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

上传人:9786****8129 文档编号:128288946 上传时间:2020-04-20 格式:DOC 页数:42 大小:10.2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榆林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榆林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榆林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榆林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榆林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榆林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榆林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目 录录 第一章第一章 总则总则 1 第二章第二章 城市发展目标与策略城市发展目标与策略 1 第三章第三章 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2 第一节 市域城乡统筹发展战略 2 第二节 市域人口与城镇化水平预测 3 第三节 市域城镇体系结构规划 3 第四节 市域空间管制 4 第五节 市域综合交通规划 5 第六节 市域旅游规划 6 第七节 市域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6 第八节 市域重大基础设施规划 8 第九节 市域重要社会服务设施规划 10 第四章第四章 中心城区规划中心城区规划 11 第一节 城市性质与职能 11 第二节 城市规模 11 第三节 中心城区空间管制 11 第四节 中心城区规划总体

2、布局 12 第五节 中心城区用地规划 12 第六节 中心城区城市综合交通规划 14 第七节 中心城区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1 第八节 中心城区城市景观风貌规划 1 第九节 中心城区旧城改造规划 2 第十节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 2 第十一节 中心城区城乡统筹规划 4 第十二节 中心城区城市环境保护规划 5 第十三节 中心城区城市市政公用设施规划 6 第十四节 中心城区城市公共安全与综合防灾规划 9 第十五节 中心城区城市空间发展时序规划 11 第五章第五章 规划实施措施规划实施措施 12 第六章第六章 附则附则 12 附表与附录附表与附录 13 第一章第一章 总则总则 1 第二章第二章 城市发展目

3、标与策略城市发展目标与策略 1 第三章第三章 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2 榆林市城市总体规划 2006 2020 年 文本 2 第一节 市域城乡统筹发展战略 2 第二节 市域人口与城镇化水平预测 3 第三节 市域城镇体系结构规划 3 第四节 市域空间管制 4 第五节 市域综合交通规划 5 第六节 市域旅游规划 6 第七节 市域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6 第八节 市域重大基础设施规划 8 第九节 市域重要社会服务设施规划 10 第四章第四章 中心城区规划中心城区规划 11 第一节 城市性质与职能 11 第二节 城市规模 11 第三节 中心城区空间管制 11 第四节 中心城区规划总体布局 12

4、 第五节 中心城区用地规划 12 第六节 中心城区城市综合交通规划 14 第七节 中心城区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16 第八节 中心城区城市景观风貌规划 16 第九节 中心城区旧城改造规划 17 第十节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 17 第十一节 中心城区城乡统筹与土地利用规划 19 第十二节 中心城区城市环境保护规划 20 第十三节 中心城区城市市政公用设施规划 错误 未定义书签 错误 未定义书签 第十四节 中心城区城市公共安全与综合防灾规划 错误 未定义书签 错误 未定义书签 第十五节 中心城区城市空间发展时序规划 26 第五章第五章 规划实施措施规划实施措施 27 第六章第六章 附则附则 27 附表

5、与附录附表与附录 28 榆林市城市总体规划 2006 2020 年 文本 1 第一章第一章 总则总则 第第 1 条条 为适应新的发展需要 更好地指导城市各项建设活动 依据 中华人民 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经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准 特编制 榆林市城市总体 规划 2006 2020 年 第第 2 条条 规划依据规划依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2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 建设部令 2006 第 146 号 3 城市规划强制性内容规定 4 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榆林市修编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 5 陕西省城镇体系规划 2005 2020 年 陕政函 2005 171 号 6 国家 省 市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 第第

6、 3 条条规划指导思想规划指导思想 1 以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为指导 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 坚持又好又快发展方针 正确处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全面发展的关系 当前发 展和长远发展的关系 促进经济 社会 人口 城乡 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2 建设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城市 注重城市发展与保护的关系 注重资源与环境承载力的研究 将资源合理配置和 生态环境保护作为规划发展的前提 合理确定城市空间布局 加强对建设用地的 宏观调控 为长远发展留有余地 3 以人为本 构建和谐社会 4 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目标 维护全体人民的利益 5 突出榆林的地方特色和比较发展优势 进一步推进榆林市的发展 增强和完

7、善城市为区域服务的综合职能 在更高层次 更宽的领域发挥榆林的服务 辐射和带动作用 第第 4 条条规划期限规划期限 近期 2007 年 2010 年 远期 2011 年 2020 年 远景 2020 年以后 第第 5 条条 城市规划区城市规划区 本次规划的城市规划区范围为榆林市区 7 个街道办事处 榆阳区的榆阳镇 金鸡 滩镇 牛家梁镇 小纪汗乡 芹河乡 青云乡 鱼河镇 横山县白界乡的全部行 政辖区 及横山县波罗镇靠近市区的部分行政辖区范围 总面积 2214 平方公里 在规划区内一切规划建设及土地利用 均应遵照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执行本规划 第第 6 条条规划层次规划层次 1 市域 范围

8、为榆林市域 1 区 11 县行政辖区范围 包括榆阳区 府谷县 神木县 定边 县 靖边县 横山县 米脂县 绥德县 佳县 吴堡县 子洲县和清涧县 总面 积 43578 平方公里 规划内容 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2 中心城区 范围 为榆林市区 7 个街道办事处和榆阳区的榆阳镇 牛家梁镇 小纪汗乡 芹 河乡 青云乡及横山县白界乡靠近市区的部分行政辖区范围 总面积 400 平方公 里 规划内容 中心城区城市总体规划 第二章第二章 城市发展目标与策略城市发展目标与策略 第第 7 条条发展目标发展目标 1 能源新都 充分利用榆林能源富集的有利条件 优化资源配置 大力推动能源产业快速发展 以能源工业带动其它相关产

9、业建设 形成产业特色鲜明 经济辐射面广 产业竞 争优势突出的发展聚集区 建设陕北国家能源化工基地的核心 2 国家名城 榆林市城市总体规划 2006 2020 年 文本 2 深入挖掘榆林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丰富内涵 保护并有效利用历史文化遗存 形成融历史文化和现代文明为一体的城市风格和城市魅力 3 大漠绿洲 发展以榆溪河两岸公园 湿地 农田为城市绿肺 结合郊野公园 环城绿带 组 团隔离绿地 重要交通线两侧绿带等 构筑多层次 大范围的绿色生态体系 将 榆林中心城区建设成为 大漠绿洲 4 宜居城市 传承现有组团式的城市空间布局结构 持续建设城市绿化生态系统 为城市居民 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和工作就业

10、条件 建设陕甘宁蒙晋接壤区及西北地区的宜居 城市 创造和谐 优美 安全的人居环境 第第 8 条条发展策略发展策略 1 构筑以能源产业为主的多层次产业结构 充分利用资源富集的特点 发挥煤炭 化工 电力等能源产业的优势 延伸现有 产业链 积极培育接续产业 逐步改变高度依赖资源开发的单一产业模式 发展 多层次的产业结构 2 加强区域协调发展 统筹城乡协调发展 推进榆林与周边城市 特别是与银川 鄂尔多斯 包头 吕梁等城市在产业结构 生态建设 环境保护 城镇空间与基础设施布局等方面的协调发展 统筹南六县 与北六县 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 积极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区及工业基地的 劳动密集型产业集中 实现以城

11、带乡 以工促农 城乡互动 3 提升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和城市品位 加强商务 商业 文化娱乐 休闲 旅游等城市公共设施建设 扩大榆林在陕甘 宁晋蒙接壤区的区域辐射及吸引能力 增强服务功能 提升城市竞争力 4 强化生态建设与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继续加快榆林城市周边生态环境的建设 加强榆溪河两岸 组团隔离绿带 城区 周边林场等绿色空间的保护 创造良好人居环境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合理有效 地利用水资源 第三章第三章 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第一节第一节 市域城乡统筹发展战略市域城乡统筹发展战略 第第 9 条条城乡统筹战略城乡统筹战略 1 加快城镇化进程 积极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市域外部输出 以经济

12、建设为 中心 充分发挥二 三产业对农村劳动力的吸纳作用 引导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 业转移 加快中心城区 县城和中心镇建设 增强城镇服务功能 推动农村人口 向重点城镇集中 2 南北六县协调发展 重点开展青壮年劳动力适用技术和专业技能培训 实施 劳务输出发展战略 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 向市域北部六县 省内以 及省外进行有序转移 在劳动力转移的同时 应对南部六县进行资金补偿 专款 专用致力于当地的生态环境建设 3 加强城市支持乡村 加强为农牧业服务的第二产业的发展 加大城市对乡村 的资金投入 建立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的机制 并优化财政支农资金使用结构 增加农业 牧业科研和推广 质量安全和检验检

13、测 农产品流通设施 农牧民培 训等方面的投入 实现城乡基础设施的共享和联通 给予农村居民和城镇居民相 同的就业机会 逐步消除农村与城镇在包括医保 社保等方面的差别 4 保护生态环境 编制榆林市域的空间管制规划 并将其提升为地方政策法规 严格按照空间管制的范围和要求进行管理 第第 10 条条 城镇发展战略城镇发展战略 1 立足产业发展 夯实城镇经济基础 吸引和推动能源化工企业在工业项目集 中区内成集群建设 并通过邻近城镇相关服务职能的配套和提升 促进工业区和 城镇的同步发展 榆林以及靖边 神木 绥德等市域和片区中心城市应当把加快 发展第三产业作为城镇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着力点 优先发展商贸 房地产

14、 教 育 旅游 物流等第三产业 适当发展机械制造和维护 农副产品加工等污染少 的工业 县域 镇域的小城市和小城镇应吸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乡镇企业在 市区 镇区集中布局 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集贸市场 形成本地的农产品加工基 榆林市城市总体规划 2006 2020 年 文本 3 地 辐射一定范围内的农产品集散中心和农业技术 信息服务中心 2 突出重点 分区极化 市域划分中心 北部 西部和南部四个经济区 重点 培育榆林中心城区 神木县城 靖边县城和绥德县城四个中心城市 在不同片区 的中心城市之间建立高等级的交通通讯网络 3 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倡导生态型 科技带动型和资源节约型城镇化 在有 效保护环

15、境的前提下合理有序的开发能源 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转向 不断提 高产品技术含量 提高资源回收利用率 走科技型的产业发展道路 产业活动和 城镇布局顺应自然资源尤其是水资源的约束 坚持 集约型 的规划建设方针 第第 11 条条 乡村发展战略乡村发展战略 增加扶贫投入 完善扶贫开发机制和政策措施 稳定农村低生育水平 加强农村 劳动力就业创业培训 破除城乡分割的体制障碍 引导人口有序转移 发展现代 农业 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产品加工增值能力 稳步提高农民收入 对农 村居民点进行合理集聚 加强游牧民定居点建设 对失去基本生存条件地区的农 牧民 优先安排资金 实行易地搬迁 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 提高农

16、民生产生 活水平 第二节第二节 市域人口与城镇化水平预测市域人口与城镇化水平预测 第第 12 条条 市域总人口规模预测市域总人口规模预测 2010 年 榆林市域总人口 365 万人 2020 年 榆林市域总人口 390 万人 第第 13 条条 市域城镇化水平预测市域城镇化水平预测 2010 年 榆林市域城镇人口为 150 万人 城镇化水平为 41 2020 年 榆林市域城镇人口为 200 万人 城镇化水平为 51 第三节第三节 市域城镇体系结构规划市域城镇体系结构规划 第第 14 条条 市域城镇规模等级结构市域城镇规模等级结构 规划榆林市域城镇体系形成六级体系 详见附表 一级 榆林中心城区规划 2020 年总人口达 80 万人 二级 二级 包括神木 绥德和靖边三个县城 规划 2020 年人口为 20 15 15 万人 三级 三级 包括府谷 定边 横山 银州 宽州 双湖峪 佳芦和宋家川 8 个县城 规划到 2020 年 府谷人口达 13 万人 定边达 10 万人 横山达 10 万人 银州达 7 万人 宽州 5 万人 双湖峪达 4 万人 佳芦达 3 万人和宋家川达 2 5 万人 四级 四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规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