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五单元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第16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课后提升训练新人教

上传人:tang****xu3 文档编号:128348419 上传时间:2020-04-2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8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五单元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第16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课后提升训练新人教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五单元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第16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课后提升训练新人教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五单元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第16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课后提升训练新人教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五单元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第16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课后提升训练新人教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五单元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第16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课后提升训练新人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五单元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第16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课后提升训练新人教(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6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课后提升训练1. 周恩来说:“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这与新中国外交史上的哪一事件有关( )A日内瓦会议B万隆会议 C重返联合国D中美关系正常化 2. 1954年12月,缅甸总理吴努应周恩来总理邀请回访中国时表示:“中国好比大象,缅甸好比羔羊,大象会发怒,无疑会使羔羊常常提心吊胆很坦率地讲,我们对中国很恐惧。但是周恩来访问缅甸后,大大消除了缅甸人这种恐惧。”缅甸消除这种恐惧的主要原因是( )A中国取得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B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D中美关系由对抗开始走向正常化3. 为了推动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周恩来提

2、出的方针是( )A平等互利 B求同存异 和平共处 D互不干涉内政4. 从中国政府代表团在万隆会议上所起的作用中可以看出( )中国政府热爱和平 中国已成为世界强国 周恩来具有杰出的外交才能 帝国主义势力已不堪一击ABCD5. 中国与哪两国共同倡导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A越南、柬埔寨B泰国、印度C印度、缅甸D缅甸、泰国6.国书是指国家间往来或共同议定的文本,也指一国派遣或召回大使、公使时,由国家元首署名递交给所驻国家元首的文本。根据下图判断,携带此国书的大使应派驻( )A. 朝鲜 B. 印度 C. 苏联 D. 日本7.万隆会议召开的时间是( )A1953年B1954年C1955年D1956年8

3、. 关于亚非会议表述错误的是( )A是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会议B共同探讨了国际问题和亚非国家发展的问题C中国代表团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D周恩来代表中国政府首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9. 下列关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表述正确的是( )A是印度代表团首次提出的B处理国家关系的基本准则C只适用于亚非发展中国家D解决民族争端的原则10.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评论说,在1955年的一次国际会议上,“周恩来利用了他个人的巨大魅力和外交机敏逐渐减弱了那些怀疑中国或怀疑共产主义的领导人的敌对情绪”。这次会议是( )A. 万隆会议 B. 日内瓦会议C. 第26届联合国大会 D. 第9届亚太经合组织会

4、议参考答案1. 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的外交成就。1955年,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在印尼的万隆召开。会上,帝国主义国家挑拨一些国家的代表当着中国代表的面攻击共产主义,甚至怀疑中国对邻国搞“颠覆”活动。针对此,中国代表团团长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也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故选B2. 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1953年周恩来与印度总理尼赫鲁谈判时首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4年6月,周恩来应邀访问印度和缅甸,分别同两国总理发展联合声明,一致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相互关系的基本

5、原则。从此,缅甸消除了这种对中国的恐惧,所以答案选B。考点: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走向社会主义之路新中国的内政和外交和平共处五项原则3. 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题干给出了条件限定,要求选择的是在“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的方针,联系史实,万隆会议是在1955年由众多亚非独立国家在印度尼西亚召开的,参加会议的大部分国家是新独立的资本主义国家,没有殖民国家参加,帝国主义阴谋破坏会议,挑拨一些国家攻击共产主义,在这种背景下,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方针促进会议圆满成功,答案为B。4. 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分析题干,实际上是在考查在万隆会议上中国起到的作用说明了什么,因为一些国家攻击共产主义和中国,周恩

6、来提出中国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是求同而不是立异的“求同存异”的方针,使会议圆满成功,这说明中国政府是热爱和平的,周恩来能睿智应变,扭转会议方向,说明周恩来具有杰出的外交才能,而“中国已成为世界强国”这种说法根本不符合史实,“帝国主义势力已不堪一击”也不符合当时实际情况,答案为B。5. 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分析题干,考查学生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形成过程的掌握程度,周恩来1953年访问印度时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4年又与印度、缅甸两国总理分别发表联合声明,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指导两国关系的基本原则,此原则在国际上产生了深远影响,此题正确答案为C。6.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

7、生的分析能力。通过图片中的关键信息“一九四九年十月二十日”“国字第壹号”可判断选C。苏联是最早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国书正式签发于1949年10月20日,故选C。7. 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题干要求选择万隆会议召开的时间,万隆会议是在1955年由众多亚非独立国家在印度尼西亚召开的,参加会议的大部分国家是新独立的资本主义国家,没有殖民国家参加,帝国主义阴谋破坏会议,挑拨一些国家攻击共产主义,在这种背景下,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方针促进会议圆满成功,此题答案为C。8. 答案:D解析:题干考查有关亚非会议的相关知识,亚非会议其实也就是万隆会议,此次会议是在1955年由众多亚非独立国家在印度尼西

8、亚召开的,这次会议第一次没有殖民国家参加,会议的主要内容是探讨了国际问题和亚非国家发展的问题,帝国主义阴谋破坏会议,挑拨一些国家攻击共产主义,在这种背景下,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方针促进会议圆满成功,而中国政府首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周恩来1953年访问印度时首次提出的,此题答案为D。9. 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题干要求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正确评价,联系教材,此五项原则是周恩来1953年访问印度时首次提出的,1954年又与印度、缅甸两国总理分别发表联合声明,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指导两国关系的基本原则,此原则在国际上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不只适用于亚非国家,也适用于世界其他国家,它主要是处理国家关系,而不是解决民族争端,答案为B。10.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亚非万隆会议,考查学生理解题干、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1955年周恩来参加万隆会议,提出了 “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大会的圆满结束。故选A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