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达标校高二历史暑期集训营十PDF.pdf

上传人:li****i 文档编号:128348728 上传时间:2020-04-21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887.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达标校高二历史暑期集训营十PDF.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福建达标校高二历史暑期集训营十PDF.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福建达标校高二历史暑期集训营十PDF.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福建达标校高二历史暑期集训营十PDF.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达标校高二历史暑期集训营十PDF.pdf(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5 年福建省达标校暑期高二历史集训营 10 第一部分 复习 巩固 1 2015 年福建省达标校暑期高二历史集训营 10 第 卷 选择题 共 50 分 一 选择题 共一 选择题 共 2525 个小题 每小题个小题 每小题 2 2 分 共分 共 5050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符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符 合题目要求的 合题目要求的 1 下面是先秦一学者对两位政治人物的评述 齐桓公致力联系诸侯 设法合作维系传统封 建秩序 是个执守正道而不行诈谋的国君 晋文公虽协助周王定乱 却僭越礼制 想仿行天子 的礼仪 是个内行诈谋却装作遵行正道的国君 据此表述这位学者应属 A 儒

2、家 B 法家 C 道家 D 墨家 2 1758 年发生了一次 霾灾 数日雾霾不散 导致通惠河上的漕运停止 京城多处粮仓告 急 乾隆皇帝除了派官员到天坛祭天外 还亲自率王公大臣在紫禁城太和殿前焚香祭天 影响乾 隆应对 霾灾 做法的思想家是 A 孔子 B 董仲舒 C 朱熹 D 王阳明 3 存天理 灭人欲是宋代理学大师朱熹的核心主张 同时他还强调指出 官无大小 凡事只 是一个公 若公时 做得来也精彩 便若小官 人也望风畏服 若不公 便是宰相 做来做去 也 只得个没下梢 在这里朱熹实际上强调国家公职人员要 A 不畏权贵 忠君爱国 B 有所为有所不为 C 格物致知 自我修行 D 自我克制 廉洁奉公 4

3、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 其用缣帛者谓之为纸 缣贵而简重 并不便于人 伦乃造意 用树 皮 麻头及敝布 鱼网以为纸 自是莫不从用焉 故天下咸称 蔡侯纸 以上材料反映了 竹简和丝帛是重要的书写材料 但使用不便 汉代纸成为最主要的书写材料 蔡侯纸 材 料易得且便宜 造纸术是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之一 A B C D 5 自板印经史之流行 寒士得书日易 此与教育之普及 相辅相成 当时尤有一事可注意 者 即书籍之保存 多在东南 此区域均为寒士之新土 北方大族之旧乡 书籍反见残缺 南北 这一反差折射出 A 南方印刷技术更为发达 B 北方士人耻于科举致仕 C 中国文化重心南移态势 D 门阀土族退出政治舞台

4、 6 说到人生追求 我们也许会慨叹 蜀道之难 难于上青天 独上高楼 望尽天涯路 路 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这里使用的文学形式依次是 A 楚辞 汉赋 唐诗 B 唐诗 宋词 楚辞 C 宋词 唐诗 楚辞 D 唐诗 宋词 元曲 7 明代顾炎武在 日知录 中论述道 人聚于乡而治 聚于城而乱 聚于乡则土地辟 田野 治 欲民之无恒心不可得也 聚于城则徭役繁 诉讼多 欲民之有恒心不可得也 这种认识产生 的主要背景是 A 佃农人身依附关系减弱 B 小农经济开始逐步解体 C 市民阶层争取自身权利 D 城乡商品经济发展迅速 8 汪林茂在 层次递进的晚清三次新政 中评论某一历史事件时说 其最大的意义并不是 产

5、生了 自强 的效用 而是在古老的封建主义的 体 上撕开了一道口子 开动了现代化的这辆 列车 据此可见 他认为 A 洋务运动的进步作用主要体现在开启了近代化进程 B 戊戌变法冲击了陈旧腐朽的旧文化 具有启蒙意义 2015 年福建省达标校暑期高二历史集训营 10 第一部分 复习 巩固 2 C 辛亥革命乃是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中显著的里程碑 D 反帝反封建的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9 梁启超在 戊戌政变记 中写道 康有为以为望变法于朝廷 其事颇难 然各国之革政 未有不从国民而起者 故欲倡之于下 以唤起国民之议论 振刷国民之精神 使厚蓄其力 以待他 日之用 这说明 A 康梁意识到启发民智的重

6、要 B 戊戌变法没有借鉴外国经验 C 康梁认为变法不能依靠朝廷 D 戊戌变法是发自民众的运动 10 一位学者自述 因为爱看地方戏曲 才对民间传说有大概的领略 又因为社会上流行思 想革命 我才大胆提出打破传统学说的见解 也因为征集歌谣的缘故 而注意到许多风俗材料 影响这位学者行为的最可能是 A 鸦片战争前的程朱理学 B 晚清时期的中体西用说 C 民国初年的新文化运动 D 文革时期的破旧立新说 11 有一分材料说一分话 是解读史料的基本原则 下列史料解读符合这一观点的是 选项 史料 结论 A 民为贵 社稷次之 君为轻 中国早期民本思想产生 B 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 君而已矣 资产阶级民主思想产生 C

7、 谭嗣同说 誓弑尽天下之君主 使流血满地 球 维新派反对君主制 D 事物对于你 就是它向你呈现的样子 对于我 就是它向我呈现的样子 把人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 12 1890 年上海的英文报纸 字林西报 报道了美国人研制 飞船 的新闻 由于报纸上并没有 飞船 的照片或图像 点 石斋画报 申报 附送 画师只能参照文字所描述的 飞船 样 子 把它画成一只 带有 4 只鸟翼的船 右图 这反映了 A 申报 是介绍外国先进科技的报刊 B 通俗报刊满足了市民文化消遣的需要 C 清政府开始逐渐重视西方的先进科技 D 报纸在传播信息过程中的真实性原则 13 孙中山说 伦敦脱险后 则暂留欧洲 以实行考察其政治风俗

8、 并结其朝野贤豪 两年 之中 所见所闻 殊多心得 始知徒致国家富强 民权发达如欧洲列强者 犹未能登斯民于极乐之 乡也 是以欧洲志土犹有社会革命之运动也 余欲为一劳永逸之计 以下言论能够体现孙中 山 一劳永逸之计 思想主旨的是 A 敢有垄断以置国民之生命者 与众弃之 B 就算汉人为君主 也不能不革命 C 涤二百六十年之腥膻 复四千年之祖国 D 要去这政体 不是专靠民族革命可以成功 14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物 下列红色旅游景点最能见证毛泽东思想形成比 2015 年福建省达标校暑期高二历史集训营 10 第一部分 复习 巩固 3 较完整的理论体系的是 A 革命摇篮井冈山 B 遵义会议旧址

9、 C 革命圣地延安 D 西柏坡 15 下图中的叙述是新中国成立后中共进行的宝贵探索 这些探索有利于当时 初步提出区别于苏联的经济思想 如发展商品生产 重视价值规律等 提出健全国家法制 使党和政府的活动做到 有法可依 有法必依 制定发展科学文化事业的 双百 方针 A 三大改造 的启动 B 八字方针 的实施 C 社会主义建设的有序展开 D 改革开放的纵深发展 16 以下材料为商务印书馆 1978 年 12 月出版的 现代汉语词典 中的一个词条 大跃进 d yu j n 指 1958 年在毛主席亲自制定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光辉照耀下 我国在工业 农 业等各方面出现的飞跃发展 也泛指社会主义建设高速

10、度发展 它反映出当时 A 对 大跃进 运动有了客观认识 B 左 倾思想影响依然比较严重 C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已全面展开 D 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17 马丁 路德在 致德意志基督教贵族公开书 中说 一个皮匠 铁匠 农民 各有各的 工作和职务 但都是被授予圣职的神甫和主教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从事各种职业的人就是神甫和主教 B 神甫和主教要从各种职业的人中选举产生 C 从事各种职业的人是在上帝面前权利平等的教士 D 从事各种职业的人都要信奉上帝 18 法国大革命前十年 谈论卢梭和阅读其著作的人已经远远超过了伏尔泰等启蒙运动主流 派别的程度 大革命期间 革命的激进派奉卢梭为祖师 罗伯斯庇尔等

11、把 社会契约论 当作圣经 天天咏颂 卢梭的思想在大革命期间成为主流思想的主要原因是 A 他主张法国应建立依靠资产阶级力量的开明君主制 B 他更热情的歌颂理性 倡导平等 自由和民主政治 C 为中下层群众提供了理论旗帜 适应了资产阶级对政治权利平等的追求 D 文章的情感丰富自然 通俗易懂 最具感染力 19 右图是民主与法制网 2013 年 7 月 16 日的一幅名 为 贪腐案友团 的新闻讽刺漫画 孟德斯鸠曾论断这种现 象的本质在于滥用权力 给予权力强有力的制度约束是解 决的根本之道 为此孟德斯鸠的针对性设想是 A 社会契约 B 三权分立 C 主权在民 D 君主立宪 20 康德认为 通过一场革命或许

12、可以实现推翻个人专制以及贪婪心和权势欲的压迫 但却 2015 年福建省达标校暑期高二历史集训营 10 第一部分 复习 巩固 4 绝不能实现思想方式的真正改革 而新的偏见也正如旧的一样 将会成为驾驭缺少思想的广大人 群的圈套 这说明康德 A 否定革命的作用 B 批评广大群众的愚昧 C 强调思想启蒙的重要性 D 认为思想启蒙和政治革命同等重要 21 下列事件中给基督教神学以重创的有 智者运动 宗教改革 启蒙运动 生 物进化论 A B C D 22 有学者认为 文艺复兴的倡导者和 19 世纪末中国维新思想的宣传者的手段都很高明 两 者 高明 的共同之处是 A 借助传统文化外衣 B 建立政党宣传政治主

13、张 C 组织团体宣传新思想 D 利用宗教反对封建思想 23 根据 17 20 世纪自然科学与科技成果统计表 下列观点正确的有 17 世纪 18 世纪 19 世纪 20 世纪上半期 20 世纪 50 80 年代 成果数量 106 项 756 项 546 项 961 项 2000 多项 重大成果 牛顿力学体系 瓦特改良蒸汽机 贝尔发明电话 莱特兄弟的飞机 电脑 网络 科技发展史上美国创新能力始终领先于英国 科技成果都直接运用到生产领域 转化为 生产力 20 世纪下半期的成果数量有超过前 300 多年总和的趋势 科技创新推动农业时代向工 业时代 工业时代向信息时代转变 A B C D 24 北魏孝文

14、帝改革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 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 当时民族融合的实质是 A 工业化 B 农业化 C 封建化 D 汉化 25 为实现 民不加赋而国有饶 的目的 王安石采取的措施有 市易法 方田均税法 设三司统管财政 延续唐初实行的均田制 A B C D 2015 年福建省达标校暑期高二历史集训营 10 第一部分 复习 巩固 5 第 卷 综合题共 50 分 26 13 分 历史学的基本要素是 史料 史料解释 历史叙述 历史观点和历史评价 阅读 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史料与历史叙述 史料与历史叙述 材料一 居三年 作为筑冀阙宫庭於咸阳 秦自雍徙都之 而令民父子兄弟同室内息者为禁 而集小乡邑聚为县 置令 丞

15、 凡三十一县 为田开阡陌封疆 而赋税平 平斗桶权衡丈尺 行 之四年 公子虔复犯约 劓之 居五年 秦人富彊 天子致胙於孝公 诸侯毕贺 史记 商鞅列传 1 根据材料一概括商鞅变法的内容并指出其变法的理论依据 4 分 历史解释 历史解释 材料二 伏尔泰 梅杜萨之筏 卢梭 巴黎圣母院 自由引导人民 材料三 将零散而混乱的过去信息整理成有条理的历史知识是历史解释的基本任务 探讨因 果是历史解释的重要形式 据李剑鸣 历史学家的修养和技艺 2 根据材料三对历史解释的认识 结合所学知识解释材料二所示近代欧洲的变化 5 分 历史评价 历史评价 材料三 近代中外文化交流是在冲突中进行的 并且中国文化处于劣势 中西

16、文化之间这种 落差 影响了一些中国人对待中西文化的态度 出现了两种极端的倾向 一是 保存国粹 一是 醉心欧化 以上一方趋于保守 另一方又过于盲目 他们对中西文化优劣问题的评价都过 于偏激 张腾 近代中西文化交流中的冲突及其作用 3 针对中国近代史上中西文化 两种极端的倾向 请你选择其中一个观点 谈谈你的看 法 要求 观点明确 史论结合 4 分 2015 年福建省达标校暑期高二历史集训营 10 第一部分 复习 巩固 6 27 19 分 中国教育的变迁是中国政治 经济 思想文化的缩影和历史见证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凡以教化不立而万民不正也 夫万民之从利也 如水之走下 不以教化堤防之 不 能止也 古之王者明于此 是故南面而治天下 莫不以教化为大务 立大学以教于国 设庠序 以化于邑 渐民以仁 摩民以谊 节民以礼 故其刑罚甚轻而禁不犯者 教化行而习俗美也 汉书 董仲舒传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 概括西汉推崇教化的主要措施及目的 4 分 材料二 宋吕祖谦在 白鹿洞书院记 中说 国初斯民 新脱五季锋镝之厄 学者尚寡 海 内向平 文风日起 儒生往往依山林 即闲旷以讲授 大率多至数十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