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民乐第一中学高中政治第三单元第七课第一框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教案必修11.doc

上传人:cao****hui 文档编号:128283855 上传时间:2020-04-2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甘肃民乐第一中学高中政治第三单元第七课第一框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教案必修1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甘肃民乐第一中学高中政治第三单元第七课第一框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教案必修1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甘肃民乐第一中学高中政治第三单元第七课第一框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教案必修1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甘肃民乐第一中学高中政治第三单元第七课第一框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教案必修1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甘肃民乐第一中学高中政治第三单元第七课第一框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教案必修11.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识记按劳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基本形式;理解现阶段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必然性和意义,以及确立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意义;通过分析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区别,培养学生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用联系,全面的观点看问题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借助于多媒体通过直观演示法、自主探究法、合作探究法和总结归纳法等方法来让学生正确的认识我国现阶段的分配制度。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感受到我国现阶段的收入分配制度有利于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利于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使学生认识到以共同富裕为目标的社会主义分配

2、制度的优越性。【教学重点】按劳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教学难点】如何区分多种分配方式【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复习前面的生产与分配的关系及我国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从而引出我们要学习的内容。二、新课教学首先向学生展示关于导学案的使用说明与方法指导(见导学案)。其次进入本节课的教学环节,本堂课主要包括这样几个环节:第一、课堂预习。要求理解熟记课本重点知识,找出自己不明白的问题。并且用多媒体打出本节课要掌握的内容,让预习更有针对性。1、什么是按劳分配?(基本内容和要求)2、为什么要实行按劳分配?3、按生产要素分配包括哪些具体形式?确立按生产要素分配有何意义?4、如何区分按劳分配、按劳动要素分配?第二

3、、合作探究。这一环节又主要包括读、议、展、讲。引用的材料:电视剧乡村爱情资料:象牙山的能人们在发家致富的路上真可谓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村主任长贵已经调到县水利局工作,除了工资以外,奖金和补贴也不少。过年过节还能拿到一些福利性收入。赵玉田和刘英承包了村里的100亩地种花,兼营鲜花的运输和销售。王小蒙的豆制品加工厂越办越红火,已经在附近几个村开了三四个连锁店,一下解决了几十个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镇长亲自为她颁发了“带头致富先进个人奖”。在某公司里,王大拿和王木生父子投资200万成了最大的股东,获得了不少分红收入;大学生陈艳南以技术入股,是公司的技术骨干,每年都能获得不菲的收入;谢永强是总经理,负

4、责公司日常管理,当然获得的收入也不少。 讨论探究:1、你能谈谈象牙山的能人们各是通过哪种分配方式获得收入的吗?2、健全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制度对于象牙山的发展有什么积极意义?我国实行什么样的分配制度?(答案略)第三、巩固练习。1、判断题(1)社会主义制度下,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 )(2)在我国各种所有制经济范围内,都实行按劳分配。 ( )(3)国家保护劳动者的所有收入。 ( )(4)工资收入都是按劳分配收入。 ( )2、选择题(1)某位国有独资企业技术骨干的年收入由工资、奖金、股票投资等收入构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工资、奖金、股票投资收入都属于按

5、生产要素分配 B. 工资、奖金、股票投资收入都属于按劳分配C. 工资属于按劳分配,奖金、股票投资收入等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D. 工资、奖金属于按劳分配,股票投资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2)在我国阶段,确立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从根本上看是为了 ( )A. 使分配方式更加合理 B . 促进生产力的发展C. 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D. 推动经济体制改革(3)下列属于按劳分配收入的是 ( )张某在私营企业中获得的工资收入王某在农村集体经济联产计酬中获得的收入李某在国有企业中获得的福利性分配收入 孙某在国家机关工作中获得的工资收入A. B. C. D. 第四、课堂小结。(板书设计见后面)第五、

6、学后反思。可以是学生本节课所学到的新知识,也可以是学生在本节课探究活动中的一些感受,或者是对老师所讲的一些问题的异议,自己没有做好的方面等等,通过这一环节的设计,逐步养成学生时时总结自己,反思自己的习惯。第六、知识拓展,巩固提高。劳动收入形式所有制范围按劳分配公有制范围内(公有制经济中劳动者的工资、奖金、津贴)按个体劳动成果分配个体经济范围内 按劳动要素分配私营经济、外资经济(私企、外企中劳动者的工资收入) 例.某员工在外资企业工作,年薪6万元。他利用业余时间在私营企业兼职,年收入2万元;股票分得的红利2万元;出租房屋收入1万元;转让一项技术发明收入3万元。该员工一年的劳动收入为()A14万 B13万元 C11万元 D8万元基本内容和要求前提物质基础直接原因附板书设计:按劳分配必要性重要性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形式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按生产要素分配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