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雎不辱使命》同步练习-九年级语文下册同步备课精品(原卷版)

上传人:cbx****17 文档编号:128349016 上传时间:2020-04-21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22.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唐雎不辱使命》同步练习-九年级语文下册同步备课精品(原卷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唐雎不辱使命》同步练习-九年级语文下册同步备课精品(原卷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唐雎不辱使命》同步练习-九年级语文下册同步备课精品(原卷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唐雎不辱使命》同步练习-九年级语文下册同步备课精品(原卷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0唐雎不辱使命同步练习一、积累运用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唐雎不辱使命( ) 以大易小( ) 请广于君( )以头抢地耳( ) 休祲降于天( ) 天下缟素( )秦王色挠( ) 长跪而谢之( ) 大王加惠( )秦王怫然怒( ) 徒以有先生也( ) 安陵君其许寡人( )2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秦王不说B故不错意也C仓鹰击于殿上D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3下列加点的古今异义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古义:交换。今义:容易)B非若是也(古义:这样,如此。今义:常用作判断词)C岂直五百里哉(古义:只,仅仅。今义:成直线的)D秦王色挠(古义:变化。今义:轻轻地抓)4下列各句中的词

2、类活用现象,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来源:学科网A且秦灭韩亡魏(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灭亡)B天下缟素(名词的使动用法,使穿缟素) C虽千里不敢易也(数词用作名词,方圆千里的土地)D与臣而将四矣(数词用作动词,成为四人)5指出下列句子的特殊文言句式。(1)非若是也 (2)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3)受地于先王(4)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外交是没有xio烟的战场。作为小国之臣的唐雎,在秦王寻衅威胁的情势之下出使秦国,不畏强暴、据理力争,这种勇气和胆识令人折服,而盛气凌人、阴险狡诈、色厉内荏的秦王正是在这份胆识的威摄下败下阵来。许多外交英雄如夜空中闪烁的群星,照亮了

3、历史的天空。晏子出使楚国,令楚王自取其辱; _;_;_。(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xio(_)烟 寻衅(_) 折服(_)(2)文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_”,正确写法是“_”。(3)“色厉内荏”中,“色”的意思是_;“荏”的意思是_。(4)请仿照画线句再写两个句子,使之构成排比句。二、课内精读阅读全文,回答下列问题。7翻译句子。(1)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2)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8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第段中唐雎是怎样让秦王屈服的?9列举我国历史上两个“不辱使命”的外交人才,分别用一句话概括其主要事迹。:三、拓展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下列问题。晏子至,楚王踢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因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10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齐人也,坐盗()其实味不同()吏二缚一人诣王()得无楚之水土()王笑曰() 寡人反取病焉() 11翻译下列句子。(1)吏二缚一人诣王。(2)缚者曷为者也?(3)所以然者何?(4)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12请简析晏子的推理过程。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