推进剂后,天宫二号受到地球的引力减小C. 补加推进剂后,天宫二号运行的周期减小D. 天舟一号在加速下降过程中处于超重状态15. 如图所示为静电除尘机理图,废气先经过一个机械过滤装置再进入静电除尘区,放电极和集尘极加上高压电场,使尘埃带

3、上负电,尘埃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向集尘极迁移并沉积,达到除尘目的,图中虚线为电场线(方向未标)不考虑尘埃在迁移过程中的相互作用和电量变化,则(C)A. 电场线方向由放电极指向集尘极 B. 图中A点电势高于B点电势C. 尘埃在迁移过程中电势能减小 D. 尘埃在迁移过程中动能减小16. 一粒石子和一泡沫塑料球以相同初速度同时竖直向上抛出,泡沫塑料球受到的空气阻力大小与其速度大小成正比忽略石子受到的空气阻力,石子和塑料球运动的速度v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其中可能正确的是(D) A B C D17在竖直平面内有水平向右、场强为E的匀强电场,在匀强电场中有一根长为L的绝缘细线,一端固定在O点,另一端系

4、一质量为m的带电小球,它静止时位于A点,此时细线与竖直方向成37角,如图1所示现对在A点的该小球施加一沿与细线垂直方向的瞬时冲量,小球能绕O点在竖直平面内做完整的圆周运动下列对小球运动的分析,正确的是(不考虑空气阻力,细线不会缠绕在O点上)( D ) A小球运动到C点时动能最小B小球运动到C点时绳子拉力最小C小球运动到Q点时动能最大D小球运动到B点时机械能最大18.如图1所示,粗糙水平面上有一长木板,一个人站在木板上用力F向右推箱子,木板、人、箱子均处于静止状态.三者的质量均为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C)A.箱子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右B.人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右C.箱子对木板的摩擦力方向向右D.若

5、水平面光滑,人用同样大小的力F推箱子,能使长木板在水平面上滑动19.一足够长的传送带与水平面的夹角为,以一定的速度匀速运动.某时刻在传送带适当的位置放上具有一定初速度的物块(如图所示),以此时为t0时刻记录了物块之后在传送带上运动的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b所示(图中取沿斜面向上的运动方向为正方向,其中两坐标大小v1v2).已知传送带的速度保持不变.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C) A.若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则tan B.0t1内,传送带对物块做正功C.0t2内,系统产生的热量一定比物块动能的减少量大D.0t2内,传送带对物块做的功等于物块动能的减少量20一质量为m的物体静止在光滑水平面

6、上,从t0时刻开始受到水平外力的作用力的大小F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力的方向保持不变,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D )A物体在0t0和t0 2t0水平外力做功之比是110B物体在0t0和t0 2t0水平外力做功之比是18C外力在t0和2t0时刻的瞬时功率之比是18D外力在t0和2t0时刻的瞬时功率之比是1621.如图所示,R1为定值电阻,R2为可变电阻,E为电源电动势,r为电源内阻,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BD )A.当R2=r时,R2上获得最大功率B.当R2=R1+r时,R1上获得最大功率C.当R2=0时,R1上获得最大功率D.当R2=0时,电源的输出功率最大 第卷(非选择题 共174分

7、)本卷包括14小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22(8分)要测量两个质量不等的沙袋的质量,由于没有直接的测量工具,某实验小组选用下列器材:轻质定滑轮(质量和摩擦可忽略)、砝码一套(总质量m0.2 kg)、细线、刻度尺、秒表。他们根据已学过的物理学知识,改变实验条件进行多次测量,选择合适的变量得到线性关系,作出图线并根据图线的斜率和截距求出沙袋的质量。请完成下列步骤:(1)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设右边沙袋A的质量为m1,左边沙袋B的质量为m2。(2)取出质量为m的砝码放在右边沙袋中,剩余砝码都放在左边沙袋中,发现A下降,B上升。(左、右两侧砝码的总质量始终不变)(3)用刻度尺测出A从静止下降的距离h,

8、用秒表测出A下降h所用的时间t,则可知A的加速度大小a_。(4)改变m,测量相应的加速度a,得到多组m及a的数据,作出_(填“am ”或“a”)图线。(5)若求得图线的斜率k4 m/ kgs2,截距b4 m/s2。则沙袋的质量m1_kg,m2 _kg。(取g10 m/s2)【答案】(3) (4)am (5)3.5 1.3(每空2分)【解析】(3)由运动学公式hat2得a,(4)对系统整体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1m)g(m2mm)g(m1m2m)a解得am因a与m为线性关系,故作出“am”图线(5)由上式可知kb代入数值解得m13.5 kgm21.3 kg23.(10分)某学习小组为了测量一个量程

9、为1mA的电流表的内阻,进行了如下实验:(1)先用多用电表按正确的步骤进行测量,测量时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则电流表的内阻为 ;此时电流表的指针也发生了偏转,已知多用表欧姆档表盘中央刻度值为“15”,表内电池的电动势为1.5V,则电流表的示数为 mA。(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2)为了更准确地测量该电流表的内阻RA ,同学们设计了图乙所示的电路,实验室可供选择的器材有:A.待测电流表B.电池组:电动势约为24V,内阻可忽略C.电池组:电动势约为6V,内阻可忽略D.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25 kE.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10F.电阻箱:最大阻值为999.9,阻值最小改变量为0.1G.开关、导线若干要

10、使测量更精确,电池组应该选用 ,滑动变阻器应该选用 。(填器材前的字母)(3)正确连接好电路后,同学们的实验步骤如下,请将步骤补充完整:I、断开开关S1和S2,按图乙连接好电路、把滑动变阻器R的滑片P滑到 端(填a或b)、将电阻箱R0的阻值调到最大值、闭合开关S1、移动滑动变阻器R的滑片P的位置,使电流表的指针指到1mA的位置、闭合开关S2,保持滑动变阻器R的滑片P位置不变,调节电阻箱R0的阻值使电流表的指针指到0.5mA,读出此时电阻箱R0的阻值,此值即为电流表内阻RA的测量值、断开开关S1按照设计的实验方法,电流表内阻的测量值R测和真实值R真相比,R测 R真。(填“大于”或“小于”)【答案

11、】5.0102 (2分) 0.75 (2分) B D a 小于(每空1分)24.(14分)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与一半径为l的竖直光滑圆弧轨道相接于B点,轨道上的C点位置处于圆心O的正下方在距地面高度为l的水平平台边缘上的A点,质量为m的小球以v0的速度水平飞出,小球在空中运动至B点时,恰好沿圆弧轨道在该点的切线方向滑入轨道小球运动过程中空气阻力不计,重力加速度为g,试求:(1)B点与抛出点A正下方的水平距离x;(2)圆弧BC段所对的圆心角;(3)小球滑到C点时,对圆轨道的压力【答案】:(1)2l(2)45(3)(7)mg竖直向下【解析】:(1)设小球做平抛运动到达B点的时间为t,由平抛运动规律,

12、lgt2,xv0t,联立解得x2l. (3分)(2)由小球到达B点时竖直分速度v2gl,tan vy/v0,解得45(3分) (3)小球从A运动到C点的过程中机械能守恒,设到达C点时速度大小为vC,有机械能守恒定律,mgl(11)mvmv, (3分) 设轨道对小球的支持力为F,有:Fmgm, (3分) 解得:F(7)mg, 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小球对圆轨道的压力大小为F(7)mg,方向竖直向下(2分)25.(14分) 2015年12月10日,百度宣布,其无人驾驶汽车已完成国内首次城市、环路及高速道路混合路况下的全自动驾驶.(1)如下图所示,无人驾驶汽车车头装有一个激光雷达,就像车辆的“鼻子”,

13、随时“嗅”着前方80 m范围内车辆和行人的“气息”.若无人驾驶汽车在某路段刹车时的加速度为3.6 m/s2,为不撞上前方静止的障碍物,汽车在该路段匀速行驶时的最大速度是多少? (2)若一辆有人驾驶的汽车在该无人驾驶汽车后30 m处,两车都以20 m/s的速度行驶,当前方无人驾驶汽车以3.6 m/s2的加速度刹车1.4 s后,后方汽车驾驶员立即以5. 0 m/s2的加速度刹车.试通过计算判断两车在运动过程中是否会发生追尾事故?【答案】:(1)24 m/s (2)不会【解析】:(1)对无人驾驶汽车,由运动学公式有2ax0v(2分)代入数据解得v024 m/s(2)设有人驾驶汽车刹车后经过t2时间与

14、无人驾驶汽车的速度相同,此时的速度为v该过程无人驾驶汽车刹车时间为t2t1,其中t11.4 s对无人驾驶汽车vv0a(t2t1) (3分)对有人驾驶汽车vv0at2(2分)联立式得t23.6 s,v2 m/s又x无(t2t1)(3分)x有t2v0t1(2分)xx有x无(2分)联立,代入数据解得x12.6 m30 m,即两车不会相撞.26.(16分)奥地利极限运动员菲利克斯鲍姆加特纳乘气球升至约39 km的高空后跳下,经过4分20秒到达距地面约1.5 km高度处,打开降落伞并成功落地,打破了跳伞运动的多项世界纪录取重力加速度的大小g10 m/s2.(1)若忽略空气阻力,求该运动员从静止开始下落至1.5 km高度处所需的时间及其在此处速度的大小;(2)实际上,物体在空气中运动时会受到空气的阻力,高速运动时所受阻力的大小可近似表示为fkv2,其中v为速率,k为阻力系数,其数值与物体的形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