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高一政治加班期中考.doc

上传人:caoka****i123 文档编号:128295942 上传时间:2020-04-2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高一政治加班期中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福建高一政治加班期中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福建高一政治加班期中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福建高一政治加班期中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高一政治加班期中考.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2005年下学期福建省高一政治加班期中考试卷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总分60分)1、标志着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扩大再生产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能力的经济指标是( )。A、社会总产品减去同期消耗的生产资料后余下的那部分产品B、社会总产品加上同期消耗的生产资料后余下的那部分产品C、物质生产部门一年内消耗的生产资料与劳动力价值的总和D、物质生产部门一年内创造的生产资料与劳动力价值的总和2、我国正在积极推进财政管理体制改革。下列对财政含义的认识,正确的是( )。 A、社会总产值和社会总产品就是财政 B、个人消费和公共消费就是财政C、国家收入和支出就是财政 D、国家积累和个人消费就是财政3、政

2、府用于劳动者职业技能培训的费用属于( )基金。 A、扩大再生产 B、公共消费 C、非生产性基本建设 D、个人消费4、入世后,我国汽车产业在实现强强联合的基础上,根据市场的不同需要,调整结构,生产出不同款式的产品投放市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了脚跟,这说明( )。 A、生产水平决定消费水平 B、消费结构决定生产结构C、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 D、消费方式决定生产方式5、“破窗理论”是一个俏皮的经济学名词,原意是玻璃窗被砸破,虽然造成一定的损失,但由此带来的玻璃制造商、建筑商受益,引发新的建设链条的发展,从而拉动经济增长。“破窗理论”主要体现了( )的关系。 A、生产与分配 B、生产与消费 C、积

3、累与生产 D、市场调节与宏观调控6、目前我国的财政收入突破2万亿元,用好这笔财政收入应该注意( )。 A、加强基础建设投资,拉动经济 B、提高消费的分配,刺激经济C、增加物质积累,防备自然和社会灾害 D、减少财政支出,扩大财政储备7、在社会生活中,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很多,但它主要是受( )。A、经济发展水平和分配政策的制约 B、国家关税开放程度的影响C、国家收入是否平衡的影响 D、劳动力和社会资源流动方向的影响8、我国国家财政收入的最主要的形式是( )。 A、国有企业上缴的利润 B、税收收入 C、债务收入 D、国民收入9、列宁说:“所谓赋税,就是国家不付任何报酬而向居民取得的东西。”体现的是税

4、收的( )。 A、强制性 B、法制性 C、固定性 D、无偿性10、我国税收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社会主义新型税收。我国税收的增长主要依靠( )。 A、增强公民的纳税意识 B、加大打击偷税、漏税、骗税、抗税等行为C、增加税种,扩大征收范围 D、发展生产和提高经济效益11、国家税务局做出决定,凡是2005年底之前符合优惠条件规定的、从事个体经营的下岗失业人员可享受最长期限为3年的税收优惠,这表明( )。 A、税收是国家组织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B、任何税收都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C、税收是调节经济的重要杠杆 D、税收是国家实现经济监督的重要手段12、目前我国市场上存在这样一种现象:购买东西时,如

5、果不开发票,商家就给买家多一点优惠,如果开发票买家就要多付钱。商家的这种行为( )。 A、是一种试图偷逃国家税款的行为 B、反映出企业不讲信用C、最终有利于消费者 D、是骗税行为,应受到法律惩处13、八岁的小娟同学在收到其作品稿酬1300元后,即要求其母亲带她到税务征收大厅加纳了个人所得税,被誉为“小小纳税人”。该同学的行为给我们的启示是( )。 A、只有自然人才能作为纳税的主体 B、税收的性质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C、税收是国家无偿取得的收入 D、每个公民都应把依法纳税作为应履行的基本义务14、我国公民与税收的关系正确的有( )。 A、每个人都必须纳税 B、每个公民都与税收有密切关系C、中

6、学生与税收没有关系 D、对公民的消费行为不应该征税15、下列对中国人民银行的认识正确的事( )。 A、它是管理全国金融事业的国家机关 B、它是以银行利润为主要经营目标的企业法人C、它是专门从事国家政策性贷款业务的银行 D、它是负责办理工商信贷业务的银行16、中国人民银行是我国的中央银行,其主要职能是( )。 A、统一经营全国的外汇买卖业务,办理国际结算 B、发行人民币和各种建设债券C、制定、执行全国统一的金融方针、政策 D、为国家大型工程建设筹集资金17、承担为我国政府投资的大型重点项目提供贷款业务的银行是( )。 A、中国建设银行 B、中国进出口银行 C、中国银行 D、中国国家开发银行18、

7、尽管各类商业银行的具体职能有所不同,但都有三大基本业务,它们是( )。 A、发放支票、汇票和信用卡 B、发行货币、转账结算、回笼货币C、吸收存款、发放贷款、转账结算 D、制定金融法规、掌握和反映经济活动信息19、现代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在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中,人们购买商品和服务90%采用信用卡等方式结算,而我国这一比率只有20%。信用卡是银行发放的一种( )。 A、转账支票 B、信用凭证 C、汇票 D、价值尺度20、在转账和结算中,人们经常使用的信用工具有( )。 转账支票 国库券 企业债券 汇票 信用卡 存折A、 B、 C、 D、 泉州新华都商场从广州宝洁公司购进一批产品,随后通过本市的工商

8、银行从自己的账户上支付给对方15万元货款。据此回答21-23题。21、在这一经济活动中,银行为其办理的业务是( )。 A、现金管理 B、发放贷款 C、办理结算 D、经济核算22、在办理这一业务中,所使用的信用工具应该是( )。 A、现金 B、支票 C、汇票 D、信用卡23、我国规定,各企事业单位使用现金如果超过规定的限额,都要通过银行转账。这一规定( )。 节省大量现金的使用 保证结算资金的安全便于经济往来,增加企业的收入 有利于银行进行结算A、 B、 C、 D、24、截至2003年12月,我国居民储蓄已突破11万亿元,我国居民储蓄快速增长的根本原因是( )。 A、我国实行保护和鼓励个人储蓄的

9、政策B、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消费观念的改变C、城乡居民的投资渠道不畅,只能将钱存入银行D、我国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居民可支配的收入增多25、公民的个人存款储蓄作为一种投资行为,在国家的经济生活和人民生活中所起的重大作用是,有利于( )。为国家积累资金,资源现代化建设 调节市场货币流通,稳定币值 增加公民收入,树立正确的纳税人意识 培养科学合理的生活习惯,建立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A、 B、 C、 D、 26、公民储蓄可以调节货币流通是指( )。 A、公民储蓄聚集社会上的闲散资金 B、通过储蓄,有计划地安排生活C、培养勤俭节约的社会风气 D、调节供需的平衡,稳定币值27、下列关于股票和债券的区别

10、,认识正确的是( )。 A、股票可以转让,债券不能转让 B、投资股票的收益大于债券的利息C、股票的持有者不能要求还本退股,只能在证券市场上转让、出售;债券到期要还本付息D、债券的风险高于股票,但收益率也比较高28、2004年我国国债发行总规模达到7022亿元。国家发行的国债( )。 能筹集社会闲散资金 具有信用度高、利用率高的特点能为国家重点建设项目提供资金 其吸引力在于利率最高A、 B、 C、 D、如果说公民存款储蓄、购买债券作为一种投资行为有一定的风险,那么,公民购买商业保险,就是一种针对风险本身的投资方式。据此回答28-29题。29、我国商业保险的职能和主要业务是( )。 A、为商品交换

11、提供保险 B、办理各种财产和人身保险C、办理各种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 D、经营货币信贷业务30、我国商业保险的主要作用是( )。 A、办理各种财产和人身保险 B、为国家和企业筹集资金,促进经济发展C、调节市场货币流通 D、为企业生产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稳定提供重要保障高一中加班2004-2005学年下学期期中考试答题卷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总分60分)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总分40分)30、材料一:2003年10月,中国首位叩访太空的航天员杨利伟乘坐“神州”五号载人飞船在太空中绕地

12、球飞行14圈后,安全降落在预定的内蒙古牧场。“飞天梦”的实现与我国财政的支持十分不开的。材料二:2004年,国家支出360亿元支持农村税费改革,减轻农民负担;投资300亿元重点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和“六小工程”。这都大大提高了农民收入,同时也是农村留住了农民,扩大了粮食种植面积。(1)请简要回答我国财政的巨大作用。(5分)(2)请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分析,材料是如何体现国家财政的作用的?(8分)31、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是继西部大开发之后中国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而通过金融力量来支持东北振兴则是重中之重。沈阳新成立了一家专门服务于东北振兴的区域性银行东北振兴银行,其基本构图是:在现有城市商业银行基础

13、上整合设立。该银行的资本金规模为50亿元,金融资本主要以民营资本为主,亦不排除海外资本进入。东北振兴银行将为东北这个重工业中心的振兴提供资金支持,帮助中小企业进行融资,并推动地区性金融资源的升级。(1)东北振兴银行是什么性质的银行?(2分)(2)请简要指出银行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巨大作用。(6分)32、材料一:2003年1-9月,全国保险费收入为2968亿元,同比增长31.2%。财产险保险费收入672亿元,同比增长11.7%;人身险保险费收入2296亿元,同比增长38.2%。材料二:2003年1-9月,全国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达15240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达10189万人,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10432万人,比上年均有大幅度提高。根据上述材料回答:(1)材料一、材料二中的保险分别属于什么性质的保险?两则材料共同说明了什么?(7分)(2)运用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一、材料二中保险的区别。(12分)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总分60分)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