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平邑曾子学校高中政治 第一框 人民民主专政 本质是人民当 家作主导学案 新人教必修2 .doc

上传人:caoka****i123 文档编号:128348308 上传时间:2020-04-2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平邑曾子学校高中政治 第一框 人民民主专政 本质是人民当 家作主导学案 新人教必修2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山东平邑曾子学校高中政治 第一框 人民民主专政 本质是人民当 家作主导学案 新人教必修2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山东平邑曾子学校高中政治 第一框 人民民主专政 本质是人民当 家作主导学案 新人教必修2 .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山东平邑曾子学校高中政治 第一框 人民民主专政 本质是人民当 家作主导学案 新人教必修2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平邑曾子学校高中政治 第一框 人民民主专政 本质是人民当 家作主导学案 新人教必修2 .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东省平邑县曾子学校2014年高中政治 第一框 人民民主专政 本质是人民当 家作主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 一、温故知新:上学期我们学习了经济生活,本学期将继续学习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请同学们思考,什么是经济?经济生活的主要内容有哪些?二、知识目标:1、识记(1)明确我国的国家性质 及其特点 ( 2) 理解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必要性 2、学习重点:(1)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特点和优点(2) 理解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必要性3、学习难点:民主与专政的关系 三、新知导学(一)广泛、真实的民主1、国家(1)含义:(2)属性:2、我国的国家性质:3、我国人民民主的特点(1)最大特点:(2)广泛性 (3)真实性4

2、、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5、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专政职能:6、民主与专政的关系:(二)必须坚持人民民主专政1、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原因:(1)必要性:(2)重要性2、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在新时期的新要求:四、合作释疑1、民主与专政的区别(1)含义不同(略);(2)实施的范围不同:民主统治阶级;专政被统治阶级;(3)实施的方式不同:民主平等、少数服从多数;专政依靠暴力、国家强制手段 (4)功能不同:民主主要是为了有效地管理国家;专政主要是为了要有效地巩固国家 含义五、课堂小结 国家 属性 我国的国家性质 最大特点 广泛真实的民主 人民民主的特点 广泛性 真实性人民民主专政:本质是人民当 家作主 人民民主专

3、政的本质 民主与专政的关系 必要性 原因 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重要性 要 求六、当堂达标(一)单项选择题:1、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在本质上是 ( ) A 民主与专政的统一 B 尊重和保障人权 C 广泛性和真实性 D 人民当家作主2、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最大的特点是 ( )A它与专制制度不同 B广大劳动者对少数剥削者的专政 C它是我国的国体 D它是广大人民实行民主,对少数敌人实行专政3、对民主与专政关系的理解正确的是 ( )A.任何国家都具有民主与专政的职能,都是民主与专政的统一B.任何国家都具有专政的职能C.在任何民主制国家中,都是民主与专政的统一D.在民主制国家中,民主与专政没有本质的区别,都是为

4、统治阶级服务的4、我国宪法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下列关于人权问题的观点正确的有( )生存权、发展权是根本和重要的人权 实现人权的根本途径是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国家主权是一国人民充分享受人权的前提和保障 在社会主义国家,人权是绝对的、不受约束的 A B C D 5、在我国现阶段,包括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干部、解放军指战员和其他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在内的全体人民,都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这一事实说明 ( ) A 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是全民的民主 B 我国的民主具有真实性 C 我国的民主主体具有广泛性 D 他们都是我国先进生产力发展

5、和社会全民进步的根本力量(二)非选择题:6材料一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材料二 在我国十届全国人大2984名代表中,工人农民551名;知识分子631名;干部968名;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代表人士480名;人民解放军268名;香港特别行政区36名;澳门特别行政区12名;归国华侨38名。材料三 建国五十多年来,我国人权事业取得了长足进展。经济和社会发展突飞猛进,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制定了有关公民基本权利的法律、法规1000多件,使公民基本权利的实现有了法律依据。1988年以来,多数村民委员会建立了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和村务公开制度。我国公民的选举所需经费均由政府开支;在选举期间,国家掌握的报刊、电视、广播等都为选举活动服务。(1)材料一、二、三分别反映了什么政治现象?(2)材料一和材料二、三之间有什么联系?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