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考政治第一轮复习精品讲义 第五课 把握思维的奥秘 新人教版必修1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28369455 上传时间:2020-04-2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届高考政治第一轮复习精品讲义 第五课 把握思维的奥秘 新人教版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0届高考政治第一轮复习精品讲义 第五课 把握思维的奥秘 新人教版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20届高考政治第一轮复习精品讲义 第五课 把握思维的奥秘 新人教版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20届高考政治第一轮复习精品讲义 第五课 把握思维的奥秘 新人教版必修1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20届高考政治第一轮复习精品讲义 第五课 把握思维的奥秘 新人教版必修1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届高考政治第一轮复习精品讲义 第五课 把握思维的奥秘 新人教版必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届高考政治第一轮复习精品讲义 第五课 把握思维的奥秘 新人教版必修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五课把握思维的奥秘【考纲考点解读】明确考纲(1)物质决定意识意识的起源意识的生理基础意识的内容与形式(2)意识的能动作用意识能动性的特点意识能动性的表现(3)客观规律与意识的能动作用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课程标准解析客观规律是可以认识和掌握的事例,印证人们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自觉地把握客观规律。备考指要从命题内容上看,考查的重点有:意识是客观存在人脑的主观映象、意识的能动作用、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从考查形式上看,既有选择题,也有主观题。在复习备考中要注意:(1) 人的主观意识具有能动性。(2)本专题内容

2、可依托的热点材料有:中国宏观调控政策的变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如何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考点精讲精析】考点1 物质决定意识(1)意识不仅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更重要的是社会发展的产物。离开了社会实践,即使有人脑,也是不可能产生意识的。(2)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因此,意识的产生需要有能被反映的客观存在,离开了客观存在也是不能产生意识的。(3)所有的意识都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但并不是任何意识都能正确地反映客观存在,有些意识是错误地反映了客观存在。(4)物质世界先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考点2 意识的能动作用意识的能动作用有两个方面

3、的表现:一是意识能够正确地认识世界,二是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前者是指意识通过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特别是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对实践起指导作用。后者则是指意识只有通过人的实践活动才能反作用于客观事物,不能把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作用理解为它能直接作用于客观事物。(1)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人们在反映客观世界的时候,总是抱有一定的目的和动机,在实施行动之前要预先制定蓝图、目标、行动方式和行动步骤等。这与动物纯粹无目的的本能的活动是有着本质的区别的。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主动的、有选择的,并不是客观世界有什么就反映什么,只有当人们

4、的实践活动需要时,人们才会去主动地反映它。人的意识不仅能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意识既包括感觉,也包括思维,而且更重要的是思维。人的意识,既可以感知外部世界,即反映客观事物外在的具体形象,更可以通过客观事物的表面现象,抽象出其本质性的东西,把握其规律。意识活动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是人能够认识世界的重要条件。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人们可以根据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预见到在哪些情况和条件下,应该出现哪些现象,人类就可以预先提出计划和方案,采取措施,防范不良情况,利用有利情况,造福自身。这些都体现了认识活动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世界上只有尚未认

5、识的事物,而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每一时期的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总是有限的,但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又总是在不断地深化、扩展、推移的。随着人们实践的发展和认识能力的提高,正确反映客观事物的科学知识正在迅速增加。人类应当为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而自豪,思维着的精神是地球上最美的花朵。(2)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人们在意识的指导下能动地改造世界,是指通过实践把意识中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创造出没有人的参与永远也不可能出现的东西。意识能动作用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意识可以根据客观实际在观念中构建客观上尚未出现的事物,并在这种观念的指导下进行实践活动

6、,使意识反作用于现有的客观事物,从而引起客观事物的某种变化,制造出新的事物,促进人们改造世界活动的发展,为人类造福。但是那些错误的思想和意识则会把人们的实践活动引入歧途。正确的意识促进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事物的发展。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歪曲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则会把人们的活动引入歧途,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因此。我们一定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意识活动依赖于人体的生理过程,又对生理过程有着积极的反作用。高昂的精神,可以

7、催人向上,使人奋进;萎靡的精神,则会使人悲观、消沉,丧失斗志。考点3 客观规律与意识的能动作用1.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1)原理内容: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规律的必要条件;尊重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2)方法论:既要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3)反对:反对否认规律的客观性和企图创造规律或消灭规律的唯心主义观点,反对

8、不讲科学,不顾客观规律的冒险盲干的主观主义。2如何准确理解“一切从实际出发”与“实事求是”?(1)“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指我们做事情要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2)“实事求是”是指我们做事情要尊重事物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3)“一切从实际出发”与“实事求是”所依据的哲学原理是不同的。“一切从实际出发”是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的要求;“实事求是”是规律客观性与主观能动性关系原理的要求。(4)“一切从实际出发”与“实事求是”本质上是一致的。“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实际”就是指客观存在的事物,“实事求是”的“实事”是指客

9、观实际,两者都是强调主观必须符合客观。因此,实事求是其实就是坚持了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而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就必须要实事求是。3如何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1)要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就必须既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又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既要有高度的革命热情,又要具有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无所作为的保守主义。(2)要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求我们在做事情时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以此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3)要做到

10、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求我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究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4)要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就必须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典型例题1.(2020全国新课标)医学临床实践表明,人的思维活动的灵活多边形与其大脑的“扣带前回”区域相关联,有人喜欢“钻牛角尖”往往与该区域的“换挡装置”出现故障有关,这进一步佐证了意识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是由人脑决定的意识是人脑加工改造的产物,其本质是大脑机能人脑是意识形成的物质基础人脑是思维活动的生理基础A B C D【思路解

11、析】人的思维活动的灵活多变性与其大脑的“扣带前回”区域相关联,说明人脑是意识形成的物质基础,也是人脑能够进行思维活动的生理基础。如果没有人脑或者该区域出现故障,人的思维活动就不可能正常进行。正确,说法本身错误。【答案】D2. (2020天津)处于青春期的少年需要特别的关怀。有研究表明,许多处于青春期的少年往往会做出无所畏惧的大胆举动,是由于大脑产生一种恐惧记忆抑制效应,使孩子们对恐惧感“暂时性失忆”。这种大脑效应,会随着年龄增长及大脑进一步发育逐渐消失。这表明A.意识是人脑的分泌物 B.人脑是意识产生的源泉C.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D.人脑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思路解析】 本题考查哲学意

12、识的概念。A说法错误,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不是人脑的分泌物;B说法错误,人脑是意识产生的物质器官;C说法不合题意,材料讲的是意识与人脑的关系;D说法正确,符合题意。【答案】D3.(2020北京)我国“十二五”规划提出“弘扬科学精神,加强人文关怀,注重心理疏导,培养奋发进取、理性和平、开放包容的社会心态”。这是“社会心态”一词首次出现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中,国家重视培育健康的社会心态是因为A. 社会心态受社会现实的制约 B. 社会心态是对社会现实的反映C. 社会心态是影响社会现实的精神因素 D. 社会矛盾主要通过调整社会心态来化解【思路解析】本题考查意识的作用,考查学生的分析和转换

13、能力,难度中等。“社会心态”是一种社会意识,国家重视培育健康的社会心态是因为正确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起积极的推动作用,C符合题意。B不能准确表达这一层含义,A不符合题意,D观点本身错误。【答案】C4.一位患者总是疑心自己吞食了一条虫子。医生用药使其呕吐,并将一虫放入呕吐物中,告知病人虫子已经吐出,那人的病随之痊愈。这表明()A人脑是产生意识的物质基础 B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C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D意识对于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促进作用【思路解析】A的说法错误,物质的反应特性是产生意识的物质基础,人脑是产生意识的物质器官;D的说法是片面的,意识具有双重性,不能笼统的说

14、对于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促进作用;C的说法揭示的是意识的含义,而材料强调的是意识的作用,因而与题无关【答案】B5.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看来,“刻舟求剑”、“守株待兔”典故中的主人公所犯的共同错误是()A没有看到事物之间是联系的,犯了形而上学的错误B夸大了意识的能动作用,陷入了唯心主义的泥潭C没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实践活动缺乏社会历史性D没有做到从已经变化的实际出发去认识和解决问题【思路解析】“刻舟求剑”、“守株待兔”它们都坚持了静止地看问题,而没有从变化发展的实际出发。A、B、C观点不符合题意。【答案】D6.(2020全国旧课标)农牧民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生态文明取得明显成效,得益于他们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积极促进沙柳产业发展尊重自然规律,完整地保护当地的自然面貌从该地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发展沙柳种植业发挥自觉能动性,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A B C D【思路解析】 发展沙柳产业,不仅仅是看中其经济效益,更重要的是有生态效益,故选项不选。选项不符合材料信息,农牧民并没有完整地保护当地的自然面貌。两项符合题意。本题答案为D。【答案】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