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管理)十二章战时军营建筑学

上传人:管****问 文档编号:128348839 上传时间:2020-04-2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0.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工程管理)十二章战时军营建筑学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建筑工程管理)十二章战时军营建筑学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建筑工程管理)十二章战时军营建筑学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建筑工程管理)十二章战时军营建筑学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建筑工程管理)十二章战时军营建筑学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筑工程管理)十二章战时军营建筑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工程管理)十二章战时军营建筑学(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十二章 战时军营建筑学当代军事战略着重于局部战争和防御性战争为主要战争手段,因此,做好局部防御性战争的后勤保障和保证正常营区的建设是新时期军营建筑的两项主要任务。建国以后,我军经历了朝鲜战争,中俄、中印边境战争和对越自卫反击作战,其中对越自己反击作战和抗险救灾等主要任务,我军总结出了一套适合新时期军队特点的我军营建筑经验。所谓战时军营建筑学即是建筑规律在局部战争环境中的应用。军营建筑学绝不等同于战时营房保障,严格地说战时军营建筑内容与战时营房保障是两个系统。战时营房保障还包括营具物资等。第一节 局部防御性战争中的军营建筑战时军营建筑又是战时后勤房保障的一部分,局部防御战争中的军营建筑必须满足轮

2、战、守备部队的作战、训练、休整和学习任务,但因为其自然地地理环境和气候变化,具有高度的复杂性。在营区布局中应趋利避害、扬长避短。南方亚热带丛林地带山高坡陡、地幅狭窄、交通不便;北方高原虽然地域开阔,但易于暴露,且干旱缺水,符合地处偏僻。营区选点必须充分论证,选择最佳方案。在选定方案时,营区位置既要符合长期坚守防御作战要求,又要具备可以建设的主要条件,如水、电、交通和隐蔽容积,师、团级机关应适当选择距离作战地点较远的安全地域和炮火死角设置。具体要求是:地形比较隐蔽、地势比较开阔,地质比较稳固,位置高低适当,最好处于岩层走向的反面。这样,既避免不明地貌滑坡等自然更迭,又便利于战时人员和武器装备的机

3、动,方便部队平时生活。具体布署时必须因地制宜,不能按统一模式,强求整体划一,营区设置不宜过密。1986年7月下旬,中越边境中方一侧老山地区下了一场特大暴雨,致使山洪爆发,河水陡涨,并引发了大面积滑坡,使营房大量倒塌毁坏,人员物质受损,交通道路阻塞。尽管前指提前下达了防洪指示,但由于该地区部队由北方迁入,虽然采取防范措施,减轻洪灾造成的损失,但由于布局不当,终不能避免特大洪水冲击。如一些单位的炊事班和卫生队单位沿底洼处和水沟边布置,只图用水方便而忽视了洪水的隐患。某部一个炊事班惨遭灭顶之灾,不仅营房和物资被塌方埋掉,而且数战士被洪水冲走呛死。营区过于密集,势必形成众多部队和装备拥挤在狭窄的地幅内

4、,既不利于应付突发事件,也不利于防洪抗灾。规划中还要加强自然地形、植被的保护,这不仅是隐蔽目标需要,同时也是部队驻扎中建筑的需要,南方山岳丛林地带和北方的季节河等特殊地形,植被具有重要作用。山岳丛林地带地表坡度一般在4050度左右,多为沙夹石黄土,山体结构松散,北方季节河平时干涸,雨季时则洪水汹猛而下,如果植被破坏则势必造成塌方、滑坡和溢漫,因此,要对部队进行广泛宣传教育,制订保护植被的规章制度,禁止乱砍乱伐,加强防火措施,保证生态平衡。在军营建筑中应以半永久性建筑为主。在对自卫反击作战中,我军摸索出了以来永久性钢架砖墙营房为主的建筑形式,比较适合战区需要,适合战区雨大、雾浓、炎热、潮湿、气候

5、多变的特点,符合长期坚守作战的指导思想。赵仁全同志在亚热带山岳丛林地防御作战营房保障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一方中归纳出如下理由:1、从性能上看。钢架砖墙建筑和活动板房相比,具有坚固、耐用、隔热防汽效果好,适合战区特点,适应长期坚守作战的需要,使用几年需维修屋面,仍可继续使用,而活动板房经受不住大风暴雨,在气温高、湿度大的地区,表层油漆容易脱落,板面容易损坏。2、从使用寿命上看。钢架砖墙建筑,只要把住施工质量关,正常使用可达1520年,其寿命是活动板房的34倍,活动板房只能使用45年,如维护保养不当,搬迁一次即报废无法使用。3、从效益上看。两种建筑在战区现地价格基本一样,按1988年计均在120元左右

6、,但活动房经长期运输,多次倒运,板和金属零件损失比较严重,实际价值高于预算价值。如按使用寿命摊销,每平方米活动板房2430元,钢架砖房为68元,可见后者效益较高。4、从战备需要看。钢架砖墙营房主要用地方材料,便于就地筹措,可避免长途运输,并且施工简单,适合部队发挥劳力,从备料到建成使用,一般只需要两个月左右。由于我军军营观念、后勤保障技术的进步,战争不同地域、不同时间,我军的战时军营建筑不可能相同,钢架砖墙营房只是一种可行的建筑,但它笨重,周转困难,也有明显不足。战时局部防御战争中军营建筑的结构、形式还需要更多的探索。第二节 未来局部战争中的军营建筑未来局部战争中的军营建筑将面临一系列的新问题

7、。一是建筑寿命缩短,破坏反复次数多。当代日益发展的武器装备对军营建筑的破坏力几乎是全面的,而一般军营建筑已不具备抗衡这种破坏的能力,战时军事建筑如工事、坑道、碉堡等其它构筑物也难幸免。据美国能源部核武器研究所及战略空军提供的资料表明,某种钻地核导弹在地下10年未爆炸时,与相同量的地面爆炸相比,对地下工事的破坏力需要高2050倍,使地下坑道以及地面建筑发生扭曲、断裂、甚至坍塌。二是隐蔽伪装难度大,未来战场由于先进的电磁、传感、激光、红外线等侦察技术的广泛应用,构成多方面多层次的侦察系统,特别是军用卫星照相系统,可以鉴别地面上一只香烟头的火光。红外夜视仪和微光夜视仪能利用目标与背景辐射线的差别,发

8、现隐蔽的帐篷,半地下房屋及临时设施;热成像仪能发现住用的抗道、猫儿洞和隐蔽部。军营建筑及营房设施如不能妥善地解决自我隐蔽问题,将成为故人重点攻击和破坏的目标,从而引起整个战局变更。三是现行建筑装备没有战时特点,笨重又不系统,无法适应未来战争的需要。可以想像,未来作战的流动性大,军队必须作一系列的快速反应,以我军一个摩步师编制为例,其车辆一次性载满只能达到六千多吨,而需前运的营房物资就达八百多吨,显然与快速、频繁的机动不相适应。尽管现行801木板房有较好的机动性,但对运输要求较高,一辆4吨解放牌牵引车一次只能拉上一栋,一个体团必须40台多次才能满足需要,半永久性钢架房的机动性更差。四是应急准备容

9、许时间题。随着自动化指挥程度的不断提高,战时军营建筑保障时间允许越来越短。在未来局部战争中,怎样使军营建筑适应战地需要,就必须研究解决下面的几个问题:一、认真选择规划地域。军营建筑地域与后勤保障系统一样,面临立体战争的威协,但在局部战争中,敌方并不完全使用实力,前方与后方,战斗地域与安全地域还是相对存在的,因此,应着手建立大本营,军营建筑设立在一定的安全地域,保障战士的休息,、生活和学习。在对越自卫反击作战中,也曾被证明是可行的。二、要加强军营建筑战时反侦察研究,指导局部战争中的军营建筑。提高军营建筑建设和研究人员素质,密切关注国际战争趋势和后勤保障特点及营房破坏主要手段,反侦察工作也是未建营

10、房保障的一项重要任务。既要实施有计划的伪装防犯,亦可利用地形、天气等条件进行自然伪装,把这作为战时军营建筑施工的一项重要内容。三、改进军营建筑件及附属材料、性能质量设计,适应快速机动的需要,利用新型高倍膨胀泡沫等新材料、新工艺改进野战住房,变“固定”式为“活动”式,用气垫床、充气帐篷代替木板铺、钢木活动房,营具应尽量采用折叠式,使军营建筑增加重复性、分散性、轻便性,同时不减少质量。 四、要树立新的时效观念。组织一支“精、灵、快”的战时组织,作为研究、实施战时保障力量,做到战与平时结合,力争做到“早在平时”,“动 ”在平时,“储”在平时,“用”在战时。未来战争中的军营建筑,是一项重要的研究、发展

11、的课题。第三节 抢险救灾中挥营建筑保障抢险救灾是我军和平时期一项主要应急任务,无论是唐山大地震、东北兴安岭大山火,还是全国各地的洪水、风景潮、疫情及其它特殊情况,我军都及时出现在灾情最严重、形势最险峻的地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的安全。灾害学,是目前兴起的一门新兴科学,随着会人类的进化和宇宙的演变,应付灾害频繁降临下的军营建筑保障,也是一项重要内容。灾情往往具有突发性,要求我们必须具有快速反应能力,1988年11月6日,云南涌仓、耿马一带发生7.6级和6.7级强烈地震。地震和其它火、水灾害一样,目前仍是一种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某种意义上来说,它比战争还来得突然,往往一瞬间就造成某一地区房倒楼

12、塌,造成人畜伤亡。因此,必须迅速决策、命令行动。地震后,人民解放军第一个冲进了受灾最严重地区。灾情往往具有立体性,必须采取立体保障。如一九七六年的唐山大地震,整座城市毁于一旦,带来了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灾难,同时,阴雨过后又会带来传染病毒、伤员救治、儿童抚养、重建等一系列的困难,而我部队初进入时,只有两只手,风餐露宿,对自然灾害时的军营建筑保障尚需探讨。自然灾害的多发性要求我们必须有长远的应变措施和应变能力。目前,国外的灾害学研究已经得到普通重视,在我国特别是军内尚研究不够,没有系统的观点也没有相应的组织,营房保障更加缺乏构建。1988年大兴安岭火灾,救灾部队受到大火围困,保障设施均无法直接传递,给救灾将士增加了一定的危险。军内也同样遭受程度不同的灾害。1987年7、8月间,九号台风袭击广东主要地区,暴雨降临南宁地区,驻东某部十几个团伙以上系统和几十个哨所受到严重破坏,通信照明设施被摧毁,砖木结构房屋在强风暴雨中倒塌,营区道路被截断,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00多万元。同年8月26日,济南市区六、七小时内降雨230多毫米,导致济南25年中最大的暴风雨,驻地部队损失2000多万元。本文将抢险救灾应急任务中的营房保障作为一个专题,是希望得到更进一步的重视和研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