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环境功能区划分

上传人:9786****8129 文档编号:128287834 上传时间:2020-04-20 格式:DOCX 页数:62 大小:42.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济南市环境功能区划分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济南市环境功能区划分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济南市环境功能区划分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济南市环境功能区划分_第4页
第4页 / 共62页
济南市环境功能区划分_第5页
第5页 / 共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济南市环境功能区划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济南市环境功能区划分(6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济南市环境功能区划分 济南市环境功能区包括生态环境功能区、环境空气功能区、水环境功能区和声环境功能区。 一、生态环境功能区生态环境功能区划分见附件2图1。济南市划分为5个生态功能区,分别为:南部山区生态功能区、中心城城市建设生态功能区、山前平原农业生态功能区、黄河沿岸湿地保育生态功能区和北部平原农林生态功能区。 (一)南部山区生态功能区 南部山区生态功能区范围包括历城区、章丘市南部、长清区大部分区域、平阴县中部丘陵区域。面积约3600平方千米。除南部在平阴有部分区域与汇河平原区交界外,其余均至西、南、东部市界。北部与黄河沿岸生态功能区、中心城区生态功能区、山前平原生态功能区交界。与中心城区生态

2、功能区的分界是城市总体规划建成区的南部边沿,基本符合城市“南控红线”,其边界为:长清区郭庄村-边庄-东关村-山峪庄村-崮山镇-市中区党家庄镇-十六里河镇-历下区中井庄村-历城区港沟镇-彩石镇-章丘市曹范镇-埠村镇。 该区域是全市最重要的生态区。(二)中心城城市建设生态功能区 中心城城市建设生态功能区东面与章丘市接壤,北面跨黄河至天桥区靳家乡、桑梓店和济阳县崔寨乡,南面和西面压缩在南控“红线”和长清区规划建成区边沿。总面积约1000平方千米,其中黄河以北面积约140平方千米。 该区域是未来的城市发展区。(三)山前平原农业生态功能区 山前平原农业生态功能区面积约900平方千米。本区包括章丘市北部、

3、平阴县东南部,是仅次于中心城区的人口密集区域。南部为山前平原,北部为黄河冲积带,属于沿黄河套地区,耕地条件较好,水资源相对丰富。北部地区有少量盐渍化土地。 该区域的主导生态功能为生产服务。(四)黄河沿岸湿地保育生态功能区 黄河沿岸湿地保育生态功能区处于黄河两岸1-10千米宽度范围,面积约580平方千米。区域内东段人口密度较大,西段较小,是保证地表饮用水安全的重点区域,也是城区北部的生态屏障。 该区域主导生态功能为生态服务。(五)北部平原农林生态功能区 北部平原农林生态功能区为除天桥区桑梓店乡和济阳县崔寨乡以外的市域黄河以北地区。面积约2100平方千米,人口约110万,是全市主要的农作区。 该区

4、域的主导生态功能为生产服务。 二、环境空气功能区 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分见附件2图2。济南市环境空气功能区共划分11个一类区,其余均为二类区。 (一)长清寒武纪地质遗迹自然保护区、莲台山森林公园,面积61.413平方千米。 位于长清区张夏镇、崮山镇,包含馒头山的寒武纪地质遗迹自然保护区及其范庄-唐王寨、玉皇顶的断面与莲台山森林公园。西以范庄-崮山站-陆家庄-红石岭-井字坡-张夏站-毛家庄-韩家庄一线为界。南以袁家庄-龙山-下泉-桃园为界,东以仲宫、张夏镇界-土屋-西渴马为界。北以炒米店-崔马庄南为界。 (二)历城柳埠镇-西营镇区,面积239.903 平方千米。 位于历城区柳埠镇和西营镇,西到柳

5、埠镇-仲宫镇边界,南到济南-泰安边界,东到历城-章丘边界,北到大小门牙庄-长峪-高口峪-西营乡-西、东岭角-枣林-白炭窑一线。 (三)平阴县大寨山森林公园区,面积194.255平方千米。 位于平阴县,包含大寨山森林公园和翠屏山景区、洪范池景区,南到平阴县界,东到大寨-马跑泉-张庄-柿子园-北泉,北到北石峡-老张庄-高园,西到崔山头-大套-太和乡-北张-邢沟-刘庙-南侯庄-东峪南庄一线。 (四)长清区大峰山森林公园,面积28.255平方千米。 位于长清区孝里镇大峰山森林公园,南到长清区界,西到房头-马岭乡-岚谷,北到北凤凰-石岭子-黄庄,东到高庄-大张庄-黄立泉。 (五)长清灵岩寺景区,面积11

6、.940平方千米。 位于长清区灵岩寺景区,西到冷庄,北到井字村-宋家庄-小寺村-西野老,东到花岩寺-老公寨,南到透明山-柏家园-北岭-六律庄。 (六)长清区长城岭景区,面积36.368 平方千米。 位于长清区武家庄乡和历城区的仲宫镇高尔乡南部,包括凤凰岭、卧龙峪等景区,南到济南-泰安边界山脊线,东到仲宫镇-柳埠镇边界,北到陈家庄-花坦-胡坦-东升-东房庄-大寨长城岭一线。 (七)龙洞风景名胜区,面积13.006平方千米。 西以扳倒井、小岭村、大岭村、白土岗一线北边山脊线为界,南到历下区、市中区边界为界,东以历下区、历城区边界为界,北到狸猫山、老君崖、扁石山山脊线。 (八)章丘七星台森林公园-垛

7、庄水库景区,面积87.518平方千米。 位于章丘市垛庄镇-曹范镇,西到垛庄-西营边界,北到太平庄-西圣水泉,东到北垛庄-桥子,南到章丘界。 (九)章丘阎家峪乡-文祖镇森林公园区,面积89.330平方千米。 位于章丘阎家峪乡-文祖镇,包含东八井、东张、东寺、宝珠山四个森林公园,南到章丘界,东到章丘界,西到三德范-吉野-西田广村一线,北到长三行-西南峪-西八井-甘泉庄一线。 (十)章丘胡山森林公园,面积27.595平方千米。 位于章丘市胡山森林公园,含朱家峪景区,西到白泉-双山屯,北到南涧溪-养车店,东到官庄-张家庄,南到马家峪-辛家庄。 (十一)白云湖、唐王森林公园,面积29.049平方千米。

8、西到历城区唐王镇唐王森林公园,北到李家码头-韩家码头-高桥-郑家码头,南到小湖南-仙湖村-陈家庄,东到白云湖风景名胜区边界。 一类区内执行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1996)一级标准。 二类区为除一类区的其余区域,是重点保护区域,面积7358.368平方千米,二类区内执行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1996)二级标准。 三、水环境功能区水环境功能区划分见附件2附图3。 (一)地下水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1.市区地下水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 济南市市区地下水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共涉及历城区、高新区、历下区、市中区、槐荫区、长清区6个行政辖区,22处地下水水源地(其中在用水源地12

9、处,备用水源地9处,规划水源地1处)。共划分地下水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68个,面积0.248平方千米;二级保护区3个,面积7.78平方千米;准保护区1个,面积2096.79平方千米。根据济南市水文地质状况,南部山区为市区22个地下水水源地的共同补给区,因此,本次保护区划分确定的济南市市区地下水饮用水水源准保护区可作为济南市区22个地下水饮用水水源地共同的准保护区。具体划分情况见表1。2.所辖县(市)地下水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 济南市所辖县(市)地下水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共涉及章丘市、平阴县、济阳县、商河县4个行政辖区,8处地下水水源地(7处在用水源地,1处备用水源地)。共划分地下水饮用水水源一

10、级保护区54个,面积0.048平方千米;二级保护区2个,面积7.26平方千米;准保护区7个,面积475.765平方千米。具体划分情况见表2。3.地下水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汇总 共划定济南市地下水饮用水水源保护区135个,总面积2587.89平方千米;其中一级保护区122个,面积0.296平方千米,二级保护区5个,面积15.04平方千米,准保护区8个,面积2572.555平方千米。4.地下水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执行标准 地下水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二级保护区、准保护区内地下水均执行地下水质量标准(GB14848-93)中的类标准。在地下水饮用水水源二级保护区、准保护区范围内的地表水均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

11、准(GB 3838-2002)中类标准,并确保一级保护区的地下水水质能满足规定标准。表1济南市市区地下水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结果行政辖区水源地名称保护区类别边界描述保护区个数涉及乡镇、办事处面积水质目标备注历城区宿家水源地一级保护区以水源地院墙(1个)及单个水井小房(2个)、5号井半径5米范围内(1个)为界。4王舍人街道办事处16000m2地下水类在用李庄水源地以水源地院墙(1个)及单个水井小院(4个)为界。5王舍人街道办事处3200m2地下水类在用白泉水源地以水源地院墙(1个)及单个水井小院(5个)为界。6王舍人街道办事处40600m2地下水类在用高新区东源水源地一级保护区以水源地院墙为界(

12、1个)。1舜华路街道办事处20000m2地下水类在用武将水源地一级保护区以水源地院墙为界(1个)。1孙村街道办事处46000m2地下水类在用二级保护区南部山体山脊线到山底裸露石灰岩。1郭店镇、孙村街道办事处1.80km2地下水类历下区泉城路水源地一级保护区以水源地院墙(1个)为界。1泉城路街道办事处1200m2地下水类备用羊头峪水源地以水源地院墙(1个)为界。1文东街道办事处100m2地下水类备用历南水源地以水源地院墙(1个)为界。1千佛山街道办事处90m2地下水类备用解放桥水源地以水源地院墙(1个)为界。1解放路街道办事处1800m2地下水类备用华能路水源地以水源地院墙(1个)为界。1舜华路街道办事处2500m2地下水类备用市中区东八里洼水源地一级保护区水源地院墙(1个)。观测井半径5米范围内(1个)。两个水井半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规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