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高中政治第四课国家财政与依法纳税学案沪教.doc

上传人:caoka****i123 文档编号:128322266 上传时间:2020-04-2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9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高中政治第四课国家财政与依法纳税学案沪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上海高中政治第四课国家财政与依法纳税学案沪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上海高中政治第四课国家财政与依法纳税学案沪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上海高中政治第四课国家财政与依法纳税学案沪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高中政治第四课国家财政与依法纳税学案沪教.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课 国家财政与依法纳税一、要点讲解1财政和财政收支复习时要掌握以下主要内容:(1)财政就是国家的收入和支出活动。学习中要理解,国家要履行它的职责,完成它的任务,必定要有财力上的保证。所以,一国所创造的财富在进行分配时,必须保证国家所必需的财政收入,合理安排国家的财政收支,对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2)国家通过征税等所取得的收入,就是财政收入。财政收人主要有税收收入、国有资产收入和债务收入等。(3)国家为实现其职能而对所获得的收入进行开支,就是财政支出。财政支出按国家职能划分,可分为经济建设支出,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事业支出,行政管理支出,国防支出,债务支出(国债还本

2、付息的支出)和其他支出。2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的关系复习时要知道,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两者是辩证统一的:一方面,财政收入是财政支出的前提,财政收入规模决定支出规模;另一方面,财政支出是财政收入的目的,支出合理有利于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又能为增加财政收入创造条件。复习时既要明白财政收入对财政支出的决定作用,又要理解财政支出对财政收人的影响。3经济发展与财政收入的关系在经济发展和财政收入的关系上,经济发展是源,财政收入是流;经济发展是根,财政收入是叶。源远才能流长,根深才能叶茂。一方面只有发展经济、厉行节约,才能广辟财源,保证国家的财政收人;另一方面,国家如果不通过财政收入集中必要的财力,国家职能的实现

3、得不到保证,也会影响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复习时理解了两者的辩证关系,才能懂得,在财政收入上保证国家的权威,把该收的坚决收起来是十分必要的。这是保证人民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客观要求。4国家安排财政收支应遵循的原则复习时要把握,国家每年度的财政收入,应当根据国民经济的发展状况,按照国家、集体、个人利益三兼顾的原则来安排。国家每年度的财政支出,应当根据有可能实现的财政收入,分轻重缓急来安排,量人为出,尽力做到收支平衡,略有结余。5财政的重要作用要把握教材以下四方面内容:财政有力地促进经济的发展;财政促进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事业的发展;财政促进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财政为巩固国防提供可靠的物质保障。复

4、习时要理解,为了使财政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关键是大力增加财政收入。而要增加财政收入,最根本的是发展经济,增强国家的经济实力。6税收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复习时要知道,税收是国家组织财政收人的重要途径,是国家按照法律规定,向经济单位和个人无偿征收财务的一种形式。行使征税权的主体是政府,只有政府才能行使征税权。征税对象为社会成员,包括公民个人和各类经济组织。从本质上来讲,税收是政府依靠法律规定的条件和标准,把一部分社会产品集中到国家手中,在全社会范围内统一分配使用,以实现国家职能,满足社会公众对公共产品的需要。7税收的基本特征(1)强制性。税收是依靠国家的政治权力强制征收的。思考一下,国家依靠什么来

5、获得国有资产收入和债务收入? (2)无偿性。国家征税后,税款即为国家所以,不再归还纳税人,也不向纳税人支付任何报酬。这里的无偿性指的是税收不同于市场交换,不是直接的“有偿”,但我国的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思考一下,国家获得国有资产收人和债务收入是无偿的吗?(3)相对固定性。国家通过法律形式明确规定征税的范围和标准等,非经国家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能随意改变。注意,这里是相当固定性而不是绝对固定,思考一下,为什么税收具有相当固定性?税收的三个基本特征是相互联系,不可分离的,这是税收区别于其他财政收入的基本标志,也只有同时具有这三个基本特征的才是税收。8税收的构成要素和种类复习时要了解,国家

6、的税收制度是由纳税人、征税对象和税率这三个基本要素构成的。纳税人即纳税义务人,指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征税对象是指对什么东西或行为 要征税,根据不同的纳税对象,区分为不同的税种;重点要理解的是税率,它指的是对某种数量的征税对象应征税多大比例的税额。税率是税收制度的中心环节,税率的高低及调整直接体现了国家政策引导的方向和宏观调控的意向。例如,如从2011年1月28日起,上海开征房产税,纳税人是“从2011年1月28日起,凡在本市新购住房的购房人”;征税对象为“本市家庭新购第二套及以上住房、非本市居民在沪新购住房”;税率是O4、06两种。房产税的开征体现了政府调控房价的意向。9我国的税收“

7、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这讲的是我国税收的本质。国家把人民创造的财富以税收的形式集中起来,用于经济建设,用于发展科教文卫事业,用于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用于巩固国防、维护社会稳定,都是为广大人民的利益服务的,广大人民是税收的直接受益者。因此,我国税收的本质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10我国税收的作用复习时要掌握以下三方面知识:(1)税收是组织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我国税收收入占国家财政收入的绝大部分,税收是国家最稳定的财政收入,使国家实现其职能有了切实的物质保证。(2)税收是调节经济的重要杠杆。市场经济条件下,税收是调节经济的重要手段之一,政府可以通过对纳税人、征税对象、税率的确定和具体的税收征管,促进生

8、产发展、科技进步和社会稳定,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如免除农业税对巩固农业基础地位、增加农民收人的作用;房产税的征收对房产市场健康发展的促进;通过某些关税的调整引导国内生产等等。(3)税收是国家实行经济监督的重要手段。国家可以通过税收了解和掌握国民经济运行的态势,找出问题并采取相应的对应措施。11纳税人的权利和义务此知识点一般了解即可,纳税人承担的义务主要有:纳税申报的义务、及时提供信息的义务、按时纳税的义务。纳税人享有的权利主要有:及时获取税法信息的权利、监督税务部门工作的权利、纳税人信息资料保密的权利、了解和监督税款如何使用的权利。12公民要依法诚信纳税复习时要知道,公民依法履行

9、纳税,既是履行自己应尽的义务,同时也是对国家、对社会的一种贡献。从正面意义来理解,纳税越多,说明他创造的财富越多,对社会的贡献越大,纳税是光荣的行为。从另一方面,不依法纳税(包括逃税、漏税)是该交的不交,实质与盗窃无异,是违背道德准则和法律规范的行为,抗税则是公然向国家权威挑战,应此,都要受到道德的谴责和法律的追究。诚信是经济活动中基本的“游戏规则”,没有信用,就没有秩序,市场经济就不能健康发展。因此,我们在增强依法纳税意识的同时,要树立诚信纳税的观念,在全社会形成“依法诚信纳税光荣”的良好风尚。 二、重点知识指导1财政的重要作用(1)财政有力地促进经济的发展。这一点主要指的是财政有相当一部分

10、是经济建设支出,对经济发展重大项目的投入,对能源、原材料、交通等基础工业、基础设施项目的投入,为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创造了条件,如近几年国家对高铁建设的投入。此外,结合第七课市场经济与宏观调控的知识,应该知道,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财政有利于促进社会总供求平衡,从而推动了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2)财政促进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事业的发展。这一点同样需要结合第七课市场经济与宏观调控的知识,需要理解,作为社会公共服务,上述事业的发展需要政府加大财政投入,从而有效地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3)财政促进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学习这一点时,首先回忆前面知识,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

11、,是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目的。其次,理解财政可以促进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要从两方面着眼:一是财政促进生产的发展,从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二是财政在实现社会公平方面发挥着重要调节作用,合理的财政支出,弥补了市场分配的不足,从而有力地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如保障性住房建设。(4)财政为巩固国防提供可靠的物质保障。这一点没有什么难度,雄厚的财政实力是巩固国防的物质保证。2我国公民要依法纳税我国的税收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广大人民群众是税收的最终受益者。依法纳税是公民应尽的基本义务之一,依法纳税,有利于保证国家的税收,从而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有利手国家职能的实现;同时依法纳税是公民的责任,是对国家和社会的一种贡献,纳税是光荣的行为,逃税则是可耻的行为,是违反公民道德准则和法律规范的行为,要受到法律和道德的追究,抗税则是公然向国家权威挑战,要依法严惩。依法纳税也是诚信纳税的体现,体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和道德经济。因此,公民要努力培养依法纳税的自觉性,协助税务部门维护国家税收,与破坏征税的行为做斗争,以维护税收的权威性和严肃性。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