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8.24结构设计统一技术措施---控制参数资料

上传人:f****u 文档编号:128307441 上传时间:2020-04-20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236.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5.08.24结构设计统一技术措施---控制参数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15.08.24结构设计统一技术措施---控制参数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15.08.24结构设计统一技术措施---控制参数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5.08.24结构设计统一技术措施---控制参数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5.08.24结构设计统一技术措施---控制参数资料(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TYDI 1 结构计算 输入参数 1 采用盈建科建筑结构设计软件 版本 1 6 2 2 计算 2 整体计算主要参数 1 采用盈建科建筑结构设计软件 版本 1 6 2 2 计算 2 整体计算主要参数 结构总体信息 结构体系 剪力墙结构 独立网点 地库框架结构 结构材料信息 钢筋混凝土 结构所在地区 全国 地下室层数 按实际 嵌固端所在层号 层顶嵌固 按实际 如嵌固端在基础顶则输入 0 以此类推 与基础相连构件最大底标高 m 按实际 裙房层数 按实际 转换层所在层号 按实际 加强层所在层号 按实际 底框层数 0 竖向荷载计算信息 施工模拟三 风荷载计算信息 一般计算方式 地震力计算信息 计算水平地

2、震作用 是否计算吊车荷载 否 是否计算人防荷载 否 是否考虑预应力等效荷载工况 否 是否生成绘等值线用数据 否 是否计算温度荷载 按实际 竖向荷载砼墙轴向刚度考虑徐变收缩影响 按实际 是否生成传给基础的刚度 是 凝固局部楼层刚度时考虑的底部层数 0 表示全部楼层 5 施工模拟加载层步长 1 计算控制信息 水平力与整体坐标夹角 0 00 梁刚度放大系数按 2010 混凝土规范 取值 是 中梁刚度放大系数上限 2 00 连梁刚度折减系数 地震 0 70 连梁刚度折减系数 风 1 00 连梁按墙元计算控制跨高比 5 00 连梁材料强度默认同墙 是 墙元细分最大控制长度 m 1 00 板元细分最大控制

3、长度 m 1 00 短墙肢自动加密 是 弹性板荷载计算方式 平面导荷 膜单元类型 经典膜元 QA4 是否考虑 P Delt 效应 否 考虑梁端刚域 是 考虑柱端刚域 否 是否输出节点位移 否 墙梁跨中节点作为刚性楼板从节点 是 结构计算时考虑楼梯刚度 否 独立网点选是 梁与弹性板变形协调 否 有限元计算选是 弹性板与梁协调时考虑梁向下相对偏移 按实际 梁墙自重扣除与柱重叠部分 是 楼板自重扣除与梁墙重叠部分 是 刚性楼板假定 整体指标计算采用强刚 其它计算非强刚 地下室楼板强制采用刚性楼板假定 是 嵌固端位于正负零以下或有限元计算时选否 是否自动划分多塔 否 计算现浇空心板 否 增加计算连梁刚

4、度不折减模型下的地震位移 是 地震内力按全楼弹性板 6 计算 否 使用指定风荷载数据 否 风荷载信息 执行规范 GB50009 2012 地面粗糙程度 C 修正后的基本风压 kN m2 0 40 结构 X 向基本周期 秒 根据计算结果回代 结构 Y 向基本周期 秒 根据计算结果回代 风荷载计算用阻尼比 0 050 承载力设计时的风荷载效应放大系数 1 0 高度大于 60 米时为 1 1 考虑顺风向风振 是 多方向风角度 舒适度验算用基本风压 kN m2 0 30 舒适度验算用阻尼比 0 020 水平风荷载体型分段数 按实际 分段号最高层号挡风系数迎风面系数背风面系数侧风面系数 1按实际1 00

5、0 000 000 00 2按实际1 000 80 0 55 0 70 150 180 户型 1 35 110 120 户型 1 4 0 8 0 6 150 180 户型 1 35 110 120 户型 1 4 0 8 0 6 自动计算结构宽深 是 考虑横向风振 否 考虑扭转风振 否 地震信息 设计地震分组 三 地震烈度 7 0 1g 场地类别 特征周期 0 45 阻尼比确定方法 全楼统一 结构的阻尼比 0 050 周期折减系数 0 90 剪力墙结构 0 70 框架结构 特征值分析类型 WYD RITZ TYDI 2 振型数确定方式 程序自动计算 自动计算振型数时 振型参与质量系数需达到总质量

6、的百分比 95 自动计算振型数时 是否指定最多振型数量 否 自动计算振型数时 最多振型数量 27 按主振型确定地震内力符号 否 框架的抗震等级 按实际 钢框架的抗震等级 按实际 剪力墙的抗震等级 按实际 抗震构造措施的抗震等级 不改变 框支剪力墙结构底部加强区剪力墙抗震等级自动提高一级 是 地下一层以下抗震构造措施抗震等级逐层降级及抗震措施 4 级 是 是否考虑偶然偏心 是 X 向偶然偏心值 0 05 Y 向偶然偏心值 0 05 偶然偏心计算方法 等效扭矩法 传统法 是否考虑双向地震扭转效应 是 对于位移比小于 1 2 的楼座 此选项为 否 自动计算最不利地震方向的作用 是 斜交抗侧力构件方向

7、的附加地震数 按实际 有斜向墙肢或斜向抗侧力构件时必须考虑 活荷重力荷载代表值组合系数 0 50 使用自定义地震影响系数曲线 否 多遇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 0 080 罕遇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 0 500 地震作用放大方法 全楼统一 全楼地震力放大系数 1 00 减震隔震附加阻尼比算法 强制解耦 最大附加阻尼比 0 25 地震计算时不考虑地下室以下的结构质量 否 性能设计信息 是否考虑性能设计 否 设计信息 是否按抗震规范 5 2 5 调整楼层地震力 是 是否扭转效应明显 否 第一平动周期方向动位移比例 0 1 0 50 第二平动周期方向动位移比例 0 1 0 50 梁端弯矩调幅系数 0 85 框

8、架梁调幅后不小于简支梁跨中弯矩的倍数 0 50 非框架梁调幅后不小于简支梁跨中弯矩的倍数 0 33 梁扭矩折减系数 0 40 九度结构及一级框架梁柱超配筋系数 1 15 按层刚度比判断薄弱层方法 高规和抗规从严 底部嵌固楼层刚度比执行 高规 3 5 2 2 是 自动对层间受剪承载力突变形成的薄弱层放大调整 是 自动根据层间受剪承载力比值调整配筋 是 是否转换层指定为薄弱层 是 薄弱层地震内力放大系数 1 25 强制指定的薄弱层层号 0 与柱相连的框架梁端 M V 不调整 否 0 2V0 调整分段数 0 分段号起始层号终止层号 0 2V0 调整时楼层剪力最小倍数 0 20 0 2V0 调整时各层

9、框架剪力最大值的倍数 1 50 0 2V0 调整上限 2 00 框支柱调整上限 5 00 支撑按柱设计临界角 20 按竖向构件内力统计层地震剪力 否 活荷载信息 柱 墙活荷载是否折减 是 计算截面以上层数折减系数 11 00 2 30 85 4 50 70 6 80 65 9 200 60 20 层以上0 55 考虑活荷不利布置的最高层号 网点屋面考虑活荷不利布置的最高层号 网点屋面 梁活荷载内力放大系数 1 00 楼面梁活荷载折减 折减 设计楼面梁 住宅标准层按 荷载 5 1 2 1 1 条 网点层按 荷载 5 1 2 1 2 条 地库顶板取 0 80 设计墙 柱 基础 住宅标准层按 荷载

10、5 1 2 2 1 条 网点层按 荷载 5 1 2 1 2 条 构件设计信息 柱配筋计算原则 单偏压 角柱双偏压复核 连梁按对称配筋设计 是 抗震设计的框架梁端配筋考虑受压钢筋 是 矩形混凝土梁按 T 形梁配筋 是 边梁除外 按简化方法计算柱剪跨比 Hn 2h0 是 墙柱配筋设计考虑端柱 是 墙柱配筋设计考虑翼缘墙 是 与剪力墙面外相连的梁按框架梁设计 是 验算一级抗震墙施工缝 是 梁压弯设计控制轴压比 0 40 梁端配筋内力取值位置 0 节点 1 支座边 1 00梁端配筋内力取值位置 0 节点 1 支座边 1 00 钢构件截面净毛面积比 0 85 X 向钢柱计算长度是否按有侧移计算 是 TY

11、DI 3 Y 向钢柱计算长度是否按有侧移计算 是 按 钢规 5 3 3 2 自动判断强弱支撑 否 框架柱的轴压比限值按框架结构采用 否 梁保护层厚度 mm 20 柱保护层厚度 mm 20 型钢混凝土构件设计依据 型钢规程 JGJ138 2001 剪力墙构造边缘构件的设计执行高规 7 2 16 4 否 底部加强区全部设为约束边缘构件 否 面外梁下生成暗柱边缘构件 是 约束边缘构件阴影区长度取 Lc 否 边缘构件合并距离 mm 300 短肢边缘构件合并距离 mm 600 边缘构件尺寸取整模数 mm 50 构造边缘构件尺寸设计依据 高规 JGJ3 2010 第 7 2 16 条 包络设计 是否分塔与

12、整体分别计算 并取大 否 自动取框架和框架 抗震墙模型计算大值 否 是否与其它模型进行包络取大 否 鉴定加固 是否鉴定加固 否 材料信息 混凝土容重 kN m3 26 00 砌体容重 kN m3 22 00 钢材容重 kN m3 78 00 轻骨料混凝土容重 kN m3 18 50 轻骨料混凝土密度等级 1800 梁箍筋间距 mm 100 柱箍筋间距 mm 100 墙水平分布筋最大间距 mm 100 墙竖向分布筋最小配筋率 0 25 结构底部单独指定墙竖向分布筋配筋率的层号 0 结构底部 NSW 层的墙竖向分布配筋率 0 60 钢筋强度 HPB300 钢筋强度设计值 N mm2 270 HRB

13、335 钢筋强度设计值 N mm2 300 HRB400 钢筋强度设计值 N mm2 360 地下室信息 土的水平抗力系数的比例系数 MN m4 10 00 扣除地面以下几层回填土约束 按实际 回填土容重 kN m3 18 00 回填土侧压力系数 0 50 室外地平标高 m 按实际 地下水位标高 m 按实际 室外地面附加荷载 kN m2 10 00 荷载组合 结构重要性系数 1 00 恒载分项系数 1 20 活载分项系数 1 40 活荷载组合值系数 0 70 活荷载频遇值系数 0 60 活荷载准永久值系数 0 50 考虑结构设计使用年限的活荷载调整系数 1 00 风荷载分项系数 1 40 风荷

14、载组合值系数 0 60 风荷载频遇值系数 0 40 风荷载是否参与地震组合 是 60 米选否 水平地震力分项系数 1 30 3 结构计算控制要求 3 结构计算控制要求 1 位移比 位移比 在考虑偶然偏心影响的规定水平地震力作用下 A 级高度建筑最大层间位移与平均层间位移的比值不宜 大于 1 2 不应大于 1 5 B 级高度建筑及 高规 第 10 章所指复杂高层最大层间位移与平均层间位移 的比值不宜大于 1 2 不应大于 1 4 高规 3 4 5 条 2 位移角 位移角 最大层间位移角 不考虑偶然偏心影响 应满足高规 3 7 3 条 3 周期比 周期比 扭转周期和平动周期比 Tt T1 不应大于

15、 0 9 B 级高度高层建筑及复杂高层不应大于 0 85 高规 3 4 5 条 4 楼层侧向刚度 楼层侧向刚度 对框架结构 楼层侧向刚度不宜小于相邻上部楼层侧向刚度的 70 不宜小于相邻上部三层楼层侧向刚 度的 80 对剪力墙结构 楼层侧向刚度不宜小于相邻上部楼层侧向刚度的 90 当本层层高大于相邻上层层高的 1 5 倍时 该比值不宜小于 1 1 对结构底部嵌固层 该比值不宜小于 1 5 高规 3 5 2 条 5 受剪承载力 受剪承载力 楼层层间抗侧力结构的受剪承载力不宜小于其上一层受剪承载力的 80 高规 3 5 3 条 6 嵌固刚度比 嵌固刚度比 高层建筑结构整体计算中 当地下室顶板作为上部结构嵌固部位时 地下一层与首层侧向刚度比不宜小 于 2 剪切刚度比 按 1 5 倍控制按 1 5 倍控制 高规 5 3 7 条 7 剪重比 剪重比 楼层最小地震剪力系数不小于 0 016 高规 4 3 12 条 抗规 5 2 5 条 8 整体稳定性整体稳定性 重力二阶效应及结构稳定 高规 5 4 章节 9 转换层侧向刚度比 转换层侧向刚度比 要满足高规 10 2 3 条 附录 E 10 墙柱轴压比 墙柱轴压比 满足规范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