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城县土地整治规划(2016-2020年)

上传人:9786****8129 文档编号:128287832 上传时间:2020-04-20 格式:DOC 页数:68 大小:40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汝城县土地整治规划(2016-2020年)_第1页
第1页 / 共68页
汝城县土地整治规划(2016-2020年)_第2页
第2页 / 共68页
汝城县土地整治规划(2016-2020年)_第3页
第3页 / 共68页
汝城县土地整治规划(2016-2020年)_第4页
第4页 / 共68页
汝城县土地整治规划(2016-2020年)_第5页
第5页 / 共6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汝城县土地整治规划(2016-2020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汝城县土地整治规划(2016-2020年)(6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汝 城 县 土 地 整 治 规 划 2 0 1 6 2 0 2 0 年 文 本 汝 城 县 人 民 政 府 二 一 七 年 十 二月 汝城县土地整治规划 2016 2020 年 文本 I 目目 录录 前前 言言 1 第一章第一章 总总 则则 2 第一节 指导思想 2 第二节 规划原则 2 第三节 规划任务 3 第四节 规划期限与范围 4 第六节 规划效力及规划调整 4 第二章第二章 规规划背景划背景 5 第一节 汝城县概况 5 第二节 土地利用现状 8 第三节 十二五 土地整治实施评价 10 第四节 土地整治面临的形势 12 第三章第三章 土地整治潜力土地整治潜力 16 第一节 农用地整治潜力

2、 16 第二节 农村建设用地整治潜力 16 第三节 宜耕未利用地开发潜力 17 第四节 损毁土地复垦潜力 17 汝城县土地整治规划 2016 2020 年 文本 II 第四章第四章 土地整治土地整治战战略与目略与目标标 19 第一节 土地整治战略 19 第二节 土地整治目标 21 第五章第五章 土地整治主要任土地整治主要任务务 23 第一节 加强耕地保护与建设 23 第二节 规范开展农村建设用地整治 24 第三节 积极推进土地复垦和生态整治 27 第四节 增强基础设施保障服务能力 29 第六章第六章 重点整治区域与重点重点整治区域与重点项项目安排目安排 32 第一节 土地整治重点区域 32 第

3、二节 重点整治项目安排 37 第七章第七章 资资金供需及金供需及预预期效益分析期效益分析 41 第一节 资金需求 41 第二节 资金筹措 41 第三节 预期效益分析 42 第八章第八章 规规划划实实施保障措施施保障措施 44 第一节 健全规划实施的政策体系 44 汝城县土地整治规划 2016 2020 年 文本 III 第二节 完善土地整治投入机制 45 第三节 建立健全土地整治项目实施监管体系 46 第四节 营造规划实施的良好氛围 48 第五节 增强规划实施的科技支撑 49 第六节 积极探索土地整治新模式 50 附表附表 1 汝城汝城县县土地利用土地利用现现状 状 2015 年 年 51 附

4、表附表 2 汝城汝城县县 2016 2020 年宜耕未利用开年宜耕未利用开发发潜力潜力汇总汇总 52 附表附表 3 汝城汝城县县 2016 2020 年年农农用地整治潜力用地整治潜力汇总汇总 53 附表附表 4 汝城汝城县县 2016 2020 年年农农村建村建设设用地整治潜力用地整治潜力汇总汇总 54 附表附表 5 汝城汝城县县 2016 2020 年年损毁损毁土地复土地复垦垦潜力潜力汇总汇总 55 附表附表 6 汝城汝城县县 2016 2020 年土地整治年土地整治规规划目划目标标 56 附表附表 7 汝城汝城县县 2016 2020 年年农农用地土地整治重点区域基本情况用地土地整治重点区

5、域基本情况 57 附件附件 8 汝城汝城县县 2016 2020 年年农农村建村建设设用地整治重点区域一用地整治重点区域一览览表表 58 附件附件 9 汝城汝城县县 2016 2020 年年损毁损毁土地复土地复垦垦重点整治区域一重点整治区域一览览表表 59 附件附件 10 汝城汝城县县 2016 2020 年宜耕未利用地开年宜耕未利用地开发发重点区域一重点区域一览览表表 60 附表附表 11 汝城汝城县县 2016 2020 年年农农用地整治重点用地整治重点项项目目 61 附表附表 12 汝城汝城县县 2016 2020 年宜耕未利用地开年宜耕未利用地开发发重点重点项项目目 63 汝城县土地整

6、治规划 2016 2020 年 文本 IV 附表附表 13 汝城汝城县县 2016 2020 年年损毁损毁土地复土地复垦垦重点重点项项目目 64 附表附表 14 汝城汝城县县 2016 2020 年城年城乡乡建建设设用地增减挂用地增减挂钩钩拆旧区重点拆旧区重点项项目目 65 汝城县土地整治规划 2016 2020 年 文本 1 前前 言言 土地整治规划是重要的土地利用专项规划 是科学指导土地整治 工作的重要依据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 国务院有关决策部署 紧 密围绕国家经济社会大战大局 有序开展各项土地整治活动 落实最 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 促进四化同步发展和 生态文明建设

7、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国土资部关于开 展 十三五 土地整治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 国土资发 2015 68 号 汝城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06 2020 年 2015 年修订版 等 编制 形成 汝城县土地整治 十三五 规划 以下简称 规划 规划 是进一步落实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耕地保有量 耕地 占补平衡等任务要求的实施性规划 主要阐明规划期内汝城县土地整 治的战略 明确土地整治的原则 目标和任务 合理布局土地整治重 点区域和重点项目 是指导 十三五 时期土地整治工作的纲领性文件 是土地整治项目立项及审批的依据 也是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发展 促 进城镇土地内部挖潜 节约集约用地 优化城乡用

8、地结构和布局的依 据 汝城县土地整治规划 2016 2020 年 文本 2 第一章第一章 总总 则则 第一节第一节 指导思想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思想精神 坚持 八个明确 伟大思想和 十四条基本方略 明确 两步走 的奋斗目标新定位 同时落实省委 省政府 三量齐升 五化同步 的决策部署和市委 市政府 产业主导 全面发展 的主体战略 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 用地制度 着力加强耕地数量 质量 生态 三位一体 保护 着力加强 耕地管控 建设 激励多措施并举保护 依法加强耕地占补平衡规范 管理 实施藏粮于地 藏粮于技和节约优先战略 以提升粮食产能为 首要目标 规范有序推进土地整

9、治 促进土地资源永续利用 第二节第二节 规划原则规划原则 一 一 坚坚守耕地保守耕地保护红线护红线原原则则 坚守耕地保护红线 保障粮食安全 以高标准农田建设为重点 合理确定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和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 确保耕地面积不 减少 质量不降低 夯实农业现代化基础 围绕国土生态安全建设 合 理安排土地整治重点区域 重大工程 构建区域生态安全格局 保护 和恢复自然山水格局 提高国土综合承载能力 二 二 坚坚持城持城乡统乡统筹 集筹 集约发约发展原展原则则 按照新农村建设和新型城镇化战略要求 统筹安排农村土地整治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 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 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 汝城县土地整治规划 20

10、16 2020 年 文本 3 等 调整优化城乡用地结构和布局 发挥土地整治综合效益 改善农 业生产生活条件和农村人居环境 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和城乡发展一体 化 三 三 坚坚持依法依持依法依规规原原则则 遵循 土地管理法 等法律法规 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新型城 镇化规划等的部署安排 落实和细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土地整 治目标和任务 并做好与农业 水利 生态等相关规划的协调衔接 推 动规划管理法治化 制度化 四 四 坚坚持持 三效合一三效合一 原原则则 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 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 控 制开发强度 调整空间结构 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 生活空间宜居 适度 生态空间山清水秀

11、 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 给农业留下更 多良田 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 地绿 水净的美好家园 加快实施主体 功能区战略 推动各地区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定位发展 构建科学合理 的城市化格局 农业发展格局 生态安全格局 第三节第三节 规划任务规划任务 根据 郴州市土地整治规划 2016 2020 年 汝城县土地利用总 体规划 2006 2020 年 2015 年修订版 的目标 结合县域自然经济 社会条件 土地资源利用状况以及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和耕地后备资 源调查成果 以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和节约集约用地制度 有序推 进土地整治 增加耕地数量 提高耕地质量 促进现代农业集约发展 汝城县土地整治规划 2016

12、 2020 年 文本 4 推进新农村建设及城乡统筹发展为目的 全面评价 十二五 期间土地 整治规划实施情况 并进一步摸清基本农田现状 深入分析土地整治 潜力 开展土地整治重点问题研究的基础上 明确 十三五 土地整治 战略和目标 科学划定土地整治重点区域 合理安排土地整治项目的 布局和建设时序 进行资金供需分析和效益评价 制定规划实施的保 障措施 推进土地整治规划信息化建设 以促进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 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相互协调 第四节第四节 规划期限与范围规划期限与范围 本规划以 2015 年为基期年 2020 年为目标年 本规划地域范围为汝城县行政辖区内的全部土地 总面积

13、 2400 71 平方公里 包括 9 镇 5 乡 第六节第六节 规划效力及规划调整规划效力及规划调整 本规划经县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本规划自批准之日开始生效 本规划的修改调整须经县人民政府批准 本规划自汝城县人民政府批准之日起施行 汝城县土地整治规划 2011 2020 年 规划同时停止执行 汝城县土地整治规划 2016 2020 年 文本 5 第二章第二章 规划背景规划背景 第一节第一节 汝城县概况汝城县概况 汝城县位于湖南省的东南端 是湘 粤 赣三省交界之地 素有 鸡鸣三省 水注三江 的美称 东西长 72 公里 南北宽 63 公里 总面 积约为 2400 71 平方公里 占全省总面积的 1

14、 10 一 区位条件一 区位条件 汝城县位于湖南省郴州市东南部 介于东经 113 16 17 113 59 21 北纬 25 19 58 25 52 57 汝城县东邻江西省崇义县 南连广 东省仁化县 乐昌市 西接湖南省宜章县 北靠湖南省资兴市 桂东县 史称 内为衡 阳 宝 庆 门户 外扼赣粤咽喉 县境内交通优势已经形成 十二五 期间 全县交通建设累计完 成投资 168 亿元 县城与县内各乡镇实现了 1 小时到达公路交通圈 夏蓉高速横贯东西 平汝高速纵跨南北 县域内高速总里程达 137 76 公里 形成了对接郴州 赣州 韶关的 三高一小时 交通网 实现了由 交通盲点到交通枢纽的重大跨越 十三五

15、期间 将围绕建设湘 赣 粤三省边界交通运输枢纽的 目标 首先争取开工建设兴永郴赣铁路客货共用复线 在汝城段设 2 处客货共用站 土桥站 县城 热水站 其次建设茶炎桂汝韶单线铁路 在县城与兴永郴赣铁路相交 设土桥站 县城 大坪站 三星工业园 再次做好汝城通用机场前期筹备工作 力争 十三五 开工建设 汝城县土地整治规划 2016 2020 年 文本 6 二 自然资源条件二 自然资源条件 1 地形地貌 汝城县地处南岭山脉中段与罗霄山脉南端交接部 以中山地貌为主 四周多为山地 中部多为丘陵岗地和盆地 呈西北 高 东南低走势 最高海拔 1726 6 米 最低 160 米 整体上呈现 八山 半水一分田 半

16、分道路加庄园 构成了比较独特的南方山地田园景 观 2 气候 汝城县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夏无酷署 冬少严 寒 雨量充沛 光照充足 全年平均气温 16 6 左右 年均年降水量 为 1547 毫米 平均日照时数为 1731 小时 多年平均无霜期为 273 天 光 热条件配合基本同季 3 水系 境内水系发达 共有浙水 集龙江 北江水等大小河流 696 条 河流总长 1766 20 公里 河网密度为 0 73 公里 平方公里 县 内河流大多属山地型 流程短 落差大 水能资源丰富 县域水资源总 量 22 78 亿立方米 人均 4121 立方米 为全省人均水平的 1 69 倍 汝 城温泉 罗泉 汤口 大汤 塘内 铜坑等地下热水资源 其中位于热 水圩的汝城温泉古称 灵泉 是我国中南六省最大的热田 4 植被 汝城县地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植被类型多样 全县 有林地 278 万亩 人均有林地面积 6 19 亩 高于全国和全省人均水平 全县活立木蓄积量 827 01 万立方米 樟 梓 楠 桐及水杉等稀有树 种遍及全县 其中药用植物 700 多种 全县森林覆盖率为 70 87 拥 有树种 85 类 6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规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