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政治复习精练34.doc

上传人:caoka****i123 文档编号:128203963 上传时间:2020-04-0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政治复习精练34.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高二政治复习精练34.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高二政治复习精练34.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二政治复习精练34.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政治复习精练34.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政治基础知识复习 政治精练 (34)1. 屈原在其诗篇天问中,围绕宇宙、人生、历史和神话传说等内容,提出了172个问题,其中有许多是在当时尚未解决而他有所怀疑的。材料是在强调 A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B人们创造哲学最终是为了满足好奇心 C哲学起源于对自然万物的惊异 D在一定意义上哲学源于对实践的追问2下列对哲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哲学是现世的智慧,是“文化的活的灵魂” B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C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D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世界观的是 A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B“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C“存在即被感知” D想问题办事

2、情要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4. “推动哲学家前进的,决不像他们所想象的那样,只是纯粹思想和力量。恰恰相反,真正推动他们前进的,主要是自然科学和工业的强大而日益迅猛的进步”。上述论断说明 A.哲学揭示一般规律,具体科学揭示个别规律 B.哲学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C.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 D.哲学是“科学之科学”5“没有景物,何来感情”与“没有感情,何来景物”两者的根本分歧是 A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 B是否承认客观世界的可知性C世界的本原是物质还是意识 D是否承认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作用6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的错误是 A否认物质的客观性 B把自然科学的物质结构理论与哲学的物质范

3、畴相混淆C否认物质的可知性 D把可直接感知的实物当作世界的本原7马克思说:“哲学家并不像蘑菇那样是从地里冒出来的,他们是自己的时代、自己的人民的产物,人民的最美好、最珍贵、最隐蔽的精髓都汇集在哲学思想里。”这段话告诉我们 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 哲学的产生离不开人类的实践活动 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A B C D8下列说法最能正确反映思维和存在关系的是 A“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B眼开则花明,眼闭则花寂C“理生万物”“理主动静” D“物是观念的集合”9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揭示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使人类第一次解开了社会历史领域的“斯芬

4、克斯”之谜。这主要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A阶级性 B革命性 C科学性 D实践性10毛泽东说:“马克思的本本是要学习的,但是必须要和我国的情况相结合。我们需要本本,但是一定要纠正脱离实际的本本主义。”这体现了A意识具有能动作用 B一切从实际出发C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具有能动作用 D反对从主观出发11艺术的表现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则,达芬奇说 “限制产生力量,自由导向死亡”。这表明 A发挥主观能动性要遵循客观规律,违背客观规律必然导致失败 B规则是客观的,艺术创作要完全遵循规则要求 C限制与自由是绝对对立的,二者不可能实现统一D自由在成功的艺术创作中是不存在的12人工智能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提出了新的课题。

5、鉴于人工智能的巨大作用,有人因此认为人工智能,如电脑也可以具有思维。这种观点 A正确,因为电脑可以进行复杂的运算程序 B正确,因为电脑具有人没有的功能 C错误,因为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 D错误,因为意识不能脱离客观存在而产生13刻舟求剑的故事告诉我们 A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B物质是运动的物质 C物质是运动的载体 D没有物质的运动是不存在的14克拉底鲁说:“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这一观点 A承认了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B看到了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和暂时的 C属于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的不变论 D属于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的诡辩论15在平面内,若直线ac,直线bc,则ab;在空间中,若直线ac,直线bc,则直线a与直线b不一定平行。这说明 A人们难以完全正确地认识客观事物 B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具有反复性 C真理具有客观性 D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DBDCC BDACC ACBDD3用心 爱心 专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