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2.4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阶梯训练必修3.doc

上传人:caoka****i123 文档编号:128203213 上传时间:2020-04-0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政治:2.4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阶梯训练必修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中政治:2.4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阶梯训练必修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中政治:2.4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阶梯训练必修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政治:2.4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阶梯训练必修3.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政治:2.4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阶梯训练必修3.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5分钟训练 (预习类训练,可用于课前)1中国的京剧、书法、武术为世界独有,俄罗斯的芭蕾舞、意大利的歌剧等享誉天下,这一切形成了世界文化大观园。上述材料表明()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主要体现为民族的多样性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文化是有差异的文化是民族的思想理论是最正确的文化形式ABCD思路解析:材料说明文化是民族的,民族文化是存在差异的,正是有了民族文化的多样性才会有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因此,本题选C。答案:C2文化需要继承,没有继承就没有积累。在一定社会群体中约定俗成、世代相传的风尚、礼节和习惯,我们称之为()A传统习俗B传统思想C传统建筑D传统文艺思路解析:在一定社会群体

2、中约定俗成、世代相传的风尚、礼节和习惯,我们称之为传统习俗。因此,本题应当选A。答案:A3作为特定历史发展的产物,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这表明传统文化具有()A稳定性B历史性C阶级性D民族性思路解析:作为特定历史发展的产物,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这表明传统文化具有民族性。因此,本题应选D。答案:D4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的关系是什么?思路解析: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我们不能因为讲继承而否定发展,也不能因为讲发展而否定继承。首先要回答你对继承的理解;其次要指出两者的关系;再次要明确态度。答案:(1)继承不是原封不动地承袭传统,而是要有所淘汰、有

3、所发扬,从而使文化得到发展。(2)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3)我们既要继承又要创新,做到“推陈出新,革故鼎新”,不断推动先进文化的发展。10分钟训练 (强化类训练,可用于课中)1中国传统文化重德治而轻法治。而中国共产党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结合起来作为治国方略。这是因为()A只有抛弃传统文化,才能求得新发展B传统文化对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始终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C传统文化对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始终起着消极的阻碍作用D传统文化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才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传统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具有相对稳定性

4、的文化。据此回答23题。思路解析:A、B、C的表述都是错误的。本题选D。答案:D2我国很多地区保留着元宵节看花灯吃汤圆、端午节赛龙舟吃粽子、中秋节赏月吃月饼等习俗。这表明传统文化()A具有一成不变的特点B具有相对稳定的特点C就是指传统习俗D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思路解析:题目表明了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的特点,其他表述都是错误的,不能入选。因此,本题选B。答案:B3在各种传统文化的形式中,被称为民族精神火炬的是()A传统思想B传统建筑C传统习俗D传统文艺思路解析:在各种传统文化的形式中,被称为民族精神火炬的是传统文艺。因此,本题选D。答案:D4在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20世纪之初的“新文

5、化运动”;在西欧,中世纪末的“文艺复兴”,18世纪的“启蒙运动”,都是预示社会大变革的著名思想运动。这表明()A中国与西欧的思想运动形式不同B有思想运动就有社会革命C思想运动总是推动社会的前进D思想运动往往是社会变革的先导思路解析:本题是讲思想运动往往是社会变革的先导。A与题目无关,B、C表述错误。因此,本题选D。答案:D5就文化自身的传承而言,对文化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因素是()A自然地理条件B社会制度的更替C科学技术和思想运动D经济发展水平思路解析:本题审题要把握好角度,抓住“就文化自身的传承而言”这句话。A、B、D都是从外部影响文化发展。因此,本题应当选C。答案:C6我国传统文化崇尚“浩然

6、正气”,今天我们强调领导干部要“讲正气”,同时赋予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新内涵。这告诉我们()A传统文化既有精华,也有糟粕B传统文化既有相对稳定性,又有鲜明的民族性C对待传统文化既要继承又要发展D对待传统文化只要继承不要发展思路解析: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同时,它的具体内涵又是因时而变的。我们对待传统文化是既要继承又要发展、创新,任何割裂继承与发展的观点和做法,都是错误的。因此,本题选C。答案:C7当代世界文化是在何种背景下发展起来的?思路解析:本题属于探究性题目。在审题过程中,我们要紧紧抓住“当代”这个词。对此,我们可从政治、经济、科技角度进行认识。一句话,当代人类社会的文化是

7、在新的形势和新的变化情况下发展起来的。答案:(1)世界政治格局的复杂多变,给文化发展设置了重重政治藩篱。冷战时期,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阵营对峙的形成,美苏两个大国处于世界政治格局的中心,为争夺世界霸权展开激烈的斗争;第三世界的崛起动摇了美苏两强对抗的政治格局;社会主义阵营的解体和资本主义阵营的分化又使世界政治力量出现了大分化和大改组,向着多极化趋势发展;世界政治两极格局的崩溃,整个世界处于新旧转换的特殊历史时期,这些都必然会反映到文化方面,影响文化的发展。(2)世界经济发展的重大变化,对世界文化发展的方向产生着重大影响。世界经济加速发展,资本主义世界出现三足鼎立的经济格局,各国经济和贸易的发

8、展,促使世界经济进入全球化时期,各个国家、各个地区、各个民族之间在经济上的相互依存、相互影响日益加深,必然对世界文化发展的总趋势产生深刻影响,西方发达国家极力灌输西方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就会严重阻碍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文化发展。(3)世界新的技术革命改变了文化系统之间交流的方式。第三次技术革命兴起、微电子技术、信息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技术、空间技术和海洋技术,不仅对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也使世界文化发展面临着新的格局,信息传输的速度大大加快并日益扩大交流,表明人类文化交流方式出现了革命性的变革,打破了文化交流的屏障,为世界文化的传播、交流、融合开辟了一个崭新的天地,促

9、进了世界文化的发展。30分钟训练 (巩固类训练,可用于课后)毛泽东同志对待传统文化的科学态度为我们提供了光辉的典范。他说:“清理古代文化的发展过程,剔除其封建性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精华,是发展民族新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的必要条件,但是绝不能无批判地兼收并蓄。”据此回答12题。1一味地推崇外来文化,根本否定传统文化的倾向,我们称之为()A封闭主义B“历史虚无主义”C狭隘的个人主义D兼收并蓄主义思路解析:一味地推崇外来文化,根本否定传统文化的倾向,我们称之为“历史虚无主义”。因此,本题应当选B。答案:B2传统文化需要继承,更需要发展。我们要大力发展传统文化的客观依据是()A传统文化不是一成不变的,具

10、有历史性B传统文化有精华,也有糟粕C人类社会在不断进步,物质文明和政治文明在不断发展D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稳定性有教无类、学而优则仕、述而不作、因材施教、中庸之道、教学相长、启发诱导等,是我国古代的教育思想,其中既有精华,也有糟粕,它们对我国的教育发展有着深刻影响。据此回答35题。思路解析:审题时,要抓住“客观依据”一词。因此,本题应当选C。答案:C3上述教育思想中属于精华的、至今仍然值得我们提倡的有()有教无类学而优则仕述而不作因材施教中庸之道教学相长启发诱导ABCD思路解析:我国古代教育思想中属于精华的、至今仍然值得我们提倡的有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教学相长、启发诱导。因此,本题应当选D。答

11、案:D4我国古代的教育思想中既有精华,也有糟粕。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精华是主流,糟粕是支流B精华是支流,糟粕是主流C精华与糟粕并存,不存在主次之分D精华与糟粕谁是主流、谁是支流,不能一概而论思路解析:我国古代的教育思想中既有精华,也有糟粕,但精华是主流,糟粕是支流。因此,本题应当选A。答案:A5传统文化中的级别把人分成九等,上下尊卑、等级森严。过分强调划一,忽视了个体的独立和自由。它对培养创新人才产生的负面影响是()A封闭保守,不愿与他人交流、探讨B性格优柔谦逊,缺少团结协作精神C自信心不足,主动性、独立性和进取精神差D脱离实际,急功近利“站在前人的肩膀上”从事文化创造。据此回答67题。思路

12、解析:“过分强调划一,忽视了个体的独立和自由”,其产生的负面影响是自信心不足,主动性、独立性和进取精神差。因此,本题应当选C。答案:C6文化创造要“站在前人的肩膀上”,这表明()A教育在文化传承中发挥重要作用B没有文化创造就不会有文化继承C没有文化继承就不会有文化创造D只要“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就会有文化创造思路解析:“站在前人的肩膀上”从事文化创造,这表明文化继承是文化创新的前提,没有文化的继承就不会有文化的创造。A表述与题意无关。B、D表述错误。因此,本题选C。答案:C7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的关系是()A两种不同的历史阶段B两种不同的发展过程C两种对立的观念态度D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思路解析:文

13、化的继承与发展是矛盾的两个方面,两者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它们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而不是两个不同的过程、阶段,我们对待文化的态度是既继承又发展,因此,A、B、C表述错误,选D。答案:D8由于不少地方的文化没有受到重视,基本上处于一种“自生自灭”状态,剪纸、木偶、皮影等几近“濒危”。文化部正在实施“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这是因为()传统文化是民族精神的火炬传统文化始终对社会起积极的促进作用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纽带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的稳定性ABCD日本企业界的一些人士,很善于从儒家经典中寻找智慧,他们把论语视为“圣经”,认为里面充满了“义利统一观”“道德经济合一论”,他们以儒家

14、思想营造企业文化。如日本立石电视公司以“和为贵”为公司的指导思想,建立劳资联盟,以对付市场竞争。日本近代工业之父涩泽荣一所写的论语加算盘,就是发挥了论语中的“道德经济统一论”。据此回答911题。思路解析:表述错误,与题意不相关。因此,本题选C。答案:C9日本企业界之所以重视以中国的儒家思想营造企业文化,是因为()A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起着重要作用B企业是以营造企业文化为目的的C企业只要营造好企业文化就能提高经济效益D企业文化是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之一思路解析:日本企业界重视以中国的儒家思想营造企业文化,是因为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起着重要作用。B、C表述错误,D表述与题目无关。因此,本题选A。答案:A10日本企业界重视以中国的儒家思想营造企业文化,表明()A没有中国的儒家思想就没有日本的企业文化B我国的传统文化不仅是民族的而且是世界的C儒家思想是日本的传统文化D儒家思想是最优秀的文化思路解析:日本企业界重视以中国的儒家思想营造企业文化,表明我国的传统文化不仅是民族的而且是世界的。A、C、D表述是错误的。因此,本题选B。答案:B11日本企业界重视以中国的儒家思想营造企业文化给我们的启示是()A我们要全盘吸收我国的传统文化B我们要推陈出新,发展我国的传统文化C我们要全盘吸收其他民族的传统文化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