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十二套密卷 第09卷 经济文明发展史卷(含解析)

上传人:【**** 文档编号:128356187 上传时间:2020-04-2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52.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十二套密卷 第09卷 经济文明发展史卷(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20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十二套密卷 第09卷 经济文明发展史卷(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20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十二套密卷 第09卷 经济文明发展史卷(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20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十二套密卷 第09卷 经济文明发展史卷(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20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十二套密卷 第09卷 经济文明发展史卷(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十二套密卷 第09卷 经济文明发展史卷(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十二套密卷 第09卷 经济文明发展史卷(含解析)(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九卷 经济文明发展史卷(时间:50分钟 满分:100分) (第I卷 选择题 共48分)1、 选择题(每题4分,共48分)24.诗经周颂中写道:“噫嘻成王,既昭假尔(成王轻声感叹作祈告,我已招请过先公先王)。率时农夫,播厥百谷。”周公还告诫后代为君要“先知稼穑之艰难”。材料反映了A. 当政者重视粮食安全的思想B. 当政者借此加强对地方的控制C. 耕作技术出现革命性的变化D. 小农经济对西周统治的重要性【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代中国农业的有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及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题干所给材料中的“率时农夫,播厥百谷”“先知稼穑之艰难”表明,西周当政者重视粮食安全,故A项

2、正确;“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在题干所给材料中没有涉及,故B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耕作技术出现革命性的变化”、“小农经济”发生于春秋战国时期,这与题干中“诗经周颂”不符,故CD项错误。故选A。25.在中国古代,官方以法令来保护手工业技术的世代传习。有时,为了技术的世代传习,官府还要干涉某些手工业者家属的婚姻,使民间技术的传习成为顽固的传统。唐代元稹织女词:“东家头白双女儿,为解挑纹嫁不得”。直到今天,各地还有所谓的“祖传秘方”的存在。这种传习A. 由于我国古代手工业没有市场导致的特殊现象B. 是手工业者为了防止技术竞争采取的自卫措施C. 使官营手工业因此聚集众多高水平手工业工匠D. 保护了手工业

3、工艺水平及社会生产力的大发展【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古代中国手工业的发展,旨在考查运用所学知识解读材料信息并进行正确认知的能力。依据所学,这种传习,主要由手工业市场的狭小,手工业劳动者为了防止技术竞争而采取的自卫措施,手工业成品也往往因此而保证了工艺水平。但这种世代传习显然是妨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的,故B正确,排除D;古代手工业有发展的市场,A史实错误,排除;C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故选B。26. 据东京梦华录记载,开封府的大相国寺,“每月五次开放万姓交易,大三门上皆是飞禽猫犬之类,珍禽奇兽,无所不有”,“凡宅舍养马,则每日有人供草料;养犬,则供饧糠;养猫,则供鱼鳅。”这一现象表明宋代A.

4、市场上的商品种类繁多B. 城市商业监管逐渐松弛C. 市民阶层开始养殖宠物D. 城市行业分工日趋细密【答案】D【解析】A.本项与题干主旨无关,故A错误;B.题干没有涉及城市商业监管逐渐松弛的信息,故B错误;C.本项的开始描述错误,故C错误;D.根据题干“每月五次开放万姓交易,大三门上皆是飞禽猫犬之类,珍禽奇兽,无所不有”,“凡宅舍养马,则每日有人供草料;养犬,则供饧糠;养猫,则供鱼鳅。”可知,此时市场上的商品分门别类,各行各业分工明确,故D正确。27. 明朝平息倭患以后,海洋政策做出了重大调整。开启了两种海上贸易模式:一是在福建漳州月港开海,允许中国商民出洋贸易;一是在广东澳门开埠,允许外商入华

5、经营海外贸易。这一变化A. 说明了闭关锁国政策的终结B. 促使自然经济开始解体C. 客观上顺应了新航路的开辟D. 促进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答案】C【解析】A.题干中两种海上贸易模式的开启并不能说明“闭关锁国政策的终结”,事实上闭关锁国政策也没有终结,在鸦片战争前一直存在,故不选A;B.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是在鸦片战争后,与题干中的时间“明朝”不符,故不选B;C.根据题干中“一是在福建漳州月港开海,允许中国商民出洋贸易;一是在广东澳门开埠,允许外商入华经营海外贸易”、“两种海上贸易模式”的“开启”使中国与世界的联系加强,客观上顺应了新航路的开辟,故C正确;D.虽然资本主义萌芽产生于明朝中后期,但与题干

6、主旨无关,故不选D。28. 近代以来,有西方人观察到:“中国工人伙多,有用之不竭之势。所得区区工价,实非美国工人所能自给。上海如此,他处尤为便宜,盖该口工价已较内地丰厚。致远方男女来谋食者日繁有徒,虽离家不计也。”这可以仿证近代中国A. 经济发展的地区差异显著B. 社会经济结构的改变C. 劳动力价格受到外国冲击D. 传统自然经济的解体【答案】D【解析】A.材料并未提及经济发展的地区差异显著,故A项错误;B.社会经济结构的改变在材料中也未体现,故B项错误;C.材料中认为中国的劳动力价格低廉,并没有提到受到外国冲击,故C项错误;D.根据材料“致远方男女来谋食者口繁有徒,虽离家不计也”可知,当时很多

7、人从农村到城市做工,通过出卖劳动力谋取生计,反映了传统自然经济的解体和近代化水平的提高,故D项正确。29.下表是“中国近代产业结构的变动(18871936年)”,可以看出这一时期的近代中国 国民收入 就业人口 年份 1887年 1936年 1887年 1936年 农业(%) 69.62 64.50 80.00 75.52 工业和服务业(%) 30.38 35.50 20.00 24.48 A. 外国侵略延缓近代化进程B. 城市化的进程逐渐加快C. 对工业文明的适应与抗争D. 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缓慢【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民族资本主义曲折发展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正确解

8、读材料和评述问题的能力。由图表中18871936年间,农业及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在产业结构中的比重一直遥遥领先的现象可知近代中国工业化发展并不迅速,虽然从事工业的人口比重也在提高,但是小农经济仍居于主导,因此能够体现对工业文明的适应和抗争,C正确;外国经济侵略和城市化的内容材料没有体现,AB错误,排除;D项不符合事实,此时民族工业发展速度较快,排除。故选C。30. 1906年除夕,两广总督岑春煊发布谕告,自次年正月起,废除“婢膝奴颜,有伤气节”的下跪请安,大小官员相见,概用长揖;同时废除禀帖中“卑职”等用语。此后湖北、江苏、河南等省纷纷效仿。这种现象说明A. 晚清时各省已摆脱中央政治控制B. 传

9、统社会生活方式开始发生变化C. 晚清时期封建陋习已基本被清除D. 部分清廷官员逐步认同近代观念【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近代民主思想的发展,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废除“婢膝奴颜,有伤气节”的下跪请安,大小官员相见,概用长揖,同时废除禀帖中的“卑职等用语”和湖北、江苏、河南等省纷纷仿效,这说明平等的近代观念在清政府地方官员中已得到一定范围的认同,故D正确;B项不符合材料时间;AC从材料中无法体现。故选D。31. 邓小平在1979年曾经说过:“我们革命的目的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市场经济不能说只是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1985年他又说:“社会主义和市场经

10、济之间不存在根本矛盾。只搞计划经济会束缚生产力的发展。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就更能解放生产力,加速经济发展”。由此可以看出()A. 计划经济不再是主要经济模式 B.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成为主要目标C. 邓小平理论形成一个完整体系 D. 南方谈话中的一些思想观点早已提出【答案】D【解析】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共同富裕从题干中给的时间1979以及材料观点来看,D符合题意 故选D 32.十八世纪初,为避免行会条规及相对较少的劳动力供给对生产造成局限这些障碍,鲁昂城的棉织商人德拉,采取了将原料送至附近农村纺织加工的策略。至1782年,鲁昂地区成为

11、法国最大的外放制盛行区域。这表明()A. 工业发展具有多种经营形式B. 工业发展推动法国农业转型C. 法国得以实现工业化大生产D. 外放制基于农村劳动力过剩【答案】A【解析】鲁昂城的棉织商人将原料送至附近农村加工,有别于传统工场手工业的集中生产,是一种新的经营形式,故A项正确; 工业革命开始于18世纪60年代的英国,法国工业革命晚于英国,故B项错误; 将原料送至附近农村分散加工,不利于生产的分工和技术的改进,影响了工业革命的开展,故C项错误; 由题干得知,外放制盛行是因为行会条规及相对较少的劳动力供给,故D项错误。 33. 美国总统胡佛在经济危机来临后这样考量说:“我们的银行家和准备金体系确保

12、了这个国家渡过信贷风暴而没有任何损失。在商业中,我们只要考虑了维持工资率、分配就业和加速大规模建设。政府扩大了公共建设,为农业提供了信贷,同时又限制了移民。这些措施维持了较高程度的消费,而这也是从来没有过的。只有这样,这些措施才能阻止大范围失业的发生。”下列评论不符合材料观点的是A. 经济崩溃是因为向商业借款人提供的信贷太少 B. 联邦储备系统是增强经济稳定的重要工具C. 公共建设成为解决经济萧条的有力手段 D. 政府应系统强力干预,控制劳动者工资水平【答案】D【解析】D.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面对严重的经济危机,胡佛固守传统的自由放任政策,反对政府对经济的直接干预,故D项说法错误;AB.由题干“

13、我们的银行家和准备金体系确保了这个国家渡过信贷风暴而没有任何损失”可知,胡佛认为银行家应加大信贷并对联邦储备系统寄予厚望,认为联邦储备系统能确保美国“渡过信贷风暴”,故AB项说法正确;C.由题干中“政府扩大了公共建设”等措施可以“阻止大范围失业的发生”可知,胡佛认为公共建设是解决经济萧条的有力手段,故C项正确。34.历史学家尤叶梅利亚诺夫撰文写道:“对斯大林作用的评价不应该脱离当时的时代。那时候主要注重实际成就,不太注重为了促进经济增长付出了多大代价这样的问题。那些指责斯大林的人却用其双手毁灭了这个超级大国!”与此有关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 当时的时代,苏联面临帝国主义威胁,经济文化落后B.

14、付出的代价包括农业、轻工业、重工业比例严重失调C. 二战后,苏联面临冷战威胁,建立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D. 戈尔巴乔夫主持的民主化改革是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对“斯大林模式”的评价,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从背景来看,当时苏联受到帝国主义包围,面临战争威胁,故A说法正确,不合题意。斯大林模式实施之初,“冷战”局面还未出现,故C说法错误,合题意。斯大林模式付出的代价之一就是农轻重的比列严重失调,戈尔巴乔夫主持的民主化改革毁灭了超级大国,故BD观点正确,不合题意。故选C。35.漫画时代的标志(如图):广告牌上有麦当劳的标志,两边写着Welcome to M

15、oscow (莫斯科), 下列选项中符合漫画寓意的是A. 经济全球化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B. 苏联解体和两极格局瓦解C. 世界经济活动日益越国界 D. 经济全球化消除了意识形态的分歧【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经济的全球化,旨在考查解读图表信息的能力。题目中未涉及经济的全球化对人们的日常生活的影响及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故无法得出AB两项的结论;D项中的“消除了”的表述过于夸大化,故排除;漫画中的“麦当劳”是创立于美国的大型跨国连锁餐厅,它进入“莫斯科”的现象反映了世界经济活动日益超越国界的史实,C符合题意。故选C。 ( 第II卷 非选择题 共52分)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41题25分,42题12分,47题15分,共52分)41.(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但对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而言,最重要的事实是,宋朝时的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丝毫未对中国社会产生爆炸性的影响,与西方与此相应的商业革命却对西方社会产生了爆炸性的影响。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