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三政治一轮复习强化作业 哲学常识 2-1 坚持联系的观点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28356171 上传时间:2020-04-2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高三政治一轮复习强化作业 哲学常识 2-1 坚持联系的观点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20高三政治一轮复习强化作业 哲学常识 2-1 坚持联系的观点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20高三政治一轮复习强化作业 哲学常识 2-1 坚持联系的观点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20高三政治一轮复习强化作业 哲学常识 2-1 坚持联系的观点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20高三政治一轮复习强化作业 哲学常识 2-1 坚持联系的观点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高三政治一轮复习强化作业 哲学常识 2-1 坚持联系的观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高三政治一轮复习强化作业 哲学常识 2-1 坚持联系的观点(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哲学常识 第二课 第一节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择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生态文明作为世界新潮流,按理应在发达国家首先兴起,因为在那里首先出现生态危机。但一是因为西方资本主义不断向不发达地区转移生态成本,二是因为西方为此获得的各种强大资源使本国生态危机得以缓解,三是因为西方工业文明的巨大惯性还要持续相当的一段时间,这反使得西方失去了成为生态文明领头羊的机会,而为中华民族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契机。材料蕴涵的辩证法观点是()矛盾的发展具有特殊性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复杂多样的错误意识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社会性质决定事物发展方向ABC D解析:题目是关于生态文明的发展,体现了事物发展的特殊

2、性,其中的分析说明了联系的复杂多样,正确。不符合题意,说法错误,舍弃不选。答案:A2东部地区继续加快发展,有条件的地方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西部实施大开发战略,东北等老工业基地实施振兴战略。实行东西互动,带动中部地区崛起,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改变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实现其协调发展的哲学启示是()A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B意识对物质具有促进作用C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惟一标准D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解析:分析题干可知,几个地区之间的发展不平衡,是因为人们没有处理好它们之间的关系,这启示我们应该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选A项。答案:A3“和谐社会”的理念源远流长,早在2000多年前的管子兵法上

3、就说:“和合故能谐。”就是说,有了和睦、团结,行动才能协调,进而才能达到步调一致。从哲学角度看,“和合故能谐”体现了()A整体功能总是大于各个部分功能之和B各部分以合理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就具有全新的功能C内因决定事物的状态D矛盾的统一性在事物的发展中起决定作用解析:B所述内容正确分析了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且符合“和合故能谐”的寓意,当选。答案:B4回顾近200年间的人类五次技术革命的经历可以发现,无论是蒸汽机的出现,铁路的大普及,电力、重工业的大发展,还是集成电路技术、信息技术的大跨越,都是在大危机时期酝酿的。这种转“危”为“机”提示我们()A运动是物质的惟一特性和根本属性B把握因果联系能提

4、高实践的自觉性和预见性C历史经验对生产实践有决定性的作用D矛盾双方相互转化具有绝对性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运用哲学常识分析问题的能力。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惟一特性,A错误。认识不能决定实践,C错误。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D错误。B正确切题,故选B。答案:B5漫画中的小男孩违背了()联系的普遍性联系的可变性联系的客观性联系的条件性ABCD解析:该题主要考查考生对联系的理解。联系具有客观性、条件性,不是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着联系。小男孩把自己的成绩和世界经济挂钩,违背了联系的客观性和条件性。答案:B6美国历史学家斯塔里夫里亚诺斯总结说:“要确切认识西方的历史或非西方的历史,没有一个包括这两者的

5、全球性观点是不行的;只有运用全球性观点,才能了解各民族在各时代中相互影响的程度,以及这种相互影响对决定人类历史所起的重大作用。”作者在这里强调()A从西方的角度认识非西方的历史B从非西方的角度认识西方的历史C用比较的方法认识西方和非西方的历史D用整体性的观点认识西方和非西方的历史解析:本题多次强调“全球性观点”,即要求综合认识西方和非西方两个方面,而A、B只强调了一个方面,故不选。C项“比较的方法”在材料中未体现。所以D为最佳选项。答案:D7在国际外汇市场上,美元交易占整个市场交易的86.3%,一旦美国的金融和经济出现动荡(经济危机、美元贬值等),必然引起全球经济的波动。这体现了()A办事情要

6、从整体着眼B原因和结果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C整体的功能总是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D关键部分在一定条件下对整体的性能状态起决定作用解析:本题主要检测考生对相关哲学道理的理解和运用。美国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产生了巨大影响,是因为美元在国际外汇市场中占有重要地位,这体现了在一定条件下关键部分对整体的性能状态起决定作用,D正确。答案:D8谏太宗十思疏中说:“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这句话说明()因果联系是一种先行后续的关系因果联系具有客观性原因和结果是有严格区别的原因和结果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A B C D解析:本题以一段文言文材料为背景考查考生对因果联

7、系的理解,“固根本”“浚泉源”“积德义”是原因,“木之长”“流之远”“国之安”是结果,题干中反映的是因果联系,正确,但题干中并没有体现原因与结果的区别及其相互转化,的观点虽然是正确的,但在题干中没有体现。答案:A9气象学家洛伦兹提出,一只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导致其身边空气系统发生变化,引起四周其他系统的相应变化,可能两周后在美国的得克萨斯引起一场龙卷风。“蝴蝶效应”表明()A事物的联系具有必然性B事物的联系具有直接性C事物的联系具有普遍性D事物的联系具有客观性解析:事物与周围的其他事物相互联系及整个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都是联系普遍性的表现;联系的客观

8、性是指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蝴蝶效应”是一事物对其他一系列事物所产生的直接和间接以及必然和“可能”的影响,因此,A、B项与材料不符,D项与材料无关。答案:C10机械设计中有一个“等强原则”,即设计一个机器零件要使每一个部分强度相等,这样才不会因一个部分先报废而使其他完好的部分浪费。“等强原则”所蕴含的哲学道理是()A部分构成整体,部分影响整体B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C整体对部分具有决定作用D坚持内外因相结合的观点解析:本题以机械制造中的科学原理为材料,考查对部分与整体关系的理解。“等强原则”强调的是每一个部分对机器整体性能的影响,因此选A恰当。不涉及其余选项。答案:A11科

9、基蛙是生活在大洋洲热带地区的一种青蛙,在原有的生态环境中与其他生物“和平共处”,但“入侵”夏威夷大岛后却破坏了那里的生态平衡,可以说明这个事例的哲学道理是()联系是普遍的,因而具体事物在联系系统中的作用是确定不变的联系是普遍的,但具体事物之间的联系是特殊的可变的联系是普遍的,因而具体事物之间的联系是绝对的无条件的联系是普遍的,但具体事物之间的联系是相对的有条件的A B C D解析:科基蛙离开大洋洲“入侵”夏威夷大岛后,打破了夏威夷地区的生态平衡,说明联系随着时间、地点、条件的变化而变化,联系具体的,具体事物的联系在不同的条件下在联系系统中的作用是变化的,因此错误正确。联系是相对的有条件的,不是

10、绝对的无条件的,因此错误正确。故正确,选D项。答案:D12下面漫画各有标准,启示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必须()A具体问题具体分析B从整体着眼C透过现象看本质D有创造性解析:两人都是从自身的标准出发,而没有协调一致,从板凳的整体出发,因而漫画启示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必须从整体着眼。答案:B稻鸭共作技术是指将雏鸭放入稻田,利用雏鸭旺盛的杂食性,吃掉稻田内的杂草和害虫,利用鸭不间断的活动刺激水稻生长,同时鸭的粪便可作为肥料,在稻田有限的空间里生产出无公害大米和优质肉鸭。鸭为水稻除虫、除草、施肥、刺激、松土,而稻田为鸭提供劳作、生活、休息的场所以及充足的水源和丰富的食物,两者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相得益彰。

11、据此回答1314题。13鸭稻共作技术作为一项种养复合、生态型的综合农业技术,它的推广有利于()A实现农业的机械化B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C实现农业的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D切实保护农民的利益解析:根据材料描述,C当选,教材中只讲到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和安全是近两年的新提法,以中央的最新精神为准,并且,这一提法在高考题中已经使用过。产业化有其特定的含义,指的是面向市场,产供销一条龙,B不选。答案:C14从辩证法的角度讲,稻鸭共作技术充分体现了()A矛盾的特殊性B一切从实际出发C事物之间的内外因关系D事物之间客观存在的因果联系解析:稻鸭互相提供生存条件,二者之间互为因果关系,D当选。答案:D1

12、5生态文明应成为社会主义文明体系的基础。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离不开生态文明,没有良好的生态条件,人不可能有高度的物质享受、政治享受和精神享受。没有生态安全,人类自身就会陷入不可逆转的生存危机。材料启示我们()事物之间的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在一定条件下,关键部分的性能会对整体的性能状态起决定作用办事情要从全局着想,寻求最优目标抓好关键部分,就抓住了问题的全部A B C D解析:题目主要强调的是生态文明在整个社会文明体系中的重要性,体现了在一定条件下,关键部分的性能对事物性能状态的决定作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离不开生态文明,体现了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因此切题;不符合题意

13、,说法错误,舍弃不选。答案:A二、非选择题16三国时期的荆州地区包括现在的湖北、湖南部分地区。这一区域位于我国经济梯次发展战略的中部。为统筹区域经济发展,近年来国家推进“中部崛起”战略,确定其为重点开发区域,拟加大对该区域基础设施建设等财政投入,从而使该地区面临吸纳资源、资金和人才的绝好时机。同时,东部发达地区进入产业升级换代的新阶段,也使该地区具有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区位优势。改革开放30年来,尤其是在“中部崛起”战略的指导下,位于该地区的甲地的经济建设取得了很大成就,在经济总量不断增加的同时,产业结构也发生了变化。表三大产业产值比重表(%)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1978年全国28.247.

14、923.9甲地5130192020年全国11.348.640.1甲地29.733.536.8运用整体和部分辩证关系的原理,结合材料分析三国时期的荆州地区在当时和现在所处地位的不同。解析:此问重点应说明三国时期的荆州是整体中的关键部分,现在的荆州已不再是整体中的关键部分。答案:整体由部分构成,部分影响整体;而各个部分之间的地位是不平衡的。三国时期荆州地区因其重要战略地位而成为整体中的关键部分,制约全局的形势,是兵家必争之地。整体统率部分,任何部分的发展都离不开与整体及相关部分的联系。现在荆州地区的发展受国家经济社会整体发展的影响,国家实施中部崛起战略为该地区带来发展的有利条件;东部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为该地区的发展提供了机遇。17读人类社会演进和人地关系两幅示意图,回答问题。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把发展循环经济、建立循环型社会看作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和实现方式。传统经济是一种“资源产品废弃物”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它要求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