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阳香包民俗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与对策

上传人:yh****1 文档编号:128298786 上传时间:2020-04-20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8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庆阳香包民俗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与对策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庆阳香包民俗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与对策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庆阳香包民俗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与对策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庆阳香包民俗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与对策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庆阳香包民俗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与对策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庆阳香包民俗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与对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庆阳香包民俗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与对策(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西北师范大学知行学院毕 业 论 文(设计)题 目:庆阳香包民俗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与对策学 号: 200992130120 姓 名: 路力鸣 系 别: 计算机与电子信息工程系 专 业: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班 级: 09电子政务 指导教师: 刘 艳 慧 教师职称: 讲 师 完成时间: 2012 年 12 月 目 录一、庆阳香包民俗文化源远流长(一)香包产地 (二)制作工艺(三)类型(四)特点(五)传承二、庆阳香包民俗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一)庆阳香包民俗文化产业发展现状(二)庆阳香包民俗文化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三、对庆阳香包民俗文化产业发展的建议(一)香包文化产业发展的必要条件(二)庆阳香包

2、民间工艺品的营销策略四、结论五、致谢六、参考文献七、附录庆阳香包民俗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与对策学生:路力鸣 指导老师:刘艳慧摘要 民俗总是特定土壤孕育出的独特花朵,庆阳民俗文化的特色与庆阳特殊的历史、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发展对策、认识、挖掘庆阳民俗文化,开发以香包为支柱的庆阳民俗文化产业,必将有力促进本地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关键词 民俗文化; 香包渊源; 现状及存在问题; 对策研究thecrurrentsituationofthediscoveryoftheindustryoffolkcultureofqingyangfrugrantbagslu li ming Abstract folk cu

3、stoms have always been the peculiar flower of specified environmdnt . the characteristics of Qingyang folk culture and the unique history of it as well as the problems facing us demand that we take some appropriate measures to discover Qingyang folk culture and develop its folk culture in which the

4、frugant bags are the main part, which in turn , will forcefulky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local economy and the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society.Key words folk culture ;the origin of frugrant bags;its current situation and some intrinsic problems of it ; the study of steps that shold be taken. 庆阳香包

5、民俗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与对策民俗,就是民间风俗习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民族中广大民众在长期的历史生活中所创造的享用并传承下来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具有集体性、民族性、阶级性、普通性、历史性、地方性、传承性和扩布性等特征。在庆阳这个特殊地域中孕育出的民俗文化,其思维和处事方式,是反映庆阳历史的一面镜子,也是观察社会的一个窗口。香包便是庆阳民俗文化的一个。一、中国庆阳香包民俗文化简介(一)香包产地庆阳市位于甘肃省东部,陕甘宁三省区的交会处,系黄河中下游黄土高原沟壑区。习称“陇东”,素有“陇东粮仓”之称。全市总土地面积27119平方公里,总人口261万,其中农业人口223.29万。辖西峰区和环县、华池

6、、庆城、镇原、宁县、正宁、合水7个县,146个乡镇。庆阳东接陕西省的宜君、黄陵、富县、甘泉、志丹等县;北邻陕西省吴起、定边及宁夏回族自治区的盐池县;西与宁夏的同心、固原县接壤;南与本省的泾川及陕西的长武、彬县、旬邑县相连。庆阳是光荣的革命老区,为陕甘宁边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石油和天然气蕴藏丰富,年产油180多万吨。(二)制作工艺庆阳香包是一种立体造型和平面刺绣兼容的纯手工艺制品,构型简单质朴,按制作技艺分有绌绌类、线盘类、立体刺绣类、平面刺绣类四大类型。绌绌又名藏针绣,其特点是把针线藏起来,以造型状物、形神兼备而不见针线为佳境,其工艺流程包括创意、选料、剪裁、状物等环节。线盘类香包是用各色线条盘

7、成五角菱形的粽子,其技艺包括折壳子、配色线、盘线成型、成果(即将线盘成品连缀,吊上彩穗)等,如此制成的香包可以随身佩戴,可以挂在门庭,也可以馈赠他人,以寓示祥和平安。立体刺绣类香包内容庞杂,形式繁多,有单面挂、佩件,双面挂、佩件,立体挂件和摆件等近四百种样式,其制作过程分构图、刺绣、彩染、缝合、成果等环节,有过样子、打样子、扩背子、上样子、绣花、状物、成果、打扮等工艺步骤,制品讲究神似而不求形似。平面刺绣类香包风格敦厚凝重,厚实中流露出隽永,其制作有破线绣、合线绣、掇绣及齐针、辫针、缉针、掺针、抢针、挽针、盘金、点金、圈金等方法。(三)类型庆阳香包大体有五种类型:头戴型、肩卧型、胸挂型、背负型

8、、脚蹬型。庆阳香包以其古拙质朴、富有原始文化遗存和手法奇特而区别于国内其他香包。(四)特点1.原始生态文化味浓庆阳位于黄河流域,是华夏民族最早繁衍生息的地方,远古文化积淀深厚,很少受外来文化的影响。民间工艺刺绣中,大量蕴藏着人类童年期的多神崇拜和以龙蛇虎鹿等为图腾的原始文化痕迹,很多香包中渗透着巫神文化和古代阴阳平衡的哲学观念。如用绿布卷成盘蛇,再扎上几个梅花,便是龙的化身。它是龙蛇崇拜和以龙蛇为图腾的原生态文化在民间刺绣中的遗存。2.表现手法奇异多样庆阳香包刺绣手法多变,不讲透视,不求比例;不讲形象,只求神似;夸张变形,突出头身。各种动物香包,或大头小身、有头无尾,或有头无足、有头有身无腿,

9、或身长蹄短,以爪代腿等。如肩头狮虎,一般头比身大,有爪无腿,既不是真实形象,又不合形体比例,完全由刺绣艺人随艺术思考刺就。3.比喻象征,托物言志祛邪祈福,是庆阳民俗文化的永久主题。以比喻象征的手法,托物言志则是庆阳香包的主要表现手法。比如借老虎狮子的勇猛威武,祛除邪恶之气,保护自身安全;借鱼儿钻莲喻男女爱情;借葫芦、石榴多籽,盼望多子多福;借大枣、花生、桂圆、莲子之名,取其谐音,寓早(枣)生贵(桂)子之义。4.审美观点独特它不从物质生活着眼,而从意念出发,采用意象手法夸张造型,幻化姿态,多变视点,随意创作,与专业美术有天壤之别。很多专业美术家认为无法理喻的东西,在庆阳民间艺术家眼中是合情合理的

10、。比如香包猫吃老鼠,在猫肚上绣几个小老鼠,在他们意念中,猫吃掉老鼠后,老鼠还活在猫肚里。香包两面人头上前后都长鼻子、眼睛、嘴。这是他们对人体五官功能的一种理想化的想象。庆阳妇女对生活、对环境,观察相当熟稔。她们把身边最常见的、最丰富的素材,比如花卉树木、虫鱼鸟兽、日月风云,比如楼台亭榭、几何图案,以及人物,都作为自己绣制的范畴。通过一针一线一把剪刀,活灵活现的龙、凤、金鱼、胖娃娃、小老虎、狮子、老鼠、蛇、青蛙、螃蟹等常见的图案,就飘摇在我们无比温馨的世界里了。在庆阳,华池县双塔寺出土的千岁香包,选用变形的梅花、荷花及缠枝花为刺绣纹饰图案,是按照佛教净土的教义设计的,其寓意是把这件小香包看作西方

11、净土,因为变形梅花从唐代起就作为佛胸前的吉祥标志。传统的鬼神妖魔观念,使人们认为要使孩子平安成长,无灾无难,就得靠神灵或吉祥物避邪驱鬼,消灾护身。庆阳虎、狮图案的单体香包和五毒簸箕、五毒帽等群体香包,都属于这一类。除此而外还有鸡,鸡鸣天亮,古人因此便把鸡与鬼魅的消失联系起来,认为鬼魅是怕鸡的,鸡能避邪驱鬼。此外蒜头香包(蒜骨朵)亦是避邪的象征。在葫芦香包里面缝入葫芦籽,也被认为是法力无边的护耳之宝。(五)传承1.传承意义综观庆阳香包,传统色彩浓重,工艺精湛,立体感强,动静互补,民俗意识深厚,均有其美好的象征性,是民间艺术瑰宝。作为端午节的民间传统饰物,庆阳香包寄托着人们心灵深处的美好诉求,渗透

12、着祈福避邪的象征意义,件件都被赋予展现生命、活力,表达思想、信仰,揭示人性、欲望的民俗文化内涵,充分反映了劳动人民纯朴、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蕴含着华夏古老文明博大、雄奇、阳刚的民族魂魄。2.传承原因庆阳香包之所以有如此久远的历史,主要因为庆阳有着浓郁的农耕文化习俗。农耕文化一个最显著的特点是男耕女织。在生产力较为发展的前提下,女人们除完成织布缝衣外,还做一些工艺品、礼品用来点缀生活,联络感情,香包也就由此而生并广为流传。这些香包给人以原始生命的壮美感,包含和浸透着古代哲学的神秘色彩,内容无所不包,多以人类童年期的多种崇拜和原始图腾为主题。在庆阳,香包无处不在,随处可见。它挂在农村老汉的旱烟袋上,戴在乡里孩子的头上,穿在农家姑娘的身上。端阳节这一天,大小孩子都要戴香包,尤其是孩子,前胸、后背、肩上缀满了各种各样表示吉祥祝福、驱邪镇恶的香包。这一天的庆阳,大街小巷和岭上塬下,犹如一个香包的博览会,城镇乡村香气四溢,可谓“香飘十里,陶醉八乡”。3.文化习俗香包是古时端午节人们必戴的装饰品,亦称香球、佩伟、香囊等,它或用五色丝线缠成,或用碎布缝制,内装雄黄、艾叶、熏草等香料。佩戴在服饰上不仅美观,其香气亦有防病强身、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设计及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