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与高新区发展分析报告

上传人:9786****8129 文档编号:128315988 上传时间:2020-04-20 格式:PDF 页数:22 大小:2.5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与高新区发展分析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与高新区发展分析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与高新区发展分析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与高新区发展分析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与高新区发展分析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与高新区发展分析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与高新区发展分析报告(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75 第八章 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与高新区发展 2014 CHIN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REPORT 国家自主创新 示范区与高新区发展 第八章 第八章 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与高新区发展 第一节 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 一 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二 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三 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四 深圳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五 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六 天津滨海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七 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八 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第二节 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 一 国家高新区经济发展 二 国家高新区创新成效 第三节

2、 促进高新技术成果转化 一 火炬计划 二 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 三 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 四 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和特色产业基地 176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报告2014 2014 CHIN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REPORT 2014 年 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继续推进体制机制创新 扩大先 试先行政策效益范围 新增深圳 苏南 天津和长株潭 4 家示范区 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继续稳步发展 增加至 115 家 火炬计划 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 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等计划 专项 持续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 取得了卓著成效 高新技术产业化 基地和特色产

3、业基地发展势头良好 继续发挥促进高技术产业发展 的创新引领作用 第一节 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 一 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2014 年示范区全年新创办科技型企业 1 3 万家 企业全年实现总收入 3 61 万亿元 同比增长 18 2 新增上市公司 23 家 上市公司总数达到 254 家 新增新三板挂牌公司 140 家 在新三板 挂牌公司总数达到 395 家 创新型孵化器总数达 27 家 2014 年全年企业申请专利 43793 件 同比增长 15 9 获得授权专利 22960 件 同比增长 9 4 2014 年底企业拥有有效发明专利 35483 件 占全市企业同期有效发明专利量的 65 4

4、 企 业实缴税费 1867 3 亿元 同比增长 23 9 万元增加值能耗约为全市 1 5 亿元增加值所需从业 人员约为全市平均水平 3 4 推动示范区重点项目和重大工程建设 各分园重点建设项目约 329 个 其中 产业化项目 239 个 总投资约 2072 亿元 已开工建设项目 100 个 抢占全球科技创新竞争制高点 一是发掘全球前沿技术项目 面向全球发掘了重组人血清白 蛋白 脑干胶质瘤突变基因 摩擦电纳米发电机 三维感知 嵌入式 FPGA 芯片等大批前沿技术 项目 加速推动人工智能 计算机视觉 纳米纤维膜材料 量子通信等科技创新成果在中关村转 化落地 中科院一位首席科学家获得 2014 年度

5、材料领域 世界技术奖 二是实施支持企业国际 化发展行动计划 深化与美国硅谷等 13 个国际创新区域的合作关系 企业在海外设立分支机构 177 第八章 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与高新区发展 2014 CHIN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REPORT 560 多家 中关村企业累计创制标准 5049 项 包括国际标准 174 项 国家标准 2877 项 行业标 准 1834 项 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 启动全国首个大数据交易平台建设 探索数据交易商业化模式 数 据调用突破 20 亿次 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创新引领工程 出台支持集成电路 大数据 软 件和互联网

6、智能硬件 生物和健康 节能环保等产业高端发展的政策措施 北京市组建了 300 亿元的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 成立中关村智能硬件产业联盟 建设国家科技金融创新中心 成立全国首个互联网金融行业协会 建设中关村互联网金融信 用信息平台 探索基于大数据的信用评价和风险管理机制 设立中关村小微企业信贷风险补偿资 金 19 家银行在中关村设立近 50 个信贷专营机构及特色支行 2014 年 中关村担保公司平台累 计为企业提供约 1200 亿元担保融资 融资放大 15 倍 促进军民融合创新 强化与六个驻京军事大单位 九个军工集团的合作关系 推动军队 11 家实验室成为 中关村开放实验室 开展军民融合国防知识产

7、权转化应用试点 完成与海军共 建蓝鲸军民融合创新园一期主体工程 促成无人直升机 国产某型 CPU 产业化等一批 民参 军 军转民 项目 2014 年军事采购和项目科研资金达 60 亿元 推进人才特区建设 中关村人才特区 13 项特殊政策全部落实 引进领军人才 拓宽中关村 企业教授级高级工程师职称评审政策适用范围 推进 中关村高端人才创业基地 建设 新提供 人才公租房 1 3 万余套 截至 2014 年底 示范区聚集留学归国人员逾 1 8 万人 外籍从业人员逾 9000 人 入选者 874 名 占全国 1 5 推动一区多园建设和京津冀协同发展 建立与各分园管理机构重大事项会商机制 需求协调 服务

8、机制和信息通报机制 探索土地出让方式机制创新 以丰台园地块出让和通州园环渤海基地 国家车联网产业基地为试点 建立土地出让资格预审机制 支持各分园和社会主体以转让 出租 回购等模式盘活存量空间资源 继续探索和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 据不完全统计 中关村企业在 河北设立分支机构超过 1000 家 在天津设立分支机构超过 500 家 深化落实 1 6 新四条 政策 先行先试改革和政策推广取得新进展 落实高新技术企 业认定试点政策 累计认定高新技术企业超过 7700 家 将股权和分红激励等 3 项政策推广全国 将给予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股权奖励可在 5 年内分期缴纳个人所得税等 4 项政策 推广至所有 国

9、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和绵阳科技城 将 新三板 政策推广到全国 新承担一批国家先行先试政策试点 178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报告2014 2014 CHIN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REPORT 表 8 1 中关村新承担一批国家先行先试政策试点 政策支持部门先行先试政策试点具体内容 财政部 科技部 国家 知识产权局 关于开展深化中央级事业单位科技成果使用 处置和收 益管理改革试点的通知 财教 2014 233 号 中关村 11 家单位试点 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 局 科技部 关于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有关股权奖励个人所得 税试点政策

10、的通知 财税 2014 63 号 深化股权奖励 个人所得税试点 中央组织部 人力资源和 社会保障部 公安部等 开通专门的外籍人才审核通道的特殊政策 90 天内完成 绿卡 审批 中国人民银行 批准成立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中心支行 批准成 立国家外汇管理局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中心支局 国家外汇管理局开展外商投资企业外汇资本金结汇管理方式改革试点简化相关程序 商务部 国家外汇管理局 开展企业境外并购外汇管理创新试点 已有 5 家企业境外并 购项目获准预先支付 累计金额 12 6 亿元人 民币 国家质检总局 建设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 开展进境动植物生物材料检验检疫改革试点 相关审批时限由 20

11、 个 工作日缩短至 3 7 个工作日 国家知识产权局 建设国家专利导航产业发展实验区 支持率先开展全国知识产权投融资服务试点 保监会 运用保险补偿机制鼓励企业开展新技术新产品政府采购 和推广应用 财政部 发展改革委 商务部 科技部 开展新一期的中关村现代服务业试点 国家工商总局制定支持中关村创新发展的新一轮改革措施 积极推动创新创业开展 推动出台实施 京校十条 京科九条 支持互联网金融产业发 展等 30 余项创新政策 培育车库咖啡 36 氪 创新工场等创新型孵化器达 27 家 纳入国家级科 技企业孵化器管理体系 推进 一城三街 建设 形成 90 后 创业者 创业系 连续创业者 等新的三支创业大

12、军 以及天使投资人 创新型孵化器及创客组织的创业生态 二 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2014 年 东湖示范区完成企业总收入 8562 亿元 同比增长 30 82 完成工业总产值 6412 亿元 同比增长 26 07 完成工业增加值 2176 亿元 同比增长 23 78 固定资产投资 626 亿元 179 第八章 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与高新区发展 2014 CHIN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REPORT 增长 17 其中工业投资 402 亿元 增长 15 完成公共财政预算总收入 140 亿元 增长 17 其中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 69 亿元 增长 18

13、 增强科技创新能力 2014 年东湖示范区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 158 家 累计达 829 家 全年申 请专利 1 4 万件 约占武汉市 50 其中发明专利 7000 余件 同比增长 25 约占武汉市 60 企业主导制定国际标准 1 项 国家标准 10 项 行业标准 13 项 涌现出一大批自主创新成果 全 球最大容量的大数据光盘库 全球首台超重型高精度多功能复合数控机床 全球首创治疗心肌缺 血新药 中国首条汽车激光拼焊板全自动生产线 中国第一根中空带隙光子晶体光纤等 加速培育创新主体 2014 年示范区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 9855 户 同比增长 62 33 其中新 登记科技型企业 4293 户

14、截至 2014 年底 示范区注册企业达到 2 6 万家 瞪羚企业 实现跨越 式增长 从 2011 年 30 家增长到 2014 年 206 家 企业收入平均增速超过 40 其中有 6 家进入 2014 德勤 中国高成长 50 强 创新要素加速聚集 加快 3551 光谷人才计划 实施 目前 东湖示范区已累计投入资金 10 亿元 聚集了 2000 多个海内外人才团队 3 5 万多名高层次人才 30 多万名专业技术人才 其中 国家 230 人 湖北省 百人计划 102 人 3551 光谷人才计划 772 人 外籍 3551 光谷人才 220 名 开展国家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 东湖示范区股权投资及管理机

15、构从 2010 年的 30 多家增加到现在的 296 家 16 家商业银行在东湖设立科技支行 示范区获批以来累计向中小 型科技企业提供超过 500 亿元的信贷支持 2014 年东湖示范区新增上市公司 2 家 上市公司达到 34 家 约占全省 1 3 武汉市 2 3 新三板 挂牌企业 48 家 武汉股权托管交易中心 四板 挂牌企业 355 家 加速发展特色产业 形成了以光电子信息为核心产业 生物 环保节能 高端装备制造为战 略产业 现代服务业为先导产业的 131 产业格局 加快推进华星光电第 6 代 LTPS 显示面板生 产线项目 华为全球最大的研发中心等 50 个重大产业化项目建设 加快推动

16、16 个国家级专业产 业化基地 目前 武汉国家生物产业基地综合实力全国排名第二 装备制造业突破千亿元大关 成为示范区第三个千亿产业 增强辐射带动能力 东湖示范区在武汉市重点推动 一区多园 和 大光谷 规划统筹工作 在湖北省建立了 23 个 园外园 加强与长沙 合肥 南昌等高新区之间孵化器建设与推动创业 的合作 与江苏淮安市签署合作协议 加强科技成果输出和产业分工协作 开展相关先行先试试点工作 一是股权激励 东湖示范区设立了股权激励代持专项资金 已 安排 8000 万元专项资金 已推动 50 家国有企业及校办企业 50 多家民营企业开展股权激励工作 180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报告2014 2014 CHIN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REPORT 试点 其中 国有控股或参股企业 35 家 校办企业 15 家 二是税收政策 2014 年 东湖示范 区享受职工教育经费税前扣除政策的高新技术企业 655 户 其中享受试点政策的高新技术企业 11 户 税前扣除额422 78万元 其中超过工资薪金总额2 5 的职工教育经费税前扣除额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