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长庆高级中学2020学年高一政治下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28249164 上传时间:2020-04-09 格式:DOC 页数:32 大小:1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宁夏长庆高级中学2020学年高一政治下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宁夏长庆高级中学2020学年高一政治下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宁夏长庆高级中学2020学年高一政治下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宁夏长庆高级中学2020学年高一政治下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宁夏长庆高级中学2020学年高一政治下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宁夏长庆高级中学2020学年高一政治下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宁夏长庆高级中学2020学年高一政治下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宁夏长庆高级中学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1.下列活动属于文化现象的有潍坊一中秋季运动会中央电视台举办中秋晚会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科学家进行科学研究参加文学社伦敦奥运会欣赏中国好声音A. B. C. D. 【答案】A【解析】【详解】此题考查文化现象的相关知识。潍坊一中秋季运动会,属于文化现象,符合题意;中央电视台举办中秋晚会,属于文化现象,符合题意;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属于政治现象,不符合题意;科学家进行科学研究,属于文化现象,符合题意;参加文学社,属于文化现象,符合题意;伦敦奥运会,属于文化现象,符合题意;欣赏中国

2、好声音,属于文化现象,符合题意。故本题选A。2.我们的祖先在劳动中,为了把大家团结在一起,常常发出前呼后应的呼喊。这些伴随着劳动重复出现的、有强烈节奏的呼喊,就是萌芽状态的民歌劳动歌。这表明文化是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文化素养是在实践中自发形成的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并享用文化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A. B. C. D. 【答案】D【解析】此题考查文化创造的知识。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解题时要准确解读材料并获取有效信息。这些伴随着劳动重复出现的、有强烈节奏的呼喊,就是萌芽状态的民歌早溯的劳动歌,材料体现出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并享用文化,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活动的主体,故符合题意;强调了

3、文化的含义,强调了文化素养的形成,材料均未体现,故排除。故选D。3.礼仪是交往的产物,语法是说话的产物,逻辑是思想的产物。人们长期形成的做事情的方式和规范,无非是人类知识和经验的总结。这表明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文化素养是逐步培养起来的文化实质上是一种精神力量文化现象无时不在、无处不在A. B. C. D. 【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文化的特点。人们长期形成的做事情的方式和规范,无非是人类知识和经验的总结,这表明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人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文化知识教育而逐渐培养的,符合题意。材料侧重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不符合题

4、意。答案为A。4. 我国在倡导并实施“一带一路”战略中,注重通过文化及其产业先行来淡化地缘政治效应,旨在促进沿线各国经济联系更加紧密,政治互信更加深入,人文交流更加广泛,不同文明互鉴共荣。这说明A. 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B. 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C. 一定的文化决定一定的经济、政治D. 文化交融能消除国家间的政治分歧【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反映,一定的经济和政治决定一定的文化,一定的文化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和政治,C错误;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但不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当今国际竞争是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A错误;我

5、国在倡导并实施“一带一路”战略注重通过文化及其产业先行来淡化地缘政治效应,旨在促进沿线各国经济联系更加紧密,政治互信更加深入体现了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答案为B【考点定位】本题考查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5.你优雅,城市便不粗俗;你精神明亮,城市便不灰暗阴沉。这表明A. 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会相互促进B. 个人的全面发展决定社会的发展C. 文化根本决定个人与社会的发展D. 个人的文明进步促进社会的发展【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的知识。材料强调的是个人对社会的影响,因此选项D正确,并据此判断选项A虽说法正确,但是与题意无关;选项B说法错误,错在

6、“决定”,应该是影响,故排除。选项C说法错误,错在“决定”,应该是影响,故排除。故本题答案选D。6.江西南昌海昏侯墓的挖掘是中国考古界的一件大事,墓中文物能够揭示西汉昭宣时期经济、政治、社会生活等多方面状况,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由材料可知A. 人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B. 一定的文化可反映一定时代的经济、政治C. 出土文物是传统文化的主要载体D. 文化遗产是古代文明的重要标志【答案】B【解析】墓中文物能够揭示西汉昭宣时期经济、政治、社会生活等多方面状况,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这体现了一定的文化可反映时代经济政治,同时说明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载体,排除A,B适合题意;出土文物是传统文化的一

7、种载体,C是不科学的;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不仅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D描述是不科学的。7.2020年2月6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后中乌首个合作项目落地。“一带一路”沿着古丝绸之路,中国将丝绸、瓷器、漆器、铁器传导西方,也为中国带来了胡椒、亚麻、香料、葡萄、石榴。沿着古丝绸之路,佛教、伊斯兰教及阿拉伯的天文、历法、医药传入中国。中国的四大发明、养蚕技术也由此传向世界这表明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文化能够决定经济社会的发展商业贸易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文化在交流和传播中互学互鉴A

8、. B. C. D. 【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文化与经济关系、文化在交流中传播。沿着古丝绸之路,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世界文化也传播到中国,这表明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文化在交流和传播中互学互鉴,文化影响但不能够决定经济社会的发展,说法错误;商业贸易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说法错误;正确且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C。8.书信是有情物,每一封书信都在打开一个栩栩如生的真实场景,在手写书信传统逐渐逝去的今天,见字如面电视栏目,用书信打开历史,带领观众重温书信里的记忆,咀嚼书信中的故事,汲取精神养料。从这一现象中可以体味到文化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9、书信作为文化传播的途径,应该与时俱进地发展文化的力量不仅取决于其本身,更取决于其传播的广度传统文化作为文化创新的根基,可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A. B. C. D. 【答案】B【解析】通过书信带领人们重温记忆,汲取养料,这说明文化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正确;书信是文化传播的手段,不是文化传播的途径,不选;通过电视节目来带领观众重温书信里的记忆,咀嚼书信中的故事,这说明文化的力量不仅取决于其本身,更取决于其传播的广度,正确;传统文化有精华也有糟粕,并不都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不选,故本题答案应为B。【点睛】文化传播的手段与文化传播的途径不同。文化传播的途径主要是商业贸易、人口迁徙

10、、教育及大到政治经济活动小到家庭聚会等,而文化传播的手段在现代主要是大众传媒。在做题中这二者绝对不能混淆。9.关于文化遗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文化遗产代表独特的艺术成就B. 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C. 文化遗产对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作用D. 文化遗产是可逆转的,可以被修复和重建【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文化遗产的知识。考生要注意的是本题是逆向选择题。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对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作用,展示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所以选项ABC均是对文化遗产的正确理解,但需要排除。选项D说法错误,因为文化遗产不可再

11、生,故本题答案选D。10.2020年9月10日前,成都市开展了“优秀教师”、“骨干教师”的评选活动,宣扬先进典型人物的专业成绩和感人的教育故事,使师德可以相互感染、相互传递,并通过报纸、网络、手机、电视等多种方式宣传报道。从文化生活的角度看,材料体现了 文化可以直接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产生深刻的影响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报纸和电视是人们文化生活的物质载体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A. B. C. D. 【答案】C【解析】成都市开展了“优秀教师”、“骨干教师”的评选活动,宣扬先进典型人物的专业成绩和感人的教育故事,使师德可以相互感染、相互传递,并通过报纸、网络

12、、手机、电视等多种方式宣传报道。这说明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文化对人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适合题意;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错误;本题是强调大众传媒的作用,不是物质载体的功能,排除;故本题答案选C。【点睛】区分“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潜移默化”是指每时每刻、不知不觉地受到文化的影响,是从文化对人影响的过程来看的,强调的是文化对人的影响的无形性和非强制性。“深远持久”是指经年累月、难以抹去,是从文化对人影响的结果上说的,强调的是文化对人影响的稳定性和延续性。11.中国人见面打招呼喜欢说“

13、吃了吗?”、“去哪里呀?”;而西方人认为这是打听别人的事,他们见面喜欢说“早上好!”、“下午好!”。这说明了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方式 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截然相反中国人与西方人难以交流 文化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A. B. C. D. 【答案】B【解析】中西方见面打招呼的不同说明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不同的文化环境、知识素养、价值观念,都会影响人们认识事物的角度以及认识的深度和广度,影响人们在实践中目标的确定和行为的选择,影响不同思维方式的形成,适合题意;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存在差异和不同,但不是截然相反,也不定难以交流,是错误的;故本题答案选B。12

14、.君子修其身必先修其表。没有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很难锻造出优秀的学生。学校里的人文景点、校风校训、语言文字、图书资料、实验设备等都有利于形成一种良好的文化和学术气氛,无形中能使学生们受到熏陶,健康成长。这说明文化对人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文化环境对人的成长具有关键性作用文化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优秀的文化可以塑造人生,培养健全的人格A. B. C. D. 【答案】C【解析】校园里的良好文化和学术气氛,无形中能使学生们受到熏陶,健康成长,这说明文化对人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正确;文化环境对人的成长具有影响作用但不是关键作用,不选;优秀文化才具有积极的意义,不选;良好校园文化和学术气氛,能使学生健康成长,这

15、说明优秀的文化可以塑造人生,培养健全的人格,正确,故本题答案应为C。【点睛】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强调文化影响人的过程,是表明这种影响过程是不为人所明显察觉的,渐进的过程;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是强调文化影响人的结果,强调这种结果一直延续到今天。13.“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你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三十晚上熬一宿。”这首儿歌描述的年俗活动经过千年传承早已成为烙在华夏儿女身上的中国印,系在炎黄子孙心头的中国结。以上材料说明()传统习俗记载了中华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丰富成果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传统习俗是中华文明传承和进步的重要动力传统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