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辨证法课后题 答案

上传人:f****u 文档编号:128308377 上传时间:2020-04-20 格式:PDF 页数:17 大小:176.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然辨证法课后题 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自然辨证法课后题 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自然辨证法课后题 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自然辨证法课后题 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自然辨证法课后题 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自然辨证法课后题 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然辨证法课后题 答案(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1 1 如何理解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 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和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如何理解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 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和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的辩证关系 的辩证关系 1 古代朴素自然观以直观性 思辩证和猜测性的方式从整体上把握认识自然 界的本原和发展 但缺乏系统的 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依据 尤其是将非物质性 的东西当作先于物质世界的独立存在 并认为物质世界是它的派生物 为唯心主 义的产生提供了借口 最终导致人类认识的分化 2 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核心是自然界绝对不变 虽然在实证科学的基础上 继承和坚持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思想 但是不懂得一般与个别 运动和静止等 的辩证关系

2、 以一种片面的 孤立的和静止的方法观察自然界 即不懂得自然界 的辩证法 自然不能把唯物主义坚持到底 3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克服了以往哲学自然观的缺陷 坚持了物质世界的客 观实在性的唯物主义一元论原则 突出了物质世界的整体性和矛盾性 提示了物 质世界的普遍联系 强调了人类起源于自然界 依赖于自然并在把握自然界发展 规律的基础上能够能动地和改造自然 强调了人与自然界的和谐统一 2 2 如何认识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方法论意义 如何认识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方法论意义 1 它为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形成奠定了唯物主义思想基础 它强调自然界存 在的客观性 物质性和发展的规律性 冲破了中世纪神学自然观的羁绊 传

3、承了 古代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传统 2 它为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形成提供了方法论前提 它培植了求实和崇尚理 性的科学精神 它促进对自然界的认识从注重神学教义到注重经验事实 从注重 思辨和想象到注重观察 实验和数学推理 从注重把宗教作为判定认识标准到注 重把实践作为判定认识标准的转变 它强调通过观察 实验和分析等科学方法分 门别类地研究自然界 3 3 如何把握系统自然观 人工自然观和生态自然观对认识人与自然辩证关系的如何把握系统自然观 人工自然观和生态自然观对认识人与自然辩证关系的 意义和作用 意义和作用 系统自然观 人工自然观和生态自然观之间的关系 第一 它们都围绕人与自然界关系的主题 丰富和发展了

4、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的本体论 认识论和方法论 它们都坚持人类与自然界 人工自然界和天然自然 界 人与生态系统的辩证统一 都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奠定了理论 基础 第二 它们在研究人与自然界的关系方面各有其侧重点 系统自然观为正确 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提供了新的思维方式 人工自然观突出并反思了人的 主体性和创造性 生态自然观站在人类文明的立场 强调了人与自然界的协调和 发展 第三 它们在研究人与自然界的关系方面相互关联 系统自然观通过系统思 维方式 为人工自然观和生态自然观提供了方法论基础 人工自然观通过突出人 的主体性和实践性 为系统自然观和生态自然观提供了认识论前提 生态自然观 通

5、过强调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性 协调性关系 为系统自然观和人工自然观指明了 发展方向和目标 4 4 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形成和发展的价值和意义 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形成和发展的价值和意义 系统自然观 1 它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中的物质观 运动观和时空观 2 它 实现了从认识存在到认识演化 从认识确定性到认识随机性 从认识简单性到认 识复杂性 从认识线性到认识非线性的转变 促进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在认识论 方面的发展 3 它注重研究自然界系统的非稳定性 无序性 多样性 非平衡 性和非线性作用等问题 提供了研究自然界系统的性质 结构和功能及其演化方 式和机制的一种新的系统思维方式 推动了马

6、克思主义自然观在方法论方面的发 展 4 它重视系统演化中实践的作用 从而建立起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认识论 和方法论与历史观和价值观的联系 人工自然观 1 它研究人类改造自然的实践活动 关注最能体现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创 造领域 超越了以往认识狭义天然自然的范围 拓展了天然自然观的研究领域 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2 它在人与自然界的关系上 克服了近代唯 物主义的经验论自然观和唯心主义的思辨论自然观的固有缺陷 实现了唯物论和 辩证法 受动性和能动性 自然史和人类史的辩证统一 使得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成为能动的 实践的自然观和既反映天然自然界又反思人工自然界的科学的自然 观 3 它不仅突出人的主

7、体性和创造性 还强调人工自然界和天然自然界的和谐 共存 并主张尊重自然和社会规律的理性原则和客观方法 突出了马克思主义自 然观的革命性 科学性特征 生态自然观 1 它倡导系统思维方式 发挥人的主体创造性 强化人与自然界协调发展的 生态意识 促进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在认识人类与生态系统关系方面的发展 2 它促使人们重新审视和辩证理解 人类中心主义 自然观 正确认识人类与生态 系统的关系 人类在实施和实现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成为实现可持续发 展和建设生态文明的理论基础 5 5 如何认识中国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如何认识中国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

8、社会主义道路上 研究和贯彻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有助于 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为切实开拓人与自然和谐的新型文明道路 贯彻落 实科学发展观 实现生产发展 生活富裕 生态良好的和谐社会提供了理论价值 和实践指导 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一是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理论价值 马克思 恩格斯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 想为我们正确认识和处理人类社会与自然的关系 解决当今生态问题 建设生态 文明提供了重要的思想依据 同时 为我们认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规律 解决当今环境问题 构建当代生态文明提供了方法和途径 二是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实践价值 首先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为当代物质文 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文化环境 马克

9、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 要求我们 在物质文明建设方面 要坚持可持续发展 强调经济建设与人口 资 源 环境的协调发展 在文化建设方面 要着眼于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提高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质量 其次 马克思在处理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关系问 题时的基本结论 是我们克服全球性生态危机的行动指南 众所周知 随着全球 化运动的蓬勃发展 生态被破坏 环境被严重污染 生态安全受到严重威胁 人 类社会正面临着严峻的生态危机 甚至是生存危机 因此 马克思提倡的尊重自 然 关注自然的存在价值 摆正人类自己在自然界中的位置的思想为解决生态问 题提供了宝贵的行动指南 第二章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 1 1 如何理

10、解 如何理解 1818 1919 世纪科学技术发展与马克思 恩格斯科学技术思想产生的世纪科学技术发展与马克思 恩格斯科学技术思想产生的 关系 关系 18 19 世纪 天文学 地学 物理学 化学 解剖学 生物学等都有了长 足的发展 特别是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 细胞学说和生物进化论三大发现 使自 然科学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时期 两次科技革命使人类进入了工业文明时代 马 克思 恩格斯在总结和概括 19 世纪科学技术成果的基础上 形成了以辩证唯物 主义为理论基础的科学技术思想 2 2 怎样认识马克思 恩格斯的科学技术思想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重要地怎样认识马克思 恩格斯的科学技术思想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

11、中的重要地 位 位 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是基于马克思 恩格斯的科学技术思想 对科学技术 及其发展规律的概括和总结 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的本体论和认识论 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出发 在总体上把握马克思 恩 格斯的科学技术思想 马克思主义认为科学是一般生产力 技术是现实生产力 科学是认识世界 技术是改造世界 现代科学和技术形成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体 系结构 3 3 在科学的本质问题上马克思主义和非马克思主义有哪些不同观点 在科学的本质问题上马克思主义和非马克思主义有哪些不同观点 1 马克思主义关于技术本质特征的分析 马克思主义认为技术在本质上体现了 人对自然的实践关系 技术是人的

12、 本质力量的对象化 第一 劳动资料延长了人的自然的肢体 第二 工艺学在本质上揭示出人对自然的能动关系 第三 技术的发展引 起生产关系的变革 2 非马克思主义对技术本质特征的研究 欧美技术哲学存在工程学的和人文主义的两种技术研究路向 日本的技术论 在技术的本质问题上形成了 方法技能说 劳动手段说 知识应用说 等观 点 这些观点各有特色 但大都表现出对技术理解的单一性 我们需要用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进行分析评价 马克思主义认为 技术是 人类为满足自身的需要 在实践活动中根据实践经验或科学原理所创造发明的各 种手段和方式方法的总和 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技术活动 狭义的技术是 指人类在利用自然 改

13、造自然的劳动过程中所掌握的方法和手段 广义的技术是 指人类改造自然 改造社会和改造人类自身的方法和手段 二是技术成果 包括 技术理论 技能技巧 技术工艺与技术产品 物质设备 技术在本质上体现了人对自然的实践关系 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展现 属于直 接生产力 是自然性和社会性 物质性和精神性 中立性与价值性 主体性和客 体性 跃迁性和累积性的统一 第三章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方法论 1 1 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方法论与科学研究中的具体方法的关系 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方法论与科学研究中的具体方法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技术方法论是以辩证唯物主义立场 观点为基础 吸取具 体科学技术研究中的基本方法

14、 并对其进行概括和升华的方法论 科学技术研究 离不开辩证思维 分析与综合 归纳与演绎 从抽象到具体 历史与逻辑的统一 这些辩证思维的形式体现和贯彻在科学家 工程师的具体科 学技术研究中 自觉地认识和提升这些辩证思维的形式 对于树立马克思主义科 学技术观 深入研究科学技术 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重要的意义 2 2 如何理解辨证思维渗透在科学研究的全部过程中 如何理解辨证思维渗透在科学研究的全部过程中 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方法论的核心就是辩证思维 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方法 论的基本原则就是把辩证法贯彻到科学技术研究中 以对立统一 质量互变和否 定之否定的辩证思想渗透到具体的科学技术研究中 把握具体科学技术

15、研究的过 程 恩格斯说 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 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 现代科学研究高度分化和高度综合相统一的时代特征 使辩证思维与科学研究的 相互依赖性更加密切 一方面 辩证思维方法是现代科学思维方法的方法论前提 首先 辩证思维的基本精神渗透在现代科学研究方法之中 广泛作用于现代科学 研究 以致离开辩证思维方法 科学研究就寸步难行 其次 辩证思维方法不仅 是实现经验知识向科学理论转化的必要工具 而且已成为沟通跨学科研究的必要 桥梁 再次 辩证思维方法为科学创新提供了理论支撑和动力 推动科研工作者 以动态和发展的眼光去解决科学认识活动中的新问题 不断开拓创新 另一方面 现代科学研究方法

16、及其成果丰富和深化了辩证思维方法 从各个方面充实了辩证 思维中的世界图景 现代科学思维以其特有的方式证实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哲学 辩证思维的观点 并进一步促使辩证思维方法具体化 精确化 当代科学技术的 突飞猛进 使哲学思维和科学思维的相互结合日益重要 我们要在马克思主义哲 学的指导下 把辩证思维方法与现代科学思维方法有机地统一起来 更加自觉地 运用辩证思维方法指导科学研究 3 3 如何把握创造性思维特性 如何把握创造性思维特性 创造是科学研究和技术发明最重要的特性之一 创造性思维不是在所有辩证 思维和科学研究方法之外的独立的一种思维形式或方法 是能够提出创见的思 维 与一般性思维相比 是在思维特征方面不刻板 组合各种思维 灵活调用思 维的特性 创造性思维的特点是思维方向的求异性 思维结构的灵活性 思维进程的飞 跃性 思维效果的整体性 思维表达的新颖性等 创造性思维特别注重逻辑思维与非逻辑思维的统一 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的 辩证统一 4 4 数学方法的运用对于科学研究是否有创造性的作用 数学方法的运用对于科学研究是否有创造性的作用 恩格斯指出 数学 辩证的辅助工具和表现形式 数学方法是一种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