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新品种 沈单16号

上传人:极*** 文档编号:128275 上传时间:2016-11-25 格式:DOC 页数:1 大小: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玉米新品种 沈单16号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玉米新品种 沈单16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玉米新品种 沈单16号(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沈单 16 号 一、品种简介“沈单 16 号”(原代号沈 9729)是沈阳市农科院于 1995 年以自交系“沈137“为父本、母本杂交组配而成的普通玉米单交种。2001 年 12 月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沈单 16 号”成株株高 280 厘米,穗位 118 厘米,塔型,总叶数 2324 片。籽粒橙黄色,硬半马齿型,千粒重 400 克左右。在沈阳地区出苗至成熟 125天左右,生育期有一定的可塑性,随纬度南移生育期缩短。1999辽宁省区预试验中,两年平均亩产达 对照“掖单 13 号”增产 居第一位;20002001 年全国西北春玉米组区域试验中,两年平均亩产 对照“掖单 13 号”

2、增产 居第一位。“沈单 16 号”高抗大小斑病、青枯病、丝黑穗病、矮花叶病,对灰斑病、黑粉病及弯孢菌叶斑病也具有一定的耐病性。该品种属优质玉米杂交种,符合国家普通优质玉米标准及国家商品粮收购 12级标准。经农业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沈阳)测试:粗脂肪含量 总淀粉含量 赖氨酸含量 容重771g/l。该品种适应性较广,可在辽宁、吉林南部、山东、山西、河北、河南、陕西、浙江、湖北、安徽、四川、宁夏、内蒙、甘肃、新疆、云南、京、津等省市广泛种植。从 1998全国累计推广面积可达 1600 万亩以上,增产粮食 8 亿公斤,增加社会效益 元,预计全国可以推广到 5000 以上万亩,总计可以增产粮食

3、25 亿公斤,增加社会效益 元。二、栽培规程1、地块选择。对地块要求不严,既适合在平肥地上种植,也可以在坡地、山地等平薄地上种植,均能获得较好的产量。2、种子处理。播前应进行种子处理,尤其是在低洼易涝、冷凉多湿地区更应采取药剂拌种,防治丝黑穗,以获得高产。3、适时播种、保全苗。一般土壤表层 5米地温稳定在 10土壤持水量在 60%以上即可播种。抓住农时,适时早播,以保证苗全、苗齐、苗壮。在生育期较短的地区,更应适时早播,保证播种质量。4、合理密植。在春播春玉米区清种一般亩保苗 3300 株左右,肥地宜密,薄地宜稀;夏播夏玉米区一般亩保苗 3500 株左右,肥地可适当密植,也可采用比空、间套作等方式,通过增加双穗率提高单株生产力。5、科学施肥。施足底肥,一般以 N、P、K 配合施用较好,有条件的还可配施农家肥。土壤肥力较好的地块亩施 20 公斤,土壤肥力较差的瘠薄地应亩施 30出苗后 30 天、50 天分两次追肥,追肥以每亩 15斤尿素为宜。6、加强田间管理,及时防治病虫草。播种后可以根据土壤墒情及天气情况,及时打除草剂封地。如果封地效果不好,则要及时进行药剂防治。7、适时收获。沈单 16 号为活杆成熟,苞叶黄后即可收获,茎杆可做为牲畜的饲料。专利查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农作物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