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大同市矿区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新人教版

上传人:tang****xu1 文档编号:128340884 上传时间:2020-04-21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1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西省大同市矿区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山西省大同市矿区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山西省大同市矿区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山西省大同市矿区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山西省大同市矿区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西省大同市矿区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西省大同市矿区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新人教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西省大同市矿区2017-2018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时间:60分钟 分值:100分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题号12345678910选项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选项1.“我来自元谋,你来自周口,牵起你毛茸茸的手,爱让我们直立行走。”这首在网络上颇为流传的诗句,让我国境内的远古人类蒙上了一层神秘而浪漫的薄纱。下列远古人类中,生活在周口店且已懂得审美的是()A.元谋人B.北京人C.山顶洞人D.河姆渡人2.生活在黄河流域的半坡聚落是中华大地上氏族聚落的典型代表之一。一个半坡居民不可能做到()A.居住干栏式房屋 B.吃上香喷喷的粟米C.养了一只小狗

2、作宠物 D.收藏彩陶是最大的爱好3.齐桓公称霸、晋文公称霸、三家分晋、合纵连横等历史现象反映的时代特征是()A.社会变革与争霸称雄B.中国实现统一C.中国经济大发展D.出现百家争鸣局面4.对血缘、制度、价值取向和家国的认同,便是对文化的认同。“西周”所处的时代,体现这些文化认同的主要特征是( )A.封建建国、制礼作乐 B.社会变革、“百家争鸣”C.国家分裂、民族交融D.皇权强化、“闭关锁国”5.文物是鲜活的历史,下列文物中最能反映商朝社会生活的是()6.“在中国历史上,春秋战国是思想和文化最为辉煌灿烂、群星闪烁的时代”。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A.各国纷纷变法,竞相改革B.王室衰微,诸侯争霸C.

3、学术活跃,百家争鸣D.农业发展,商业繁荣7.“他驱动万乘战车,点燃遍地烽烟诸侯割据,十一年间便成了无影无踪的旧梦这是中国大陆上第一次真正的统一中国大陆永远联成了统一的整体。”这是描述()A.王室衰微,诸侯争霸B.嬴政统一六国C.汉武帝的大一统D.西晋的统一8.某同学利用右边的行政系统简表进行了研究性学习。他研究的主题应该是()A.夏朝实行王位世袭制B.西周实行分封制C.秦朝建立中央集权制度D.西汉强化监察制度9.有史学家认为:“孔子的学说在生前并没有被普遍接受,更不用说贯彻了。公元前2世纪,孔子的学说被宣布为国家的官方教义或官方信仰。”这一改变从哪一位皇帝开始()A.秦始皇B.汉武帝C.孝文帝

4、D.唐太宗10.公元25年,刘秀称帝建立东汉,在位期间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使东汉出现了社会安定、经济恢复反展、人口大大增长的局面,史称其统治为( )A.文景之治B.光武中兴C.贞观之治 D.开元盛世11.“秦始皇统一思想是不要人民读书,汉武帝统一思想是要人民只读一种书。”下面能解释这一观点的史实是( )A.“焚书坑儒”“罢黜百家” B. “焚书坑儒”推恩令C.统一文字 推恩令 D. 统一文字“罢黜百家”12.古诗有云:“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可西汉张骞不畏雄关险阻,为丝绸之路的开辟作出了重要贡献。丝绸之路的正确路线是()A.长安河西走廊今新疆境内安息大秦B.长安河西走廊安息今新疆境内大

5、秦C.洛阳安息河西走廊今新疆境内大秦D.洛阳河西走廊今新疆境内安息大秦13.东汉中后期以后,统治阶级更加腐朽,政治黑暗最突出的表现是( )A.皇帝昏庸、愚昧,不理朝政B.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政治黑暗C.灾荒连年,人民起义不断 D.党锢之祸,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尖锐14.造纸术是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这项技术对人类的最大贡献是()A.扩大了造纸原料来源 B.降低了造纸成本C.提高了纸的产量和质量 D.有利于文化的传播和发展15.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和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都是我国古代雕塑艺术的宝库,两座石窟的开凿都与哪一朝代密切相关()A.秦朝 B.汉朝C.曹魏 D.北魏16.图示法是学习历史的一种好方法,

6、它能将复杂的历史直观形象地展示出来。下面哪幅图直观反映了三国鼎立的形势()17.以下是后人对三国鼎立时期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有利于国家的统一B.魏、蜀、吴三个政权的建立者分别是曹操、刘备、孙权C.赤壁之战使曹操统一了全国D.官渡之战后孙权统一了北方18.我们现在坐的方凳、圆凳,吃的烧饼、蒸馍等,都是我国古代民族大融合的产物。极大地促进了北魏时期我国北方民族大融合的是()A.人口大量南迁B.孝文帝改革C.张骞通西域D.江南的开发19.江南地区的开发为我国经济重心南移奠定了基础,从东汉末年开始一直到南宋期间,我国经济重心逐渐转移到了南方。下列对这一巨大变迁原因的分析,错

7、误的是( )A.北方战乱频繁,南方较安定B.北人南迁带去先进的技术和劳动力C.自然条件优越,有利于江南农业的发展D.政治中心转移到了北方20.从祖冲之、贾思勰、郦道元三位科学家身上,我们应该学习的主要品质是()实践的精神 吸取前人的科技成果乐于向他人求教持之以恒,潜心学习和研究A.B. C.D.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21题14分,第22题17分,第23题12分,第24题16分,共60分)2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材料二“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异)方,指意不同”,人君就无法维持统一。“诸不在六艺(六经)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董仲舒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图一为秦

8、统一货币图,秦始皇规定在全国统一使用的货币是;图二为秦统一文字图,秦始皇以为标准文字。(4分)(2)秦始皇为加强中央集权在地方上推行了什么制度?(2分)为加强思想控制,他采取了什么措施?(2分)(3)根据材料二,为加强思想上的大一统,董仲舒向汉武帝提出了什么建议?(2分)为加强中央集权,汉武帝在政治上采取了什么措施?(2分)(4)上述材料中涉及的秦始皇、汉武帝的相同点是()(2分)A.都是开国皇帝 B.都大力加强中央集权C.都把儒家学说作为正统思想 D.都采用科举制度选拔人才22.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历史上,曾出现过分裂的时期,但是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始终是历史发展的主流,是全国各民族

9、人民共同的愿望和不变的追求。请回答下列问题:【统一国家的建立】秦汉时期是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时期。(1)秦朝的建立者是谁?(2分)他对历史最大的贡献是什么?(2分)(2)汉武帝时期,西汉出现了大一统的局面。请问:汉武帝采取了哪些重要措施促进了大一统局面的形成?(4分)【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政权分立和民族大融合的时期。(3)写出下面三国鼎立形势图中A、B、C处政权的名称。A: ;B: ;C: 。(3分)(4)北魏孝文帝改革进一步促进了民族融合,写出他改革的重要措施。(任意四点,4分)【总结认识】(5)通过对以上历史问题的探究,你有什么认识?(2分)23.阅读下

10、列材料:材料一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论语材料二商鞅之法,良法也。其法惩奸以保人民之权利,务耕织以增进国民之富力,尚军功以树国威,孥贫怠以绝消耗(把因懒惰不务正业而致贫困的人及其妻子儿女收为奴隶,以此杜绝人力和物力等资源的丧失损耗)。毛泽东材料三穿汉族服装的鲜卑贵族请回答:(1)“管仲相桓公”之后,桓公最后取得了怎样的成就?(2分)(2)材料二中“务耕织”“尚军功”指的是商鞅变法中的什么措施?(2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最能体现商鞅变法性质的是哪项措施。(2分)(3)材料三反映的是北魏孝文帝的哪一项改革措施?(2分)这次改革有什么历史意义?(2分)(4)你认为改革或变法要取

11、得成功,需要具备哪些条件?(2分)24.探究题:泱泱中华有着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面对优秀的民族文化,民族自信心、自豪感油然而生。(1)为什么说孔子是我国伟大的教育家?(6分)(2)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学名著史记的作者是谁?(2分)它的体例是什么?(2分)(3)请任举三例我国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艺术成就。(6分)(数学、书法、绘画等方面的成就)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历史期末测试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题号12345678910选项CAAABCBCBB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选项AABDDDABDD二、非选择题(本大

12、题共4小题,第21题14分,第22题17分,第23题12分,第24题16分,共60分)21、(1)圆形方孔钱;小篆。(4分)(2)郡县制;(2分)“焚书坑儒”。(2分)(3)“罢黜百家,独尊儒术”;(2分)接受主父偃的建议,下令允许诸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子弟,建立较小的侯国。(2分)(4)B。(2分)22、:(1)嬴政(秦始皇);(2分)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2分)(2)思想上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政治上颁布“推恩令”;在中央设立司隶校尉;在地方设刺史。(4分)(3)魏蜀吴。(3分)(4)迁都洛阳,改穿汉服,学习汉语,采用汉姓,提倡与汉人通婚。(任意四点,4分

13、)(5)国家统一是历史发展的趋势,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各民族都为国家的发展作出了自己的贡献等。(其他言之有理的答案也可,2分)23、(1)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2分)(2)奖励生产;奖励军功。(2分)承认土地私有。(2分)(3)改穿汉服。(2分)促进了民族融合。(2分)(4)改革要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得民心者得天下”;改革要顺应社会发展潮流,紧跟时代发展;改革要有良好的环境。(答出其中两方面即可)(2分)24、(1)兴办私学;收学生不问出身;创立教学原则如“因材施教”等。(6分)(2)司马迁;(2分)纪传体通史。(2分)(3)祖冲之精确计算圆周率的数值到小数点后第七位;王羲之的行书兰亭序;顾恺之的绘画女史箴图洛神赋图等。(6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