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年基本口粮田建设项目实施方案

上传人:549925****qq.com 文档编号:128306798 上传时间:2020-04-20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8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疆年基本口粮田建设项目实施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新疆年基本口粮田建设项目实施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新疆年基本口粮田建设项目实施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新疆年基本口粮田建设项目实施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新疆年基本口粮田建设项目实施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疆年基本口粮田建设项目实施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疆年基本口粮田建设项目实施方案(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附件1:新疆2010年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资金基本口粮田建设项目实施方案二一年八月新疆2010年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资金基本口粮田建设项目实施方案依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规划(2008-2015年)和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农业部、国家林业局、水利部五部委有关文件规定,结合我区实际及国家下达的2010年度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任务计划和投资额度,为实施好本年度项目,特制定本方案。一、基本情况粮食是人们生存的根基,耕地是粮食生长的根基。切实加强基本口粮田建设,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物质基础,也是促进退耕农户实现粮食基本自给,解决退耕农户长远生计,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的关键。新疆属干旱半干旱区

2、,生态环境脆弱,耕地土壤整体质量不高,中低产田所占比重大。特别在退耕还林区,高寒地区、边境县、少数民族集聚区和经济条件较差的地区所涉及的农户达到退耕总人数的60%以上,有28.3%的退耕农民存在缺粮问题,而在退耕还林区现有的基本口粮田中,中低产基本口粮田所占比例大,产量较低,是造成退耕农户口粮缺口的主要原因。因此,需要进一步加大基本口粮田建设力度,使全区现有基本口粮田中中低产口粮田转变为高产稳产基本口粮田,促进退耕还林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及资源的有效利用,确保退耕还林区退耕农户的口粮安全。为此,国务院决定完善退耕还林政策,继续对退耕农户给予适当补助,以巩固退耕还林成果、解决退耕农户生活困难

3、和长远生计问题。2008年,自治区人民政府组织相关单位完成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规划(2008-2015年),经国家评审通过,开始实施,同年项目正式启动。该规划建设期8年,涉及新疆的13个地、州、市,83个县市,795个乡镇,5834个行政村,34.16万农户、150.35万人。其中基本口粮田建设规模246.8万亩,解决缺粮人口425542人,使150万退耕农户直接受益。农村能源建设规模230063户(其中户用沼气169933户、省柴灶31942户、太阳灶28188户),使115万退耕农户直接受益。规划总投资282837万元,其中基本口粮田123399万元,。2008年、200

4、9年国家下达建设规模56.67万亩,涉及65个县(市)。项目总投资28099万元,中央投资22668万元(其中:中央财政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资金19668万元,中央预算内口粮田专项资金3000万元)。在国家下达两年度的建设任务全部完成后,有17个县(市)完成规划建设任务。全区将建成稳产高产基本口粮田56.67万亩,解决退耕还林区80441个退耕人口的缺粮问题,使30余万退耕农民直接受益。目前,2008年项目县(市)已基本完成了田间工程建设任务。二、建设思路、原则(一)建设思路基本口粮田建设项目在建设内容上,坚持因地制宜,突出重点,远近结合,综合整治的原则,立足退耕后农户现有的口粮田,配套完善田

5、路渠网,培肥地力,加强监控。通过建设,合理配置土肥水资源,在不增加灌溉用水的基础上,通过提高水肥利用率,将中低产基本口粮田建设成为高产稳产基本口粮田。在区域布局上,结合退耕户中缺粮人口分布情况,以退耕还林村为基本单元,规划各项建设内容,落实基本口粮田建设规模,非退耕还林村不能纳入建设范围。本年度建设任务完成后,项目区退耕农户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得到改善,退耕农户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切实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促进退耕还林地区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二)建设原则1.坚持因地制宜,稳步推进的原则。依据规划,结合新疆退耕还林区各区域基本口粮田土壤类型多样、障碍因子复杂、南北耕作制度不同等特点,合理布局,突出重点

6、,综合整治,稳步推进。2.坚持以人为本,体现退耕农户意愿的原则。要切实维护退耕农户在项目实施中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实行项目公示制度,确保农民满意。3.坚持国家支持与退耕农户自力更生相结合的原则。在国家帮助下,积极动员退耕农户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主动参与基本口粮田建设,增加其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能力。4.坚持利用现有基础,集中建设的原则。项目区应选择水土资源、地形等自然条件适合的连片地块集中建设,整村、整乡推进。在建设内容上,立足现有的基本口粮田,通过完善口粮田基础设施、土壤改良与地力培肥、粮田质量监控信息管理等综合措施,促进基本口粮田内在质量的有效提升,使中低产基本口粮田转变为高产稳产基

7、本口粮田,发挥国家投资整体效益。5.坚持工程建设与技术措施并重的原则。项目建设要充分体现综合措施的集成与创新。工程与技术是基本口粮田建设的两个重要措施。工程建设重点在于改善田间基础条件,技术手段重点在于培肥地力。在建设中,既要重视相关基础设施的建设,又不能忽视技术手段的推广运用。三、目标任务(一)建设目标在项目建设中,以退耕还林村为基本单元,以提高基本口粮田耕地质量,确保退耕农户口粮田安全为目标,以改善基本口粮田农业生产条件的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完善口粮田田路渠网,采取培肥改良措施,实施中低产田改造,建设高标准基本口粮田,极干旱区域人均高产稳产田面积由0.65亩提高到0.79亩、干旱区人均高产

8、稳产田面积由1.9亩提高到2.22亩、半干旱区人均高产稳产田面积由1.43亩提高到1.72亩;基本口粮田土壤基础地力提高一个等级;肥料利用率提高5个百分点、灌溉水利用率提高3个百分点;粮食平均单产提高50公斤;解决项目区退耕农户口粮田不足和缺粮问题。(二)建设任务本年度全区建设基本口粮田规模24.585万亩,建设地点为于田县、策勒县、皮山县、墨玉县、和田市、喀什市、叶城县、莎车县、乌恰县、阿合奇县、乌什县、阿克苏市、沙雅县、新和县、拜城县、轮台县、和静县、尉犁县、玛纳斯县、吉木萨尔县、奇台县、额敏县、乌苏市、富蕴县、精河县、尼勒克县、察布查尔县、昭苏县、伊宁市等29个县(市)(见附表1)。1.

9、田间基本建设。渠道防渗928公里、田间桥涵闸983个、喷灌1.1万亩、土壤改造492万方、田间道路25万平方米。2.培肥地力建设。增施有机肥36万吨、秸秆还田5万吨、测土配方施肥25万亩、间作套种绿肥3万亩。3.粮田质量管理。技术培训4.9万人次、动态监测点建设46个。四、建设内容和布局(一)建设内容项目建设应坚持工程措施与技术措施并重的原则,以改善基本口粮田农业生产条件的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通过完善具备条件需要建设的基本口粮田基础设施,培育基础地力,加强监控。并通过基本口粮田建设和配套集成技术普及的应用,使退耕还林区达到人均不低于2亩高产稳产口粮田。1.基本口粮田基础设施建设。重点进行口粮田

10、渠道防渗、田间桥涵闸、粮田道路、土地平整、田间灌排设施等的标准化建设,形成具有抗旱防涝、保护生态、提高效率、高产稳产的基本口粮田。2.土壤改良与地力培肥。项目建设区贯彻“用养结合”的方针,全面实施“增”(增施有机肥)、“提”(提高水分和养分利用率)、“改”(改良土壤)、“防”(防止土壤退化)、“轮”(轮作倒茬)等主导措施,重点推广有机培肥、测土配方施肥、秸秆还田及合理轮作等主导技术。3.口粮田质量监控与信息管理。每个项目县(市)根据建设规模,以5000亩为一个单元(不同的地块按具体情况定),建立一个耕地养分、墒情动态监测点。通过监测点的建立,广泛吸收应用现代农业技术和信息技术成果,对基本口粮田

11、开展长期定位监测与评价,科学维护,保证其发挥长远的效益。(二)建设布局在充分考虑新疆农业、气候、土壤利用等综合因素的基础上,结合各地退耕还林地区的实际情况,将本年度基本口粮田建设规模24.585万亩,划分为极干旱、干旱、半干旱三个类型区。其中,极干旱区158271亩;干旱区49117亩;半干旱区38462亩。项目建设以退耕还林村为基本单元,落实建设任务。(见附表2)。1.极干旱区。该区域规划建设面积1838739亩,已完成建设面积309605亩,未建规模1529134亩。本年度该区域建设的基本口粮田面积为158271亩,占该区域未完成规划面积的10.35 %。项目建设涉及16个县(市)。该区域

12、高产稳产基本口粮田面积488326亩,人均高产稳产基本口粮田面积0.4亩,是自治区重点建设区域。主要土壤类型有灌漠土、灌淤土、棕漠土、潮土、水稻土、草甸土等。年降雨量小于90 mm,10的积温33404312,无霜期160-242天,蒸发量20254000mm,热量充足,日照时间长,适宜种植多种农作物。种植制度为一年两熟。存在的主要问题:生态环境脆弱,条田不规范,渠系、道路不配套,土地不平整,土壤盐渍化比较严重。总体建设方案:田间基础设施建设:条田面积100150亩集中建设,加强粮田基础设施建设,通过渠系防渗、田间桥涵闸、道路建设,灌排畅通。经过土壤改造,使田间土地平整达到不同灌溉方式的要求。

13、土壤改良与地力培肥:增施有机肥,每年亩均基施优质有机肥1500kg;秸秆还田,缺燃料地区3040%,不缺燃料地区大于50%(秸秆量或面积),连读23年;地膜覆盖;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按条田测定土壤养分,根据土壤养分含量和肥料养分贡献率及作物需肥规律、数量实施科学施肥;立体栽培(多熟制),此项技术已在和田、喀什地区推广,如小麦套种豌豆复播玉米模式、冬小麦套种花生复播红薯模式、小麦套种花生复播油葵模式等。盐渍化比较严重的土壤应在培肥土壤、精耕细作的基础上选择耐盐碱品种种植,有针对性地使用土壤改良剂,同时优化灌溉、配水、管理制度。口粮田质量监控与信息管理:根据不同的土壤类型,结合各项目区实际情况,建立

14、30个土壤动态监测点(建设面积小于10000亩的县建一个监测点,大于10000的县建两个监测点)。应用现代农业技术和信息技术成果,加强口粮田土壤墒情养分、盐分监测,动态掌握粮田土壤墒情变化和肥力变化,提高土壤肥力、墒情的动态监测预报预警能力和工作时效,为科学维护基本口粮田,保证其发挥长远的效益提供科学依据。极干旱区基本口粮田建设技术路线中低产田比例大、粮食产量低完善农田基础设施技术集成加强质量管理桥涵闸配套田间道路土壤改造测土配方施肥秸秆还田立体栽培技术建立30个监测点宣传培训土壤盐渍化比较严重培肥地力措施不到位粮田基础设施不完善中低产田改良挖掘生产潜力稳产高产渠道防渗其它节灌措施耐盐碱品种及

15、改良剂剂增施有机肥2.干旱区。该区域规划建设面积310348亩,已完成建设面积130749亩,未建规模179599亩。本年度该区域建设的基本口粮田面积为49117亩,占该区域未完成规划面积的27.35%,项目建设涉及7县(市)。该区域高产稳产基本口粮田面积165017亩,人均高产稳产基本口粮田面积1.1亩。主要土壤类型有灰漠土、灌淤土、棕钙土、潮土、水稻土等。年降雨量在90-220 mm,大于等于10的积温25003600,无霜期140220天,蒸发量20002300 mm,日照一般较充足,昼夜温差大。种植制度基本为一年一熟。存在的主要问题:条田不规范,渠系、桥涵闸等不配套,田间节灌措施落后,土地不平整。耕地中影响地力的主要因素为质地不良及漏肥漏水,沙漠边缘地带风蚀较为严重,有部分耕地土壤存在盐渍化的问题。总体建设方案:田间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口粮田建设以条田为单元,条田面积100200亩,渠道防渗、桥涵闸配套,灌排畅通;土地平整达到不同灌溉方式的要求。并依据当地实际,采取喷灌、小畦灌等先进的田间节水灌溉措施,提高水肥利用率。土壤改良与地力培肥:增施有机肥,每年亩均基施优质有机肥1500kg左右,秸秆还田大于50%(秸秆量或面积)连续34年;地膜覆盖;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按条田测定土壤养分,根据土壤养分含量和肥料养分贡献率及作物需肥规律、数量实施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公司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