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定远民族中学高三物理第三次模拟考试1.doc

上传人:li****i 文档编号:128348490 上传时间:2020-04-21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5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定远民族中学高三物理第三次模拟考试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安徽定远民族中学高三物理第三次模拟考试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安徽定远民族中学高三物理第三次模拟考试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安徽定远民族中学高三物理第三次模拟考试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定远民族中学高三物理第三次模拟考试1.doc(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安徽省定远县民族中学2019届高三物理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二、选择题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经过一次衰变后变为B. 由核反应方程式可以判断X为电子C. 核反应方程轻核聚变D. 16g铋210经过15天时间,还剩2g未衰变,则铋210的半衰期为5天【答案】C【解析】釉核经过一次衰变后,电荷数少2,质量数少4变为钍核,A正确;根据电荷数守恒、质量数守恒知,x的电荷数为-1,质量数为0,可知x为电子,B正确;轻核聚变反应为,C错误;根据可得,解得天,D正确2.如图所示,BC是半径为R的竖直面内的光滑圆弧轨道,轨道末端C在圆心O的正下方,BOC60,将质量为m的小球,从与O等高

2、的A点水平抛出,小球恰好从B点滑入圆轨道,则小球在C点对轨道的压力为A. mgB. 3mgC. mgD. 4mg【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小球由A至B做平抛运动,设初速度,平抛时间,竖直方向有;B点的速度相切与圆轨道,故平抛的速度偏向角为,有,可得。从A至C由动能定理:,对C点的小球,由牛顿第二定律:,由牛顿第三定律可得球对轨道的压力与支持力大小相等,解得。故选C。考点:本题考查了平抛运动规律、圆周运动规律、动能定理、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三定律。3.如图所示,半径为R的圆形区域内存在垂直于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两个相同的带正电粒子分别以速度v1、v2从A、C两点同时射入磁场,v1、v2平行且v

3、1沿直径AOB方向C点与直径AOB的距离为R/2,两粒子同时从磁场射出,从A点射入的粒子射出磁场时的速度方向与初速度方向间的夹角为60.不计粒子受到的重力,则()A. v1v2B. v1v2C. v1v2D. v12v2【答案】B【解析】如图由几何知识知R1=Rtan60,R2=R,根据牛顿运动定律知,知 与v成正比,故v1:v2=R1:R2=2Rcos30:R=:1,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点睛:此题考查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注意找圆心,运用几何知识画出粒子的运动轨迹,属于较难题目,要求学生有扎实的数学基础4.一无限大接地导体板MN前面放有一点电荷+Q,它们在周围产生的电场可看作是在没

4、有导体板MN存在的情况下,由点电荷+Q与其像电荷Q共同激发产生的。像电荷Q的位置就是把导体板当作平面镜时,电荷+Q在此镜中的像点位置。如图所示,已知+Q所在位置P点到金属板MN的距离为L,a为OP的中点,abcd是边长为L的正方形,其中ab边平行于MN。则A. a点的电场强度大小为E=B. a点的电场强度大小大于b点的电场强度大小,a点的电势高于b点的电势C. b点电场强度和c点的电场强度相同D. 一正点电荷从a点经b、c运动到d点的过程中电势能的变化量为零【答案】B【解析】由题意可知,周围空间电场与等量异种点电荷产生的电场等效,所以a点的电场强度,A错误;等量异种点电荷周围的电场线和等势面分

5、布如图所示由图可知,B正确;图中b、c两点的场强大小相等,方向不同,C错误;由于a点的电势大于d点的电势,所以一正点电荷从a点经b、c运动到d点的过程中电场力做正功,电荷的电势能减小,D错误;故选B.5.某同学在实验室里做如下实验,光滑竖直金属导轨(电阻不计)上端接有电阻R,下端开口,所在区域有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一个矩形导体框(电阻不计)和光滑金属导轨在整个运动中始终保持良好接触,矩形导体框的宽度大于两个导轨的间距,一弹簧下端固定在水平面上,弹簧涂有绝缘漆,弹簧和导体框接触时,二者处于绝缘状态,且导体框与弹簧接触过程无机械能的损失。现将导体框在距离弹簧上端H处由静止释放,导体框下落,接触

6、到弹簧后一起向下运动然后反弹,直至导体框静止。导体框的质量为m,重力加速度为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导体框接触到弹簧后,可能立即做减速运动B. 在接触弹簧前导体框下落的加速度为gC. 只改变下落的初始高度H,导体框的最大速度可能不变D. 只改变R的阻值,在导体框运动过程中系统产生的焦耳热会改变【答案】AC【解析】AC、导体框下落过程中导体框两部分切割磁感线,相当于两个电源给电阻R供电,接入导轨部分的导体框有电流流过,所以当导体框所受安培力等于导体框的重力时速度达到最大,达到最大速度可能发生在接触弹簧之前,所以有可能在接触弹簧前已经达到匀速,故AC正确;B、由于有感应电流,导体框受到

7、安培力作用,所以加速度小于g,故B错误;D、由于质量一定,所以最后弹簧停止的位置是确定的,重力势能的减少是确定的,弹簧增加的弹性势能是确定的,所以电阻产生的热量与R无关,电阻大小会影响导体框反复的次数,故D错误;故选AC。【点睛】当导体框所受安培力等于导体框的重力时速度达到最大,达到最大速度可能发生在接触弹簧之前,所以有可能在接触弹簧前已经达到匀速。6.在一水平向右匀速运动的长传送带的左端A点,每隔相同的时间轻放上一个相同的工件。经测量,发现前面那些已经和传送带达到相同速度的工件之间的距离均为L。已知传送带的速率恒为v,工件与传送带间动摩擦因数为,工件质量为m,重力加速度为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

8、是A. 工件在传送带上加速运动的时间一定等于B. 传送带对每个工件做的功为C. 每个工件与传送带间因摩擦而产生的热量一定等于D. 传送带因传送每一个工件而多消耗的能量为【答案】BD【解析】工件在传送带上先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当速度与传送带速度相等时工件做匀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则加速的时间为,故A错误;传送带对每个工件做的功使工件的动能增加,根据动能定理得:,故B正确;工件与传送带相对滑动的路程为:,则摩擦产生的热量为:,故C错误;根据能量守恒得,传送带因传送一个工件多消耗的能量,故D正确,故选BD.【点睛】工件在传送带上先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然后做匀速直线运动,每个工件滑上传送带后运动的规律相同

9、,根据匀加速度知识求得运动的时间,根据工件和传送带之间的相对路程大小,求出摩擦产生的热量;根据能量守恒知,多消耗的能量一部分转化为工件的动能,一部分转化为摩擦产生的内能7.一台理想变压器的原、副线圈的匝数比是51,原线圈接入电压为220V的正弦交流电,各元件正常工作,一只理想二极管和一个滑动变阻器R串联接在副线圈上,如图所示,电压表和电流表均为理想交流电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原、副线圈中电流之比为51B. 电压表的读数约为31.11VC. 若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为20,则1分钟内产生的热量为2.9103JD. 若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上滑动,则两电表读数均减小【答案】BC【解析】

10、试题分析:原线圈电压为220V的正弦交流电,原、副线圈的匝数比是5:l,根据,则副线圈原、副线圈中的电流之比为1:5,A错误;根据,原、副线圈的电压与匝数成正比,所以副线圈两端电压为44 V,由于副线圈接着二极管,它具有单向导电性,根据电流的热效应知,解得U=22=31.11V,故B错误;则1 min内滑动变阻器产生的热量为,故C正确;将滑动变阻器滑片向上滑动时,次级阻值变小,电流表的读数变大,但对原、副线圈两端的电压无影响,即电压表的读数不变,所以D错误故选:C考点:变压器;电功率;电路的动态分析.8.如图所示,轻质弹簧一端固定于光滑竖直杆上,另一端与质量为m的滑块P连接,P穿在杆上,跨过轻

11、质定滑轮的轻绳将P和重物Q连接起来,Q的质量M = 6m。现将P从图中A点由静止释放,P能沿竖直杆上下运动,当它经过A、B两点时弹簧对P的弹力大小相等,已知OA与水平面的夹角 = 53,OB距离为L,且与AB垂直,滑轮的摩擦力不计,重力加速度为g,在P从A运动到B的过程中A. Q的重力功率一直增大B. P与Q的机械能之和先增大后减小C. 轻绳对P做功D. P运动到B处时的速度大小为【答案】BD【解析】物块Q释放瞬间的速度为零,当物块P运动至B点时,物块Q的速度也为零,所以当P从A点运动至B点时,物块Q的速度先增加后减小,物块Q的重力的功率也为先增加后减小,故A错误;对于PQ系统,竖直杆不做功,

12、系统的机械能只与弹簧对P的做功有关,从A到B的过程中,弹簧对P先做正功,后做负功,所以系统的机械能先增加后减小,故B正确。从A到B过程中,对于P、Q系统由动能定律可得:6mg(L)mgLtan530mv2,对于P,由动能定理可得:WmgL0mv2,联立解得:W=mgL,故C错误,D正确;故选BD.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要明确滑块经过A、B两点时,弹簧对滑块的弹力大小相等,说明在这两个位置弹簧的弹性势能相等。要知道滑块P到达B点时Q的速度为0。三、非选择题9.某同学用探究动能定理的装置测滑块的质量M。如图甲所示,在水平气垫导轨上靠近定滑轮处固定一个光电门。让一带有遮光片的滑块自某一位置由静止释放,

13、计时器可以显示出遮光片通过光电门的时间t(t非常小),同时用米尺测出释放点到光电门的距离s。(1)该同学用螺旋测微器测出遮光片的宽度d,如图乙所示,则d_ mm。(2)实验中多次改变释放点,测出多组数据,描点连线,做出的图像为一条倾斜直线,如图丙所示。图像的纵坐标s表示释放点到光电门的距离,则横坐标表示的是_。At Bt2 C. D. (3)已知钩码的质量为m,图丙中图线的斜率为k,重力加速度为g。根据实验测得的数据,写出滑块质量的表达式M_。(用字母表示)【答案】 (1). (1)1.880 (2). (2)D (3). (3) 【解析】(1)螺旋测微器的固定刻度读数为1.5 mm,可动刻度

14、读数为0.0138.0 mm0.380 mm,则最终读数为1.880 mm。(2)滑块通过光电门的瞬时速度,根据动能定理得:,解得:,因为图线为线性关系图线,可知横坐标表示,故选D。(3)根据知,图线的斜率为:,解得滑块质量。10.某同学要测量一只未知电阻的阻值。(1)他现用多用电表粗测该电阻的阻值,按照正确的步骤操作后,测量的结果如图甲所示,为了使多用电表测量的结果更准确,需要进行的操作是:换用_(填“1”或“100”)档,再进行_(填“机械”或“欧姆”)调零,重新测量。(2)若粗测待测电阻的阻值约为1100;为了精确测量该电阻的阻值,实验室提供了以下的实验器材:电流表A1(量程10mA,内

15、阻r1=5)电流表A2(量程15mA,内阻r2约为5);定值电阻R0:阻值为2000;电源E(电动势约为10V,内阻r约为1);单刀双掷开关S,导线若干;实验要求能多测几组数据,请在乙图方框中画出实验原理图_。(3)根据设计的实验电路图,该同学已连接好了部分实物如图丙所示,请完善实物连接,要求闭合电键前滑动变阻器滑片移到图中所在位置_。(4)实验中需要直接测量的物理量有_,用测得的量和已知的量的字母表示待测电阻Rx的计算公式Rx=_。【答案】 (1). (1)100; (2). 欧姆 (3). (2) (4). (3) (5). (4)电流表A1、A2的读数I1、I2,; (6). 【解析】用欧姆表测电阻要选择合适的挡位,使欧姆表指针指在中央刻度线附近,欧姆表换挡后要重新进行欧姆调零,欧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