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包制作工艺及原理资料

上传人:f****u 文档编号:128291471 上传时间:2020-04-20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6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面包制作工艺及原理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面包制作工艺及原理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面包制作工艺及原理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面包制作工艺及原理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面包制作工艺及原理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面包制作工艺及原理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面包制作工艺及原理资料(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面包制作工艺及原理前言:下图为面包制作工艺流程图。本文仅就面包生产工艺流程的每一个环节,作一详细的分析讲解。 酵母 2729% 盐、糖水 相对温度75%小麦粉过筛 油 调粉 面团 发酵 揿粉 发酵 50min 30 3237 相对温度75%-80% 温度85%分割 滚圆 静置 整型 醒发 装饰 烘烤 冷却 515min 3060min 一、原料处理:1、 (1)面粉使用前必须过筛,混入空气和防止杂物和面粉结块;(2)高级的有安装磁铁除杂装置,以除掉铁屑金属等杂质。2、酵母处理:(1)压榨酵母使用前,调粉时一般先用大部分或全部水将酵母化开再加入粉中,使其在面团中分布均匀;(2)使用干酵母要进行活

2、化处理,用40左右的火,约酵母5倍的水化开,保置静止,使其活化再使用;(3)酵母在配料时不要与油脂、食盐、砂糖直接混合。3、水的添加和处理:(1)加水量:加水量不仅决定着面团的软硬、伸展性、黏着性、操作性,而且还对成品的柔软性、抗老化性、保持期和成本等都有影响。加水量过多的面团,搅拌时间短,面团升温小,操作困难、发黏,成品口感不好,气泡膜变厚,组织不 ,体积变小,形状不一,易发霉,成本低。加水量过少的面团,搅拌时间长,面团升温大,成品体积小,组织酥松老化快。(2)水的质量:制造面包用水的水质的硬度来判断,其硬度表示水中含碳酸钙的浓度来代表,面包用水的硬度应在40120mg/kg,极软水15以下

3、,软水1520,稍硬水50100,硬水100200,极硬水200以上。软 水稍 硬 水硬 水影响:吸水减少,面筋软化面团发粘,操作不便,成品不膨松。发酵顺序,操作方便,成品良好。吸水增加,面筋发硬,口感粗糙,面团易裂,发酵缓慢,易干燥,成品无韧性。对策:稍加食盐和碳酸钙等物质增加酵母量,提高面团温度和发室温度。稍带酸性的水,PH5.25.6之间是制作面包最合适的水。酸性PH5.2会使面筋溶解,面团失去韧性需要碳酸钠中和。(3)奶粉:有奶粉加入时,可先和面粉拌匀,这样能防止奶粉结粒。(4)油脂的硬度可根据季节变化选用,夏天溶点较高的,冬季则相反。二、面团的调制面团的调制对做好一个面包占25%的责

4、任,发酵占70%,其它工序占5%,可想而知,面团的调制的重要性。1、投料与面团形成原理(1)原料的混合:面包原料分为大量原料,小麦粉和水,少量辅料(酵母、砂糖、奶粉、食盐、油脂、微量添加剂、酵母、维生素C、改良剂等)。(2)投料顺序:可先将面粉、奶粉与酵母搅拌均匀,再加入改良剂拌匀后,加入白糖,拌至均匀后再加入湿性材料(水、牛奶、鸡蛋)食盐可放在中期加入,油放后期加入,调粉时的水温、材料的配比、搅拌的速度都会影响到吸水速度、水温低,吸水快,反之则相反。(3)水和面粉的均匀结合、水化:高粉水化较慢,低粉水化较快。盐有硬化面筋,抑制水化进行的性质,所以在工艺流程中,盐先不要加入。水化作用与PH酸度

5、有密切点关系,PH值越值,水化越快,所以速成法,加了加快面团的形成,常会添加乳酸来降低PH值。(4)氧化作用:面团的调剂需要氧气的过程,也是面团进行氧化的过程,酵母的生长离不开氧气的存在。2、面团调制的六个阶段:(1)拾起价段:所有配方中的干湿原料混合均匀后,形成一个粗糙并潮湿的面团,无弹性和伸展性,水化只进行了一部分,面筋未形成。(2)卷起价段:面筋开始形成,水份已均匀的吸收,整个面团结合在一起,产生强大的筋力,搅拌缸四周已元面团,面团表面很湿,无良好的伸展性、易断裂,缺少弹性,此时水化已完成面筋结合只进行了一部分。(3)面筋扩展,结合价段:面团表面逐渐干燥,变得较为光滑,且有光泽,用手摸已

6、有弹性,较柔软,此时具有伸展性但易断裂,弹性未达到最大值,面筋结合已达到一定程度,再搅拌,弹性减弱,伸展性加大。(4)完成价段:面团在此价段已达到充分扩展,变得柔软具有良好的伸展性,在搅拌时会发出啪啪的打击场和黏缸声,此时面团表面干燥有光泽,细腻整洁无粗糙感,用手拉面团时,感到非常柔软,有良好的伸展性和弹性。(5)搅拌过度:此时面团将会再现含水的光泽,并开始黏缸,停止搅拌时,向缸四周流动,失去良好的弹性,面团粘手而柔软,对面包品质有严重的影响,只有好的高筋粉则还可补救,在以后的工序里,延长发酵时间以恢复组织。(6)搅拌过度,打断面筋:此时会形成湿粘的性质,整形时特别困难,流后无挺立,此面团来洗

7、面筋时,已元面筋洗出,说明面筋蛋白质大部分被酶的作用分解了。2、搅拌不足时,面团未达到良好的伸展性和延伸性,既不能较好的保存气体,又没有胀发性能,成品体积小,内部粗糙,色泽差。搅拌过度时,面团发粘,滚圆后,无法挺立,成品也无法保存胀大的气体,而使成品体积小,内部多大空洞组织粗糙且颗粒多。三、影响面团调制的因素:1、加水量:加水量越水,会使面团卷起的时间越短,但扩展价段应延长,搅拌时间过少时,面粉的颗粒难以充分水化,形成面筋的性质较脆弱,相反如水量过多时,则会延长卷起时间,但扩展快。2、温度:温度低卷起时间短,扩展的时间长,温度高,虽然很快的完成,组织已经破坏阶段,如温度过高,就会使面团失去了良

8、好的伸展性和弹性,无法达到扩展价段,这样的面团脆而发黏,面团温度越低,吸水率越大,反则反之。3、对于面筋特强的面分,应用快速搅拌,对于面筋稍差的面粉应用慢速,对于直接法的搅拌初期也就是水化价段最少要用慢速5分钟,对于后油法,加油时和加入杂果也应用慢速搅拌。4、小麦粉:(1)小麦粉蛋白质含量越多,面粉软化,面团形成时间越长;(2)蛋白质弱的面粉,粉质曲线到达顶点后,软弱化程度快,要特别注意搅拌过度的问题;(3)面粉的熟面影响,如果小麦粉放置时间不够,氧化程度不够,调粉时面团难以形成,面团始终发软,难以发现面团的形成点(也就是面团的筋度打到几成)这时,只有添加面团改良剂(速效氧气剂)来进行调整,如

9、果面粉放至太多大陈,这时面筋的结合比较困难,如同水和沙子一样,混合、面团也难以形成,只有强烈的搅拌 加或加入还原剂(半胱氨酸)来进行调整。铺料的影响:奶粉:添加奶粉会提高吸水率,一般加入1%的脱脂奶粉,对于含2%盐的面团,吸水率要增加1%,但奶粉加水后,水化时间延长,在搅拌时感觉水多了,其实延长搅拌时间可得到相同硬度的面团。糖:糖的添加会使吸水率减少,每次多加入5%的糖,吸水率减少1%。食盐:食盐对吸水量有较大的影响,如添加2%食盐,比无盐面团减少3%的吸水率,食盐可使面筋硬化,较大的抑制了水化作用,因而影响了搅拌时间。油脂:油脂对面团的吸水性和搅拌时间基本上无影响,但当油脂与面团混合均匀后,

10、面团的粘弹性有所改良,据说这是可塑性油脂的抱气性和含有乳化作用的结果。氧化剂:氧化剂分速效和迟效两种,其作用结果也不同,迟效(溴酸盐)在调粉中起不了什么作用,但速效(碘酸钾)可以使面筋结合强化,面团变硬,吸水率增大,搅拌耐性增大,搅拌时间延长。酶制剂:淀粉酶、蛋白酶的分解作用,使面团易软化,搅拌时间会缩短,使面团的机械耐性减少,故应限制使用。还原剂:可以使面筋软化,可使搅拌时间缩短30%50%。乳化剂:易与面筋胶体结合,使面筋性质变化在面筋水化作用中使面筋的稳定性和弹性增加,增加面团的亲和耐受性。三、发酵工艺(一)面团发酵的基本作用:1、目的:(1)在面团中积蓄发酵生成物,给面包带来浓郁的风味

11、和芳香;(2)使面团变得柔软而易于伸展,在烘烤时得到极薄的膜;(3)促进面团的氧化,强化面团的持气能力;(4)产生使面团膨松(胀)的二氧化碳气体;(5)有利于烘烤时上色。2、作用:面包面团的发酵,以酵母为主,还有面粉中的微生物参加复杂的发酵过程,在酵母的转化酶、麦芽糖酶、和酿酶等各种酶的作用下,将面团中的糖分解成酒精和二氧化碳,以及还有种种微生物酶的作用下,面团中产生各种糖、氨基酸、有机酸使面团具有芳香气味,把以上复杂的过程称之为面团发酵。3、熟成:面团的基本发酵也是一个面团熟成过程,面团的成熟是指面团发酵过程的一系列的变化,使面团的性质,对于制作面包达到最佳状态,即不仅产生了大一的二氧化碳体

12、和各类风味物质,而且经过一系列的生物化学变化,使面团的物理物质如伸展性、保气性达到最良好的状态。(二)面团发酵中的生物化学变化:1、糖的变化:面团内所含可溶性糖,有单糖、双糖之分,其中单糖类有葡萄糖、果糖;双糖主要是蔗糖、麦芽糖和乳糖,单糖类可直接为酵母的酿酶所发酵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产生的酒精有很有一部分留在面包中增添风味。而二氧化碳则使面包膨胀,这种发酵称为酒精发酵。麦芽糖也是由酵母分泌出麦芽糖酶后再进行发酵,但他的反应稍慢。乳糖不受酵母分泌酶的作用,所以基本上留在面团内,乳糖对烘烤上色反应是有好处的,乳糖多存于奶粉等乳制品内。以上各种糖一起存在时,酵母的发酵对于糖类是有顺序的:葡萄糖最先

13、,接下来是蔗糖内分解的葡萄糖,酵是原有的果糖和分解的果糖达到一定浓度是也会发酵,殚芽糖和其它糖存在时,通常是最迟的,常在发酵后1天才进行的,而葡萄糖在调分时已开始,故麦芽糖是维持发酵后持续力的糖。另外,残余糖对面包品质有影响的,残留糖充分时,面包不仅烤色好而且炉内膨胀力大,面团内糖的消耗不仅是在发酵,直至进炉前都在进行,尤其是在环境温度高时,消耗更快,如发酵过度,面包不易着色。2、淀粉的变化:损伤淀粉在面团发酵过程中,最后分解成麦芽糖,所谓操作淀粉是指小麦粉在制粉,总会有一定量的淀粉损伤或破裂,一般损伤量为淀粉的311%之间。3、白质的变化:面筋的成熟:在发酵中,面团中的面筋组织仍受力的作用,

14、这个力的作用来自发酵中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即这些气体在面筋组织中形成气泡并不断胀大,于是使得气泡间的面筋组织形成薄膜状,并不断扩展,产生相对运动,使面筋分子受到拉伸,如果发酵合适,那么,面团的结合达到最好的水平,如发酵过度,那么面团的面筋就到了被撕裂的价段,面团的网状组织变得脆弱,容易折断,另外,空气中的氧气能使面筋发生氧化,适当的氧化可以使面筋组织结合更好,氧化过度可以使面筋脆弱化,因此掌握好这一系列变化是面包发酵关键,同时也是做好面包的关键。4、生成酸的反应和面团酸度的影响:发酵过程中会产生各种酸,使面团PH值下降,这些酸有乳制品中的乳酸菌,空气中和面粉中的醋酸菌,酸发酵是必要的,酸发酵产

15、物中乳酸可以给面包带来好的香味,但高温,长时间发酵时,乳酸大量积蓄,使PH值过低,会使面团物理性恶化,并且会产生酸臭和异臭。PH的改变对气体的保持力有很大的影响,气体保持力最好在PH值5.55.0之间最好,当聊至PH值5以下,面团的扣气能力急速下降,故在发酸管理上要绝对避免PH值低于5.0。5、面团的PH值:面团PH值在5.5最合适,当随着发酵的进行,PH值降至5.0以下时,气体保持力会急速下降,所以从稳定的角度来看,发酵开始PH稍高些则稳定性大性。6、氧化程度:面粉氧化程度低的面团,呈现潮湿软弱的物理性质,而氧化过度的面团,则会失去韧性,如泥沙一般,易断裂,要经过长时间发酵的面团,应使用氧化程度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