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菌剂

上传人:龙*** 文档编号:128284611 上传时间:2020-04-20 格式:PPT 页数:66 大小:1.4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杀菌剂_第1页
第1页 / 共66页
杀菌剂_第2页
第2页 / 共66页
杀菌剂_第3页
第3页 / 共66页
杀菌剂_第4页
第4页 / 共66页
杀菌剂_第5页
第5页 / 共6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杀菌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杀菌剂(6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章 昆虫的体壁 植物化学保护 杀菌剂 主 要 内 容 一 . 引言 二 . 植物病害化学防治策略与作用原理 三 . 杀菌剂的作用机理 四 . 杀菌剂的使用技术 五 . 杀菌剂的种类 一、杀菌剂的基本含义 第一节 引言 1. 什么是杀菌剂? 2. 什么是杀真菌剂? 3. 什么是杀菌剂的作用方式 杀菌剂如何达到 杀菌或者防治植物病害的作用? 三个问题 定义:用于防治植物病害的化学农药统称为杀菌剂。 1. 什么是杀菌剂? 杀菌剂的任务:杀菌剂的 性质( 作用原理 ( of 使用 ( 防治、 植物病害、 化学农药 植物病害的化学防治的农药。 什么是植物病害? 1. 什么是杀菌剂? 真菌病害 细菌病

2、害 病毒病害 线虫病害 原生动物病害 高等寄生性植物病害 杀 真菌剂 杀细菌剂 杀病毒剂 杀线虫剂 杀原生动物剂 除草剂 杀藻剂 杀虫剂 ? 小结 1( 杀菌剂是一个具有广泛含义的概念 杀菌剂的本义:是防治植物病害的化学农药 包 括:杀真菌剂、杀细菌剂、杀病毒剂等 习惯上:杀菌剂 =杀真菌剂 实际上:杀菌剂 杀真菌剂 是 “ 杀 ” ? “ 菌 ” ?剂 还是 “ 防治 ” ? “ 植物病害 ” ?剂 定义:用于防治植物真菌病害的化学农药。 s)= + 是 “ 杀 ”“ 真菌 ” 剂? 还是 “ 防治 ”“ 植物真菌病害 ” 剂 ? 杀真菌剂的作用方式: 杀真菌是如何杀菌或者如何达到防治真菌病

3、害的作用。 植物真菌病害是如何发生发展的? 植物真菌病害是如何发生的? 侵染循环 主识别 占 殖 现症状 透 季节阶段的产生 of 眠期 次接种体 着 种 原菌的传播 再侵染接种体 of 侵染 原菌的生长和(或)繁殖 or of 每一个侵染性病害中,都会接连地发生一系列或多或少不同的事件,从而导致病害以及病原物的发生发展和延续,这些不同事件构成的连串的链就称为一个 病害循环。 植物真菌病害是如何发生的? 植物真菌病害是如何发生的? 水稻稻瘟病病害循环 第一节 体壁的构造与功能 玉米大斑病菌 稻稻瘟病菌 茄灰霉病菌 果炭疽病菌 物病害的症状 孢子 芽管 附着孢 侵入丁 侵入寄主细胞的菌丝 真菌孢

4、子在寄主细胞表面的萌发与侵入 一般没有内吸作用,不能进入植物体内,仅作保护剂。 必须在病原物侵入前使用,对植物病害起保护作用,当病害发生后,就没有防治作用了。 孢子 芽管 附着孢 侵入丁 侵入寄主细胞的菌丝 ( 1)杀菌作用 作用方式: 杀死真菌的作用方式称杀菌作用 ( 具有杀菌作用的化合物称杀真菌剂 ( 表 现: 孢子不能萌发或萌发中被杀死(芽管长度短于孢子直径)。 机 理: 病原真菌的生物氧化受到干扰,影响能量生成,导致病原菌能量供应不足而致死。 多作用位点。 许多是内吸剂,可被植物体吸收和输导,为保护剂和治疗剂。 抗药性问题。 孢子 芽管 附着孢 侵入丁 侵入寄主细胞的菌丝 ( 2)抑菌

5、作用 作用方式: 暂时抑制真菌生长的作用方式称抑菌作用 ( 起抑菌作用的化合物称为抑真菌剂( 。 表 现: 真菌芽管或菌丝的生长受到抑制,或者芽管和菌丝的 形态发生变化,如芽管粗糙,芽管末端膨大、扭曲和 畸形,菌丝过度分枝等。 机 理: 抑制病原菌的生物合成过程,如真菌生长必需的物质核酸、麦角甾醇等。 作用位点单一 ( 3)抗产孢作用 作用方式: 抑制真菌孢子形成的作用,称为抗产孢作用。 具有这种作用的化合物称为抗产孢剂( 孢子 芽管 附着孢 侵入丁 侵入寄主细胞的菌丝 小结 2 ( 杀真菌剂 杀 真菌剂 ( 抑真菌剂( 抗产孢剂( 习惯上仍称为杀真菌剂。 所以杀菌剂就是:杀死真菌孢子、抑制生

6、长和阻碍真菌繁殖的化学药剂。 作用于病原菌。 第一节 体壁的构造与功能 定义: 在 离体 下( in 杀菌毒性,但是在 活体 上( in 却能够防治病害的化合物,称为无杀菌毒性化合物。 无杀菌毒性化合物 (作用机理: 干扰病原菌的致病机理,削弱病原菌的致病力或使病原菌不能侵入; 提高寄主植物的抗病能力。 离体:在培养基上 活体:在植物体上(或内) 第一节 体壁的构造与功能 黑色素生物合成抑制剂: 三环唑 (,防治水稻稻瘟病。 孢子 芽管 附着孢 侵入丁 侵入寄主细胞的菌丝 无杀菌毒性化合物 ( 干扰病原菌的致病过程 三环唑对稻瘟病菌的生长和繁殖都没有影响(无毒),专一抑制稻瘟病菌附着孢黑色素的

7、生物合成,使附着孢不能保持细胞的膨压,失支坚破能力,导致其侵入丁无法穿透侵入寄主细胞。 抗穿透剂 ( 第一节 体壁的构造与功能 烯丙苯噻唑 ( 防治稻瘟病,又叫噻瘟唑 无杀菌毒性化合物 ( 提高寄主的抗病性 植物激活剂( 离体下对稻瘟病菌几乎无毒性,但是在水稻植株体内能够启动防卫机制,诱导寄主细胞形成木质素化壁等物理屏障,阻止病原菌进一步向邻近细胞蔓延;诱导寄主植物产生和积累 制病菌的定殖和蔓延。 也可防治水稻白叶枯病、黄瓜细菌性角斑病等细菌病害。 活化酯 ( 防治真菌、细菌和病毒等多种不同类型的病害。 杀真菌剂包括: 总结 ( 杀真菌剂( 抑真菌剂 ( 抗产孢剂( 无杀菌毒性化合物 ( 抗穿

8、透剂 (植物防卫激活剂( 内涵 丝停止生长; 是改变病菌的致病过程或通过调节植物代谢诱导(提高)植物抗病能力。 问题 ( ? 杀菌作用的药剂为什么仅作为保护剂? 抑菌作用有什么意义? 农药学、植物病理学、真菌学、植物生理学、 生物化学,等等 第一节 体壁的构造与功能 二、杀菌剂的发展简史 1885年波尔多液的发现,揭开了杀菌剂的发展历史。 1934年福美双的发现标志着有机合成杀菌剂使用时期的开始。 1966年,第一个内吸性杀菌剂萎锈灵出现了。 1970年代初苯菌灵、多菌灵等苯并咪唑类内吸剂的发现标志着第三代杀菌剂 内吸性杀菌剂广泛使用时期的到来。 第一阶段 20世纪 40有机化合物大量使用时期

9、 含铜化合物(波尔多 液)、汞制剂、硫制剂 (硫磺粉、石硫合剂) 1940年代前 无机化合物应用时期 福美类和代森类等 有机硫杀菌剂 苯菌灵、多菌灵等 苯并咪唑类内吸剂 20世纪 70年代 内吸性杀菌剂广泛使用时期 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 多作用位点 单一作用位点 第一节 体壁的构造与功能 药害: 第一代、第二代杀菌剂容易导致植物药害。 保护剂: 只能施于植物表面起保护作用,不能进入植物体内,否则容易造成植物药害。 传统保护剂 必须在侵入前施用才有效,且只有在喷布到的植物表面起保护作用。 药液沉积表面易受到风雨的影响,必须要有较长的残留持效期才能起到较好的保护效果。 传统保护剂必须全面喷布,且多次

10、重复喷药,施药量大。 但因病原菌微小,且侵入后只有出现症状时才能被诊断出来,所以施用保护剂不能达到有效防治病害的目的。 第一节 体壁的构造与功能 第三代杀菌剂 现代选择性杀菌剂 内吸剂: 能进入植物体内,并在植物体内输导的杀菌剂,称为内吸性杀菌剂,简称内吸剂 (or 由于内吸剂与植物组织 接触非常紧密,因此,必须在植物与真菌之间具有足够的 选择性 才能避免植物药害。 治疗剂 第一节 体壁的构造与功能 杀菌剂的选择性 植物体内没有靶标位点 (作用位点 (of 如多抗霉素类抑制几丁质的生物合成 靶标受体 (药剂的亲和力 (差异 如多菌灵抑制真菌的微管蛋白结合 药剂对原生质膜渗透性 (差异 对杀菌剂的积累 (或排出 )、解毒或活化作用的选择性 第一节 体壁的构造与功能 内吸剂的使用特点 抗药性 ( 问题 植物药害问题 在使用上更有弹性,对病害可以起急救作用; 内吸剂可引入种子内部,治疗种子内部的感染; 内吸剂可输导到新生长的植物表面,使之得到保护; 优良内吸作用的治疗剂,甚至可以通过种子处理或土壤处理等方式来防治作物地上部的气传病害。 第一节 体壁的构造与功能 二、杀菌剂的发展简史 第四代杀菌剂: 无杀菌毒性化合物,又称为病害防治化合物 三环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农作物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