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瓜病虫害防治图谱大全资料

上传人:f****u 文档编号:128323232 上传时间:2020-04-20 格式:DOC 页数:77 大小:2.9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黄瓜病虫害防治图谱大全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77页
黄瓜病虫害防治图谱大全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77页
黄瓜病虫害防治图谱大全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77页
黄瓜病虫害防治图谱大全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77页
黄瓜病虫害防治图谱大全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7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黄瓜病虫害防治图谱大全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黄瓜病虫害防治图谱大全资料(7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黄瓜白粉病 黄瓜白粉病,俗称白毛,系常发性病害,是黄瓜中后期的主要病害之一,由于黄瓜白粉病在温湿度适宜的条件下,病情发展速度很快,若防治不及时或防治措施不当,往往造成黄瓜叶片光合作用功能下降,黄瓜早衰,对产量影响很大。 症状 黄瓜叶片、叶柄、茎均可染病但多见于叶片。叶片染病,叶正面出现白色圆斑,渐扩大成边缘不明显的大圆斑,严重时布满整个叶片。病斑布白灰,长满白色菌丝,并有很多小黑点 。 病原 属子囊菌亚门,瓜类单丝壳白粉菌。系专性弱寄生菌,只在活寄主上存活。分生孢子梗圆柱形,分生孢子长圆形,无色,单胞。闭囊壳褐色,球形,壳内有1倒梨形子囊,内有8个椭圆形的子囊孢子。分生孢子产生的适宜温度为1

2、530,相对湿度75%以上。 发病特点 病菌随病残体在土中越冬,或在保护地黄瓜上、温室花卉上继续为害越冬,并成为翌年的初侵染源。分生孢子借气流、雨水传播。在1624的适宜温度和75%相对温度下,有利白粉病的发生和流行。饱和湿度即叶面有水珠的情况下,该菌会吸水破裂而死。高温、高湿又无结露或管理不当,黄瓜生长衰败,则白粉病严重发生。 防治方法 1、选用抗病品种。2、加强栽培及肥水管理。增施磷钾肥,以提高植株的抗病力。注意棚室通风、透光、降湿。 3、药剂防治。可选用的保护剂有各种硫制剂,如50%硫悬浮剂500倍,40%达科宁悬浮剂600倍,75%百菌清600倍,80%山德生可湿性粉剂600倍,80%

3、大生M45可湿性粉剂600倍。 可用的内吸性杀菌剂有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800倍,40%福星乳油60008000倍,10%世高水分散性颗粒剂20003000倍,20%福晴可湿性粉剂10001200倍,好力克43%悬浮剂3000-4000倍液、25%晴菌唑乳油50006000倍,5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 62%仙生可湿性粉剂800倍液等。 使用保护剂要早,若病害已盛发,应使用具内吸性杀菌剂,连续34次,间隔期一般为710天。对瓜类比较敏感的药剂主要有粉锈宁、福星,粉锈宁对白粉病的防治效果很好,但不能在黄瓜上使用。因为粉锈宁会严重抑制黄瓜的生长,使用后1个月之内黄瓜生长特别缓慢,

4、直接影响其经济效益,使用时要慎重。黄瓜霜霉病 黄瓜霜霉病(Cucumber downy mildew )俗称“黑毛”“跑马干”等,是黄瓜的最重要的常发性病害,防治不力会造成严重损失。该病除为害黄瓜外,还为害冬瓜、丝瓜等。 症状 该病主要为害叶片,卷须、蔓和花梗也可受害。初在叶片背面形成水渍状小点,以后病斑逐渐扩大,因受叶脉限制,呈多角形、水渍状。潮湿时,病斑上生紫黑色霉层。叶正面病斑初黄色,边缘不明显,后变黄褐色。严重时病斑连片,全叶卷缩、干村,仅留心叶。 病原 为鞭毛菌亚门真菌的古巴假霜霉菌(Pseudoperonospora cubensis (Berk et Curt.) Rostov)

5、。 发病特点黄瓜霜霉病菌为专性寄生菌,在周年栽培黄瓜的地区,秋季病菌从露地随气流传到保护地黄瓜上为害。春季又从保护地传至露地黄瓜上,周而复始,年复一年。但在冬季不种黄瓜的地区,对其传播、越冬场所及方式还不清楚。湿度是该病发生的决定因素。当温度在1620,相对湿度85%以上,尤以叶面有水滴或水膜时,病菌侵入最快。 防治方法:1.选用抗病品种2.农业防治 施足底肥,施有机肥每亩5000公斤,浇透底水,培育无病壮苗;适时埂式移栽,地膜覆盖,膜下浇暗水;定期追肥,及时摘除病叶于田外深埋。3.生态防治 保护地采用利于黄瓜生长发育而抑制病菌的环境条件,达到防治病害之目的。一是改变浇水时间,晴天的早晨或上午

6、浇水,浇后闭棚升温至33保持1小时后放风,反复23次。二是科学放风,严格控制湿度和温度。大田白天温度应保持在2530,高于3132时,应放风,先开顶风,秋春季气温高时结合放腰风或后墙风。夜间温度1113,白天相对湿度75%80%,有利于黄瓜光合作用。夜间相对湿度80%85%,可减少养分消耗,抑制病菌侵入。4.药剂防治 加强田间病情调查掌握发生动态:在病害进入始发期前,于清晨露水未干时,查见水浸状中心病株后57天,或大量出现水浸状病斑后12天,参考叶片的病斑由水浸状发展为多角形,叶背出现霜霉层及未来天气转阴或有重雾、露及下雨等情况发报,即为参考防治适期。 在病害始见后35天用药,用药间隔期710

7、天左右,连续35次,重病田视病情发展,必要时还可适当增加喷药次数。在发病初期治疗性防治药剂可选用:72克露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亩用量100克); 69安克锰锌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亩用量100克);52.5%抑快净水分散性粒剂20003000倍液(亩用量4050克);58雷多米尔锰锌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亩用量100克)等喷雾。发病前预防性防治可选用大生-45 可湿性粉剂800倍液(亩用量125克);40达科宁悬浮剂600倍液(亩用量165克);56靠山可湿性粉剂600700倍液(亩用量150200克);80山德生可湿性粉600800倍(亩用量150180克);77可杀得可湿性粉剂10

8、00倍液(亩用量100克);64杀毒矾超微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亩用量100克)等喷雾。 发病前可选用5%百菌清粉尘,每亩1千克,每910天喷1次,或45%百菌清烟剂,每亩250千克,每79天熏1次。熏烟于晚上闭棚时始,翌日清晨放风。药剂应交替使用,可提高防治效果,延缓抗性产生。黄瓜细菌性缘枯病 黄瓜细菌性缘枯病在部分地区和一些年份危害严重。 症状 叶部发病,最初在水孔附近产生水渍状小斑点,后扩大成淡褐色不规则病斑,并沿叶脉向叶片扩大呈现V字形,病斑似水烫过。叶柄、茎卷须上的病斑也为水渍状呈褐色。瓜条从尖端开始软化。湿度大时,病部溢出大量乳白色菌脓,严重时瓜条会软化。 侵染途径及防治条件 病

9、菌在种子上或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成为初侵染源。病菌由叶缘水孔等自然孔侵入,在棚室靠气流,灌水等田间作业传播和重复发生需要高湿,降雨、叶面结露,有利于病害发生流行,病斑出现多。黄瓜叶缘吐水有种于病菌活动侵入,黄瓜长势弱,病害发生严重。 防治方法1、露地推广避雨栽培,开展预防性药剂防治,于发病初期或蔓延开始期喷洒2春雷霉素(加收米)液剂2654mg/L或47春.王铜(加瑞农)可湿性粉剂700倍液、78波.锰锌(科博)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40细菌快克可湿性粉剂600倍液、50氯溴异氰尿酸可溶性粉剂1200倍液、60琥铜.乙铝.锌可湿粉剂500倍液、53.8可杀得干悬浮剂1000倍液,667平方米

10、喷对好的药液6075(L),连防34次。2、保护地黄瓜重点抓好生态防治,方法见霜霉博须用药时可选粉尘法:喷撒10乙滴粉尘剂,或5百菌清或10脂铜粉尘剂,每667平方米次1kg。黄瓜灰色疫病症状 主要为害叶、茎和瓜条。叶片染病,产生圆形暗绿色病斑,后呈软腐状下垂。茎部染病,茎变细,发霉或呈暗绿色软腐,后期稍微开裂,病部生白色粉状霉。果实染病,果斑暗绿色圆形,呈水渍状,病部及其四周凹陷,发病早的在病部产生逐渐密集的白色霉状物或呈现紧密的污白色天鹅绒状霉,果实下部病班凹陷显著,近果梗的上半部不明显。该病除瓜条上与黄瓜疫病有这种不同之外,茎部染病与蔓枯病也近似,其特征需镜检孢子囊明确。 病原 Phyt

11、ophthora capsici Leonian称辣椒疫霉,属卵菌。在CA培养基上菌落呈放射状或均匀絮状,气生菌丝中等或繁茂,菌丝宽310微米;孢囊梗呈不规则或伞状分枝,细长,粗 1535微米;孢子囊卵形至肾脏形或梨形至近球形、椭圆形至不规则形,形态变异大,大小40812952微米,长宽比值1427,乳突1个明显,个别3个,高 2754微米,孢子囊基部钝圆形或渐尖,脱落后具长柄,柄长1761微米,萌发成菌丝或间接萌发释放游动孢子,每个含1436个孢子;游动孢子肾脏形,大小1015810微米,鞭毛长;休止孢子球形,810微米,间接萌发能形成卵形小孢子囊,大小 81368微米,有的形成厚垣孢子,球

12、形至不规则形,顶生或间生,1828微米;藏卵器球形,大小2232微米,平滑,柄棍棒状,偶圆锥形;雄器球形至圆筒形,五色,围生,大小1020914微米;卵孢子无色,球形,平滑,直径2130微米。病菌对淀粉利用能力极强。生长最适温度24 28,最高365,最低7。寄生于辣椒、瓜类、番茄、茄子、木瓜等植物上。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北方寒冷地区该菌以卵孢子在病残体上和土壤中越冬,种子上不能越冬,菌丝因耐寒性差也不能成为初侵染源;在南方温暖地区病菌主要以卵孢子、厚垣孢子在病残体或土壤及种子上越冬,其中土壤中病残体带菌率高,是主要初侵染源。条件适宜时,越冬后的病菌经雨水飞溅或灌溉水传到茎基部或近地面果实上

13、,引起发病。重复侵染主要来自病部产生的孢子囊,借雨水传播为害。田间2530,相对湿度高于85发病重。一般雨季或大雨后天气突然转晴,气温急剧上升,病害易流行。土壤湿度95以上,持续46小时,病菌即完成侵染,23天就可完成一代,易积水的菜地,定植过密,通风透光不良发病重。防治方法 (1)前茬收获后及时清洁田园,耕翻土地,采用菜粮或菜豆轮作,提倡垄作或高畦栽培。(2)选用抗疫病的品种。(3)施用日本酵素菌沤制的堆肥,施用促丰宝复合液肥,采用配方施肥技术,减少化肥施用量,提高抗病力。(4)加强田间管理。蹲苗后进入枝叶及果实旺盛生长期或进入高温雨季,气温高于32,尤其要注意暴雨后及时排除积水,雨季应控制

14、浇水、严防田间湿度过高或湿气滞留。(5)药剂防治。黄瓜进入生长中后期以田间喷雾为主,防止再侵染;田间发现中心病株后,须抓准时机,喷洒与浇灌并举。及时喷洒和浇灌50甲霜铜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61乙膦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22普力克水剂600800倍液、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60琥乙膦铝(DTM)可湿性粉剂500倍液、47加瑞农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56靠山水分散微颗粒剂600800倍液、72克露或克霜氰或霜脲锰锌 (克抗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27铜高尚悬浮剂600倍液、18甲霜胺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此外,于夏季高温雨季浇

15、水前每667平方米撒96以上的硫酸铜3kg,后浇水,防效明显。采收前3天停止用药。对上述杀菌剂产生抗药性的地区可改用69安克锰锌可湿性粉剂或水分散粒剂1000倍液、70百德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70安泰生(丙森锌)可湿性粉剂500700倍液。棚栽黄瓜四种主要病虫害的防治近年来,棚栽黄瓜病害的种类逐年增多,给生产带来不同程度的损害,现介绍几种病虫害的病状及防治经验,供大家参考:1.细菌性角斑病发病初期为鲜绿色水浸状斑,逐渐变为淡褐色,病斑受叶脉限制呈多角形,灰褐或黄褐色,湿度大时叶背溢有乳白色浑浊水珠状菌脓,干后具白痕,病部质脆易穿孔。茎、叶柄和果实上病斑为水渍状圆斑,潮湿时有白色黏液,干枯后为白色。防治上可采用对种子进行70恒温干热灭菌72小时(种子含水量须在10以下),或用5052温水浸种20分钟,然后再用清水浸种3小时后催芽播种。发病初期用农用链霉素可溶性粉剂1000倍液或30DT杀菌剂多500倍液或5百菌清粉尘剂1000倍液喷施、防效较高。2.枯萎病枯萎病病菌生命力极强,能在土壤中存活56年以上。高温高湿是枯萎病发生的有利条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