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政治第一单元要点总结第一单元测人教实验.doc

上传人:caoka****i123 文档编号:128204315 上传时间:2020-04-0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政治第一单元要点总结第一单元测人教实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二政治第一单元要点总结第一单元测人教实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二政治第一单元要点总结第一单元测人教实验.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二政治第一单元要点总结第一单元测人教实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政治第一单元要点总结第一单元测人教实验.doc(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二政治第一单元要点总结 第一单元测试题人教实验版【本讲教育信息】一. 教学内容:1. 第一单元要点总结2. 第一单元测试题二. 具体内容第一课 文化与社会 内容要点1. 文化“万花筒”(1)回顾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从原始部落的“图腾崇拜”到现代社会的“信息高速公路”,文化现象无时不在。环顾我们身边的生活,有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社区文化,还有转瞬间已不再新奇的网络文化等,文化现象无处不在。不同的区域,不同的自然环境,也有不同的文化环境。无论身处繁华的都市、新兴的乡镇、还是偏居边远、古朴的村落,人人都有自己的文化生活。这些文化生活,无不呈现出各自特有的色彩。文化是什么(2)“文化”一词在实际运用中

2、具有多义性。在有些场合,人们用文化一词来区分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区分自然界的物质运动和人的活动。把人类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及其创造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都称为“文化”。这种广义的“文化”概念与“文明”的含义相近。例如、考古学中讲的文化通常就是这种广义的文化。在有些场合,“文化”一词又被用来专指文学艺术和科学知识,或指人们受教育的程度,这些都是狭义的“文化”。我们所讲的“文化生活”中的文化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的“文化”,它既不同于那种广义的“文化”,也不同于那种狭义的文化。什么是文化?(3)我们讲文化生活,这里的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其中即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

3、、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把握文化概念的几个基本点:(4)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从文化与人类社会的关系看)。文化是由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的。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有了人类社会才有文化,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5)(从文化与人的个体关系看)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知识文化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也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6)(从物质载体与精神文化关系看:文化现象是精神现象)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

4、体。我们阅读书籍,欣赏艺术品,参观历史文物,观察人们的社会行为,都可以从中透视人们的精神世界和精神生活,看到历史上的和现实中的文化,认识文化的传承和发展。2. 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 (1)文化具有非常丰富的形式,如思想、理论、信念、信仰、道德、教育、科学、文学、艺术等都属于文化;人们进行文化生产、传播、积累的过程,都是文化活动。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2)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而且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证明,一个民族,物质上不能贫困,精神上也不能贫困,

5、只有物质和精神都富有,才能自尊、自信、自强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3. 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1)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经济、政治和文化是社会生活的三个基本领域。其中,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 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但这并不意味着文化的发展始终与经济的发展亦步亦趋。如同不能简单地把精神文明看作是物质文明的派生物和附属品一样,也不能简单地认为文化是经济、政治的派生物和附属品。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的独立性。那种认为只要物质条件好了,精神文化自然而

6、然地就会好起来,物质条件差一点,精神文化就不可能搞好的观点,不符合历史发展的事实,是不正确的。(文化反作用于政治、经济,给经济、政治以巨大影响)掀开历史的画卷,文化既有古今和地域之别,又有先进与落后、腐朽之分。不同的文化,对经济、政治的影响不同,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也不同。不同民族的文化,影响不同民族和国家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2)文化与经济、政治在时代发展的进程中相互交融。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的特点,日益显著。 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为推动经济建设,发展教育事业

7、、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越来越重要。图书出版、影视音像等文化产业迅速倔起,文化消费更加丰富,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随着民主和法制建设的发展,人们为了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文化素养。随着世界多极化的发展,奉行霸权主义的国家,借助文化渗透的方式,竭力推销自己的价值观念,企图削弱和取代别国的民族文化,以推行强权政治。这使世界范围内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需要文化)。4. 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1)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

8、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复习:综合国力的定义;综合国力的决定性因素)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2)国际经济和科技竞争越来越围绕人才和知识的竞争展开,发展的优势蕴藏于和科技之中. 社会财富日益向拥有知识和科技优势的国家和地区聚集,谁在知识和科技创新上占优势,谁就在发展上占据主导地位。这种发展格局,对于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既提供了利用高科技和先进知识超越传统发展模式的有利机遇,又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3)在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处于弱势地位的发展中国家,不仅在经济发展上面临严峻挑战,在文化发展上也面临严峻挑战。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

9、中国家,要想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大力弘扬民族精神,优先发展教育和科技,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5. 文化对人具有重要影响。(1)文化是人创造的,文化又影响着每一个人。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2)文化对人的影响的表现。 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人们在相互交往中,总要采取一定的方法和形式。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以及不同阶级、阶层的人们,进行各种社会交往的方式,都带有各自的文化印记。交往方式中的文化影响,有的取决

10、于价值观念,也有的源于风俗习惯、文化程度等。人们交往方式的差异,见诸交往时使用的语言、符号、器物等,也见诸交际过程中的行为举止。 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不同的文化环境、不同的知识素养、不同的价值观念,都会影响人们认识事物的角度以及认识的深度和广度,影响人们在实践中目标的确定和行为的选择,影响不同思维方式的形成。思维方式是人们在认识和实践的过程中,在一定知识、观念、情感和习惯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体现各种文化影响的思维方式,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反过来又影响人们的认识和实践活动。(3)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特点。 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一般不是有形的、强制的。人们总要在一

11、定的文化氛围中生活,包括家庭的、学校的、社区的、企业的等。文化氛围看不见、摸不着,却无时无刻不在影响人的思想和行为。人们从事文化活动,如阅读文学作品、欣赏艺术表演、外出旅游观光、参加体育活动等,或得到思想启示、精神的享受,或产生思想的困惑、精神的失落、许多是发生于潜移默化的过程之中的。参加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不仅能够使人获得一定的专业知识,增强劳动技能,而且能够使人得到精神上的愉悦、情操上的陶冶,提高人的审美水平、道德素养。这些文化影响即使是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发生的,也不都是消极被动、无目的地接受的。人们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往往是自觉学习、主动感语文化熏陶的过程。 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

12、持久的特点。表现形式:文化对人的影响,无论表现在交往方式、思维方式上,还是表现在生活方式的其他各个方面,都是深远而持久的。例如,“乡音难改”就是表明经年累月形成的文化习俗对人的影响是难以抹去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长期的生活和学习过程中形成的,是各种文化因素交互影响的结果。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一经形成,就具有确定的方向性,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6. 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文化对人的影响(作用、意义)之大,以至于我们可以这样说: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在塑造着人。(1)优

13、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不断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例如,文化赏析,包括文学欣赏、音乐欣赏、绘画欣赏、文物欣赏等,体现了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也是塑造健全人格的过程。改革开放以来,空前繁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开阔了人们的视野,促进了思想解放和观念更新。人们的自立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和民主法制意识大大增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文明、开拓进取、健康向上的思想观念和道德风尚,成为我国人民精神世界的主流。(主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2)文化对人的塑造,还表现在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优秀文化作品,总能以其特有的感

14、染力和感召力,使人深受震撼、力量倍增,成为照亮人们心灵的火炬、引领人们前进的旗帜。而由此产生的精神力量,往往历久不衰,激励人们不断创造美好幸福的生活。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征程中,无论在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年代,还是在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开创建设中国将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时期,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这种先进文化,总是给人以无穷的精神力量,鼓舞着一代又代中华民族优秀儿女,谱写了曲又一曲威武雄壮的人生乐章。(3)优秀文化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过程是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的。人越全面发展,社会的物质文化财富就会创造得越多,人民的生活就越能得到改善,

15、而物质文化条件越充分,又越能推进入的全面发展。社会生产力和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是逐步提高、永无休止的历史过程。人的全面发展,表现在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等各方面得到全面提高。不同时期的历史特点不同,人的全面发展和素质提高的要求也不同。优秀文化为人的健康成长提供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人们的温饱问题基本解决,健康有了基本保障。随着物质生活需要逐步得到满足,人们更注重精神生活需要的满足,对文化活动表现出日渐浓厚的兴趣,文化消费在生活消费中的比重越来越大。优秀文化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作

16、用日益突出。7. 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竞争力。(综合探究p22)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在这一背景下,我们面对着世界经济和科技前所未有的大发展,也面对着更为激烈的国际竞争。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文化竞争力备受世界各国关注。文化是种综合的力量,其中科技与教育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科技发展的指标,已成为衡量各国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科技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成长靠教育。无论就提高经济实力、国防实力还是增强民族凝聚力而言,教育都居于基础性的地位。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和基础性作用。科学技术实力和国民教育水平,作为衡量综合国力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日益受到各国高度重视。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中维护自身经济安全必不可少的精神武器。现代科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