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生物与大陆漂移》教案

上传人:549925****qq.com 文档编号:128292455 上传时间:2020-04-20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9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生物与大陆漂移》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古生物与大陆漂移》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古生物与大陆漂移》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古生物与大陆漂移》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古生物与大陆漂移》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古生物与大陆漂移》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生物与大陆漂移》教案(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假如你想做一株腊梅【教学目标】1学习本文运用铺陈、虚拟,称谓转换的写法结构文章,懂得怎样组织行文的好处。指导学生品味本文人格化腊梅所赋予的多重人格精神,理解作者对“生命意义的理解”。【教学重点】1.让学生把握文章借物抒情的手法,借咏叹腊梅在艰苦的环境中默默生存,展示生命的价值和生命的魅力。2.把握虚拟式作文的写法。 【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把握铺陈式叙写的方法及作用,同时理解文章中“你”字的称谓转换及作用。2. 引导学生围绕腊梅的人格化精神,查找相关资料,深化对腊梅形象及其所包含内蕴的认识。【教学方法】以教师启发、师生互动的方式组织教学,采用比较阅读、听说读写结合等手段,配以优美的画面和音乐,

2、让学生在轻松、开心学习的同时,高效率的达到教学目标。【课时安排】二课时。【教学过程】课前准备(用幻灯片制作课件,并布置预习作业。)一、朗读课文,疏通文字,认真思考课后练习。二、广泛查询有关赞梅的诗文、故事、音乐、歌曲。三、查找作者赵丽宏的相关资料,如生平、作品、评价性的文章。(以上的三个预习作业,学生在个人查询,小组交流的基础上,准备在上课的时候全班进行交流。)四、运用网络查找腊梅的图片、梅花的有关知识。第一课时本课时主要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对梅花的相关知识、作者及其作品等学生查询的结果进行课堂交流;教师出示两首颂梅诗,把它们与本文进行比较阅读;引导学生品读课文,包括粗读、细读、重点品读,从而

3、整理出文章的写作思路。一、课文导入用王安石的咏梅导入课文:墙 角 一 枝 梅,凌 寒 独 自 开;遥 知 不 是 雪,为 有 暗 香 来。同学们,你们读到过这首诗吗,你们能理解王安石这首诗的含义吗?解析:这首诗以梅比喻人的高洁、刚毅的品格。那墙角边的几枝梅花,迎着严寒独自开放出洁白的花朵。远看就知道不是雪,因为有阵阵清幽的花香飘过来。突出了梅花的耐寒、高洁和清香。的确,梅花自古以来就是文人所吟诵的对象,梅花也往往作为人自身高洁、刚毅的品格的写照,今天,我们就来看看赵丽宏笔下的梅花,他又是从哪个角度来赞颂梅花的呢?二、作家作品简介赵丽宏,上海市崇明县人,1951年出生于上海市区。1968年中学毕

4、业后下乡“插队”,种过田,当过乡邮员、教师。1977年考入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1982年大学毕业后到萌芽杂志社工作,曾任编委、诗歌散文组组长。1983年被选为上海作家协会理事、上海市文联委员。1987年应聘担任上海作家协会专业作家。现为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上海作家协会副主席,华东师范大学客座教授,全国政协委员、中华海外联谊会理事。曾任上海市青年联合会副主席、上海市政协常委。著有散文集生命草、爱在人间、玛雅之谜、岛人笔记、赵丽宏散文选、艺品、人生韵味、喧嚣与宁静、死之余响、在岁月的荒滩上、唯美之舞、日晷之影,诗集珊瑚、沉默的冬青、抒情诗151首,报告文学集心画等五十余种著作,有四卷本赵丽

5、宏自选集。作品曾数十次在海内外获奖,散文集诗魂获中国新时期优秀散文集奖。赵丽宏散文叙写清新明丽,重视创造诗的意境和情调,是一位有创作个性的散文作家。 三、简介梅花梅花又名“五福花”是中国传统名花,梅花不仅因清雅俊逸的风度让古今诗人画家赞美它,更以它的冰肌玉骨凌寒留香被喻为民族的精华而为世人所敬重。梅花色、香、韵、姿俱佳,集高洁、秀雅、坚毅于一身,梅花的香韵一向为人们所倾倒,它浓而不艳、冷而不淡,那疏影横斜的风韵和清雅宜人的幽香,是其它花卉不能相比的。特别是在冰中孕蕾,雪中开花的品格,更为无数仁人志士所喜爱。“不经风雪冰霜苦,哪有梅花分外香”。梅花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一种独特的伟大人格。然而,更为

6、可贵的,还是梅花的精神。梅的铮铮铁骨、浩然正气,傲雪凌霜、独步早春的精神,被人们誉为中华民族之魂。“朔风吹倒人,古木硬如铁;一花天下春,江山万里雪。”人们把松、竹、梅称作“岁寒三友”,尊梅、兰、竹、菊为“四君子”,赞赏梅花的高洁、典雅、冷峭、坚贞,视为知友、君子,梅都是当之无愧的。梅花的种类有:白梅、红梅、绿梅、乌梅,还有我们平时最常见的腊梅。人们观赏梅韵的标准是:贵稀不贵密,贵老不贵嫩;贵瘦不贵肥,贵含不贵开。(以上是学生预习情况的归纳,老师在其中只是起到引导的作用,从资料的搜集整理,到课堂上的讨论完善,都要由学生来做。)(在介绍梅花相关知识的时候,幻灯片中要出示梅花的图片,让学生在图文并茂

7、中感受到实实在在的梅花,从而更加深对梅花的印象,为上课作准备。)四、比较阅读1朗读南宋陆游的卜算子咏梅,让学生体会其中所包含的意境与韵味。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解说:陆游一生钟情于梅花。他不但写了一百六十多首咏梅诗,还写了四首咏梅词,词境大都托物言志,是诗人品格的写照。卜算子咏梅是其中脍炙人口的一首。借咏梅表现了诗人怀才不遇的寂寞和不论怎样受挫折也要永远保持高风亮节的情操,堪称历代文人借梅花孤寂、凄苦的处境及其高洁、典雅的品格来自比自傲的典范。2朗读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比较一下,陆游的词与毛泽东的词在格调上和表达

8、上有什么不同之处。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解说:古代文人咏梅,风格多是幽静淡远,朦胧深纳,借梅花诉说“若讲出若讲不出的情肠”,陆游的卜算子咏梅,就是其中的代表作。这首词表现出一种凄苦寂寥、顾影自怜的消极形象。诗虽然写得有意境,但毛泽东却不同意这种观点。在毛泽东看来,梅花最可贵的品格是傲霜斗雪,风姿昂扬,它寄托着人类向困难、逆境作斗争的勇气和信心。为给梅花“平反”,毛泽东步陆游卜算子咏梅原韵,“反其意而用之”,特做了一首格调高昂、独有豪情的咏梅词。所表达的思想、情感、意境,比起陆游的实在宽广得多,高尚得多。它所展示的

9、是敢于蔑视困难、战胜困难;大公无私、默默奉献的形象。五、品读课文我们在欣赏了两篇名家写梅花赞梅花的诗词后,让我们来看看当代作家赵丽宏的作品。我们知道,写文章贵在求新,要把一个老话题写得出彩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作者赵丽宏他是如何来演绎的呢?1初读课文,疏通文字。给下列加线加粗的字注音,有的一并解释词语:.钦羡:(xin)。.密匝匝:(z)很稠密的样子。.吟哦:()吟咏。.弥漫:(m)(烟尘、雾气、水等)充满;布满。.扑哧:(ch)象声词,开窍笑声或水、气挤出的声音。.肆虐:(n)任意残杀或迫害;起破坏作用。.蓓蕾:(bi)没开的花;花骨朵儿。.摇撼:(hn)摇动(树木、建筑物等)。.肃杀: (s

10、) 形容秋冬天气寒冷,草本枯落。10.和煦: (x)温暖。2再读课文,疏理脉络。第一部分(第13自然段):作者真切地抒发了对不畏严寒、幽幽报春的“淡黄色小花”的敬意和感慨,形象地道出了“梅花香自苦寒来”的深刻哲理。第二部分(第214自然段):借腊梅表达一种对“生命意义的理解”。第三部分(最后一自然段):作者在再次深情地抒发对腊梅的赞美和感慨。3细读课文第二部分,把握其中的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任何欢乐和美都源自痛苦,都经历了殊死的拼搏凌霜傲雪的坚忍和顽强;第二层次:奉献和给予是一种莫大的幸福默默奉献的寂寞和牺牲;第三层次:必须忍受寂寞,必须习惯于长久地被人们淡忘大义凛然的风骨和气节;在课文第二部

11、分中,作者强调:“假如你想做一株腊梅”,就意味着你必须付出和奉献,而并非索取和回报;意味着你的“生命意义”将在“人们未必理解”之中得到呈现和展示。(本文以腊梅为线索,运用纵向思路。)4重点品读,把握主旨假如你问我:那么,你们何必要开花呢?我要这样回答你:我们开花,决不是为了炫耀,也不是为了献媚,只是为了向世界展现我们的风骨和气节,展现我们对生命意义的理解。当然,我们的傲骨里也蕴藏着温柔的谦逊,我们的沉默中也饱含着浓烈的热情。这一切,人们未必理解。你呢?我把做一株腊梅的幸与不幸、欢乐与痛苦都告诉你了。现在,请你告诉我,你,还想不想做一株腊梅?主旨:本文是一篇咏叹腊梅的散文,作者以浓郁的诗情,借腊

12、梅表达一种对“生命意义的理解”, 在艰苦的环境中默默生存,展示生命的价值,生命的魅力。六、作业布置一、给下列加粗划线的字注音,并解释整个词语:钦羡密匝匝吟哦弥漫扑哧肆虐蓓蕾摇撼肃杀和煦 +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体味下列句子的含义。1. 果然,你喜欢那几株腊梅了,我的来自南方的朋友。2. 那清香不是静止的,它无声无息地在飞,在飘,在流动,像是有一位神奇的诗人,正幽幽地吟哦着一首无形无韵然而无比优美的诗。3. 我们开花,决不是为了炫耀,也不是为了献媚,只是为了向世界展现我们的风骨和气节,展现我们对生命意义的理解。设题意图:第一题:让学生首先能通读课文,扫清文字上的障碍。第二题:作为一篇哲理性的散

13、文,作者的文笔非常优美,教师要引导学生去领会作者的含义,去细读文本。答题思路和参考答案:第一题:考察基础知识,加线加粗的字要注音,整个词语解释。答案详见前面的教学设计。第二题:考察基础知识,引导学生体会句子的含义,从而更深入的理解文章。1点评:这是一种在诗歌中常见而在散文中比较鲜见的倒装句型。以倒装句开头,充分地传递出朋友见到腊梅时的惊喜和作者遇到和自己有着共同嗜好的朋友的欣慰之情,诗情更浓诗味更足,节奏抑扬顿挫。 2点评:作者用诗一般的优美语言,深情地描绘了寒冬腊月、万木萧疏的季节里,唯有那美丽高洁、暗香浮动的腊梅,默默地传递着“春的气息”,带给人们以欣喜和生机。3作者揭示出腊梅所具备的高尚

14、情操:凌霜傲雪的坚忍和顽强,默默奉献的寂寞和牺牲,大义凛然的风骨和气节,而这些,恰恰是在春天里开得姹紫嫣红、争奇斗艳的花儿所缺乏的。所以,“假如你想做一株腊梅”,就意味着你必须付出和奉献,而并非索取和回报;意味着你的“生命意义”将在“人们未必理解”之中得到呈现和展示。【附录板书设计】表现诗人怀才不遇的寂寞;以及不论怎样受挫折也要永远保持高风亮节的情操; 陆游卜算子咏梅比较阅读赞梅花大公无私默默奉献;激励人们蔑视困难战胜困难;毛泽东卜算子咏梅凌霜傲雪的坚忍和顽强;默默奉献的寂寞和牺牲;大义凛然的风骨和气节;假如你想做一株腊梅第二课时本课时主要是继续引导学生品读鉴赏课文,分析文章优美文句;学习本文

15、运用铺陈、虚拟,称谓转换的写法结构文章,懂得怎样组织行文的好处。引导学生搜索赞梅颂梅的诗文典故、音乐歌曲,并设题假如你想做(一) ,让学生说说议议,训练发散性思维。一、美文欣赏1品读佳句1. 果然,你喜欢那几株腊梅了,我的来自南方的朋友。点评:这是一种在诗歌中常见而在散文中比较鲜见的倒装句型。以倒装句开头,充分地传递出朋友见到腊梅时的惊喜和作者遇到和自己有着共同嗜好的朋友的欣慰之情,诗情更浓、诗味更足,节奏抑扬顿挫。 2. 那清香不是静止的,它无声无息地在飞,在飘,在流动,像是有一位神奇的诗人,正幽幽地吟哦着一首无形无韵然而无比优美的诗。点评:作者用诗一般的优美语言,深情地描绘了寒冬腊月、万木萧疏的季节里,唯有那美丽高洁、暗香浮动的腊梅,默默地传递着“春的气息”,带给人们以欣喜和生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