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2020年全国I卷政治试题分析及2020年备考策略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28363972 上传时间:2020-04-2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2020年全国I卷政治试题分析及2020年备考策略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20年-2020年全国I卷政治试题分析及2020年备考策略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20年-2020年全国I卷政治试题分析及2020年备考策略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20年-2020年全国I卷政治试题分析及2020年备考策略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20年-2020年全国I卷政治试题分析及2020年备考策略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2020年全国I卷政治试题分析及2020年备考策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2020年全国I卷政治试题分析及2020年备考策略(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0年-2020年全国I卷政治试题分析及2020年备考策略 北京市陈经纶中学 张洁综观0406这三年的全国I卷政治试题,总体感觉试题线索清晰、突出主干、强化基础、重视能力、稳定创新。即以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为主线,在注重对基础知识考查的同时,关注社会热点,贴近生活实际,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坚持以问题立意、能力立意,稳中求进,稳中求新,体现人文精神。一、试卷结构比较卷1(140分)卷2(160分)合计(300分)题量分值比例题量分值比例比例分值2020年124834.3%55232.5%33.3%1002020年114431.4%65232.5%32%962020年124834.3%

2、55232.5%33.3%1001、从题型结构上看,政治试题一般分选择题与非选择题两大部分,选择题只考单项选择题;非选择题一般为材料分析题。政治部分试题从第2435小题,第38小题,第39小题的两小问。选择题中带圈的选择题数量逐年增加,2020年有4道,2020年有6道,2020年有8道题。2、从试卷结构上看,试卷分值有变化。三科试题保持均衡,考试内容基本上各占三分之一。全卷有政治选择题12道(05年是11道)占48分(05年占44分),第38题仍是纯政治题,总分为32分,第39题是政史地综合题,政治占20分不变。二、政治试题命题的主要特点1、依据考试说明,坚持能力立意,考查综合能力,注重思维

3、过程近三年的政治试题突出综合能力的考查。依据新编考试说明把“获取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的综合能力考核渗透到试题的审题、解题思路和过程中,把人文学科最基本的素质要求体现在试卷中。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要求是这样的一个过程,“信息获取”-“调动运用知识”-“描述阐释事物”-“论证探讨问题”。这个过程几乎在每一道题中都有所体现,反映了试题对考生思维过程的考查意图更加明确。(1)重视对文字资料、图表、数据等信息收集处理能力的考查。如06年38题第(1)问,从图8中提取信息、调动知识储存揭示经济、能源关系。(2)加强对所获得的信息迅速与相关知识内容建立准确而有效

4、联系整合能力考查。如06年24题商品、货币、银行知识的总和,26题价值、使用价值、劳动时间的关系;27题各类银行的比较等等。(3)注重理解和推理能力的考查。如06年第24题问“获取20瓶汽水的过程中”所包含的经济现象。该题是整张试卷的亮点,具有一定的思维含量,要求学生有判断、分析、推理能力。第29题选出与水有关的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名句,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知识转换能力。第38题图表题的第一小题,考查图8显示的经济信息等,都要求考生准确地运用相关知识和有关信息,认识和说明问题,描述和阐述事物正确表述事物的现象,准确描述和解释事物的特征。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作出正确的阐释。2、落实基础,注重考查

5、学科基础知识和主干知识考试说明关于“调动运用知识”、“论证探讨问题”的学科基础是课本的基础知识。试卷考查的就是考生应知应会的基础知识和与现实问题相关联的主干知识。从近三年文综试题可以看到较容易的题目涉及的基础知识设问明确,考查具体细致;较难些的题目设问综合,知识迁移度要求高。这些知识都是与现实社会重大问题关联的主要的、主干知识。我们以2020年和2020年的试题来进行分析。2020年全国卷I政治试题的考查点经济常识哲学常识政治常识选择题24货币流通手段职能25汇率的变化26投资行为27公有制含义28分配类型29量变与质变、矛盾主次方面相互转化;30价值选择与道德理想31认识阶段性和层次性32宪

6、法修改,扩大团结的力量;33我国的宗教政策;34公民的民主政治权利和监督权;35国家的属性(社会性)非选择题38(1)市场经济的含义、市场对生产和需求的调节,市场调节的有效性和局限性,市场固有缺陷在当前的表现;39(7)产业结构的变化及比较,与之相应的就业的变化及比较,指出产业结构、就业结构的不合理38(3)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从整体上把握各要素的关系,推动事物协调发展。39(6)规律客观性决定地理环境及相关产业的特殊性;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分析河西地区开发的两面性;用普遍联系的观点分析人与自然的关系的两面性;认识自然与社会规律的客观性,从而利用客观规律38(2)政府的含义、经济职能的含义、管理经济

7、的主要任务,国家实施宏观调控的必要性,政府运用有关手段保持经济平衡2020年全国卷I政治试题的考查点经济常识哲学常识政治常识选择题24货币职能25理性认识及科学的思维方法26商品的价格、价值、使用价值之间的关系27银行的职能28税收的作用29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30矛盾的对立统一31人生价值中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关系32民主的阶级性33国家职能、国家职能和国家机关的关系34国家机构的组织活动原则35国家机关的性质和权力非选择题38(1)经济与能源的关系38(2)企业的系列知识38(3)尊重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辩证关系39(7)内外因辩证关系39(6)国际关系以及外交政策3、总体稳定,稍

8、有创新一是命题思路未变。依然以能力测试为指导,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二是考试的目标仍以学生学习能力考核为主要目标,着重考核学生通过文字材料以及图表搜集、处理信息能力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是试卷的结构及题型相对稳定。仍然分为客观性试题48分和主观性试题52分两大部分。但也有创新:如06年的选择题24、25题以一道趣味智力题为背景、新颖生动,体现思维的创新性;34、35题的引言材料采用了表格形式、29题采用了古诗词、主观题38题由柱形图取代了传统的表格材料。4、冷热结合、体现人文素质政治学科贴近现实生活,突出实践应用。以人类共同关心和

9、面临的重大社会问题为背景素材,考察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能力。注重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历史、关注自然。在注重主干知识考查的基础上,更加强调试题的应用性和实践性,联系社会生活,设置新情景,提供新材料,凸现考生的应用能力。试卷所考查的热点体现了长效性(属长期的热点问题)。如“三农问题”在近几年问答题中均有涉及,所占分值较大,反映这是国家长期关注的问题;如“我国外交政策”是非常关注的问题,反映我国重视与周边国家关系,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为经济建设服务。三、试题对今后的教学启示和复习策略1、夯实基础基础知识成为高考的第一依据,越是基础的就越有区分度,越是基础的就越有决定性意义。

10、基础不实是学生失分的第一原因,培养能力、提高素质均离不开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教学和复习中做到认真研究考纲,狠抓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在复习中认真研究考试大纲,要全面地掌握考试大纲所列考点的基本概念、基本观点、基本原理等,做到点点清、点点明、点点通,真正将基础知识落实到位,构筑完整的知识体系,对原理的理解要准确简练。大纲中规定了166个考点,2020试题中涉及到十几个,不到考点总数的10%,需要学生全面掌握全面的考点知识。只有如此,方能“以不变应万变”。试题无论怎样的新、奇、巧,终究“万变不离其宗”。对知识点的复习还要注意把一些容易混淆的概念加以区分。比如经济学中的“支柱”问

11、题国有大中型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乡镇企业是农村经济的支柱,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支柱。2、关注现实、培养能力、提高素质高考试题往往以重大现实问题立意并作为问题的切入点。2020高考文综试题,在对热点问题的处理上,“冷”“热”结合。但是热点问题较多且可以以不同的角度来阐述,全部应付是不可能的。我们必须对问题进行筛选,冷静处理很热的问题。要关注学科知识中与生产、生活实际密切联系的知识,如人口、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关系,可持续发展问题等问题。在处理这些问题时应与理论结合,回归教材,突出基础性,加强对知识的迁移,同时对常识性的知识给以必要的关注,避免完全时政化。高考涉及的热点问题通常具有以

12、下几个特征:第一、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党和政府工作的重点、理论教学的重点的结合点。政治高考绝不是为了考热点而考热点,而是以热点问题为“背景或载体”,考查考生“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在现阶段的基本路线和重大方针政策的内容及其意义的理解”,考查考生“初步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试大纲能力要求)。政治试卷中的热点问题,应当与党和政府在本年度的工作重点密切相关,因为体现国家意志是政治科高考突出的特点;应当与思想政治课理论教学的重点有机结合,因为高考强调知识、能力、觉悟的统一,高考的内容不能脱离中学教学的实际;应当是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属于局部地区的、对全国没有重大

13、影响的热点问题一般是不会进入全国卷的,但对地方卷而言,则有可能进入。第二、“以我为主”,着眼于我国的实际问题。从近几年的高考试卷来看,越来越偏重于对国内热点问题的考查,特别是国内一些持续性的热点,而对国际热点考查较少。但这并不是说,国际热点就不要关注,而是要看国际热点与我国的相关度。一些与我国根本利益、我国的外交政策紧密联系的、本身又相当稳定、清晰的国际热点也应关注。第三、以长效性热点为主。高考不仅关注一年内与教材知识结合紧密的时政热点,更关注那些长效的、且事关我们的生存环境、国计民生的有重大影响的持续性热点。西部大开发,“三农”问题,科教兴国战略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经济结构调整,科学理论的指导

14、作用,党的建设,对外开放,国家统一与国家主权等是多年的热点,在高考中是“常考点”,只是在每年的高考中切入的角度有所变化。这些热点要多关注,要注意这些持续性热点在一年中的具体体现(即时事背景)。第四、必须有定论。高考所关注的热点问题,必须是已有明确结论的问题。政治上比较敏感、中央尚未明确表态的问题,观点比较前沿、学术界尚在广泛争论的问题,是难以进入高考试卷的。第五、坚持正确的导向,突出弘扬时代主旋律。高考应通过热点问题的考查,引导人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利于分清是非,坚持真善美,抵制假恶丑;促进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政治稳定;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进步,加快全面小康

15、的建设步伐;促进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发展;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3、复习做好“知识重组”,施展“立体复习”做好“知识重组”,施展“立体复习”,是首选策略。最好构建新型的强调知识结构和知识之间内在联系的专题复习模式:纵向延伸横向拓宽学科渗透强化训练。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复习并不意味着死记硬背,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不能理解为是章、节、框题知识的简单压缩,需要找出联系这些知识点的主线,把握其内在的本质的联系。比如复习“意识”时需要把意识意识能动性主观能动性认识(理性认识、真理、科学理论)实践等概念联系起来理解,用一条主线把相关的知识联系到一起。切忌简单的机械重复和平面化的“复述教材”,要打破教材原有顺序和框架结构,优化组合教材知识,选择最能体现该知识运用的角度,跨框、节、课甚至跨知识体系地进行知识梳理。必须构建知识体系、编织知识网络、突出知识主干,因为无论是学科内综合,还是跨学科综合,都在强调综合。把知识融会贯通起来最有效方法莫过于构建知识树,编织知识网,将知识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由面成体,做到宏观在胸,微观在手,一拉一条线,一抓一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