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管道安全技术监察规程_压力管道

上传人:zejun11****26.com 文档编号:128292701 上传时间:2020-04-20 格式:DOC 页数:41 大小:3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压力管道安全技术监察规程_压力管道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压力管道安全技术监察规程_压力管道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压力管道安全技术监察规程_压力管道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压力管道安全技术监察规程_压力管道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压力管道安全技术监察规程_压力管道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压力管道安全技术监察规程_压力管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压力管道安全技术监察规程_压力管道(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TSG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 TSG D00012009压力管道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工业管道Pressure Pipe Safety Techmology Supervision Regulation for Industrial Pressuer Pipe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颁布2009年5月8日37 / 41目录第一章 总 则1第二章 管道元件3第一节 基本要求3第二节 材 料4第三节 管道元件的使用5第三章 设 计7第四章 安 装11第一节 基本要求11第二节 焊接和热处理12第三节 现场制作和安装13第四节 焊接接头的外观检查和无损检测14第五节 耐压试验和泄漏试验15第五

2、章 使用、改造、维修18第一节 使 用18第二节改造20第三节维护保养、维修20第六章定期检验21第七章安全保护装置22第一节基本要求22第二节安全泄放装置(安全阀和爆破片装置)24第三节阻火器与紧急切断阀25第四节安装26第五节 检验和维修27第八章附则28附件A工业管道级别及其介质毒性程度、腐蚀性和火灾危险性划分29附件B压力管道元件产品合格证32附件C压力管道设计文件33附件D压力管道安装质量证明36压力管道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工业管道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为了保证工业管道的安全运行,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经济发展,根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制定本规程。第二条 本规程适用于同时具备

3、下列条件的工艺装置、辅助装置以及界区内公用工程所属的工业管道(以下简称管道)。(一) 最高工作压力大于或等于0.1MPa(表压,下同)的;(二) 公称直径(注1)大于25mm的;(三) 输送介质为气体、蒸汽、液化气体、最高工作温度高于或者等于其标准沸点的液体或者可燃、易爆、有毒、有腐蚀性的液体的。第三条 本规程适用的管道范围如下:(一) 管道元件,包括管道组成件(注2)和管道支承件(注3);(二) 管道元件间的连接接头、管道与设备或者装置连接的第一道连接接头(焊缝、法兰、密封件及紧固件等)、管道与非受压元件的连接接头;(三) 管道所用的安全阀、爆破片装置、阻火器、紧急切断装置等安全保护装置。注

4、1:公称直径即公称通径、公称尺寸,代号一般用DN表示。注2:管道组成件,用于连接或者装配成承载压力且密封的管道系统的元件,包括管子、管件、法兰、密封件、紧固件、阀门、安全保护装置以及诸如膨胀节、挠性接头、耐压软管、过滤器(如Y型、T型等)、管路中的节流装置(如孔板)和分离器等。注3:管道支承件,包括吊杆、弹簧支吊架、斜拉杆、平衡锤、松紧螺栓、支撑杆、链条、导轨、鞍座、滚柱、托座、滑动支座、吊耳、管吊、卡环、管夹、U形夹和夹板等。第四条 下列管道应当遵守其他有关安全技术规范的规定:(一) 公称压力为42 MPa以上的管道;(二) 非金属管道。第五条 本规程不适用于下列管道:(一) 电气、电讯专用

5、的管道;(二) 动力管道;(三) 军事装备和核设施的管道;(四) 海上设施和矿井井下的管道;(五) 移动设备上的专用管道,如铁路机车、汽车、船舶、航空航天器等;(六) 石油、天然气、地热等勘探和采掘装置的管道;(七) 长输(油气)管道和油气田集输管道;(八) 城镇市政公用设施的管道;(九) 制冷空调设备本体所属的管道和采暖通风专业的管道;(十) 其他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管辖范围的管道。第六条 管道元件的制造以及管道的设计、安装(含现场制作,下同)、改造、维修、使用和检验检测,应当执行本规程。各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以下简称质检部门)负责管道的安全监察工作,监督本规程的执行。第七条 本规程是管道的

6、基本安全要求,其他规定(如技术标准、企业内部规定等)不得低于本规程的要求。第八条 本规程适用范围内的管道按照设计压力、设计温度、介质毒性程度、腐蚀性和火灾危险性划分为GC1、GC2、GC3三个等级。管道级别以及介质毒性程度、腐蚀性和火灾危险性的划分见附件A。第九条 管道元件的制造和管道的设计、安装的技术要求不符合本规程时,应当在借鉴和实验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形式试验或者技术鉴定,将所做试验的依据、条件、结果和第三方的检测报告,以及其他有关的技术资料,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以下简称国家质检总局),由国家质检总局委托有关的技术组织或者技术机构组织技术评审。技术评审的结果经过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后,

7、方可试用。第十条 管道元件的制造和管道的设计、安装和检验应符合BG/20801-2006压力管道规范 工业管道等相关国家标准的要求。直接采用国际标准或者国外标准时,应当先将其转化为企业标准或者工程规定。对于GC1级管道还应当报国家质检总局备案。必要时,由国家质检总局委托有关技术组织或者技术机构进行评审。无相应标准的,不得进行管道设计、安装和检验。第十一条 从事管道元件制造和管道安装、改造、维修以及定期检验的无损检测人员,应当取得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人员资格证书,并且在资格允许范围内从事无损检测工作。从事管道元件制造和管道安装、改造、维修以及定期检验的无损检测机构应当取得国家质检总局颁布的特种设备检

8、验检测机构核准证。第十三条 从事管道元件制造和管道安装、改造、维修焊接的焊接人员(以下简称焊工),必须焊工相应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后,方可在有效期内承担合格项目范围内的焊接工作。管道安全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应当取得相应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第二章 管道元件第一节 基本要求第十四条 管道元件标准件的设计压力应当符合有关安全技术规范及其相应标准的要求。非标准件的管道元件还应当有设计计算书和图样。第十五条 管道元件制造单位应当取得特种设备制造许可证,并且按照相关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接受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对其产品制造过程的监督检验。第十六条 管道元件制造,应当有设计(技术)文件和制造工艺文件,并且符合

9、有关安全热核规范及其相应标准的要求。第十七条 管道组成件的制造,应当符合有关安全技术规范及其相应标准的规定,其制造过程中的焊接(包括补焊)应当采用经过评定合格的焊接工艺,并且由持证焊工进行施焊。焊接工艺评定和焊工技能考试应当符合有关安全技术规范及其相应标准的要求。第十八条 管道元件制造单位应当按照管道元件的供货批量,提供盖有制造单位质量检验章的产品质量证明文件,实行监督检验的管道元件,还应当提供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出具的监督检验证书。管道组成件的质量证明文件包括产品合格证和质量证明书。产品合格证一般包括产品名称、编号、规格型号、执行标准等(具体格式见附件B)。质量证明书除包括产品合格证的内容外

10、,一般还应当包括以下内容:(一) 材料化学成分;(二) 材料以及焊接接头力学性能;(三) 热处理状态;(四) 无损检测结果;(五) 耐压试验结果(适用于有关安全技术规范及其相应标准或者合同有规定的);(六) 型式试验结果(适用于有型式试验要求的);(七) 产品标准或者合同规定的其他检验项目;(八) 外协的半成品或者成品的质量证明。管道支承件应当按照有关安全技术规范及其相应标准的规定,提供产品质量证明文件。产品合格证和质量证明书奶制造单位质量检验人员和质量保证工程师签章。第十九条 管道组成件应当逐件采用标志进行标记。标志内容一般包括制造单位代号或者商标、许可标志、材料(牌号、规格、炉批号)、产品

11、编号等,并且应当符合有害安全技术规范及其相应标准的要求。产品规格较小,无法标记全部内容时,可以采用标签或者按照相应要求省略部分内容。从产品标志追溯到产品质量证明文件。第二十条 管道用阀门除符合本规程外,还应当符合其他安全技术规范的规定。第二节 材 料第二十一条 管道组成件的材料选用应当满足以下各项基本要求,设计时根据特定使用条件和介质,选择合适的材料;(一) 符合相应材料标准的元宝,其使用方面的要求符合管道有关安全技术规范的规定;(二) 金属材料的延伸率不低于14%,材料在最低使用温度下具备足够的抗脆断,由于特殊原因必须使用延伸率低于14%的金属材料时,能够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三) 在预期的

12、寿命内,材料在使用条件下具有足够的稳定性,包括物理性能、化学性能、力学性能、耐腐蚀性能以及应力腐蚀破裂的敏感性等;(四) 考虑在可能发生火灾和灭火条件下的材料适用性以及由此带来的材料性能变化和次生灾害;(五) 材料适合相应制造、制作加工(包括锻造、铸造、焊接、冷热成形加工、热处理等)的要求,用于焊接的碳钢、低合金钢的含碳量应当小于或者等于0.30%;(六) 几种不同的材料组合使用时,应当注意其可能出现的不得影响。第二十二条 管道组成件采用新研制、无应用实例的国产材料,材料研制生产单位应当将试验验证资料和第三方检测报告报国家质检总局,由国家质检总局委托有关的技术组织或者技术机构进行技术评审。技术

13、评审的结果经过0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后,方可进行试制、试用。通过一定周期的试用、验证,进行型式试验或者技术鉴定后,报国家质检总局备案。第二十三条 管道组成件所用材料采用国际标准或者国外标准时,应当符合下列要求:(一) 选用国外压力管道规范允许使用并且已有使用实例的材料,该材料性能不得低于国内类似材料的有关安全技术规范及其标准要求,其使用范围符合有关安全技术规范及其标准的规定;(二) 首次使用前,对化学成份、力学性能进行复验,并且进行焊接工艺评定,符合规定要求时,方可投入制造。第三节 管道元件的使用第二十四条 铸铁管道组成件的使用除符合本规程第二十五条的规定外,还应当符合以下要求:(一) 铸铁(灰铸

14、铁、可锻铸铁、球墨铸铁)不得应用于GC1级管道,灰铸铁和可锻铸铁不得应用于剧烈循环工况(注4);注4:剧烈循环工况的定义见GB/T20801.3-2006压力管道规范 工业管道 第3部分:设计和计算的规定。(二) 球墨铸铁的使用温度高于-20,并且低于或者等于350。第二十五条 灰铸铁可锻铸铁管道组成件可以在下列条件下使用,但是必须采取防止过热、急冷急热、振动以及误操作等安全防护措施:(一) 灰铸铁的使用温度高于或者等于-10,并且低于或者等于300,设计压力小于或者等于2.0MPa;(二) 可锻铸铁的使用温度高于-20,并且低于或者等于300,设计压力小于或者等于2.0MPa;(三) 灰铸铁

15、和可锻铸铁用于可燃介质时,使用温度高于或者等于150,设计压力小于或者等于1.0MPa。第二十六条 碳素结构钢管道组成件(受压元件)的使用除符合第二十七条规定外,还应当符合以下规定:(一) 碳素结构钢不得用于GC1级管道;(二) 沸腾钢和半镇静钢不得用于有毒、可燃介质管道,设计压力小于或者等于1.6MPa,使用温度低于或者等于200,并且不低于0;(三) Q215A、Q235A等A级镇静钢不得用于有毒、可燃介质管道,设计压力小于或者等于1.6MPa使用温度低于或者等于350,最低使用温度按照GB/T20801.1-2006压力管道规范 工业管道 第1部分:总则的规定;(四) Q215B、Q235B等B级镇静钢不得用于极度、高度危害有毒介质管道,设计压力小于或者等于3.0MPa,使用温度低于或者等于350,最低使用温度按照GB/T20801.1的规定。第二十七条 用于管道组成件的碳素结构钢的焊接厚度应当符合以下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规章制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