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江都中学高三物理.doc

上传人:caoka****i123 文档编号:128361434 上传时间:2020-04-2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9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江都中学高三物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江苏江都中学高三物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江苏江都中学高三物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江苏江都中学高三物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江都中学高三物理.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苏省江都中学高三物理试卷一 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3分)F1如图所示,一木块在垂直于倾斜天花板平面方向的推力F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天花板与木块间的弹力可能为零 B.天花板对木块的摩擦力可能为零 C. 推力F逐渐增大的过程中,木块将始终保持静止D.木块受天花板的摩擦力随推力F的增大而变化2静置于光滑水平面上坐标原点处的小物块,在水平拉力F作用下,沿x轴方向运动,拉力F随物块所在位置坐标x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图线为半圆则小物块运动到x0处时的动能为Fxx0OFmxFOx0A0 B C D3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动势为30V,内阻不计,L1、L2、L3为

2、3个相同规格的小灯泡,这种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所示当开关闭合后:AL1电流为L2电流的2倍 BL1的电阻为75CL1消耗的电功率为075W DL2消耗的电功率为0375W4abc30匀强电场中有a、b、c三点在以它们为顶点的三角形中, a30、c90,电场方向与三角形所在平面平行已知a、b和c点的电势分别为V、V和2 V该三角形的外接圆上最低、最高电势分别为AV、V B0 V、4 VCV、 D0 V、V 5、如图所示,长为L,倾角为=300的光滑绝缘斜面处于电场中,一带电 量为+q,质量为m的小球,以初速度v0由斜面底端的A点开始沿斜面上滑,到达斜面顶端的速度仍为v0,则A小球在B点的电势

3、能一定大于小球在A点的电势能BA、B两点的电势差一定为C若电场是匀强电场,则该电场的场强的最大值一定是mg/qD若该电场是AC边中垂线上某点的点电荷Q产生的,则Q一定是正电荷二多项选择题(每题至少有两个正确选项,每题4分)6某学生设计出下列四种逻辑电路,当A端输入高电压时,电铃不能发出声音的是( )tsOAAttvOBAttaOCAttfODAt7下面四个图象分别表示四个物体的位移、速度、加速度和摩擦力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其中反映物体受力不可能平衡的是8我国于2007 年10月24日下午18时5分至18时20分成功将第一颗探月卫星送入地球的大椭圆轨道卫星先在近地轨道绕地球3周,接着进入上述大椭圆轨

4、道,经过不断变轨,最终经地-月转移轨道进入月球的近月轨道绕月飞行,从而实施对月球的科学探测。已知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的,月球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卫星在月球表面做圆周运动的周期比在地球表面小B卫星在月球表面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比在地球表面大 C卫星在月球表面附近运行时的速度小于 7.9km/s D卫星在月球表面附近所受月球的万有引力小于在地球表面所受地球的万有引力 PmO9.如图所示,光滑的水平桌面放在方向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中,桌面上平放着一根一端开口、内壁光滑的试管,试管底部有一带电小球在水平拉力F作用下,试管向右匀速运动,带电小球能从试管口处飞出,关

5、于带电小球及其在离开试管前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FA小球带负电B小球运动的轨迹是抛物线C洛伦兹力对小球做正功D维持试管匀速运动的拉力F应逐渐增大三、简答题:本题共2小题,共计24分 10(12分)某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测量重力加速度g,所用交流电频率为50 Hz。在所选纸带上取某点为0号计数点,然后每3个点取一个计数点,所有测量数据及其标记符号如题图所示。该同学用两种方法处理数据(T为相邻两计数点的时间间隔):方法A:由, 取平均值g=8.667 m/s2;方法B:由取平均值g=8.673 m/s2。(1) 从实验装置看,该同学所用交流电的电压为_伏特.(2)从数据处理方法看,在S1、S

6、2、S3、S4、S5、S6中,对实验结果起作用的,方法A中有_ _;方法B中有_。 因此,选择方法_(A或B)更合理,这样可以减少实验的_(填写系统或偶然)误差。(3)本实验误差的主要来源有_(试举出两条)。11(12分)现有一特殊的电池,其电动势E约为9V,内阻r在3555范围,最大允许电11. 某同学采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测定电源电动势和内电阻。已知干电池的电动势约为15 V,内阻约为1;电压表(0一3V,3k)、电流表(006A,10)、滑动变阻器有R1(10,2A)和R2(100,01 A)各一只甲AVE rS乙(1)实验中滑动变阻器应选用(填“R1”或“R2”)。(2)在图乙中用笔画线

7、代替导线连接实验电路。(3)在实验中测得多组电压和电流值,得到如图丙所示的UI图线,由图可较准确地求出该电源电动势EV;内阻,r。四解答题(65分)12(12分)如图所示,固定在水平面上的斜面倾角=37,长方体木块A的MN面上钉着一颗小钉子,质量m=1.5kg的小球B通过一细线与小钉子相连接,细线与斜面垂直,木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0.50现将木块由静止释放,木块将沿斜面下滑求在木块下滑的过程中小球对木块MN面的压力(取g=10m/s2, sin37=0.6, cos37=0.8)13(12分)如图所示,电源电动势E6V,电源内阻为1定值电阻R1 = 4、R2 = 6. 若在ab之间接一个C

8、 = 100 F的电容器,闭合开关S,电路稳定后,求电容器上所带的电量;R1R2abSE 在ab之间接一个多大的电阻Rx可使得R1消耗的功率最大?14. (12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第象限存在沿y轴负方向的匀强电场,第象限存在垂直于坐标平面向外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B。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带正电的粒子从y轴正半轴上的M点以速度v0垂直于y轴射入电场,经x轴上的N点与x轴正方向成60角射入磁场,最后从y轴负半轴上的P点垂直于y轴射出磁场,如图所示。不计粒子重力,求 (1)M、N两点间的电势差UMN ; (2)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轨道半径r; (3)粒子从M点运动到P点的总时间t。15

9、(14分)图示为宇宙中一恒星系的示意图,A为该星系的一颗行星,它绕中央恒星O 的运行轨道近似为圆已知引力常量为G ,天文学家观测得到A 行星的运行轨道半径为R0,周期为T0(l)中央恒星O 的质最是多大?(2)长期观测发现,A 行星每隔t0时间其运行轨道便会偏离理论轨道少许,天文学家认为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A 行星外侧还存在着一颗未知的行星B (假设其运行的圆轨道与A 在同一平面内,且与A 的绕行方向相同)根据上述现象和假设,试估算未知行星B的运动周期和轨道半径V0 B FA16. (15分)物体A的质量m11kg,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木板B的质量为m20.5kg、长L1m,某时刻A以v0

10、4m/s的初速度滑上木板B的上表面,为使A不致于从B上滑落,在A滑上B的同时,给B施加一个水平向右的拉力F,若A与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0.2,试求拉力F大小应满足的条件。(忽略物体A的大小,取重力加速度g=10m/s2)参考解答一二、选择题1.C 2.C 3.C 4.B 5.B 6.ACD 7.BC 8.CD 9.BD 三简答题10(每空2分,共12分)(1) 220 (2) S1、S6 S1、S2、S3、S4、S5、S6 B 偶然 (3) 重物下落过程中受到阻力; S1、S2、S3、S4、S5、S6 长度测量;交流电频率波动; 数据处理方法等。(每答对1条得1分)11. (1)R1 (2)略

11、(3)1.5 1.75四解答题12解:由于木块与斜面间有摩擦力的作用,所以小球B与木块间有压力的作用,并且它们以共同的加速度a沿斜面向下运动将小球和木块看作一个整体,设木块的质量为M,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代入数据得 选小球为研究对象,设MN面对小球的作用力为N,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代入数据得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小球对MN面的压力大小为6.0N,方向沿斜面 13答案:(1)UC = 36/11 V,Q= (2)614解析:(1)设粒子过N点时速度v,有cos v2v0 粒子从M点运动到N点的过程,有qUMNmv2mv UMN (2)粒子在磁场中以O/为圆做匀速圆周运动,半径为O/N,有qvB(

12、2分) r(3)由几何关系得ONrsin 粒子在电场中运动的时间t1,有ONv0t1 t1 粒子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T 设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t2,有t2 t2 tt1t2t 15解析:设中央恒星O的质量为M,A行星的质量为m,则由万有引力定律和牛顿第二定律得 解得 由题意可知:A、B相距最近时,B对A的影响最大,且每隔时间相距最近,设B行星的周期为,则有 解得 设B行星的运行轨道半径为,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有 解得 16解:物体A滑上木板B以后,作匀减速运动,加速度为:aA=g 木板B作加速运动,有:F+m1g=m2aB物体A不滑落的临界条件是A到达B的右端时,A、B具有共同的速度v1,则:又: 由、式,可得:aB=6(m/s2)再代入式得: F= m2aBm1g=1N(2分)若F1N,则A滑到B的右端时,速度仍大于B的速度,于是将从B上滑落,所以F必须大于等于1N。当F较大时,在A到达B的右端之前,就与B具有相同的速度,之后,A必须相对B静止,才不会从B的左端滑落。即有:F=(m+m)a,m1g =m1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