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壁画中飞天的艺术展现论文

上传人:yh****1 文档编号:128314715 上传时间:2020-04-20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7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敦煌壁画中飞天的艺术展现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敦煌壁画中飞天的艺术展现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敦煌壁画中飞天的艺术展现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敦煌壁画中飞天的艺术展现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敦煌壁画中飞天的艺术展现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敦煌壁画中飞天的艺术展现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敦煌壁画中飞天的艺术展现论文(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 敦煌壁画中飞天的艺术展现内容摘要: 敦煌壁画包括敦煌莫高窟、西千佛洞、安西榆林窟共有石窟552个,有历代壁画五万多平方米,是我国也是世界壁画最多的石窟群,内容非常丰富。 敦煌壁画是敦煌艺术的主要组成部分,规模巨大,技艺精湛。敦煌壁画的内容丰富多彩,它和别的宗教艺术一样,是描写神的形象、神的活动、神与神的关系、神与人的关系以寄托人们善良的愿望,安抚人们心灵的艺术。因此,壁画的风格,具有与世俗绘画不同的特征。但是,任何艺术都源于现实生活,任何艺术都有它的民族传统;因而它们的形式多出于共同的艺术语言和表现技巧,具有共同的民族风格。著名的敦煌壁画有九色鹿救人、释迦牟尼传记、萨锤那舍身饲虎等著名的

2、壁画故事。飞天是敦煌艺术的标志。敦煌地区约5OO多个石窟中,都绘有大量的飞天形象。飞天,是佛教中乾闼婆和紧那罗的化身。乾闼婆,意译为天歌神、紧那罗,意译为天乐神。原是古印度神话中的娱乐神和歌舞神,是一对夫妻,后被佛教吸收为天龙八部众神之一。乾闼婆的任务是在佛国里散发香气,为佛献花、供宝,栖身于花丛,飞翔于天宫。紧那罗的任务是在佛国里奏乐、歌舞,但不能飞翔于云霄。后来,乾闼婆和紧那罗相混合,男女不分,职能不分,合为一体,变为飞天。现在,把早期在天宫奏乐的叫“天宫伎乐”,把后来持乐器歌舞的称“飞天伎乐”。关键词:舞蹈 飞天 壁画第一:北魏时期飞天所画的范围已扩大到说法图中和佛龛内两侧。飞天形象虽然

3、还保留着西域飞天的特点,但已发生了变化,逐渐向敦煌飞天转变。如北魏226窟北壁后部说法图西侧上方的一身散花飞天,脸型由椭圆变为长条但丰满,鼻丰嘴小,五官匀称,身材修长,衣裙飘曳,横空飞翔,豪迈大方,势如飞鹤,鲜花飘香,姿势优美,动感特强。隋代飞天正处在融合、探索、创新时期。主要表现在体型不同,身材修长,比例适度,腰姿柔软,绰约多姿。脸型有的清秀,有的丰圆。服饰不同,有上身半裸的,有穿大袖长袍的,有穿短衬长袍的。飞态不同,有单飞的,有群飞的,有上飞的,下飞的,逆风飞的,顺风飞的如隋代大窟之一第427窟是画飞天最多的洞窟,计108身。飞天皆头戴宝冠,上体半裸,项饰璎珞,身披彩带,腰束长裙。虽然飞天

4、的肤色已经由红变黑,但形象清晰,有持花的、托花的、散花的,有手持箜篌、琵琶、横笛、竖琴等乐器的。姿态多样,绕窟飞翔,平静肃穆的洞窟似在卷涌飞腾!到了唐代,敦煌飞天已完成了中外吸收、融合的历程,完全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达到了艺术的顶峰。唐代洞窟的四壁画满了大型经变画。飞天不仅画在藻并、佛龛、四披上,大部分画在经变画中。佛陀在极乐世界正中说法,飞天飞绕在上空,有的脚踏彩云,徐徐降落;有的昂首挥臂,腾空而上;有的手捧鲜花,直冲云霄;有的手托花盘,横空飘游。那迎风摆动的衣裙,飘飘翻卷的彩带,使飞天飞得多么轻盈巧妙、潇洒自如、妩嵋动人。在唐代,还出现了不少双飞天。如第321窟西壁佛龛上层南侧的两身双飞天

5、,飞姿优美。这两身飞天的肤体虽然变成降黑色,但眉目轮廓及体形姿态线条十分清晰,身材修长,昂首挺胸,双腿上扬,双手散花,衣裙飘带随风舒展,由上而下,徐徐飘落,像两只在空中游大的双燕。在壁画中还有裸体飞天、童子飞天等。五代、宋以后的飞天,在造型动态上无所创新,逐步走向公式化。飞天的风格特点虽不同,但一代不如一代,逐渐失去了原有的艺术生命。敦煌地区石窟保存的从公元4世纪(十六国)到14世纪(元代)历时千余年的众多飞天形象,是民族艺术的瑰宝,是佛教艺术中璀璨夺目的一枝奇葩 第二:敦煌壁画的造型特色 敦煌壁画中有钟灵形象(佛、菩萨等)和俗人形象(供作人和故事画中的人物之分.这两类形象都来源于现实生活,但

6、又各具不同性质。从造型上说俗人形象富于生活气息,时代特点也表现得更鲜明;而神灵形象则变化较少,想象和夸张成分较多。从衣冠服饰上说,俗人多为中原汉装,神灵则多保持异国衣冠;晕染法也不一样,画俗人多采用中原晕染法,神灵则多为西域凹凸法。所有这些又都随着时代的不问而不断变化。 敦煌壁画继承了传统绘画的变形手法,巧妙地塑造了各种各样的人物、动物和植物形象。时代不同,审美观点不同,变形的程度和方法也不一样。早期变形程度较大,较多浪漫主义成分,形象的特征鲜明突出。隋唐以后,变形较少,立体感较强,写实性日益浓厚。 变形的方法大体有两种:一种是夸张变形一以人物原形进行合乎规律的变化,即拉长成加灾。如北魏晚期或

7、西魏时期的菩萨,大大增加了服、手指和颈项的长度,濒骨显露,用日之间的距离牧觅,嘴角上翘,形如花瓣;经过变形彻底成为风流潇洒的“秀骨治像”。金刚力士则多在横向夸张,加粗肢体,缩短脖项,头圆肚大,棱眉鼓眼,强调体魄的健硕和超人们力量。这两种人物形象都是夸张的结果。 第三:敦煌壁画的绘画分格较早之十六国和北魏各窟壁画(如275、254、257等窟)感情强烈外露、动态明显夸张的人物造型,以劲细线条勾勒并注重晕染的表现方法,以及用赭红色加散花图案装饰衬底的形式,都明显带有域外或新疆的绘画风格。 西魏(249窟、285窟等)在吸收传统形式并把更多的生活情节和形象融入佛教壁画创造中。通常这个时期的壁画为白粉

8、铺底,以遒劲潇洒的线描和明快的赋色进行绘制。整体上,看来传统画风在敦煌佛教艺术中已得到进一步发展。 北周(290、428、299等窟)通常为大型本生及佛法故事连环画,皆以白壁为底,用流畅的线描勾勒,造型简赅生动,色彩清淡雅丽,虽有的肌肤略作立体晕染,尚存西域绘画遗风,但整体而言,从形象到艺术风格已是汉族传统绘画面貌了。飞天的艺术特色也显的淋漓尽致,强烈的飘逸动态和生动的画面效果给人以视觉的冲击力。飞天壁画的风格从生硬死板的飞天形式逐渐向柔软飘逸的风格演变。早期的飞天艺术人的飞向动态是脚向上而逐渐由于佛教的影响,渐趋走向了飘逸的动态。第四:敦煌壁画的线条色彩线条和色彩作为我国传统绘画的艺术语言,

9、具有高度的概括力和表现力,能够以简练的笔墨,塑造出个性鲜明和内心复杂的人物形象。敦煌壁画全面地继承了这个传统,并适应创造新形象的需要而有所发展。壁画的起稿线豪放自由,粗壮有力。线条的表现形式也突出的展现了飞天壁画的重要特色,使飞天壁画栩栩如生。流动的线条,轻快的动态,沉稳的色彩,高度的概括了飞天女神的个性和复杂的内心世界。同时也传达了佛教的神秘和当时的传统色彩。第五:敦煌壁画受到外来的影响1借鉴外来人体解剖。如果把十六国时代的墓室画与同时期的敦煌壁画相比,可以发现:墓画人物多宽袍大袖,造型简略而对人体解剖不签注意,象征性装饰性的味道饺浓;敦煌壁画飞天人物多半裸或裸体,描写细致,人体比例和解刘较

10、淮确,因而真实感较强。同一时期,同为中国画家所作,为什么有这样大的差别呢?根本原因是中国绘画与以希腊罗马为中心的西方绘画,同于两个不同体系。中国以写意著称,西方以写实见长。 中阴绘画,以儒家礼教思想为基础,讲道德,尚伦理,穿深衣大袍,蔽体深远,笼形体于衣内,因而人物形象不见骨筋,不重立体感,着重表现“寓形寄意”的象征性的装饰美。魏晋十六国墓画即属于这一体系。 敦煌壁画直接受到龟兹壁画的内容、形式和表现手法的影响,而龟兹壁疏又直接传自于印度和阿富汗。印度、阿富汗的佛教艺术里则早已吸收了西方艺术的营养。印度民族能欧善陈,因此壁画中的人物,特别是菩萨,比例适度,解剖合理,姿态优美,手式纤巧,真实地表

11、现了人体美。这种写实手法,为敦烃画家所接受,大大地加强了壁画人物解剖的合理性,弥补了汉晋绘画之不足,促成了新的民族风格的成长。 2。吸收了西域晕染法。我国绘画起初不事晕染,战国时代开始在人物顶部饰以红点。两汉时代才在人物面部两颊晕染红色,以表现面部的色泽,虽然有一定的立体感,但不强。西域佛教壁画中的人物,均以朱红通身晕染,低处深而暗,高处浅而明,鼻梁涂以白粉,以尔隆起和明亮。这种传白印度的凹凸法,到了西域为之一变,出现了一面受光的晕染;到了敦煌又有所改进,并使之与民族传统的晕染相融合,逐步地创造了既表现人物面部色泽,又富有立体感的新的晕染法,至唐而达到极盛。正如画史上评吴道子的壁画时所说的“人

12、物有八面,生意活动”, “道子之画如塑然”。所以段成式赞叹吴道子的画是“风云将逗人,鬼神若脱壁。”这样的形象,在敦煌壁画里比比皆是。这种新的敦煌壁画泛指存在于敦煌石窟中的壁画。敦煌壁画的定形线是比较严谨的,早期的铁线描,秀劲流畅,用于表现潇洒清秀的人物,如西魏的诸天神灵和飞天,线描与形象的结合,堪称关五无暇。唐代流行兰叶描,中锋探写,圆润、丰满、汗厚,外柔而内刚。 第六:敦煌壁画中的飞天对我的影响 敦煌壁画中的飞天人物让我受到了很多启发,儿时的无知,而今了解了中国的文化和敦煌壁画的内容,才明白了飞天是如何从中国的古代演变而来的。小时候在电视剧中看的西游记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影响。为什么剧情中的神仙

13、能栩栩如生的飞上天空?到现在看了壁画中的飞天才明白了其中的道理,使我恍然大悟。原来由于中国的文化受到了西域佛教的影响而形成了自身的文化。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敦煌壁画给中国的传统文化绽放了光彩,引起了全中国乃至全世界的瞩目。敦煌壁画中飞天的颜色对我的影响。飞天的色彩已为中国的传统绘画叙写了丰富的艺术语言,高度的概括和表现了飞天壁画中人物的内心世界和婀娜多姿的动态。流动的线条,轻快的动态,沉稳的色彩,颜色的变化。高度的概括了飞天女神的个性和复杂的内心世界。同时也传达了佛教的神秘和当时的传统色彩。提高了我的审美趣味,丰富了我对颜色变化的认识,也让我从内心体会敦煌飞天人物的神秘,领悟了敦煌飞天人物的出

14、现以及形成对周边环境造成的影响。第七:敦煌艺术概论这门课程对我的意义敦煌艺术概论这门课程让我重新了解了敦煌,了解了历史,敦煌壁画的内容分富多彩,有别与其他的宗教艺术,充分描写神的形象,神的活动,神与神的关系,神与人的关系,寄托人们善良的愿望。安抚人们心灵的艺术。因此壁画的分格具有与世绘画不同的分格。了解了这门课程以后,我深刻感受到西方佛教传入中国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发生了很大程度的改变。人们善良的心,同化了周边地区,形成了一个共同的文化。传统文化以心向善,而今,发展为人道主义思想。例如:著名的敦煌壁画有九色鹿救人,释迦牟尼传记,萨锤那舍身饲虎等著名的壁画故事。飞天的形象也让我想起了在少年时代看过的以神仙故事为题材的电视剧。例如:以嫦娥奔月为主的电视剧七仙女,还有著名的神话电视剧宝莲灯以及具有神化色彩的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都给我流下了很深刻的影响。西 北 师 范 大 学敦 煌 艺 术 概 论期末论文 题目:敦煌壁画飞天的艺术展现 学院:美术学院年级:2006级学号:200653020223班级:国画1班姓名:赵丽媛word范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设计及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