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易混易错点专题13 《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上传人:mengy****infei 文档编号:128282880 上传时间:2020-04-09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4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政治易混易错点专题13 《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高考政治易混易错点专题13 《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高考政治易混易错点专题13 《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高考政治易混易错点专题13 《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高考政治易混易错点专题13 《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政治易混易错点专题13 《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政治易混易错点专题13 《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13 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1“哲学是智慧”与“哲学是爱智慧”的区别二者有很大区别,我们承认“哲学是智慧”,但是更强调“哲学是爱智慧”。(1)“哲学是智慧”:智慧是“辨析判断、发明创造的能力”,这表明了智慧的主要内容,而哲学就是智慧之学。(2)“哲学是爱智慧”:对智慧的“爱”和“追求”体现了哲学的自觉意识。哲学智慧不是现成的,要获得它,首先必须对它有执着追求之心、无限热爱之情,只有这样才能激荡出无穷的智慧。【典例1】“哲学”一词在西方语言中出自古希腊。它是由“爱”和“智慧”组成的,意思是爱智慧。下列对哲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人人都有B哲学是现世的智慧,是“文化的活的

2、灵魂”C真正的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真正统一D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科学概括和总结【答案】B【解析】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但并非人人都有,A项不选;哲学是现世的智慧,是“文化活的灵魂”,B项正确;任何哲学都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C项错误;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但未必都是科学的,D项不选。2哲学的任务与哲学的作用(1)哲学的任务,在于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2)哲学的任务不等于哲学的作用,任何哲学都能起到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作用,但不能认为所有的哲学都可以指导人们正确地看待世界和人生,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3)能否完成哲学的任务,关

3、键在于哲学本身是否科学,科学的哲学能够指导人们更好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而非科学的哲学则会把人们引向歧途。【典例2】中国人有句口头禅,叫做“人生在世”。人怎样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抱着什么态度面对这个世界?这是人生最大的问题,也是哲学的根本问题。这表明A哲学源于人们对人生的追问和思考B哲学是对“人生在世”的概括和升华C哲学的任务在于指导人们正确认识和改造世界D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答案】C【解析】材料中“人怎样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抱着什么态度面对这个世界?这是人生最大的问题,也是哲学的根本问题”,表明哲学的任务在于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和改造世界,C符合题意;哲学源于人们在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和

4、思考,A说法错误;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升华,B说法错误;D不合题意,该选项与题意不符;故本题选C。3全面理解哲学与实践的关系(1)哲学依赖于实践一方面,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实践是人类一切认识的源泉。另一方面,哲学起源于人们在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但人类的实践活动并不能自发地生成哲学。只有当人们在实践活动中思考和追问世界时,哲学才会产生和发展。“世界从何而来?”“世界以什么样的状态存在?”“世界是否因为我而存在?”这些问题就是人们在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这些追问和思考概括的是人们关于世界普遍规律的认识,从而诞生了关于宇宙根本观点的学问,使人

5、们从对具体事物的认识提高到对整个世界的认识,认识水平达到了新的高度。哲学的每一次发展都是人类在实践活动中不断追问、思考和概括的结果。(2)实践需要哲学人们的实践活动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自觉活动,哲学为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一般的理论指导和思维前提。哲学的任务,是寻找光明,在人类生活的路途上点起前行的明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典例3】“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些描绘大自然的诗句,表达了人们对自然的惊奇和敬畏,使人们不由自主地震撼于我们头顶的星空:“世界是什么?是神的居所,还是物质的存在?人又是什么?”人们在对这些问题的思索中渐渐形成了对世界总的

6、看法。“哲学开始于仰望天穹”,这句话生动形象地说明A哲学的产生发展源于大自然B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C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D认识与改造世界从哲学开始【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本题中“哲学开始于仰望天穹”,生动形象的说明了哲学智慧的产生。哲学的智慧不是从人们的头脑中凭空产生的,而是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在处理人与外部世界关系的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产生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由此可见,C项符合题意。两项表述错误,AD排除B项表述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4哲学与世界观的

7、区别和联系哲学世界观区别含义关于世界观的学说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主体是哲学家自觉研究的结果是自发形成的,人人都有特点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一般是零散的、朴素的联系哲学以世界观为内容,世界观以哲学为最高表现,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哲学与世界观的研究对象都是整个世联系界。哲学与世界观都有科学与非科学之分。哲学与世界观都来源于生活和实践,并在实践活动中发展和接受检验【典例4】心理学上有一种“自我实现的预言”的说法:当你为未知的未来许下一个预言,因为你相信事情会向预料的情况发展,所以你采取了加强的措施,更加强了这个预言的实现,最后的结果会如同你自己的预言一样,呈现在你眼前。这种观点体

8、现了A世界观决定方法论B方法论影响世界观C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D方法论体现世界观【答案】A【解析】“自我实现的预言”的说法体现了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A符合题意。当你为未知的未来许下一个预言,因为你相信事情会向预料的情况发展,所以你采取了加强的措施,更加强了这个预言的实现。强调的是世界观决定方法论,B说法错误。材料强调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不体现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C与题意不符。材料强调世界观决定方法论,D正确但没有A更合适。故本题选A。5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区别哲学具体科学含义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升华具体科学揭示的

9、是自然、社会和思维某一具体领域的规律研究对象整个世界世界某一具体领域任务揭示整个世界变化发展的一般规律揭示世界某一特定领域的特殊规律作用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具体方法的指导联系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总结和反思,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离开具体科学知识,哲学就会干涸、枯萎错误倾向把哲学看作“科学之科学”,认为哲学可以取代具体科学的看法是错误的。任何轻视哲学、否认哲学对具体科学研究的指导作用的看法,都是错误的、有害的。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升华,而不是具体科学的总和注意哲

10、学与具体科学是一般与个别、共性与个性的关系,而不是整体和部分、多数与少数的关系【典例5】我国古代先进的哲学思想,曾使我们的民族在自然科学领域遥遥领先,而我国近代的封建统治和思想专制却使我们的民族在自然科学领域日渐落后。这说明反映时代要求和社会发展趋势的哲学可以加快时代,前进的步伐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并推动哲学的发展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哲学是对具体科学各种知识共性的概括和总结ABCD【答案】C【解析】“我国古代先进的哲学思想,曾使我们的民族在自然科学领域遥遥领先,而我国近代的封建统治和思想专制却使我们的民族在自然科学领城日渐落后”。材料旨在强调哲学对具体科学的影响,均正确且符

11、合题意。材料强调哲学对具体科学的作用,不是具体科学对哲学的影响,不符合题意。说法正确但不是哲学对具体科学的影响,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6如何区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基本观点派别主要内容主要区别唯物主义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世界上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物质的,但是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如水、火、气、土等是否承认世界的本原是物质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把物质归结为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原子,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缺少辩证法思想,自然观是唯物的,但社会历史观是唯心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不仅承认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而且还

12、承认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唯心主义世界的本质是意识,意识决定物质主观唯心主义认为世界是由人的主观精神决定的,认为客观事物以至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客观唯心主义把客观精神看作世界的本原,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只是这些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典例6】一次,范缜与和尚辩论。和尚认为,人的肉体死了,灵魂不死,来世还可以投胎做入;范缜则认为,人有了身体才能够有精神,身体死了精神也就不存在了,根本没有什么来世。他们的辩论体现了A一元论和二元论的对立B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的对立C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D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答案】D【解析】“人的肉体死了。灵魂不死”,说明意识可以脱离物质。这是一种唯

13、心主义观点;“身体死了精神也就不存在了”,说明意识依赖于物质,这是一种唯物主义观点。材料观点体现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D符合题意。ABC均与题意不符。故本题选D。7唯物主义三种基本形态的区别与联系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区别基本观点否认世界是神创造的,认为世界是物质的把物质归结为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原子,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是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认识都是唯物辩证的。正确地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反映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反映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现时代的思想智慧,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指导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

14、界的强大思想武器进步性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本质上是正确的在总结自然科学成就的基础上,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局限性这些观点只是一种可贵的猜测,没有科学依据;它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了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等联系它们在根本观点上是一致的,都承认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典例7】19世纪以来,哲学的发展产生了崭新的唯物主义,所谓“崭新的唯物主义”是指A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B费尔巴哈唯物主义C在完全抛弃以往哲学基础上创立的唯物主义D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答案】D【解析】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

15、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有机统一。由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确立了科学的实践观,并且把社会生活的本质归结为实践,因此,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有机结合,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所以崭新的唯物主义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选D。8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的区别与联系内部派别主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主要区别把人的主观精神(人的目的、意志、感觉、经验、心灵)夸大为唯一实在,认为客观世界依赖于人的精神 把客观精神(上帝、理念、绝对精神)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认为现实世界是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例证万物皆备于我;心外无物;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我思故我在;存在即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8”就是发;喜鹊报喜;彗星出现乃不祥之兆;指纹、手相、星座、生肖、风水决定人的命运;理生万物、理主动静;上帝造万物 联系二者在根本观点上是一致的,都认为意识是世界的本原,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