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线地理课程标准-航空服务专业

上传人:木92****502 文档编号:128345374 上传时间:2020-04-21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603.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航线地理课程标准-航空服务专业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航线地理课程标准-航空服务专业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航线地理课程标准-航空服务专业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航线地理课程标准-航空服务专业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航线地理课程标准-航空服务专业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航线地理课程标准-航空服务专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航线地理课程标准-航空服务专业(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63 航线地理课程标准航线地理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 航线地理 适用专业 中等职业学校航空服务专业 1 前言 1 1 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航空服务专业空中乘务方向的一门专业技能课程 其功能是其功 能是使学生掌握主要国内及国际航空运输的地理和旅游知识 为学习其他相关专业课程打下 良好基础 1 2 设计思路 本课程总体设计思路遵循理论联系实际 学以致用的原则 根据航空服务专业工作任务 与职业能力分析 以空中乘务工作领域中所需航空运输地理知识为依据 以学习任务为结构 组织课程内容 课程内容的选取紧紧围绕空中乘务岗位飞行各个阶段的工作中所需的相关航线地理知 识 并融入民航乘务员职业资格考试的

2、相关要求 课程内容组织遵循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 设计有自然地理常识 时差与飞行知识 飞行 高度与影响飞行的天气 中国航空运输地理知识 世界航空运输地理知识共计五个学习主题 本课程建议学时数为 36 学时 2 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 学生能熟悉民航乘务员岗位所需的相关航线地理知识 初步具备 使用航线地理知识来准备航班和解答旅客问询的能力 达到民航乘务员岗位初级 五级 职 业标准的相关要求 并在此基础上达成以下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目标 职业素养目标 培养学生诚实 守信 善于沟通 富有爱心 责任心和合作的品质 并树立安全和服 务意识 养成 安全第一 旅客至上 的职业精神 164 职业能力目标 能进行

3、时间换算和有关飞行时间的计算 能准确分析影响飞机起降与飞行的天气状况 准确回答旅客关于飞行天气的问题 能在地图上指出我国国内城市 机场及国际主要通航城市 能在地图上指出北美 欧洲 亚太 非洲 中东 拉美六大地区重要空港城市 能准确回答旅客关于航线沿途和到达城市地理及人文特征的问题 3 课程内容和要求 学习学习 主题主题 教学内容与学习要求教学内容与学习要求 参考参考 学时学时 1 自然地 理常识 1 自然地理常识 说出地球空间的特点 描述地球自转和公转及其影响 说出地表运动物体的偏转现象和飞行偏移的产生原因 2 2 时差 与飞行知 识 1 时差的产生及有关概念 说出时差产生的原因 识记地方时

4、理论区时 格林威治标准时 当地标准时 标准时差 夏令时等概念 8 2 飞行时间的计算 说出查阅国际时间换算表的方法 描述进行时间换算和有关飞行时间计算的方法 3 飞行 高度与影 响飞行的 天气 1 飞行高度层 说出大气层的结构 说出航行层的高度和气象特征 8 2 影响飞行的天气 描述影响飞机起降的天气种类和危害 描述影响飞机飞行的天气种类和危害 4 中国 航空运输 地理知识 1 中国地理相关知识 描述我国的地理位置 纬度位置 海陆位置 邻国位置 描述我国地形地貌特征及分布情况 12 165 2 国内航线相关知识 识记华北 东北 西北 华东 中南 西南各民航地区管理局的地理 区域划分 描述中国航

5、空中枢城市名称和特点 描述中国航空重要城市名称和特点 描述港澳台地区主要城市名称和特点 识记与我国通航的中外主要航空公司名称和代码 识记国内城市 机场及国际主要通航城市的三字代码 识记从上海出发的国内主要飞行航线 描述主要航线经过省市的地理位置 地形 气候特征等知识 描述主要航线经过省市的地标 经济情况 风土人情和旅游资源 5 世界 航空运输 地理知识 1 世界航空运输地理相关知识 简述中国出发的主要国际航线 概述主要航线沿线国家的人文地理 空运地理 旅游地理知识 6 2 国际航协分区相关知识 记住国际航协三大分区的划分 记住国际航协三大分区的次区划分 总学时 36 4 教学活动设计参考 教学

6、活动名称教学活动名称 教学活动设计教学活动设计 教学活动一 飞行时间计算 1 教师课前布置任务 计算上海至巴黎的飞行时间 2 学生分组交流课前任务完成情况 每组派一名代表把讨论结果写 在提示板上 分享成果 3 教师组织学生通过登陆携程 航空公司官网等网站 检查计算结 果是否准确 4 师生总结飞行时间计算步骤和注意要点 5 教师布置任务 学生综合演练 不同情况下的飞行时间计算 6 师生共同对完成的任务结果评价交流 7 师生共同归纳总结 布置学生完成不同情况下飞行时间计算的步 166 骤表格设计 教学活动二 影响飞机飞行的天 气 1 课前任务布置 观看微课资料 并分组准备情景短剧表演 回答 旅客关

7、于因为天气原因航班延误的问题 2 学生分组展示 其他小组观看并思考 3 分组讨论 影响飞机飞行的天气有哪些 对航行会产生什么危害 4 师生总结影响飞机飞行的天气 5 根据讨论结果 完善各小组的情景短剧 表演并撰写一份常见旅 客关于因为天气原因航班延误的问题的回答话术 5 实施建议 5 1 教材编写 1 必须依据本课程标准编写教材或选用教材 2 根据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的需要组织教材内容 以岗位需求即 必需 够用 为 原则 引入必需的理论知识 增加实践操作内容 强调理论在实践过程中的应用 3 教材内容要注重能力培养 并体现任务驱动 要以学生为教学主体 设计灵活多 样的任务 创设真实情景 引导学生进

8、行观察 实践 收集资料 合作交流以及体验和反思 等活动 使学生在各种任务活动中掌握应具备的职业能力 4 本课程标准为最低标准 教材内容应有所拓展 以满足学生拓展知识视野空间的 需要 教材编写应考虑中职学生的认知能力 要注意学生的参与面和教学的可操作性 5 教材内容应跟上实践中民航运输业务的发展 将行业内涉及本课程新的技术和理 念及时地引入教材 在教材编写的过程中 要注意同时兼顾到普遍性和先进性 可适当参考 国内外的先进思想和理念 争取形成更完善和独立的理论框架 提升学科层次 6 可以引入企业现场的典型案例 以活页形式进行拓展 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教 材中活动设计的内容要具有可操作性 启发性和指

9、导性 并应为教师留下根据实际教学情况 进行调整和创新的余地 7 教材编写过程中要注意本门课程和其他专门化课程中各种概念和提法的衔接 保 证整体上的统一性和准确性 8 教材的练习设计应包括案例分析练习 操作练习 以此作为课堂活动设计的拓展 深化与完善 5 2 教学建议 教学实施应确立和尊重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所有教学活动都应围绕培养学生 完成工作任务所需的职业能力和国家的相关考核标准而设计 真正实现学生在教学过程中 做学一体 的目标 具体教学建议如下 167 1 在教学过程中 应尽量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将学生对知识的理性认识向感性认 识转变 加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 采用整体和模块结合

10、的教学方式 以工作任务引领 教学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激发学生的成就动机 2 本课程教学的关键是模拟现场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示范和学生分组操作训 练互动 使学生提问与教师解答 指导有机结合 让学生在 教 与 学 过程中 熟悉相 关的知识和技能 为毕业实践打好基础 3 在教学过程中 要尽量创设工作情景 同时应加大模拟训练和现场或多媒体观摩 所占的比例 加强相关知识和技能的训练 提高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 4 在教学过程中 要应用多媒体课件 投影 实物样品 仿真软件等教学资源辅助 教学 帮助学生对空中乘务岗位有更直观的认识 5 结合学校学分制的实施 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进行分层教学 利用课堂或课余时

11、间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开展教材拓展部分的教学辅导工作 6 在教学过程中 要重视本专业领域新技术 新理念 新设备的发展趋势 贴近工 作现场 为学生提供职业生涯发展的空间 努力培养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创新精神和职业能 力 7 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提升职业所需的人文素养 提高职业道德 5 3 评价建议 1 注重过程性评价 结合学习的每一阶段 对各阶段完成的任务与要求进行评价 以某一模块为内容 通过完成某一学习任务 对学生掌握知识和职业技能的程度进行的评价 2 强调目标评价 注重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方式的改变 即从注重知识点的学习和掌 握 转变为注重掌握空中乘务岗位的流程和要求 以便为完成本岗位的工作任

12、务打好基础 3 加强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评价 应注重学生职业道德 实际动手能力和学习能力的 考核 对在学习和应用上有创新的学生应予特别鼓励 全面综合评价学生能力 4 关注评价的多元性 实施主体多元化 可采用教师评价 自我评价 学生互评和相关机构评价等模式 评价形式多元化 可选择笔试 开卷或闭卷 口试 课堂提问 课后作业 现场 演讲等个人或团队考试形式进行评价 评价内容的多元化 从知识 技能和态度等方面进行评价 评价目标多元化 对不同层次 不同发展要求的学生可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 5 4 资源利用 1 为保证课程的全面实施 学校应配备航空服务专业课程教学活动必备的 符合国 家有关技术标准的仪器 工具

13、设施及资料等教辅材料 2 充分依托行业资源 邀请国内外行业专家不定期开设专题讲座 指导教学工作 168 通过学校和行业 企业的互动 调整和提高课程的实用性 3 注重课程资源和现代化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这些资源有利于创设形象生动的 工作情景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同时 建议加强课程资源 的开发 建立多媒体课程资源的数据库 努力实现跨学校多媒体资源的共享 以提高课程资 源利用效率 4 注重仿真软件的开发利用 如 模拟实习 日常测试 结业考试 等 让学 生置身于模拟实习的平台中 激励学生通过自主训练来完成课程的学习任务 为学生掌握从 事空中乘务岗位所需的职业能力提供有效途

14、径 5 积极开发和利用网络课程资源 充分利用诸如电子书籍 电子期刊 数据库 数 字图书馆 各大网站等网络信息资源 使教学从单一媒体向多种媒体转变 教学活动从信息 的单向传递向双向交换转变 学生单独学习向合作学习转变 同时应积极创造条件搭建远程 教学平台 扩大课程资源的交互空间 6 产学合作开发实验实训课程资源 充分利用航空企业的资源进行产学合作 建立 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实践 工学 交替 满足学生的实习实训 同时为学生的就业创造机会 7 实时升级本专业公共开放实训中心 使之具备现场教学 实验实训 职业技能证 书考证所需的功能 实现教学与实训合一 教学与培训合一 教学与考证合一 满足学生综 合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 8 学校应本着 共建 双赢 的原则 积极引入航空企业的专业赞助 在为学校更 新教学设备的同时 为学校品牌在未来专业人士中知名度的提升搭建平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职业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