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卫生院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

上传人:万**** 文档编号:128348263 上传时间:2020-04-21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5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乡镇卫生院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乡镇卫生院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乡镇卫生院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乡镇卫生院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乡镇卫生院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乡镇卫生院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乡镇卫生院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乡镇卫生院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评 审 标 准评 审 要 点支撑材料和创评办法1.9.1 执行传染病防治法、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及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并组织实施,规范传染病处理措施,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传播和医源性感染。1.9.1.1健全传染病防治与感染管理组织架构,完善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C】1.有健全的传染病防治与感染管理组织架构且职责明确。2.依据传染病防治法、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及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完善感染管理相关的制度、流程、岗位职责、诊疗规范等。3.承担本单位和责任区域内的传染病预防、控制和感染管理工作。【责任科室】公共卫生科、院感科【支撑材料】1传

2、染病防治与感染管理组织结构、职责分工文件;2相关法律、法规、规章、规范制度,感染管理制度、流程、岗位职责、诊疗规范;3职能部门协调机制。【创评方法】1查看支撑材料并复核材料质量;2实地查看相关制度落实情况,现场提问相关人员相关制度知晓率。【B】符合“C”,并传染病防治与感染管理部门管理人员和感染性疾病科人员知晓并遵守相关制度,履行岗位职责。【A】符合“B”,并有职能部门间协调机制和协调流程,共同支持传染病防治与医院感染管理工作。1.9.2 对辖区内出现感染性疾病或传染病,按照传染病防治有关规定和诊疗规范设置分诊点,接诊、隔离和治疗传染病患者,不得推诿或者拒绝接诊传染病感染者或传染病患者,按照传

3、染病种类、等级和病情严重程度,正确判定并及时转送传染病专科医院。1.9.2.1感染性疾病或传染病预检分诊点设置符合医疗机构传染病预检分诊管理办法。【C】1.根据医疗机构传染病预检分诊管理办法要求设置感染性疾病或传染病分诊点。2.感染性疾病或传染病分诊点配备必要的医疗、防护设备和设施。3.管理规范,记录完整。【责任科室】公共卫生科、院感科【支撑材料】1感染性疾病管理规范、制度、预案、流程及相关记录资料。【创评方法】1查看支撑材料并复核材料质量;2实地查看感染性疾病分诊点、隔离区;3现场查看设备、设施。1.9.2.2对感染性疾病科或传染病分诊点工作人员进行岗前培训。【C】1.有感染性疾病科或传染病

4、分诊点工作人员岗前培训计划,培训内容至少包括:(1)有关传染病防治的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工作制度。(2)感染性疾病的流行病学、预防、诊断、治疗、职业暴露处理和防护等内容。2.落实培训计划,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对不合格人员实行离岗再培训。【责任科室】公共卫生科、院感科【支撑材料】1工作人员岗前培训制度、计划培训资料、工作人员上岗依据。【创评方法】1查看支撑材料并复核材料质量;2查看防护设备。1.9.2.3落实预检分诊制度,实行首诊负责制,及时报告疫情,规范接诊和治疗传染病患者,按照传染病种类、等级和病情严重程度,正确判定并及时转送。()【C】1.落实预检、分诊制度。2.执行“首诊负责制”,按照

5、传染病防治有关规定和诊疗规范,及时报告疫情,规范接诊和治疗传染病患者。【责任科室】公共卫生科、院感科【支撑材料】1预检、分诊制度,首诊负责制、诊疗规范及相关文件资料;2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传染病报告卡,核对传染病登记情况;3传染病等和病情严重程度判定方案。【创评方法】1查看支撑材料并复核材料质量;2看查报告系统,核对对网络报告与报告登记本和报告卡符合情况。【B】符合“C”,并1.根据传染病种类,做好传染病等级和病情严重程度判定。2.及时报告传染病,及时转送传染病患者至传染病专科医院。【A】符合“B”,并职能部门履行监管职责,感染性疾病管理规范,无因管理问题导致传染病播散。1.9.3 建立健全传

6、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制度,开展对传染病的监测和报告工作,配备专(兼)职人员负责传染病疫情及突发公共卫生报告管理工作,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按国家规定进行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直报、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工作,报告工作达到相关要求。1.9.3.1建立健全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制度,开展对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和报告工作,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信息报告规范,实行网络直报。()【C】1.建立健全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制度和流程。2.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实行传染病网络直报。3.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及时报告率达到当年国家及省级文件

7、目标要求。4.有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登记、核对及奖惩制度,相关人员知晓有关规定并执行。5.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责任落实到每一位医务人员。【责任科室】公共卫生科、院感科【支撑材料】1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制度、网络信息管理制度、奖惩制度、流程、应急预案、绩效考核机制;2医务人员花名册、传染病报告职责培训资料;3门诊登记、传染病管理登记本;4职能部门对相关工作督导、检査记录,存在问题整改资料。【创评方法】1查看支撑材料并复核材米料质量;2核查门诊登记、传染病管理登记本一致性及完整性;3随机抽取医务人员核实传染病报告责任落实情况。【B】符合“C”,并1.落实传染病报告

8、责任奖惩制度。2.传染病网络信息管理符合相关规定,明确疫情信息发布、查询、使用权限。3.职能部门履行监管职责,对存在问题与缺陷及时整改。【A】符合“B”,并传染病报告登记项目完整,传染病报告时限符合卫生行政部门要求。1.9.3.2配备专(兼)职人员负责传染病疫情及突发公共卫生报告管理工作,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培训。【C】1.有专(兼)职人员负责传染病疫情报告和管理工作。2.有专职管理人员负责传染病报告卡的收集、汇总登记、核对以及监管工作。3.有全员传染病防治知识和技能培训的计划,定期开展全员培训。【责任科室】公共卫生科、院感科【支撑材料】1专(兼)职人员负责传染病疫情报告和管理的

9、文件及职责分工。2传染病报告卡的收集、汇总、登记、核对及监管工作材料;3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制度、计划及定期培训的相关材料。4传染病处置演练、总结改进资料。【创评方法】1查看支撑材料并复核材料质量;2抽查相关人员考核传染病实践技能和处置流程(统计考核合格率、知晓率)。【B】符合“C”,并根据疫情适时开展传染病处置演练,总结改进传染病管理,提高应急处置能力。【A】符合“B”,并1.传染病防治知识与技能考核合格率95%。2.传染病处置流程知晓率95%。1.9.4 在结核病防治机构的指导下,做好肺结核患者居家治疗期间的随访、监督服药等服务管理。协助对肺结核患者、疑似肺结核患者及有可疑症状的密切接触者进

10、行转诊及追踪。对辖区内居民开展结核病防治知识宣传。1.9.4.1在结核病防治机构的指导下,做好肺结核患者居家治疗期间的随访、监督服药等服务管理。协助对肺结核患者、疑似肺结核患者及有可疑症状的密切接触者进行转诊及追踪。【C】1.有结核病患者随访制度、服务流程,疑似患者及密切接触者转诊和追踪制度。2.相关人员知晓以上制度和流程并落实。【责任科室】公共卫生科【支撑材料】1结核病相关制度及服务流程;2肺结核患者登记本及随访、转诊、追踪记录;3职能部门督导、检查资料,问题整改措施和改进措施。【创评方法】1查看支撑材料并复核材料质量;2抽查肺结核随访表,电话核查;3访谈2名员工相关制度知晓情况。【B】符合

11、“C”,并1.肺结核患者居家治疗期间的随访、监督服药等服务管理落实到位,有具体实施的支持资料。2.有协助对肺结核患者、疑似患者及密切接触者转诊及追踪的实施记录(资料)。【A】符合“B”,并职能部门对上述工作进行督导、检查、总结、反馈,有改进措施和持续改进成效。1.9.4.2对辖区内居民开展结核病防治知识宣传。【C】1.采用多种形式向公众开展结核病预防知识宣传。2.开展结核病预防教育咨询、患者教育,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责任科室】公共卫生科【支撑材料】1结核病预防教育、咨询相关资料;2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的措施;3宣传教育效果评价及健康宣传和健康促进实施资料;【B】符合“C”,并1.有完整的教育、

12、咨询资料。2.有结核病预防知识教育、咨询效果评价。【创评方法】1查看支撑材料并复核材料质量;2查看结核病预防知识宣传情况。【A】符合“B”,并有根据宣传教育效果评价持续改进针对辖区居民结核病防治健康宣传和健康促进实施资料。1.9.5 全年规范开设发热门诊,规范管理狂犬病暴露处置门诊。1.9.5.1全年规范开设发热门诊,规范管理狂犬病暴露处置门诊。【C】1.有规范的发热和狂犬病暴露处置门诊。2.有发热和狂犬病暴露处置门诊规章制度、岗位职业级工作流程。3.发热和狂犬病暴露处置门诊登记完善,病历资料完整,入院、转诊有并且交接。【责任科室】公共卫生科、门诊【支撑材料】1有效狂犬病暴露处置门诊资质证2专

13、项处置门诊规章制度、岗位职责及工作流程;3发热和狂犬病门诊登记、病历资料。【创评方法】1查看支撑材料并复核材料质量;2现现场实地査看发热和狂犬病暴露处置门诊布局、门诊登记情况。1.9.6 对可疑霍乱病例进行快诊筛检。有条件的乡镇卫生院每年5-10月份规范开设肠道门诊,不具备条件的设立腹泻病诊疗专桌,对所有腹泻病例进行登记报告。1.9.1.1对可疑霍乱病例进行快诊筛检。有条件的乡镇卫生院每年5-10月份规范开设肠道门诊,不具备条件的设立腹泻病诊疗专桌,对所有腹泻病例进行登记报告。【C】1.建立可疑霍乱病例快诊筛检制度、工作流程和可疑霍乱和腹泻病例报告制度。2.相关人员知晓其制度和流程并落实。3.设立有腹泻病诊疗专桌或开设有规范的肠道门诊。4.腹泻病例登记完善,病历资料完整。【责任科室】公共卫生科及相关科室【支撑材料】1快诊筛检制度、相关流程、可疑霍乱和腹泻病例报告制度;2腹泻病例登记和病历等资料。【创评方法】1查看支撑材料并复核材料质量;2核查腹泻门诊布局、病例登记、病历资料一致性、完整性;3访谈2名员工了解制度知晓情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