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仙区白蝉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文本

上传人:9786****8129 文档编号:128283266 上传时间:2020-04-20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5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游仙区白蝉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文本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游仙区白蝉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文本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游仙区白蝉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文本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游仙区白蝉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文本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游仙区白蝉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文本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游仙区白蝉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文本》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游仙区白蝉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文本(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游仙区 白蝉乡 土地利用 总体规划 2006 2020 年 绵绵阳阳市市游游仙仙区区白白蝉蝉乡乡人人民民政政府府 二二 一一年五月一一年五月 目 录 前前 言言 1 一 规划目的 1 二 规划任务 1 三 规划依据 1 四 规划期限 2 五 规划范围 2 第一章 土地利用现状 3 第一节 白蝉乡概况 3 第二节 土地利用现状 4 第三节 土地利用特点 6 第四节 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 7 第二章 规划目标 7 第一节 规划目标 7 第二节 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调整 8 第三章 规划用地安排 10 第一节 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 10 第二节 城镇和农村居民点用地 11 第三节 基础设施建设用地保障

2、11 第四节 土地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 12 第四章 土地综合整治 13 第五章 用途分区 15 第一节 土地用途分区 15 第二节 建设用地分区 17 第六章 村土地利用控制 19 第七章 近期用地安排 20 第一节 近期用地安排原则 20 第二节 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20 附表附表 23 表 1 白蝉乡规划期土地利用结构调整表 23 表 2 白蝉乡耕地保有量 基本农田情况表 24 表 3 白蝉乡新增建设用地控制指标表 24 表 4 白蝉乡土地整治规划表 25 表 5 白蝉乡重点建设项目用地规划表 25 表 6 白蝉乡土地用途分区面积统计表 26 表 7 白蝉乡规划期间各类用地平衡表 27 表

3、8 白蝉乡基本农田调整分析表 29 1 前前 言言 一 规划目的 为了有效而具体地贯彻落实 十分珍惜 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 护耕地 的基本国策 科学 合理地充分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 加强 对全乡土地利用的宏观调控和计划管理 优化配置乡域土地资源 协 调好乡域各类 各业用地的矛盾 努力推进土地利用的根本转变 促 进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和节约利用 实施人口 资源 环境 经济 社会发展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战略目标 加强土地利用宏观调控 实现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 提高土地利用率 以及土地生产力 为乡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利的土地保障 二 规划任务 根据游仙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要

4、求和白蝉乡的自然与社会经 济条件 在综合研究和确定土地利用的目标 发展方向 以部门需求 和现状分析为基础 社会 经济和生态环境的综合效益为目标 通过 合理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 统筹安排各类用地 协调各业用地的 矛盾 确定各业 各类用地的空间布局 划定用途分区 重点安排好 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 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用地及其它基础产业 基 础设施用地 确定村庄城镇建设用地规模和范围 以控制和引导土地 利用 三 规划依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基本农田保护条例 环境 2 保护法 等相关的法律 法规 2 国土资源部 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规程 乡镇土地利 用总体规划编制规程 3 村镇规划卫生标

5、准 GB18055 2000 4 关于贯彻的意见 川委发 2000 42 号文 5 国务院办厅转发国土资源部 国办发 2005 32 号 6 游仙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06 2020年 7 白蝉乡经济发展现状及近期发展规划 四 规划期限 本次规划以2005年为规划基期年 2010年为近期规划年 2020 年为规划目标年 规划时段分2006 2010年和2011 2020年两个时 段 五 规划范围 规划范围为白蝉乡行政区划内全部土地 全乡总面积 2594 00 公 顷 包括石华山村 陡嘴子村 明月寺村 一碗水村 圣渝祠村 老 鹰窝村 王家寨子 白蝉寺村等 8 个行政村及白蝉乡社区 3 第一章

6、土地利用现状 第一节 白蝉乡概况 一 自然状况 白蝉乡位于游仙 区境东南部 西北连 接梓绵乡 东北与玉 河镇接壤 全乡总面 积25 94平方公里 下辖石华山村 陡嘴 子村 明月寺村 一 碗水村 圣渝祠村 老鹰窝村 王家寨子 村 白禅寺村和白蝉 社区 白蝉乡属于亚热带湿润型季风气候 四季分明 年平均气温 16 4 C 一月平均气温5 2 C 八月平均气温为26 2 C 无霜期为275 天 平均日照160天 年降雨量1100mm 森林覆盖率76 全年大 于10 C的有效积温5212 C 白蝉乡南部多为山地丘陵地带 北部相 对南部地势较为缓和 二 社会经济状况 白蝉乡有居民委员会 1个 自来水受益村

7、 3个 通汽车村数8 4 个 通电话村数 8个 总户数3250户 其中农业户2914户 总人 口10168人 其中农业人口 9315人 乡村实有从业人员 5442人 其中男性2411人 女性2031人 外出务工人员 1611人 白蝉乡有 居民委员会1个 自来水受益村 3个 通汽车村数8个 通电话村数 8个 2005年末实有耕地面积 777 35公顷 农用化肥施用量2832 吨 地膜使用量 1952公斤 农药使用量9077公斤 全年主要农作 物总播种面积20552亩 其中粮食作物面积 15081亩 油料作物面 积4487亩 蔬菜类作物面积 984亩 第二节 土地利用现状 白蝉乡土地总面积2594

8、 00公顷 以农用地为主 农用地 2374 29公顷 占全乡土地总面积的91 53 建设用地196 63公顷 占总面积的7 58 未利用地23 08公顷 占总面积的0 89 具体见 表 白蝉乡 2005 年土地利用现状结构图 2005年白蝉乡三大类用地结构 7 58 0 89 91 53 农用地 建设用地 未利用地 5 白蝉乡土地利用现状三级分类面积汇总表 单位 公顷 一级类二级类三级类 名 称 面积名称面积名称面积 水田 359 71 水浇地 0 耕地 777 35 旱地 417 64 园地 448 79 园地 448 79 其他园地 有林地 898 12 灌木林地林地 898 12 其他林

9、地 牧草地 0 天然草地 设施农用地0 农村道路44 27 坑塘水面42 98 田坎118 01 农 用 地 2374 29 其他 农用地 250 03 农田水利用地44 65 城市 建制镇 农村居民点173 57 其他独立建设用地 城乡建 设用地 177 22 采矿用地3 65 铁路 公路4 27 民用机场用地 水库水面14 92 交通水 利用地 19 41 水工建筑用地0 22 其他建风景名胜 建 设 用 地 196 63 设用地 0 设施用地 水域 5 97 水域5 97 滩涂沼泽 1 86 滩涂沼泽1 86 未 利 用 地 23 08 自然保留地 15 25 自然保留地15 25 合计

10、 2594 00 6 一 农用地 耕地为 777 35 公顷 占土地总面积的 29 97 园地为 448 79 公顷 占土地总面积的 17 30 林地为 898 12 公顷 占土地总面 积的 34 62 其他农用地总面积 250 03 公顷 占土地总面积的 9 64 其中 设施农用地 0 12 公顷 农村道路 44 27 公顷 坑塘水面 42 98 公顷 田坎 118 01 公顷 农田水利用地 44 65 公顷 二 建设用地 城乡建设用地面积 177 22 公顷 占土地总面积 6 83 其中农 村居民点 173 57 公顷 独立工矿用地 3 65 公顷 交通用地 19 41 公顷 占土地总面积

11、 0 75 其中公路用地 4 27 公顷 水库水面 14 92 公顷 水工建筑用地 0 22 公顷 三 其他用地 水域 5 97 公顷 占土地总面积 0 23 滩涂 1 86 公顷 占土地 总面积 0 07 自然保留地 15 25 公顷 占土地总面积 0 59 第三节 土地利用特点 一 耕地在农用地中比重较大 全乡农用地面积 2374 34 公顷 占土地总面积的 91 53 农用 地中耕地面积 777 35 公顷 占土地总面积的 29 97 占农用地 面积的 33 52 二 土地利用率高 2005 年全乡土地总面积 2594 00 公顷 农用地占土地总面积的 7 91 53 土地利用率为 99

12、 11 土地利用率较高 第四节 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 一 可垦 宜耕后备土地资源较少 全乡未利用地 23 08 公顷 占土地总面积的 0 89 可供开发利 用的后备耕地资源较少 新增耕地潜力有限 因此 需要更加重视和 推进耕地保护和区域粮食安全保障工作 二 城乡建设用地内部结构不尽合理 城镇土地利用效益仍然偏低 布局不尽合理 未能发挥城市集约 用地效益 农村居民点用地粗放 村中尚有大量空闲宅基 2005 年 末 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为 173 57 公顷 农村居民点用地总量和人 均用地量偏大 布局分散 用地粗放 迫切需要从内涵挖潜入手 调 整优化城乡建设用地结构与布局 挖掘存量用地潜力 缓解用地空

13、间 不足的矛盾 三 建设用地需求大 补充耕地压力大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 建设用地需求量大增 建设占地较多 耕 地后备资源匮乏 占补平衡压力大 第二章 规划目标 第一节 规划目标 一 耕地与基本农田保护与控制目标 到 2020 年 全乡耕地保有量为 818 17 公顷 基本农田保护面 积控制为 758 8 公顷 是耕地保有量的 97 1 二 建设用地控制目标 8 到 2020 年 建设用地总规模控制在 226 61 公顷以内 其中城 乡建设用地 198 78 公顷 交通水利设施用地 26 68 公顷 其他建设 用地 1 06 公顷 新增建设用地规模 5 62 公顷 新增占用耕地 0 86 公顷 三

14、 生态环境目标 到 2020 年森林面积 909 35 公顷 森林覆盖率为 35 06 比 2005 年提高了 0 57 增加了 11 18 公顷森林面积 第二节 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调整 规划期内 全乡土地利用结构将有如下变化 具体见附表 1 一 农用地 到 2010 年 农用地调整为 2369 8 公顷 占土地总面积的 91 36 2020 年 农用地将达到 2361 28 公顷 占土地总面积的 91 03 比 2005 年减少 13 06 公顷 一 耕地 由 2005 年 777 35 公顷 占土地总面积 29 97 调整为 2010 年 810 18 公顷和 2020 年 818 17

15、公顷 分别占土地总面积 31 23 和 31 54 只要分布在石华山村 陡嘴子村 明月寺村等 二 园地 2005 年 448 79 公顷 占土地总面积的 17 30 2010 年 448 22 公顷 占土地总面积 17 28 到 2020 年为 442 79 公顷 占 土地总面积 17 07 主要分布在陡嘴子村 石华山村 白蝉寺村等 9 三 林地 2005 年林地面积 898 17 公顷 占总面积的 34 62 规划期间 林地面积 905 22 公顷 占土地总面积 34 90 到 2020 年为 909 30 公顷 主要分布在白蝉寺村 陡嘴子村 老鹰窝村 圣渝祠 村等 四 其他农用地 2005

16、 年其他农用地为 250 03 公顷 占总面积的 9 63 到 2010 年其他农用地调整为 206 13 公顷 到 2020 年 其他农用地调 整为 190 97 公顷 主要分布在白蝉寺村 明月寺村等 二 建设用地 2005 年 建设用地面积为 196 63 公顷 占土地总面积 7 58 规划期内建设用地总量 207 5 公顷 到 2020 年 占总面积的比重调 增到 8 74 一 城乡建设用地 2010 年城乡建设用地控制在 185 2 公顷以内 较 2005 年增加 7 98 公顷 2020 年城乡建设用地控制在 198 78 公顷 较 2005 年增 加 21 56 公顷 二 交通水利用地 2005 年交通水利用地面积 19 41 公顷 占土地总面积 0 75 到 2010 年为 22 3 公顷 到 2020 年为 26 88 公顷 比 2005 年增加 29 98 公顷 三 其他建设用地 10 到 2010 年其他建设用地面积 0 89 公顷 到 2020 年面积为 1 06 公顷 三 未利用地 其他用地面积由 2005 年的 23 08 公顷 分别调整为 2010 年 1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规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