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攀枝花高三物理第三次统一考试.doc

上传人:cao****hui 文档编号:128371205 上传时间:2020-04-21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4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攀枝花高三物理第三次统一考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四川攀枝花高三物理第三次统一考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四川攀枝花高三物理第三次统一考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四川攀枝花高三物理第三次统一考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攀枝花高三物理第三次统一考试.doc(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四川省攀枝花市2019届高三物理第三次统一考试试题(含解析)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7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8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如图所示,一重G=50 N的物体静放在水平地面上,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0.4。当在该物体上施加两个方向相反的水平恒力F1=5 N、F2=15 N时,该物体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为A. 5 NB. 10 NC. 15 ND. 20 N【答案】B【解析】【详解】由题意可知,物体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即为fm=0.450=20N.当在该物体上施

2、加两个方向相反的水平恒力F1=5 N、F2=15 N时,两力的合力为10N,小于最大静摩擦力,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则静摩擦力等于10N,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2.A、B两种放射性元素,A的半衰期为10天,B的半衰期为30天,经60天后两种放射性元素的质量相等,那么原来它们的质量之比为A. 13B. 31C. 116D. 161【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半衰期的定义,经过t=60天T时间后剩下的放射性元素的质量相同,则A经过6次衰变,而B经过2次衰变;因此mA()6=mB()2,解得:mA:mB=16:1.故选:D.3.如图所示,单匝线圈两端与一个电容为C的平行板电容器相连。线圈内有垂

3、直纸面向里的磁场,当磁场随时间变化时,电容器A板带电量恒为+Q,B板带电量恒为-Q,则穿过线圈的磁通量随时间t的变化规律为A. B. C. D. 【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C=,电容器两端的电压U=,线圈产生的电动势为,且A板带正电。根据楞次定律,穿过线圈的磁通量是增加的。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E=,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4.如图,物体P、Q置于光滑水平面上,某时刻分别在相同大小的水平恒力F1、F2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经时间t,P、Q发生的位移大小关系为xPxQ。则t时刻A. F2的功率比F1的大B. P的速度比Q的大C. P的动能比Q的大D. P的动量比Q的大【答案】A【解析

4、】【详解】A.两物体由静止出发,因为xPxQ,根据x= ,t时刻的速度vPvQ,根据功率P=FV,F2的功率比F1的大,故A正确,B错误;C. 根据拉力做功W=Fx,WPWQ,根据动能定理,P的动能比Q的小,故C错误;D.物体P、Q受到的力大小相等,作用时间相同,冲量相等,根据动量定理,P的动量等于Q的动量,故D错误。故选:A5.“虹云工程”是中国航天科工五大商业航天工程之一,将于2022年完成星座部署,实现全球无缝覆盖的超级“星链”WiFi。该工程由运行在距离地面1000 km轨道上的156颗卫星组成。2018年12月22日,“虹云工程”技术验证星成功发射入轨,目前卫星在轨运行状态良好。“通

5、信卫星”运行在赤道上空距地面35786 km的地球静止轨道上。“虹云工程”技术验证星与“通信卫星”相比较一定更大的是A. 速度B. 周期C. 加速度D. 动能【答案】AC【解析】【详解】A.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虹云工程”技术验证星的速度一定比“通信卫星”大,故A正确;B. 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虹云工程”技术验证星的周期一定比“通信卫星”小,故B错误;C.根据牛顿第二定律,“虹云工程”技术验证星的加速度一定比“通信卫星”大,故C正确;D.由于两卫星质量未知,无法比较动能大小,故D正确。故选:AC6.如图是甲、乙两物体做直线运动vt图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乙做匀加速直线运动B.

6、 甲、乙的运动方向相反C. 甲、乙的加速度大小相等D. 甲、乙所受合力方向相反【答案】AD【解析】【详解】A.由图可知,乙的速度随时间均匀增加,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故A正确;B.甲、乙的速度都是正的,运动方向一致,故B错误;C.根据,甲的加速度为,乙的加速度,甲、乙的加速度大小不相等,故C错误;D.根据C选项分析,甲、乙加速度方向相反,所受合力方向相反,故D正确。故选:AD7.如图所示,有一圆形匀强磁场区域,方向垂直纸面向外,b、c为直径上两个点,ab弧为圆周的三分之一。甲、乙两粒子电荷量分别为+q、-q,以相同的速度先后从a点沿半径方向进入磁场,甲粒子从c点离开磁场,乙粒子从b点离开磁场,则甲

7、、乙两粒子A. 质量之比m甲m乙=31B. 动能之比Ek甲Ek乙=13C. 运动轨道半径之比r甲r乙=31D. 通过磁场的时间之比t甲t乙=23【答案】BD【解析】【详解】 AC. 由图可知,甲转过的中心角为120,乙转过的中心角为60,设圆形磁场的半径为R,那么甲、乙两粒子做圆周运动的半径为r甲=Rtan30=R,r乙=Rtan60=R,故甲、乙两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半径之比等于1:3。带电粒子在磁场中做圆周运动,洛伦兹力做向心力,即为:,解得:,那么,m甲:m乙=r甲:r乙=1:3,故A错误,C错误;B.根据动能Ek= ,动能之比Ek甲Ek乙=m甲:m乙=13,故B正确;D.带电粒子在磁场中

8、做圆周运动的周期为:T= ,故甲、乙两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之比t甲:t乙= =2=2:3,故D正确;故选:BD.8.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n1n2=21,当在a、b两端之间加上正弦交流电时,R1、R2消耗的电功率相等。已知R2=1 ,Uab=8 V,图中电表均为理想电表,则A. R1的电阻值为2 B. 电流表的示数为2 AC. 电压表的示数为2 VD. 电路消耗的总功率为8 W【答案】CD【解析】【详解】A.根据原、副线圈的匝数与电流的关系,n1n2=21=I2:I1,又R1、R2消耗的电功率相等,即,联立得R1=4R2=4,故A错误;B. 根据原、副线圈的匝数与电压的关系

9、,n1n2=21=U1:U2=(8-I1R1):I2R2,代入数据得:I1=1A,故B错误;C.电压表的示数U2=I2R2=2I1R2=2V,故C正确;D.R1消耗的功率P1 =4W;R2消耗的功率P2 = =4W。电路消耗的总功率为P=P1+P2=8 W,故D正确。故选:CD三、非选择题:共174分。22-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33-3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9.某同学用如图甲所示装置验证动量守恒定律。主要实验步骤如下:()将斜槽固定在水平桌面上,调整末端切线水平;()将白纸固定在水平地面上,白纸上面放上复写纸;()用重锤线确定斜槽末端在水平地面上的投影点O;()让

10、小球A紧贴定位卡由静止释放,记录小球的落地点,重复多次,确定落点的中心位置Q;()将小球B放在斜槽末端,让小球A紧贴定位卡由静止释放,记录两小球的落地点,重复多次,确定A、B两小球落点的中心位置P、R;()用刻度尺测量P、Q、R距O点的距离x1、x2、x3;()用天平测量小球A、B质量m1、m2;()分析数据,验证等式m1x2=m1x1+m2x3是否成立,从而验证动量守恒定律。请回答下列问题(1) 步骤()与步骤()中定位卡的位置应_;(2) 步骤()与步骤()中重复多次的目的是_;(3) 为了使小球A与B碰后运动方向不变,A、B质量大小关系为m1_m2(选填“”、“”或“”);(4) 如图乙

11、是步骤()的示意图,则步骤()中小球落点距O点的距离为_m。【答案】 (1). 保持不变 (2). 减少实验误差 (3). (4). 0.3723(0.3721-0.3724)【解析】【详解】(1)因为步骤()与步骤()要多次重复,以确定小球落点的平均位置,所以定位卡的位置应保持不变。(2)步骤()与步骤()中重复多次,确定小球落点的中心位置,等效于求落点的平均位置,目的是减小误差;(3)入射小球的质量大于被碰小球的质量时,入射小球碰后速度方向不变;(4)由图可知,不放被碰小球时,入射小球的落点位置为Q,距O点的位置为0.3723m。10.某同学用图甲所示的电路测量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

12、(1)图甲中虚线框内是满偏电流为100 mA、表头电阻为9 W的毫安表改装成量程为0.6 A的电流表,电阻R1的电阻值为_W;(2)该同学对实验电路进行了部分连接,请在图乙中将其补充完整,要求滑动变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时电阻减小;(3)某次测量时毫安表的示数如图丙所示,则此时通过电池的电流为_A(结果保留到小数点后两位);(4)实验得到的电压表示数U与毫安表示数I的关系图线如图丁所示。则电源的电动势E = _V,内阻r = _W。(结果均保留到小数点后两位)【答案】 (1). 1.8 (2). (3). 0.26 (4). 1.50 , 0.72【解析】【详解】(1)根据并联电路基本原理可知,改

13、装后的量程为:I= = +0.1=0.6,解得R1=1.8;(2)为保证滑动变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时电阻减小,实验电路连接如图:(3)由图示,毫安表示数为0.044A,则干路电流,即此时通过电池的电流为I=0.0446A=0.26A;(4)根据改装原理可知,实际电流为电流表读数的6倍,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知:U=E6I(r+R)R为毫安表与R1的并联值,即R=1.5,由图可知,电源的电动势E=1.50V;r+R=(1.500.50)/(751036)=2.22故r=2.221.5=0.72;11.某课外活动小组为了研究遥控玩具小车的启动性能,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将玩具小车放在水平地面上,遥控使

14、其从静止开始匀加速启动,经时间t关闭发动机,玩具小车滑行一段距离后停下来,测得玩具小车从启动到停下来发生的总位移x=6m。已知玩具小车的质量m=500g,匀加速过程中牵引力F=3N,运动过程中受到的阻力恒为车重的0.2倍,重力加速度为g取10 m/s2,求t的值。【答案】【解析】【详解】设玩具小车受到的阻力为f,在关闭发动机前后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a1、a2,位移分别为x1、x2,关闭发动机时的速度为v。关闭发动机之前,分别由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规律: 关闭发动机之后,分别由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规律 满足: 联立以上各式并代入数据得:12.如图所示,真空中某竖直平面内有一长为2l、宽为l的矩形区域ABCD,区域ABCD内加有水平向左的匀强电场和垂直于该竖直面的匀强磁场。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带电微粒,从A点正上方的O点水平抛出,正好从AD边的中点P进入电磁场区域,并沿直线运动,从该区域边界上的某点Q离开后经过空中的R点(Q、R图中未画出)。已知微粒从Q点运动到R点的过程中水平和竖直分位移大小相等,O点与A点的高度差 ,重力加速度为g,求:(1)微粒从O点抛出时初速度v0的大小;(2)电场强度E和磁感应强度B的大小;(3)微粒从O点运动到R点的时间t。【答案】(1) ;(2),;(3) 【解析】【详解】(1)从O到P,带电微粒做平抛运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