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等重点协作校2020学年高一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28282869 上传时间:2020-04-09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14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辽宁省等重点协作校2020学年高一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辽宁省等重点协作校2020学年高一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辽宁省等重点协作校2020学年高一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辽宁省等重点协作校2020学年高一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辽宁省等重点协作校2020学年高一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辽宁省等重点协作校2020学年高一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辽宁省等重点协作校2020学年高一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营口高中等重点协作校20202020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政治试题一、选择题。在各题的备选答案中,请选出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每小题2分,共50分)1. 近年来,全球范围内信息技术创新不断加快,信息领域新产品、新服务、新业态大量涌现,不断激发新的消费需求,成为日益活跃的消费热点。由此可见A. 消费热点带动相关产业 B. 消费能够拉动经济增长C. 生产为消费创造了动力 D. 消费是生产的最终目的【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材料主要反映了信息技术创新不断加快,信息领域新产品、新服务、新业态大量涌现,这是生产领域的变革,不断激发新的消费需求,成为日益活跃的消费热点,这是消费领域的变化,因此材料

2、说明了生产的发展为消费提供运动,刺激了消费需求,形成了新的消费热点。故C正确。ABD不符合题意。本题答案选C。考点:本题考查了生产决定消费。2.浙江义乌青岩刘村被称为中国网店第一村,这里有2000多家淘宝网店。随着当地电子商务的发展,带动了各种纸箱包装、快递、网页制作、网店装修、淘宝技术培训等相关配套产业的发展。这一现象说明A. 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能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B. 消费所形成的新需要,对生产的发展具有导向作用C. 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动力,促进生产质量提高D. 消费对生产有重要的反作用,能够促进产业升级【答案】A【解析】消费反作用于生产,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的发展。消费是生产的

3、目的;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消费是生产的动力。但是“当地电子商务的发展,带动了各种纸箱包装、快递、网页制作、网店装修、淘宝技术培训等相关配套产业的发展”说明了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能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A适合题意;其余三项说法正确但不合题意。【点睛】区分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的四个方面,内涵是不同的。3.2020年1月10日,全国科技工作会议召开,会议决定,支持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政策措施促进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加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尽快形成新的生产力。我国高度重视科技创新的经济依据是社会再生产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中最具决定性的力量科学技术

4、水平是国家实力的重要标志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A. B. C. D. 【答案】D【解析】【详解】我国高度重视科技创新,是因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水平是国家实力的重要标志,是国家竞争力的重要因素,项符合题意;项与题意无关;劳动者是生产力中最具决定性的力量,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D。【点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水平是国家实力的重要标志,是国家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加快科技发展,大力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发挥科技对经济发展的战略支撑作用,提质增效,创新生产模式,提髙全要素生产率。4.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

5、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说明了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根本任务我国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新变化A. B. C. D. 【答案】D【解析】【详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说明我国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出现了新变化,必须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才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项符合题意;材料不体现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没有说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根本任务,项与题意不符;正确选项为D。【点睛】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6、的重大政治论断,反映了我国社会发展的客观实际,是制定党和国家大政方针、长远战略的重要依据。5.下列措施有利于增强公有制主体地位的是深化国有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健全现代企业制度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推进集体企业改革,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发挥公有制经济对国民经济命脉的控制力A. B. C. D. 【答案】A【解析】【详解】公有制主体地位的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就全国而言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深化国有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健全现代企业制度,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能够增强公有制经济

7、的主体地位,项符合题意;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不能增强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项与题意不符;发挥国有经济对国民经济命脉的控制力,而不是发挥公有制经济对国民经济命脉的控制力,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A。【点睛】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体现在哪两个方面?如何增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公有制主体地位的主要体现:第一,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这是就全国而言。第二,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如何增强:必须推行公有制多种实现形式。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必须推进集体企业改革,发展多种

8、形式的集体经济。6.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不能把这两者对立起来。其“统一性”在于它们都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都可以在市场竞争中发挥各自的优势,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它们都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都是与按劳分配的分配方式相联系的A. B. C. D. 【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按劳分配的分配方式适用于公有制经济。故项错误。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二者的统一是它们都可以在市场竞争中发挥各自优势,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它们都是我国国民

9、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本题选C项。考点: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的统一。点评:本题需注意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不是社会主义经济的组成部分。因为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经济。这是考试经常考查的内容。非公有制经济的作用要突出扩大劳动就业的作用。7.坚持按劳分配为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是A. 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B. 我国的生产力发展水平C. 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要求D.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答案】A【解析】【详解】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是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A项符合

10、题意;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B项与题意不符;CD项均与题意不符;正确选项为A。【点睛】坚持按劳分配的必然性:第一,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第二,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第三,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8.甲、乙、丙、丁四人,甲是一名科技工作者,以技术专利转让方式参股国有股份有限公司;乙是一美国在中国独资企业的职工;丙是某农贸市场个体经营户;丁把自家的房子出租出去。下列对甲、乙、丙、丁四人获得收入的说法正确的是A. 甲和乙的收人是按劳分配B. 甲和丁的收入是按生产要素分配C. 丙和丁的收入是按劳动要素分配D. 乙和

11、丙的收入是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题意,甲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以技术专利转让方式参股国有股份有限公司,其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乙作为外资企业职工,其收入是按生产要素分配。丙是某农贸市场个体经营户,其收入是按生产要素分配。丁把自家的房子出租出去,其收入是按生产要素分配。由此可知,B项符合题意;ACD项均与题意不符;正确选项为B。9.专家指出,实现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就要加大对居民收入分配的倾斜力度,扭转收入分配格局失衡的局面。这是因为收入分配公平要求消除居民收入差距社会公平指的就是收入分配公平收人分配公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收入分配公平是实现共

12、同富裕的体现A. B. C. D. 【答案】D【解析】【详解】实现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就要加大对居民收入分配的倾斜力度,扭转收入分配格局失衡的局面。这是因为收人分配公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是实现共同富裕的体现,项符合题意;收入分配公平是要求收入分配相对平等,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大,要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项说法错误;收入分配公平仅是社会公平的一个方面而不是全部,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D。【点睛】收入分配公平的要求是什么?为什么要求收入分配公平?要求收入分配相对平等,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大,要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收入分配公平与平均主义有着根

13、本的区别。收入分配公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是实现共同富裕的体现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只有公平分配,才能维护劳动者权益,激发劳动者发展生产、提高经济效率的积极性。10.我国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理顺收入分配关系,要逐步形成中等收入占多数的“橄榄型”分配格局,有利于实现这一目标的做法有降低中低收入者的税收负担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和社会保障标准对垄断行业过高的工资水平进行取締增加居民消费信心,降低居民投资风险A. B. C. D. 【答案】A【解析】【详解】要逐步形成中等收入占多数的“橄榄型”分配格局,就要降低中低收入者的税收负担,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和社会保障标准,项符合题意;要取缔

14、非法收入,而不是取缔垄断行业过高的工资收入,项说法错误;项强调居民消费信心,与逐步形成中等收入占多数的“橄榄型”分配格局之间没有关系;正确选项为A。【点睛】要促进收入分配更合理、更有序,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要履行好政府再分配调节职能,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缩小收入分配差距。11.2020年,我国多地提出,要深化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提高退休人员和城乡居民养老金标准。这一要求有利于完善分配政策,促进社会和谐提高居民收入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着重保护劳动所得,增加居民收入健全再分配调节机制,实现社会公平A. B. C. D. 【答案】A【解析】

15、提高退休人员和城乡居民养老金标准,有利于完善分配政策,促进社会和谐,有利于健全再分配调节机制,实现社会公平,项符合题意;退休人员和城乡居民养老金属于社会保障分配,不属于初次分配,也不属于劳动所得,项与题意不符;正确选项为A。【点睛】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另一重要举措。要健全以税收、社保、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要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保护保护合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 ,调节过高收入, 清理规范隐性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努力缩小城乡、区域、行业收入分配差距。1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善产权保护制度依法保护产权的意见是我国完善产权保护制度的纲领性文件,完善产权保护制度说明法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能更大程度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社会创造力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