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市榆中县农村贫富差距的现状及对策

上传人:yh****1 文档编号:128293935 上传时间:2020-04-20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8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兰州市榆中县农村贫富差距的现状及对策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兰州市榆中县农村贫富差距的现状及对策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兰州市榆中县农村贫富差距的现状及对策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兰州市榆中县农村贫富差距的现状及对策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兰州市榆中县农村贫富差距的现状及对策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兰州市榆中县农村贫富差距的现状及对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兰州市榆中县农村贫富差距的现状及对策(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兰州市榆中县农村地区贫富差距现状及其对策研究摘要:通过分析兰州市榆中县农村地区贫富差距问题的现状,揭示了兰州市榆中县夏官营农村贫富差距扩大的诱因,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解决问题的对策,即深化农村改革,加大扶贫力度,提升产业化经营水平和实现人力资本投资的增长。关键词:榆中县;农村;农民收入;贫富差距;对策在2006年底,榆中县县共有98997户,424021人,其中农村户93756户,计384718人,在这种农村地区随处都可以见到这样的场景:马路一边是得高档区域里居住的是拥有一套或多套房产的有钱人,而仅一墙之隔或一路之隔却有太多的穷人。兰州市榆中县的主要现状:一是贫困面大,兰州市3个贫困带,榆中

2、县就占2个,南北两山贫困带尚有绝对贫困人口和相对贫困人口10.11万人,占榆中县农村人口的26.2%.二是经济总量小,位列全市8县区之后.三是农村基础条件薄弱,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较差.四是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低,农民增收困难.五是传统产业弱化,新的经济增长点缺乏.六是财源建设滞后,财政收支矛盾十分突出.七是投融资渠道不宽,各项事业发展受资金制约较大.八是县域经济发展要求与产业结构现状不相适应.九是思想观念不够解放,创新意识不强.但同时兰州市榆中县兴隆山有许多的住处,住在那里的都是兰州市主要的白领阶层,私营业主和高级企业主管。该区因坐落于4A级旅游胜地而没有每平方米低于1万元,最便宜的房子总价也要

3、80 多万元,被称为兰州市或榆中县的富人居住区,但与相邻的高墩营相比,记者(实地考察)了解到,这里有2200多户人家,多人没有工作有一部分的人是靠“低保”过日子。在兰州榆中县夏官营开盘的小区,校园周边楼价每平方米3500元,它卖到5000元,总共167套房,一天之内卖出60%,总销售额超过上百万,业内人士称这种情况在榆中县夏官营房地产市场开阔。另一方面,居住在棚户区和老旧社区的人们,却是连棚屋和老旧房的产权都没有的无房一族,收入得不到保证,仅凭低保过日子。在记者发现,几乎所有的家庭都是三四户人家共用一个厨房和卫生间甚至没有洗手间,居住条件非常简陋,农民普遍。张大叔说:对我来说,买房就别提了,我

4、们即使卖血,也买不起5000块钱一平方米的房子!” 农村贫富差距悬殊问题显著:从 2004 年开始,以税费改革为突破口的各项涉农改革进一步深化,中央连续下发 3个一号文件,各级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文件精神,切实减减轻农民负担,采取一系列扶植农业和增加农民收入的政策措施,农民增收一改之前的低迷状态,出现重大的转机,2007 年榆中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083元,增速创新高,直至08年(2392元)、09年(2579元)年增加的势头不减分别比上一年增加14.8%、12.5%,由于地理位置、自然资源、交通条件等的原因,农村地区的贫富差距将日渐的扩大。10年榆中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2686元,而年人均收入

5、较低的困难农民却有10.11万人。立足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现状,着眼未来发展趋势,将榆中县经济发展定位为:从传统农业大县向具有一定规模的特色农业,生态旅游和工业强县转变.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全力实施产业富民战略.调整优化农业结构.按照调优粮经,提升林果,发展蔬菜,扩大畜牧,培育特色,提高效益的原则,大力发展特色农业,观光农业和生态农业,加快农业产业化和标准化体系建设.到2010年,粮经饲比例由5.5 :3.4 :1.1调整到4.5 :4 :1.5.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70万亩,总产量稳定在1.3亿公斤;蔬菜种植面积达到35万亩,总产量达到66605万公斤;洋芋种植面积达到42万亩,总产量达到7812

6、万公斤;花卉栽培面积达到1万亩;奶牛存栏由4800头增加到1万头;舍饲养羊由7万只增加到20万只;肉役兼用型牲畜养殖逐步发展.全县种养业总产值预计达到16亿元,年均增长12%.培育农业特色经济.以农业产业化和标准化体系建设为核心,以工业化思维谋划农业发展,促进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建设农业龙头企业和农业产业化基地。“十一五”期间,建成蔬菜,百合,马铃薯,中药饮片,农产品综合加工5个省级农业龙头企业;建成百合母籽繁育,马铃薯母籽繁育,蔬菜制种,绿色蔬菜生产,食用菌生产5大农产品生产基地,以及肉用种羊,优良奶牛繁育2大种畜繁育基地.川区以扩大蔬菜,果品,花卉等经济作物为主,打好时间差和特色牌,培育壮

7、大高原夏菜品牌,建立完善公司+农户+科技的奶牛养殖基地;北山要在不断扩大洋芋,百合,药材种植的基础上,结合生态环境建设,扩大饲草种植面积,发展以舍饲养羊和肉役兼用牲畜养殖为主的畜牧业;南部山区要扩大药材,百合和冷凉型蔬菜种植面积,着力培育发展绿色食品和无公害蔬菜精品名牌,到2010年,通过认证的绿色食品和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面积要达到43万亩,培育省级以上知名品牌5个.通过大力推广无公害蔬菜,露地蔬菜和冷凉型蔬菜种植,建成西北最大的蔬菜产业基地.以蒋家营和瑞泰蔬菜保鲜库为龙头,整合现有蔬菜保鲜库的资源优势,建成集包装,运输,仓储,加工,配送服务为一体的定远蔬菜物流中心,打造西部最大的蔬菜周转站

8、和集散地.加快农业科技推广应用力度,积极探索依托科技发展旱作农业的新路子.十一五期间,在全县17个乡镇以玉米,洋芋,豆类等农作物种植为重点,大力推广全膜覆盖沟播栽培技术,2010年达到22万亩,彻底改变连年抗旱成效不高的被动局面,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扶持壮大龙头企业.按照扶优,扶强,扶大的原则,从政策,资金,管理等方面给予倾斜,着力扶持产业关联度大,科技含量高,辐射带动力强的重点龙头企业,发挥其在农业产业化生产经营中的主导作用.兰州市各地县农村人均纯收入(2008)单位:元/人地区Region农民人均纯收入兰州市Lanzhou3503.00城关区CHENGGUAN9759.33七里河区QI

9、LIHE5450.12西固区XIGU6018.00安宁区ANNING6158.21红古区HONGGU5904.00永登县YONGDENG2692.89皋兰县GAOLAN2790.39榆中县YUZHONG2392.84项 目Item200520072008按纯收入分组户数Percentage of Households Grouped by 占调查户比重 (%) Per Capita Annual Net Income (%)100元以下100 yuan and below0.06100-200 元100-200 yuan0.440.11200-300 元200-300 yuan0.170.28

10、300-400 元300-400 yuan0.720.110.00400-500 元400-500 yuan0.890.440.33500-600 元500-600 yuan1.280.780.39600-800 元600-800 yuan4.673.391.28800-1000 元800-1000 yuan7.504.893.111000-1200 元1000-1200 yuan9.007.004.941200-1300 元1200-1300 yuan3.893.952.441300-1500 元1300-1500 yuan9.398.786.941500-1700 元1500-1700 y

11、uan9.897.946.891700-2000 元1700-2000 yuan12.2210.0610.832000-2500 元2000-2500 yuan12.9414.9415.332500-3000 元2500-3000 yuan8.6111.2212.063000-3500 元3000-3500 yuan4.397.897.833500-4000 元3500-4000 yuan4.003.896.004000-4500 元4000-4500 yuan3.564.055.724500-5000 元4500-5000 yuan2.003.614.335000元以上5000yuan an

12、d over4.447.0611.11一、农村居民不安全因素的由来1、用水用电安全2、农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80%的卫生资源集中在城市,只有20%的卫生资源在农村。连续几年的全国“”上,农村居民看病难、看病贵都是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热议和呼声最高的问题之一。兰州市榆中县农村地区的卫生资源分配不均匀,家中农村的看病成本。“救护车一响,一头猪白养”、“脱贫三五年,一病回从前”、“小康小康,一场大病全泡汤”出自农民口中的顺口溜真实地表达出他们对医疗保障的渴望。对于农村来说即使是人均收入四千元的小康家庭,每年每人每月可支出消费也不到300元,在这样的消费水平下,如果一旦生病,面对高额的医疗费仍然难以

13、承受,看一次病花掉的有可能是一个农村家庭一年甚至几年的收入总和,这就导致我省一些农村尤其是经济欠发达的农村普遍存在着小病托成大病,大病无钱医治的现象,这些农民的健康状况令人担忧。3、农村教育问题近年来,农村教育状况虽然有了明显改善,但仍存在着很多问题。总的看来,榆中县农村教育的整体发展水平低,与城乡教育存在着巨大差别。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a、教育经费短缺投入少,经费短缺是农村教育发展中面临的首要问题。由于经费短缺,现有农村教育的办学条件只能满足学科教学的基本需要,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相去甚远。农村中小学教师学历层次偏低,教师工资待遇不能保障,学校的教学设施简陋,教学基本仪器不足等也是不争

14、的事实。这些现实问题都严重影响了农村教育的质量。b、农村教育结构不合理,教育脱离农村社会的实际由于社会、经济、政治、思想等因素的制约,农村教育形成了单一的全日制普通学校教育结构,忽视了各种形式的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而农村教育的内容和学科设置脱离农村实际。接受教育的毕业生回去后缺乏实际的生产能力,人才培养与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目前,农村人才呈现出“三少”的特点:中高级人才少,专业技术人才少,直接为“三农”服务的人才少。没有形成健全有效的农村教育和科技培训体系,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方式、内容和规模比较薄弱,缺少培养适应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专业技术人才的实践基地。农村教育与农村经济社会的不协

15、调性,严重限制着农村教育本身的长远发展。c、农民收入水平偏低,教育负担过重城乡在经济发展水平和居民收入上存在着明显的差距。据统计资料显示,目前城市居民收入是乡村居民的2.9倍。农村居民收入低下,加上孩子多相比城市居民在教育经费上负担较重,农村的支付能力较弱,加之过重的教育负担,降低了农村对教育的有效需求,使农村教育处在较低的水平。d、农村教师队伍的现状令人担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师资队伍不稳定,农村教师流失严重。由于农村地区教师待遇普遍低,有的地区甚至连教师的工资也不能保障,加上他们缺乏进修和专业发展的机会,农村教师也加入了人才流动的大潮。这使本来就虚弱不堪的农村教育雪上加霜。其次,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专业化水平低。由于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