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健康教育教案资料

上传人:f****u 文档编号:128302173 上传时间:2020-04-20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6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染病健康教育教案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传染病健康教育教案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传染病健康教育教案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传染病健康教育教案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传染病健康教育教案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传染病健康教育教案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染病健康教育教案资料(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传染病健康教育教案正确的洗手方法教学目的:让学生知道为了自己的身体健康,从小要养成勤洗手的习惯,并懂得正确的洗手方法。教学重点:从小养成勤洗手的良好习惯,懂得正确的洗手方法。教学难点:懂得正确的洗手方法。教学用具:媒体、挂图教学内容:一、为什么要洗手?手是人体的“外交器官”,人们的一切“外事活动”,它都一马当先,比如从事各种劳动、倒垃圾、刷痰盂、洗脚、穿鞋、搽大便等,都要用手来完成。因此,手就容易粘染上许多病原体微生物。科学家做过这样一个调查,一只没有洗过的手,至少含有4万40万个细菌。指甲缝里更是细菌和寄生虫卵藏身的好地方,一个指甲缝里可藏细菌38亿之多。另外有人做过一个试验,急性痢疾病人用

2、58层卫生纸,痢疾杆菌还能渗透到手上,痢疾杆菌在手上可存活3天。流感病毒可在潮湿温暖的手上存活7天。因此,手是很脏的。为了清除我们手上有害微生物,所以我们必须洗手。二、什么时候需要洗手?懂得洗手,也要懂得什么情况下该洗手,除了我们所熟知的“饭前便后”之外,还有很多情况是必须要洗手的:1.从医院出来医院是我们看病治病的地方,但也是一个细菌和病毒的“集散地”,医院的各个角落都存在着超乎我们想象的强大致病菌,而我们在医院时肯定会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各种微生物,所以去过医院之后一定要洗手。2.回家后进家门的第一件事就是洗手,否则外面的细菌一定会被你带回家,在楼梯的扶手、门把手、钥匙、电梯按钮上也都有数以

3、万计的细菌,你肯定不想自己的家也变成是公共场所吧!3.打喷嚏或咳嗽后打喷嚏和咳嗽时不可避免地会有无数细小的飞沫,从你的鼻子和嘴里“喷涌而出”,你也许会下意识地用手去捂,而打喷嚏或咳嗽则代表有呼吸道感染存在,所以你的手在这时就成了“接力”传染源。4.接触钱币之后所有人都知道钱很脏,没办法,那是要流通的,所以经过数不清多少双手才到了你的手里。但很多人在家里接触完钱之后,就会有侥幸的心理,就算是一个硬币也不行,哪怕你只是用指甲夹了它那么一下也不行。同学们,你们觉得还有什么时候要洗手呢?三、什么是六步洗手法?六步洗手法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能够有效清除手部细菌的洗手方法,它一共包含六个步骤,其中的揉搓

4、过程又包含六个小步骤,顾名思义,我们称其为“六步洗手法”。详细步骤如下:“一湿”:水龙头下把双手淋湿“二抹”:在手掌上涂抹肥皂或洗手液,均匀涂抹并搓出泡沫“三搓”:反复搓揉双手的每个部位如:手心、手背、腕部,指尖、指关节、指间隙等。具体又分为关键的六个小步骤(附图)“四冲”:在流动水下,将双手冲洗干净“五关”:关闭水龙头。如果水龙头不是感应式,可用干净纸巾包裹龙头并关闭,或用双手捧水冲洗龙头2-3次,然后关闭。“六擦”:用干净的个人专用毛巾或一次性纸巾擦干双手,也可用自动干手器把湿手烘干。 一般来说,如果严格按照六步洗手法,完成整个洗手过程(从湿手到擦干手)至少需要40秒的时间,其中揉搓至少需

5、要15秒的时间。 免疫接种教学目的:让学生了解预防接种的重要性,并知道预防接种后的注意事项。教学重点:正确对待预防接种。教学难点:知道按时打预防针是防止生病的好方法。教学用具:媒体、挂图教学内容:一、什么是预防接种?通俗的说,预防接种就是通过往人的身体中输入一定量的药品(疫苗),使得人体能够抵抗一些疾病的入侵,从而预防人得病的一种方法。二、预防接种的意义是什么?医学专家认为,注射疫苗是一种有效的、经济效益比高的防治疾病、促进健康的方法。所有国家的儿童都要进行常规免疫接种以预防主要的儿童时期疾病。疫苗不仅促进儿童健康,还有益于智力发育,为孩子的未来打下良好坚实的基础。疫苗不仅可以节省家庭的医疗费

6、用,减轻经济负担,对整个社会来说,还可节省不必要的医疗资源的浪费,用于其他疾病患者。三、疫苗有哪些分类?第一类疫苗,是指政府免费向公民提供,公民应当依照政府的规定受种的疫苗,包括:1.国家免疫规划确定的疫苗;2.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在执行国家免疫规划时增加的疫苗;3.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其卫生主管部门组织的应急接种或者群体性预防接种所使用的疫苗。目前在学校接种的第一类疫苗有乙肝疫苗、白破疫苗、麻疹疫苗和A+C流脑疫苗等。第二类疫苗,是指由公民自费并且自愿受种的其他疫苗。适合在校学生接种的第二类疫苗有水痘疫苗、狂犬疫苗等。四、预防接种后的注意事项有哪些?1.接种完疫苗,一定要留在医院观察3

7、0分钟,以防出现严重的过敏反应。2.注射疫苗当天不要洗澡;注射疫苗后的三天内洗澡时要避免注射部位被污染,以防止继发感染。3.不要剧烈活动,不要吃酸辣等刺激性强的食物,防止受凉,以免加重反应。4.一些加入吸附剂的疫苗容易出现红肿、发热、疼痛等症状。可用热毛巾对红肿的地方进行热敷5.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应用凉开水溶解后服下或直接吞服,服药前后一小时内避免过热饮食,保证减毒活疫苗发生效应。6.注射疫苗后,个别孩子在二十四小时内体温会有所升高,可多喝些白开水,以促进体内代谢产物的排泄与降温,切莫随意使用抗菌素类药物,若有高热或其它异常反应,则应及时请医生诊治。手足口病教学目的:让学生了解手足口病知识,

8、并知道预防的小常识。教学重点:正确预防手足口病。教学用具:媒体、挂图。教学内容:一、什么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是婴儿和儿童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可防可治,以夏季和早秋较常见。该病以发热、口腔溃疡和疱疹为特征。初始症状为低热、食欲减退、不适并常伴咽痛。发热1-2天后出现口腔溃疡,开始为红色小疱疹,然后常变为溃疡。口腔疱疹常见于舌、牙龈和口腔颊粘膜。1-2天后可见皮肤斑丘疹,有些为疱疹,皮疹不痒,常见于手掌和足底,也可见于臀部。有的病人仅有皮疹或口腔溃疡。从感染到出现症状即潜伏期通常是36天。二、手足口病严重吗?通常不严重。手足口病通常在7-10天内痊愈。并发症不常见,极

9、少病人可并发无菌性或病毒性脑膜炎,其症状是发热、头痛、颈直或背痛,这需要住院治疗一段时间。三、手足口病会传染吗?会。手足口病有中度传染性。人与人之间的传染是通过直接接触感染者的鼻和咽分泌物或粪便。在发病的第一周传染性最强。病毒可通过唾液、疱疹液、粪便等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引起间接接触传播;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飞沫传播;如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水源,亦可经水感染,所以,手足口病可以通过多种途径传染,这就是很多孩子并没有直接接触到手足口病患者却被感染的原因。但是手足口病不会在人和动物或宠物间传播。四、哪些人易得手足口病?手足口病主要发生在5岁以下

10、的儿童,尤以3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因此可以说每个人都是易感的。感染后只获得该型别病毒的免疫力,但是还可能因感染其它型别病毒而再次患手足口病。五、如何预防手足口病?手足口病是肠道病毒传染病,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染,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病从口入”,另外也可以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染。它的传播途径比较多,因此要做到: 1勤洗手。饭前便后、外出回家后都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认真洗手。2不直接饮用未烧开的自来水,少吃生冷食物。准备生食的蔬菜、水果时,要注意清洗干净。使用过的餐具、奶瓶,应及时清洗、消毒。3避免直接接触患手足口病儿童,特别要避免使用患病儿童的餐具或便盆。4不要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注意保持家

11、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换气,尽量少去去拥挤的公共场所,不要与有发热、出疹性疾病的儿童接触,减少被感染的机会。5可使用肥皂、84消毒液对日常用品、玩具进行消毒,对奶具、餐具煮沸消毒。患儿粪便及其它排泄物可用消毒剂或漂白粉消毒;将衣被阳光曝晒,室内保持通风换气。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教学目的:让学生了解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红眼病)危害和传染性,并懂得正确预防传染的方法。教学重点:从小养成勤良好卫生习惯,懂得正确预防传染的方法。教学难点:懂得不用脏手揉眼睛,可以预防得红眼病。教学用具:媒体、挂图教学内容:一、什么叫红眼病?红眼病医学上称作急性出血性结膜炎,也称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是一种急性传染性结膜

12、炎,俗称“红眼病”。主要特征是眼结膜充血,起病急骤,眼内有异物刺激感或烧灼感,结膜肿胀、怕光,眼部分泌物(眼屎)增多,若伴有继发感染,则可出现眼睑水肿、充血、眼红、流泪、眼球痛。发病起初多为单眼,很快殃及另一侧眼。二、红眼病有哪些表现?红眼病病人早期双眼发烫、烧灼、畏光、眼红、疼痛,进而眼皮红肿、怕光、流泪、分泌物(眼屎)较多。有的病人结膜上出现小出血点(斑),重者伴头痛、发热、疲劳、耳前淋巴肿大等全身症状。特点:传播快、发病率高、发病集中三、什么时候是红眼病的高发季节?红眼病以春夏发病多见。四、易感人群有哪些?人群普遍易感,传染性极强。五、潜伏期和病程有多长?潜伏期1-2天,病程10天左右。

13、六、传播方式是什么?红眼病人是本病的传染源,密切接触及经水传播是本病的主要传播方式。常因接触患者用过的毛巾、洗脸用具、水龙头、门把手、游泳池水、公用玩具等而受感染。由于这一传播途径,故幼儿园、学校、医院、工厂、机关等集体单位广为流行或暴发。七、出现了眼睛红、肿、热、痛等症状怎么办?出现了眼睛红、肿、热、痛等症状,应当立即到附近医院眼科门诊检查,并向学校报告。当确诊为红眼病时,要按医生的嘱咐进行隔离。有症状的儿童不要入学、入托,减少接触传播的机会。没有条件的地区,患者应在家庭内隔离,遵照医嘱按时用药,并搞好个人卫生,防止家庭内传播。隔离期限为7天,到症状消失时为止。八、如何预防红眼病?及时向老师

14、报告,并配合老师做好自身的预防。不要去没有资质的游泳场、公共浴室大池等;提倡淋浴及流水洗脸;搞好个人卫生及家庭卫生,特别是手部的卫生。要勤洗手,不用脏手揉眼;家庭内不共用毛巾、水盆等,并注意水龙头的消毒;外出时最好自导消毒纸巾,不借用或共用毛巾、手帕;尽量不去人群聚集的公共场所,减少被感染的机会。 猩红热教学目的:让学生了解猩红热的基本知识,并知道预防的小常识。教学重点:正确预防猩红热。教学用具:媒体、挂图。教学内容:一、什么是猩红热? 猩红热是由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好发于10岁以下的儿童。二、 猩红热是怎么发生的?本病全年均可发病,但以冬、春季多见。传染源主要是猩红热病人

15、及带菌者,猩红热病人自发病前一日至出疹期传染性最强。人群普遍易感,而且无交叉免疫,因而猩红热可再次感染。三、猩红热会传染吗? 会。病菌一般存在于猩红热病人或带菌者的鼻咽部,通过空气飞沫(说话、咳嗽、打喷嚏)直接传染,也可由带菌的玩具、生活用品等间接传播,偶尔也可通过被污染的牛奶或其它食物传播。 四、猩红热的主要表现是什么?最常见的是普通型,在流行期间95%以上的病人属于此型。 1、前驱期:起病较急、畏寒、发热,体温在38-40之间,伴头痛、咽痛、食欲减退、全身不适、恶心呕吐。咽红肿,扁桃体上可见点状或片状白色脓性分泌物,易剥离。病初舌被白苔,红肿的乳头突出于白苔之外,称为白草莓舌;以后白苔脱落,舌面光滑鲜红,舌乳头红肿突起,称为红草莓舌。颈及颌下淋巴结常肿大并有压痛。 2、出疹期:皮疹为猩红热最重要的症状之一。多数自起病第1-2天出现,偶有迟至第5天出疹。皮疹最先见于颈部、腋下和腹股沟等处,于24小时内布满全身。在全身皮肤弥漫性充血潮红的均匀、密集的红色细小皮疹广泛分布,呈鸡皮样,触之似砂纸样,用手按压可消退,去压后红疹又出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