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政治哲学常识寒假作业.doc

上传人:caoka****i123 文档编号:128203860 上传时间:2020-04-0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7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政治哲学常识寒假作业.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二政治哲学常识寒假作业.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二政治哲学常识寒假作业.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二政治哲学常识寒假作业.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政治哲学常识寒假作业.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二政治哲学常识寒假作业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8分)1、曾有人说发明了一种“添加剂”,搅入水中可以使水立刻变成油,并可当场点燃实验。科学家告诉我们,要将一千克水的原子结构改变,使之转化为油,大约需要耗费一个原子弹的能量,几滴“添加剂”怎能奏效?这个事例说明的哲理是 ( )A、人们改造自然的基础只能是自然物及其固有的属性和规律B、人类可以随心所欲地改造自然物C、随着科学的发展,自然界的本质将会发生变化D、人类意识也可以决定物质2、下列各选项中,属于物质现象的是 ( )光学 法律 生产关系 阶级利益 磁场 路线、方针、政策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 万有引力规律A、B、C、D、3、美国IB

2、M公司研制的计算机“深蓝”曾以二胜三和一负的战绩击败了雄踞世界棋王宝座12年之久的卡斯帕罗夫。“深蓝”的胜利 ( )A、否定了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B、反映了人类的智慧和潜力,丰富了意识能动性原理C、标志着人工智能可以代替人类智能D、说明客观规律性是通过人的主观能动性来实现的4、目前,人们已经制造出“基因鱼”“基因猪”等新型物种,将来还会有意识地制造出更多的物种。可是,如果没有现已存在的物种,没有遗传物质染色体上的基因,没有基因变化的规律,新的物种是不可能制造出来的。人们可以通过生物工程创造出新的物种,这表明( )A、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B、精神可以变成物质力量C、人们可以创造物质 D、新的物

3、种产生于人的意识5、美国一教会建造了一座尖顶教堂,主教请工程师为其设计避雷针。工程师揶揄地说:“教堂是天国驻人间的 大使馆,有上帝保护,安装避雷针完全是多余的。”主教说:“请先生装避雷针,这也是上帝的旨意。”这一材料说明 ( )A、科学和神学正在由对立开始走向融合B、随着科学的发展,神学的阵地正在日益缩小C、是否承认客观存在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D、掌握了现代科学技术就能从根本上消除宗教的影响6、“任何现象都会引起其他现象的产生,任何现象的产生都是由其他现象引起的,这种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叫因果联系。”以下表述中,能够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 )A、尺有所长,寸有所短 B、四季交替,寒来暑往

4、C、理无常是,事无常非 D、无风不起浪,有水才行船7、规律和规则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两者的根本区别是 ( )A、规律和规则在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领域里都存在B、规律的客观性根源于物质的客观性,规则的内容则根源于人脑C、规律是人们制定规则的基础,正确可行的规则是遵循规律制定的D、规律是客观的,它的存在与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而规则是主观的,人们可以制定、修改、废除它8、当前,我国对小型国有企业采取放活的政策,许多大型企业对其进行兼并。但是有的兼并后只是简单的组合,结果不仅没有改变亏损的状况,反而更严重了;而有的进行了资产重组,优化组合,转化经营机构从而扭亏为盈,焕发生机。这说明 ( )A、

5、事物是相互联系的,整体是由部分组成的B、事物的联系是有序的有机联系C、只有把各个部分有机地统一起来,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D、局部必须服从整体,整体必须带动局部9、一千多年前,我国劳动人民就利用蚂蚁捕捉害虫,近年来,我国人工繁殖赤眼蜂、金小蜂等天敌昆虫,防治稻纵卷叶螟、玉米螟、松毛虫等多种害虫。这说明 ( )A、人能够认识和利用规律 B、人能够限制规律的作用C、人能够改变天敌昆虫和害虫的联系 D、人能够改变某些有害的规律10、流经黄土高原的黄河进入下游以后,其河床每10年以1米的速度上升,现在开封市附近的黄河已经高出市内的四层楼房,人称“天河”。这一现象表明的哲理是 ( )A、客观事物的变化均与人

6、的活动有关B、任何现象都有其产生的客观原因C、黄河河床升高是水和土相互作用的结果D、没有人的力量,水也会往高处流11、科学技术是一把双韧剑,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已是人们的共识。但科学技术也同时带来对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破坏,如环境污染、生态失衡、超级武器的研制、跨国犯罪、高科技犯罪等。这表明 ( )A、任何事物都包含着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B、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C、矛盾双方依据一定的条件相互转化D、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联系的12、查、约翰逊在通产省和日本的奇迹一书中指出:“日本和美国同为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国家,但是日本政府的功能在于为了经济发展而利用市场,而美国政府的功能在于调节市场

7、规则,以法律维持市场经济。”这说明 ( )美国和日本政府都根据本国的条件、特点,采取不同的方法干预社会经济要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不同的矛盾日本政府比美国政府更多地运用了市场调节的手段美国政府干预和管理经济的职能强于日本政府A、 B、 C、 D、13、在新形势下,更好地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的总的原则是:“既要有体现全局利益的统一性,又要有在统一性指导下兼顾局部利益的灵活性;既要维护国家宏观调控权的集中,又要在集中指导下赋予地方必要的权力。”这段话的理论依据主要是 ( )A、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 B、矛盾主次方面辩证关系的原理C、认识发展的无限性原理 D、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关系的原理14、根据

8、当前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现状,为刺激社会需求,财政支出的重点应转到基础设施和社会公益事业上来,与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相适应。这体现的哲理是 (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抓住主要矛盾的观点 矛盾双方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A、 B、 C、 D、15、列宁说:“如果要开一张包治百病的丹方,或者拟订一个适用于所有情况的一般准则是很荒谬的。”这表明 ( )事物的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坚持一分为二地看问题事物的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果违背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科学方法,就会犯错误千篇一律地用一种方法去解决不同事物的矛盾,就会碰钉子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提供了解决一切问题

9、的现成答案A、 B、 C、 D、16、如果把人类对基因组研究的成果应用到医学领域,医生治病将不是从一般症状而是从基因入手。因为 ( )A、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不可分的B、只要我们有了关于对象的认识,就可以有效地去改造它C、“一般症状”是外因,“致病基因”才是人体得病的根本原因D、只有抓住了主要矛盾,其他问题才能迎刃而解17、假如一只水桶的桶边由长短不一的多块木版拼合而成,其容量只能取决于最低的那块木版。若要增加水桶的容量,首先必须加高最低的那块木版。这说明 ( )A、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B、量变达到一定的程度必然要引起质变C、全局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局部是矛盾的次要方面D、全局和局部是相互

10、依赖,不可分割的18、大量施用农药消灭害虫虽然有较好的效果,但残留的农药也较多地造成环境污染,给人类健康造成危害,同时害虫还会对长期使用的农药产生抗药性,进一步增强防治的难度。这说明( )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着联系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矛盾的双方在一定的条件下会向其相反的方向转化凡事都要把握分寸,坚持适度的原则A、 B、 C、 D、最近,国务院台湾事物办公室发言人表示,坚决反对在台湾地区推动所谓公民公投。台湾当局纵容和支持极少数“”分裂分子所进行的公投是分裂祖国的行为。对此,我们坚决反对。据此,回答1920题19、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中

11、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台湾当局的行为( )A、割裂了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B、夸大了联系的范围C、颠倒了事物的因果联系 D、混淆了事物的主次矛盾20、台湾当局的行为,必然给两岸关系造成严重的破坏,使祖国统一大业严重受损。由此可见 ( )A、内外因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同等重要B、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C、量变与质变是事物变化发展的两种状态D、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21、我国农业结构调整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是一项长期的任务,既要只争朝夕,又要稳扎稳打。这一论断告诉我们 ( )任何事物都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 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量变是质变的必然结果量变和质变在事物的变化发展过程中同等

12、重要A、 B、 C、 D、人不给水出路,水就不给人活路。退田还湖实际上就是对生态透支进行补偿。从“围湖造田”到“退田还湖”,人们的认识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人与自然必须和谐相处。据此回答以下两题。22、从“围湖造田”到“退田还湖”给我们的启示是 ( )A、改造客观世界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B、只有按规律办事,才能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C、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具有良好的精神状态D、只有运用抽象思维能力,才能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23、要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就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为此必须 ( )按客观规律办事,从客观实际条件出发 不断积累正确的主观因素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 善于利用条件,改造和创造规律A、

13、 B、 C、 D、24、列宁指出:“物质的抽象,自然规律的抽象及其他等等,一句话,一切科学的抽象,都更深刻、更正确、更完全地反映着自然。”这一论断说明 ( )A、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既有区别,又有联系B、理性认识是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C、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D、感性认识有待于上升到理性认识二、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错选、多选,该题不给分;少选且正确的,给1分。每小题3分,共27分。25、“横看成峰恻成岭,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在中。”这首诗蕴涵的哲理是 ( )A、认识总是受主观和客观条件的限制B、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是具有片面性C、意识不能准确反映客观事物D、意识能从多角度正确反映客观事物26、有人认为:上帝存在不存在呢?很难说,如果你认为存在,它就存在;如果你认为不存在,它就不存在。这种看法 ( )A、认为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B、否认了世界的物质性原理C、指出了世界的本原是物质D、认为人的意识对物质具有决定作用27、长期以来,淮河两岸的城市和农村为了发展经济,办起了大大小小的许多工厂,将大量工业废水排入淮河,破坏了自然环境和生态平衡。以上事实表明 ( )A、意识能够指导人们的行动,反作用于客观事物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